第一回 缥渺情天别开幻境辛勤精卫重谒仙真
断肠碑,即尘天影也。夷考当时,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倾时,各处神仙,纷纷震动。中天戒严,上帝特御通明殿,召集诸天神议事妥商修补之法。正在议论,忽得两处详奏,一为统管西北方天地尊君干刚大帝,报据某月日倾倒天垣周围十二万里,压毙人民若干。至今一角边天,冷风拦入当者辄僵,请速筹修补云云。一为统管东南天地尊君坤柔大帝,亦报某月日全地陆沉,人民鱼鳖,事后查得所沉之处,周围三万六千里,请速筹填补,免苦沉灾云云。上帝闻奏。顾问诸天神,有何方略?当有九天玄女女娲娘娘出班俯伏金墀道:「臣女愿承补天之役,考得西北天高寒,去中天极远。今世界上自古及今,已死之痴男怨女,情意极浓,渺渺游魂,无可位置。若假臣全权,在彼处造有情天一所,俾各魂修省其中,以成善果。彼等情意固结,挚爱弥纶。所补之天得真气以胶牢,必可永远不坏。」上帝闻奏,便道:「卿所奏甚是,朕恐天体空虚补非容易,此去有何方略?」女娲道:「该处有不周山,为共工所触,山石高高下下苦不能平。臣女愿将山头触下之石,选炼补天。此石与天空颇合,愿吾主简选一人同去,必能奏功。」正言间只见万花总主杜兰香也俯伏金阶,奏称:「臣统领群芳,西天驻扎,殊觉不便,愿与女娲同去补天。补成之后,即带着一班花神,住在此处,愿吾主允准。」上帝大喜,立宣敕旨,着女娲、杜兰香一同前往,相机 事。功成之后,封女娲为太君,杜兰香为畹香宫幽梦灵妃,即带各花神在该处宣扬花政。
女娲杜兰香立即谢恩,星夜前往。既至天倾之处,即命手下神祗,将不周山石拣选,淬以温柔之水,和以性情之胶,炼以炎上之炉,扇以既济之火。凡三百六十旬,成五色明体宝石三万六千零一块,督了恨仙、曹忏愁力士,日夜工作,不知若干年,将西北一天,补得周周密密。不过接窍之处,微有裂痕,不免渗漏,因将空中所积怨气情波,由裂缝中漏下。一经罡风吹送,便凝结坚牢,愈垂愈下,愈下愈结,久之隔如屏幛,竟另成一天。女娲乃于屏幛中别启一门,上边鎸刻四字,曰「色空分界」。外建一亭,名其曰有情天,又曰离恨天。于是广造宫殿楼阁,女娲之宫曰离恨天宫。杜兰香之宫曰百花宫。因杜兰香最爱兰花,又于百花宫后山上另造一宫曰畹香宫,为养息退居之所,并多养珍禽异兽,遍栽瑶草琪花,特创河山,重更日月。上帝喜其有功,果封女娲为离恨天宫太君,杜兰香为畹香宫幽梦灵妃,仍为万花总主,带领群仙,办理花政,所有女魂均归管束。食以情海之波,善为扶持勿生烦恼,惟不可妄生分外之事。