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三回 梁基相上表嫁女 孟丽君入宫谢恩

作者: 佚名

    却说孟士元等于梁相府辞别,各自回府,说明一切。喜煞苏大娘,不须嫁女,亦有岳母之分。刘燕玉自恨多言,今苏映雪亦在我之上。证愁闷间,忽报忠孝正步进房来,刘氏见礼坐下曰:“恭喜相公,不日二女便可相会。”少王谢曰:“一向深负夫人佳期,今幸二妻相会,夫人亦可完了终身。”即令备席前来相待,不表。且说梁相其表曰:“左丞相梁鉴,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奏为陈情请旨赐女于归事。窃臣次女素华,本名映雪,系云南寒士苏信仁之女也。按储仁早亡,随母育于孟士元家。丽君改装潜行,士元以映雪代嫉刘奎璧。映雪不甘,投池殉节。时臣妻景氏船过贵州,救起船中,收为义女。言极谦恭,不失礼节,以故爱并亲生。招赘郦君玉,馆于臣室,于今三年。兹君王以验明乔装,奉旨于归。臣若将素华改适他门,则门风有坏,若竟适皇甫,则门之砧难堪。岂臣为台辅之司,以女作参品之选?罪兹不赦矣。故冒死上陈,乞滥施封典,傅臣女与孟氏并肩同事皇甫,仰遵国体,两无所亏。至臣前招赘孟丽君,情形莫究,实属昏乱;及皇甫少华上本,臣反力辨诬妄,冒读天颜,尤宜削职,伏乞陛下严加处治。谨此跪奏。”梁相作罢表章,送到通政司,立送到官。帝见表即批曰:“梁相之女却系苏映雪,前日皇甫少华奏请封赠。今准尔奏,亦赐皇甫少华,与孟同日完亲,无分偏正。钦此。”旨下,通政司令人送入相府。梁相大喜,把旨取出,与妻女看过。素华深感梁相厚恩,得与孟小姐同列。又报入孟府,丽君大喜,士元亦大喜,曰:“来日女儿当往殿上谢恩。”小姐称是,自思实不好意思,怎好去见百官?到了次日,梳洗已毕,来了小轿,来到午门,对午门官说明。午门官入奏曰:“孟氏在午门外候旨,请旨定夺。”成宗暗想,今已改裳,若宣他入朝,岂不羞辱了他?若不宣他入朝,不知他今改女装如何美貌;不如使他入宫,朕亦前去一见。即传旨,孟氏不须入朝,着其入宫叩谢太后。”即差小内监一名,入万寿宵。小姐揣知帝意,暗□风流天子公私合宜,令人敬服,即随内监来到东华门下锈,入万寿官。适值皇后在宫,太后令进,孟氏入内朝见奏曰:“臣妾身负碎剐大罪,深感太后恩赦,特入宫谢恩。”太后传旨平身,慰抚曰:“难得卿谨守节操,救治俺家,理合开赦。”孟氏又拜皇后,皇后扶起曰:“俺家一间深蒙弟妇扶持,况又至亲,何必朝见。”孟氏曰:“臣妻何敢乱君臣之礼?”太后笑曰:“此乃内官,不妨赐坐。”孟氏谢恩,坐在皇后对面。宫女献茶毕,皇后笑曰:“若非画观音。赐番酒,怎能得此美弟妇。”孟氏微笑曰:“此乃皇太后并娘娘美意。”两下谈不多时,内监奏曰:“万岁在外候旨。”太后即令宣进。皇后与孟氏跪接,帝令宫娥扶起。太后嘱曰:“各人只行家礼罢。”帝领旨,作揖坐在西旁,孟氏坐在皇后身边。帝偷看孟氏,果然柳腰细小,有弱不胜依之状,皇后乃武将出身,骨格觉得粗气,不禁笑对小姐曰:“郦先生今番改装,可惜尔连中三元,取士拜相,化为乌有,朕失了一位贤臣。”小姐惟两目斜视,含笑不语,真是一笑百媚生。君臣知心,各相爱敬,太后与皇后大笑不止。太后向成宗曰:“我无女儿,尔亦无姊妹,我欲认孟氏为女儿。”成宗暗笑,母后作成朕作大舅,即笑曰:“母后主意不差。”忙令内监排下香案。太后拈香祝告了天地。小姐向前行了母女之礼,拜了八拜乒然后与天子行了兄妹礼,与皇后行了姑嫂礼,再行坐下。太后对重小姐曰:“尔素知医道,今可赐名保和公主,出入用半朝雾驾,五鹤朝天金顶轿,凡朝中有疑难事情,仍听决断。并赐责妄鞭一把,专打朝中不法的侯臣。”孟氏当即谢恩。帝因男女有别,多所不便,退出去了。太后赐宴,三人在酒宴中谈及小姐流离等情,太后叹曰:“女儿不惧万里行程,不愧女中豪杰。”直饮至日色斜西,皇后嘱姑娘道:“次早当复进后宫,俺家亦有赐宴。”忙令内监引出东华门,宫仪伺候,孟小姐上轿回府,好不威风。甫回家,孟士元问明备细,满门大喜,忙令打扫房屋,安歇鸾驾人役,不表。