又以女人品类不齐,故特编分群类,曰痴情司,曰结怨司,曰啼哭司,曰悲感司,曰含冤司,曰引咎司,曰热肠司,曰冷抱司,曰慧业司,曰风流司,曰疑妒司,曰娬媚司,凡十有二司。即以各位散花神分班兼值,旁建百花宫,亦以仙子女魂性情相近者,论其资格,充当花神。自此以后,有情天中,女娲为正,杜兰香为副。政尚宽平,众仙悦服,惟花政归幽梦灵妃总摄,另调萱花仙子佩纕、珠兰仙子俊官帮办一切。灵妃御下谦和,众仙尤为翕服。岂知情天已补,恨海难填。东南地角,自坍陷之后,过于三万六千年,虽十洲三岛真仙,无能填补。时上界天帝亦如下界民主之例,换了别人,就是当初陷地的猪婆龙。龙结交了三十三天十洲三岛神仙,大家保举的,既做了上帝,便名所陷之处,曰恨海。上帝时到恨海洗澡,爱其宽大,并不欲填。惟碍于公论难容,只得差几个心腹天神,虚应故事,其实并不在心。不过遮掩耳目而已,填地无功,群神又纷纷上策,说旷日持久宜另选贤员,或可奏绩,遂惊动了精卫真仙,这位真仙,就是杜兰香座下的一只仙鹤。因杜兰香骑了到西天,见母佛准提菩萨,爱其驯良,遂提名曰精卫。他自随百花仙子到了有情天,见补天有功,十分荣宠,便妄生希冀。想我若把恨海填满?上帝必有荣封。虽作百花宫仙子座骑,当另有好处。遂瞒了主人杜兰香,连夜逃去。杜兰香忽然失了仙鹤,仔细一算,知他有此一节,也是热肠。但功行未深,安能成事?如今且任他自去,若久无成效,必当回来。或有机会可乘,我也助他一臂,如此一想,便与太君商量,太君欢喜道:「有因生缘,有缘生孽。贤妹的神算,究有未到,这也是定数难逃的。但贤妹目下行路无骑,只好乘云了。」说罢,有事入内,灵妃独自回宫,仍旧办理花政不题。
却说鹤仙遁去后,径到东南恨海边,俯首一望,见一片大海,浩渺混茫,并无边际。其水皆作惨绿色,而惊波怒卷,怨气沉埋。奔涛中若含无数神嚎鬼哭之声,四围笼罩愁云,黯迷天日,后人有诗云:
三千弱水不容舟,日夜汪洋卷地流。怒吼毒龙腥作雨,高飞孤隼惨如秋。平填碧海深深恨,瞑合黄云黯黯愁。眼界虽空心地窄,难寻彼岸去回头。
鹤仙看了一回,见极东有高山一座,知是缥渺山麓,乱石极多,大小不一。或如同命杯,或如长生果,或玲珑如同心蒂,或圆转如称意珠,遂想道:若把这些山石运入海中,或能填塞。于是鼓舞精力,动起工来,不知过了几百年,这缺陷依然如故,可怜一只灵鹤,道行未深,怎禁得如此辛勤?不多几时,消瘦得毛羽禲禔,竟似一只枯鹤了。一日正在工作,忽见西北上红光■■,捧到一位仙姑,首梳太元■团宝髻,戴着一枝八宝珊瑚如意簪,穿一件霞红满云宽袖开气道袍系一条西湖滚凤百蝠裙,同心如意裤,踏着嵌珠销魂舄,执一柄龙须忘忧尘,真是宝月祥云,仙风道骨。本来是鹤仙的旧主人,鹤仙如何不认识呢?
原来精卫背主潜逃,主人虽谅其苦情,而天帝已恨其违数。且恨海被他填了,自己不得退居窟穴,故命功曹引诱他饮了健忘浆遂把前因都昧了。后来天帝重更,他与灵妃一班,方得证果,刻下鹤仙见了灵妃,茫然不识。因停工向前稽首,请问仙姑法号,何处洞府。灵妃见了这种情形,不觉点头叹息,因叱道:「痴禽痴禽,吾也不认得了。吾就是离恨天万花总主畹香宫幽梦灵妃,闻汝苦心填海,特来一看,究竟是何意见?」鹤仙道:「某自问根修浅薄,欲借此以助元功,倘事果能成,非惟有益人间,某心事亦可告慰。」灵妃笑道「自古陷甚多,岂能尽补,不如随缘过去,任其自然,还不如复位修省去罢。」鹤仙道:「辱承法谕,感泐寸私。某也不知有位无位,况古人图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纯,非所逆睹。此处一篑九仞,某不欲中止。」灵妃叹道:「局外之人,妄来饶舌,汝甘习苦,与我何干?」遂口吟云:
开到茶靡花事了,
春风何苦替人忙。
吟毕重驾祥云,向西北而去。去后幽香一缕,非麝非檀,鹤仙心中一清,惊服不已。于是仍旧用功填海,而东补西坍不觉心力交瘁。又越数百年,依然如此。遂无可奈何,念灵妃多情关照,今日果如其言。况石已填完,在此望洋无益,不如去求见妃主,再作计较。因戛然一声,向离恨天百花宫来。正是:只因一片心肠热,烦恼重重跋涉忙。鹤仙变了童子,到了色空分界,心里想道:此地好似来过的,方欲进去,有仙童仙女阻住,说道:「此处为真灵净域,无里无碍,烦恼皆空一切皆空,看汝一腔幽恨,满面愁痕,必有引诱之心。若不退回,当以慧剑斩汝。」鹤仙吓得倒退几步,笑恳道:「某精卫仙郎,与万花总主有一面之识,今有公事求他。」仙童听得是精卫仙郎,遂仔细一看笑向仙女道:「原来就是这个惫癞东西,既然如此,你领他去见一见罢。」仙女笑着点头,便向鹤仙道:「你既要见,不可失礼,可随我来。」鹤仙应允,跟了便走。一路仙景非常,好似熟游之地,说不尽灵栖福地,化日光天。行了许久,至一处,但见红墙碧瓦,玉宇琼楼,拂拂香风,骨节酥透,因点头笑道:「此处倒也有趣。」仙女道:「不要多看,快走罢。」又问他填海的事,又说这万花宫里,有好多人听了妃主的话,要想助力呢。正言间,走过琼林一所,枝叶五色相宣,或如翡翠,或如玛瑙,或赤若丹砂,或素如白玉。其形有若连钱者,有若方胜者,有若蝴蝶蝙蝠者,有若荷叶葵花者,所结之果累累下垂。形式颜色亦各不一。转过山麓,林尽之处,则小溪泻玉,环以虹桥,金玉栏杆,翼然溪上,中间一条白石道路。鹤仙只管跟着仙女走入金碧牌坊一座,上有四字,曰「太古情天」。联语云:
春风秋月等闲度,
才子佳人信有之。
鹤仙问道:「仙姊此地既名离恨,为何有这等句子?」仙女道:「此地本是情天,由女娲太君幽梦灵妃管理,里面的仙曹均是多情种子,后来玉敕改名离恨天。不过此地的情,不比世上的孽缘,心中极淡,却是极浓。」说着已转过牌楼,两边一带银墙,夹成宽路,墙内交柯接叶,宝树千章,路石非金非玉。旁边蒙茸细草,如锦如绒。又过一条白石桥,活泼情波,清可鉴影,水内文鸳锦鲤,见人不惊,仙女指着东首一座殿宇道:「这是离恨天宫,是太君住的。灵妃住的百花宫在西首,与畹香宫相通,你可随我到西首去。」鹤仙要到离恨天宫一看,仙女那里肯。