    且说皇后回官,成宗已在宫中。皇后见礼坐下,帝问皇后曰:“孟氏回去么?”皇后答曰:“回去了,但此等贤女,陛下何故要斩?”帝日;“他犯罪甚重,理当处斩。”皇后曰:“既要斩他,方才何故如此相敬?看来陛下明有私心。”帝曰:“不要争辩,朕与一物尔看。”言罢,伸手向身上取出二个红缎包儿,放在案上,:对皇后曰:“尔猜猜看;这是什么东西?”皇后对曰:“我想知什么东西。”帝曰:“此乃西洋活宝,尔开看便知玄妙。”皇后连忙开看,恰是一双小小绣金红缎鞋,长不满三寸,却是旧的。皇后曰:“宫中只有温妃脚小,亦无如此之小,不知何人穿得?”帝曰:“此乃尔弟妇穿得。”皇后疑问曰:“孟氏绣鞋何以在陛下身边?”帝笑曰:“不要妒忌多疑。”便把二宫女脱下绣鞋,朕途中遇着,即将绣鞋夺下,藏在怀中,令他诈报郦相吐血回府等情言明:“朕留下此物,今烦卿来早交还孟氏。”皇后心中方得明白,笑曰:“陛下留下此物,明是欲挟孟氏以私通。谁知孟氏节烈,请旨改装,不从汝愿,尔故要斩他。看来陛下不但私心,而且存心不良。”帝笑曰:“具此美貌,人人爱慕。尔若做了男子,见此美女,只

    怕还要强奸硬迫。朕前日路遇宫女之顷,如果前往强奸,怕不春风一度?朕不忍硬迫,还算诚实。”皇后曰:“亏你在太后面前还要强辩,今日怎就回心,原璧归赵?”帝曰:“前者事极秘密,无人知是女流,朕周心存暖昧。今既请旨改装,若再留下此鞋,便是君戏臣妻,不合礼法。”言罢,辞别出宫,安歇去了。次早,孟氏入宫,朝见太后毕,太后曰:“尔可速往皇后宫中,免他悬望。”就着宫女引到昭阳宫候旨。皇后即令宣入,朝见毕,赐坐待茶。皇后问孟氏曰:“姑娘曾失什么对象么?”孟氏奏曰:“臣妄不曾带物件进宫,哪有遗失。”皇后曰:“不是昨日,便是前日失落的。”孟氏沉吟一会,曰:“前日亦并无失落。”皇后忙取出绣鞋,令宫女交与孟氏,笑曰:“此物果是弟妇的东西么?”孟氏看是己物,疑而问曰:“这个东西因何在娘娘处呢?”皇后遂细将宫女前日偷脱绣鞋,被风流天子藏匿,昨日寄还等语一一说明。孟小姐羞得漱面通红,笑而不答。皇后笑曰:“今已知弟妇冰清玉洁,乃是天子痴迷。弟妇不必害羞。可把天子怎样温存备细说来。小姐曰:“若论天子,真是殷懃,令人敬服。”便将四月十五日如何要同擎游上林苑,及春石桥上如何戏谴,又天香馆如何留宿,至赐番酒后两次令太医诊脉,并自已假扮小监,冒雨而来,密嘱要把假孟氏配与忠孝王等情一一说明。皇后笑曰:“帝如许小心,弟妇怎不伶念?“小姐曰:“臣对帝乃君臣名份,怎敢以私情迷惑圣君。”皇后称赞团,“天子如此私心,若非弟妇节烈,岂不做出暖殊之事么?”即令内侍呈上筵席,皇府始键入席,又说些闲话,直饮至日色斜西方才回府。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三回 奉亲舍手规梦蝶庄 题真境敕赐蟠龙榜·
  第四十三回 绮香园奇立断肠碑彩莲船偷看揩背戏·邹弢
  第五回 学师一身联嘉偶 秀才双喜庆登科·吴毓恕
  第二十八回 试巧韵赛咏菊花诗 感寂寞燕哭竹枝头·尹湛纳希
  第五回 两角洋钱动嗟轮舶 一封电报败兴勾栏·蘧园
  第八回 问病床前袅烟誓死 依人篱下婉香伤心·天虚我生
  第二十二回 李闯贼恃勇败三军 史兵部加恩酬众将·曹去晶
  第十九回 顿悔醉中非席前借箸 渐成眉上恨榻畔拈针·张恨水
  第五回 奔北京拦舆喊冤 遇救星死中求活·储仁逊
  第二十回赠巨金美人仗义出重洋浪子逃生·朱瘦菊
  第八十八回 双妯娌同心御外侮 两婆媳合力逼分家·天虚我生
  第三回 楚卿假赠绿葱簪 衾儿错认鸳鸯谱·蕙水安阳酒民
  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周清原
  第三回 死别胜生离从容示诀 远归当新娶忽地成空·李渔
  第五回 换妇人演戏和好 二佳人改嫁丈夫·江海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