鹤仙只得跟了,向西转了一弯,果有琼宫一所,碧瓦鸯鸳,玳梁燕子,仙女道:「从百花宫正殿向西到畹香宫近些,打从这里走罢。时候不早了,不必多看,我还有事呢。」说着到了殿前,果然有百花宫三个大字竖匾。门前玉石狮子,高可七八尺。进了东角门,望见里边有大殿,十分体面。有联有匾,联上的字看不清楚,匾上的字极大好似「香国尊王」四字。仙女指着东西甬道,说道:「两边走去,都是配殿,散花神住的地方。」鹤仙问散花神的名字,仙女道:「更调无常,不过就是太真红线合德小青,世上几个女魂充当,宫禁森严,无事不能轻入的。」
两人一路行来,都有仙女兜搭问讯。到了百花宫,问讯的越多,众位仙女听了,有私语的,有窃笑的,内中有一人笑道:「原来就是逃犯,这回子又进笼了。」鹤仙只做不听得,跟了仙女速行。就在西配殿甬道转弯,只见配殿门口都有看守的人,殿口各有竖匾。或写荷花宫,或写梅花宫,或写牡丹宫,或写凌霄宫,或写杏花宫,或写蔷薇宫,或写蜀葵宫,共数十个名字,记不清楚。鹤仙又似见过的,心里孤疑。忽然又转了一弯,绕过配殿,又见宫殿一所,方是畹香宫,也写着三个大字门口一联。因匆匆进东角门,但见上联是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下联仅见「是人间」三字。走到正殿门口,匾是「福地情天」四个金字,殿门大开,殿上一匾,乃「化合■■」四字。旁边长联云:
蠲除离合悲欢,看元气弥纶,太和洋溢;
参悟色空梦幻,把痴情解脱,幽怨流通。
联对皆粉红地石绿字,书法秀媚。过殿后大穿堂,仙女指两旁月洞门道:「两边都是十二司,不奉灵妃之命,不能进去。」鹤仙看门都闭着,徘徊而已。走过甬道,到内殿见内殿门外,挂着大红缎绣花帘,方欲进去,只见帘栊动处,又出来女仙二人如侍女模样,平头大足,元色镶缎绸袄比甲,月蓝裤子,一个双眉起秀,一个靥辅承权,二仙姑走过来,仙女急将鹤仙拉过道:「快避立旁边,这两人皆是妃主侍婢。眉秀者名佩纕,即是萱花仙子,一位俊官,是珠兰仙子。妃主爱他明慧,叫他近身差遣。」说着,二婢已到,仙女遂向问讯,告其所以。佩纕笑道:「原来就是此人,但我等尚有要事,请在此稍待,再来引见,姊姊要去便去罢。」仙女欣然,命鹤仙立在那里,他便同二人出去了。
少顷闻十二司中登登击鼓之声,人言嘈杂,未几一群男子出来。佩纕、俊官同守宫仙子领了,径出殿外。等了长久,二人方入,问了鹤仙备细,乃领他入内。鹤仙问男子何故出去,俊官道:「新得太君懿旨,男女不可混居,命迁往别处。这班不肯迁的,所以驱逐出去,请太君定罪。」说着已过内殿,楹联都不及看了。内殿甬道里面,方是内宫,方到宫门,觉一阵幽香,既甜且静,鹤仙想道:这时候何来兰花香味?只见宫门上有「窈窕深谷」四字匾额,里面流水小桥,另是一般景象。地下苍苔碧藓,如古锦斑斓,石罅间山鹃自红,迎风摇动。原来尚是宫墙门,须走上石坡数十级,方是内宫呢。乃随二婢上来,只见杰阁凌云粉墙石砌,将金碧之致,一洗而空。宫门上写「内宫」二字,走进宫门里面,见有一联笔势古拙,句云:
自耽幽趣居山僻,独抱冰心耐岁寒。
内宫后方是寝宫,寝宫外庭心极大,用黄石铺平,纤尘不染。东偏似有花园一所。由月洞门进去,洞门上隐隐「畸香」二字。宫门四处,都是修竹。月洞门口一个亭子,也有一匾,书「九畹亭」三字。庭前白玉栏杆里有兰花一丛,百倍精神。兰叶迎风吹动,飒飒有声。鹤仙见了十分感动,要想去看,佩纕扯住道:「此是灵妃根蒂,不可亵视。你在此等着,我们去报知,领你相见。」说着便走了。鹤仙等了一回,俊官出来招手,便有仙女四五人,在门口立着。鹤仙走近,见门上一个黄杨木竹根镶嵌匾额,写「空谷清芬」四字。另有侍婢打起帘子,鹤仙进内。一眼看见小匾写「幽贞馆」三字,旁一长联云:
骚客漫伤心,但留一点幽芳,月冷山空标素洁;
美人欲含笑,好补三生遗恨,天荒地老铸缠绵。
俊官先唱名道:「精卫仙真可进里头?」佩纕说道:「着进东间相见。」已有仙婢揭起东间枣花帘,鹤仙还在外间,呆看,对面仙姑笑着,把他一推,说:「进去罢,目灼灼看什么呢?」鹤仙回头一看,却非俊官,只听一个人笑道:「霞裳姊姊最喜替人顽,你一推,倘然栽倒了,怎么呢?」鹤仙不及理他,跨进门来,但觉一缕幽香若近若远,无可方喻。只见室中朴素无华,四壁白垩会着粗枝长叶的水墨兰花。两旁十几个树根,椅门前一张书画棹,棹边一只竹节宝座。灵妃并不戴冠,穿着弹墨团银鹤袄,元色回文百蝶裙,蜜色蓝镶宽边月华裤,秋香色墨花小凤嵌珠鞋。面貌虽与前相同而服饰大异。鹤仙至此,降心下气,跪伏于地。灵妃垂问道:「汝认得此地么?」鹤仙道:「似曾相识,却不分明。」灵妃叹道:「虽非堕落,也可怜矣。汝来意吾已尽知,但缺陷亦关定数,今鉴汝志可嘉,姑借汝如意珠一颗,度恨金针一支,可先将海岸海中裂缝补好。然后系线抛珠入海,自有功效。」说着便给他一个玉匣,说:「宝物均在里面,还有一纸神书,照此行事便能成功。功成后,速来归位,去罢。」便命俊官拉扶鹤仙起身,送他出去。鹤仙得了宝物,心中狂喜,径到恨海滨来。照此行事,岂知为巡察大神所知,上疏纠参说灵妃私借宝物逆数行私。
此时上帝已不是苍昊,就是这猪婆龙,心虽不良,却喜假谈道学,妄效圣贤。闻奏后,勃然震怒。因假公济私,传旨太君,立把灵妃鹤仙贬谪人世俾受凄凉。当有萱花、珠兰两仙子,哭告群仙,聚了二十六仙,联名诉奏太君劝当不及。那公奏既入,上帝更怒,说聚众立党,此风断不可长。他们既喜灵妃索性罚他一同贬谪,所有如意珠度恨针追回入库。百花宫兼畹香宫事务,着太君暂时兼摄。鹤仙见灵妃为己遭贬,大抱不安,誓愿先去降生。虽颠沛流离,将妃主保护,一任妃主役作犬马,以报殊恩。当鹤仙未经降世之前,暂在海滨待信。
一日,独坐无聊,昏昏欲睡。忽来了一个癞头和尚,鹑衣百结,且行且歌道:
天地未生兮,何阴何阳?我造天地兮,何柔何刚?世人多事兮,分阴分阳。我欲剂平兮,均柔均刚。有阴济阳兮,有柔胜刚。造化弥合兮,地久天长。
鹤仙听了颇觉入耳。知头陀必有来历,因起身走到前边稽首问道:「老师是何法名?从何至此?」和尚道:「我乃亚当元祖弟子,自在头陀。方才唱的是阴阳刚柔歌,适因游玩至此,无所事事,信口吟来,何劳致问?」鹤仙道:「看老师法面慈容,必非无因而至,弟子愚昧,请道其详。」头陀道:「我本无事,因近日出了一件公案。师父命我出来探听,遇有缘的神仙男女,替他济度济度。」鹤仙正因灵妃一事,无可如何,便告以所苦说:「投生之后,不知我的结局若何,须求吾师携带。」头陀笑道:「你欲投生,倒也有缘,他们均要下世了,你要先去,我便送你下去。但恐既到人间,非独抑塞穷愁,富贵不能自主。即使男女之爱,悲欢离合,情思牵缠,也是磨人的利器。道力不坚,堕落之中,又成堕落,这是不容易守定的。」鹤仙道:「但凭老师法力,使我永护灵妃 矢誓不悔。」头陀道:「立志坚牢,好好好,我便携你去,但有一劫你须牢牢记得:
缠绵固结,生死离别。
辱体降生,痴情求合。
梦醒人空,再寻天日。
说毕将指尖咬破,把鲜血在鹤仙额上涂了一点猩红,大笑赞道:「可儿可儿。」便吹了一口气,鹤仙变了原形,顿时缩小,如么凤一般,因放入袖中,起身便走。不知携往何处。投入何家,因后来断肠碑载着这事,方知详细。正是,
已向情天种夙因,灵修昧却堕红尘。
镜花水月生痴幻,抵死甘心报美人。
说了长篇累牍,这杜兰香是何人,自当略叙一番,以见灵妃并非寻常凡卉一流。
当时神农尝药辨草,到智河边毓秀山万灵峰下,见荆蔓中有香草一丛。叶细狭而硬,长可尺许,作青绿色。草中挺出嫩枝两翦,上面各开五六朵草花,每花五瓣,绿质红筋,瓣宽两分,长七八分,中含素舌。舌上朱砂点一行,其香幽逸,近之即不觉其香。若在花边久立,即又一阵阵的发香,故粗俗人不知亲近。
黄帝大喜,携归以问苍颉,说亦不知何名,因象形造字,厥名曰兰。因将兰种于百景园中,灌以甘露,培以丹品,兰遇知己,日就向荣。滋生数种,有同心兰,有素心兰,有金兰、银兰各品。这母兰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丹药之力,竟成灵品,但质性柔弱,仅成女体,于是深自韬晦,寂处空山,刻意修省。到孔子猗兰作操时已为天上真仙。上帝因其秉性幽贞,命司兰花。封王者香,赐姓名曰杜兰香。后来降于湘江洞庭岸边,为渔父所得。见是三岁女子携归抚养,十余岁,姿容奇伟,灵颜珠莹,如天人一般。忽随青童灵人上天,临去,谓渔父曰:「我仙女杜兰香也,有过谪于人间,今限满去矣。」渔父见青童忽化白鹤,杜兰香安坐鹤背,向空而升,须臾不见。自后时亦还家,尝降包山张硕家授以举形飞化之道,留玉简玉唾盂红火浣布,以为登真之信。又一夕命侍女赍黄麟羽帔绛履元冠鹤氅丹玉佩授硕,硕遂得仙,后又度渔父仙去。以上墉城仙录,及神仙通鉴,详记其事。上帝念其历劫无过,敕授百花仙子。在唐朝武则天时,降生一次,名唐闺臣。复位后,升授天下万花总主。情天告成,加封畹香宫幽梦灵妃,与元女同办情天事务。
灵妃品格极高,存心极厚,各司仙子皆无闲言。不料为鹤仙一事,又堕落起来。且连二十六位同保者一并降生,其男仙闻得此事,也有愿与一同降生保护花主的,这且不表。
且说天地未辟之前,有亚当元祖之天父,将日月分光水陆分位,人物分类,遂编造万亿千劫历数册,命亚当司之。亚当心极仁慈,命弟子自在头陀游历凡尘,随缘济度勿使一灵久昧,转入犁泥,此乃法外施仁。所谓头陀者,即西洋教所说的天神也。无如世人私欲昏迷,不知猛省,欲救则一真已昧,欲舍则万类可怜,倒弄得自在。头陀不能放手,遂创立救世度灵之教,也是奉了天帝的命,降世历劫,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灵妃遭祸玉敕催令出宫,立刻降生。此时鹤仙已在世上了,灵妃只得先去辞别太君,并与各花仙告别,所有同谪各仙相聚而泣。太君亲来相送,愁容惨黛,黯黯魂销。太君率同各花神预备仙筵在色空分界之外长亭之中饯送。灵妃泣别所种之兰,嘱太君代为培养,勿令憔悴。太君道:「愚姊都体会了,贤妹勿过伤心,此去善自保重,倘谪期已满,愚姊当设法来救,不至沉沦的。况还有同去的二十余人,在世上也不寂寞了。」灵妃泣道:「此去堕落,恐不比从前。小妹的元功要伤剥殆尽了,望姊姊可怜我相聚一场,时来提醒提醒。」又谓诸花神曰:「各位妹妹情重送我,自问凉德愧不敢当,愿此后贤妹等善事太君,千金珍重,勿效我之被罪。则我虽然下谪,亦安心矣。」太君及众仙女皆泣下,忽见梅花仙子振臂而前,说:「妃主下谪,臣妹苟有绵力,当一力保护,不必过伤。」太君把下谪之二十六人看了一遍,指着水仙、茶縻两个花神,向灵妃道:「看这两位贤妹,道行颇坚,必能替妹妹始终指点。即使后来或有暂离之日,贤妹也自不妨。」忽见萱花仙子佩纕出来,向灵妃道:「臣婢愿相随伏侍。」珠兰仙子俊官也说 「臣婢愿与萱仙一共追随灵妃。」顾向秋海棠花神道:「这位贤妹柔弱,你去伏侍他罢。」太君看栀子花神向着水仙花神依依执手,因说道:「你两人如此契合,降生之后,须聚在一处。」栀子花神道:「可惜不能自主,若能同聚,我就做了婢子,或姊妹也所甘心。」忽玫瑰仙子执着梅花仙子的手道:「我也做姊姊的使婢。」灵妃泣道:「众卿情义,屈己忘尊都是我一人累的。只怕我降生之后,不能与诸妹相聚呢。」只见荷花、芍药、芙蓉、牡丹、木香、绣球、凌霄、碧桃、素馨、罂粟、桂花、山茶、辛夷、杜鹃、石榴、玉蕊、蓼花各仙子等大家矢誓:「愿同聚一处。」太君道:「好好好。我想着一件功德,大家既愿同聚,你们就在下方立一个花神庙罢。此事成功,把天上真迹,留表世间,也可消释些罪戾。」灵妃道:「事固甚好,深恐为难。太君道:「事在人为,只要心精力果,到时我来助贤妹一臂。更有一事,下界中国地方,看得我们女子太轻,不令读书但令裹足且一妻数妾,最是不好。你下去可立一个女塾,教导国中,男女并重。且女子读书明理,所教的孩子也易开风气的。」灵妃道:「贤姊所言甚好,只恐经费难筹,起初没有提及。」太君道:「经费最是容易,若无人提起,倒也为难。」因向茶縻仙子道:「贤妹看破世情最早,倘能悟道,我便来给贤妹一信,就主张其事罢。」正在议论,忽红光满天。未知如何红光,下章再表。
猜你喜欢 第二十二回 解组去辟谷超仙界· 卷五争占类 曾御史判人占妻·余象斗 第六回 听淫声两人私语·西泠狂者 第二十三回 裹草帘阿呆遭毒手 坐粪车劣幕述婬心·陈森 第四十一回 刘瘸子告状开封府 金桂姐鬼魅葡萄架·梦笔生 第八十二回 杨财主忍痛出罚款·储仁逊 第二回 韦律村痛哭流涕 王谦文卧柳香花·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十七回 四壁斋空薄衣难耐冷 一丸月冷怀刃欲寻仇·张恨水 第五回 秋千绳上酣战骚人 柴草堆中几番云雨· 第五十四回 两头亲花学士悔婚 一手本秦宫保请旨·天虚我生 第七十三回 梁基相上表嫁女 孟丽君入宫谢恩· 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 表奏朝廷·花溪逸士 第二十回 酬凤钗五凤齐鸣·嗤嗤道人 第八十五回遗老拜牌演成趣剧腐儒说梦志在科名·李涵秋 第三十一回 赐三尺剑严办仇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