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 表奏朝廷

作者: 花溪逸士

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 表奏朝廷
  诗曰:
  日落辕门鼓角鸣,千人面缚出岩城。
  洗兵珠海云迎阵,秋马琴江月满营。
  话说逢玉与贵儿成亲,次日诸将来贺,思斋吩咐设宴款待。正饮酒间,流星马飞报将来道:“梅大王战败,被南岭江万榕困在黄麖障,势甚危急!”逢玉大惊,急写成文书,将蓝能并诸贼首级用匣盛了,贼党千余人上了囚车,拨兵一万,差贾奇、黄允解赴军门献捷。留李公主镇守磜头,弹压宽得都,保护家小。其余将士尽向黄麖障进发不题。
  且说那个南岭,在永安貉志坪东,去县东南八十里,在万山之中,其高四百余丈,周围百余里,四崇中衍,只有一路微通,极其险阻可守,四面有紫帘嶂、丫髻峰、五坡等岭。昔宋景炎二年,文丞相天祥曾两至其地,栅险自固,至今南岭城中祠宇犹存。江万榕据有其地,聚众十余万,与新田刘汉江相为犄角,势甚猖厥。闻朝廷着黄逢玉率两寨瑶人来征,聚集众将商议道:“瑶人剽悍,若被他到了南岭,扎下寨栅,破之非易,莫若到半路邀击之,尔等以为何如?”骁骑陆在北道:“臣料瑶人到了鹅阜,必扎营歇息,主公要邀击,可使人到彼埋伏,夜起劫营,必得全胜。”江百榕道:“此计大妙。”即差骁将邓必信、熊自新、莫汉卿、周召棠,各率兵一万,到鹅阜远远埋伏。等了数日,却不见到,再差细作探听。
  原来因军师诸葛同,到了白云夜食鲎鱼,下泄成痢,腹痛如割,服药无应,渐渐危急。梅英忧闷,召诸将议计道:“姐夫付孤以军情大事,不怎军师如此,逗挠不进,万一有误如何是好?”宋金刚道:“还当与军师商酌。”梅英来至榻前问道:“军师这会腹内较宽些么?”诸葛同道:“痛虽稍止,神觉散越,谅不能遽起。黄将军付南岭以大王,当提兵速进,迟恐有误。但大军驻此已久,恐敌人预备袭我,大王当步步提防,勿为所乘。”梅英泣道:“孤去,军师当善自调摄。”诸葛同点首。梅英出来,拨裨将一员、兵士五百,看视军师,遂率兵前进。不消一日,已到鹅阜,不识地利,不敢前进,吩咐扎寨。但见:
  荒原日落行人少,古渡日明栖鸟还。
  夜至二鼓,忽前营大噪起来,知有贼人劫营,梅英急跳起来,横戟立马寨门,吩咐军士毋得乱动。说声未绝,一声炮响,敌兵四面杀至。梅英据守不定,领了月蛾,率兵混战,地势崎岖,不好驰骋,杀至半夜,月娥忽与梅英相失,挺着双剑左冲右突,寻了半夜,总寻不见,心中慌怯。见东南兵马厚处,奋勇杀进,看时却是宋金刚与万人敌被围在此。月娥急问道:“大王何在?”宋金刚道:“石将军已战死,末将正寻大王不着!”月娥道:“且跟奴来!”翻身杀出重围。来至羊蹄岭,据住山口,天色已明,分遣军士上岭瞭望,见东南远远一山,许多兵马围住。月娥使万人敌在前,宋金刚在后,自己居中杀到前山,果是梅英被困在山。万人敌冲突数次,俱被射回。月娥挺剑向前,贼将五人一齐来战,月娥诈败,望本阵而走,贼将不舍,拍马赶来。月娥取出五枝手弩,用连珠左右射法,五将皆殪。提转马头,奋臂一呼,挺剑直进,一队蛮婆舞着团牌跟定月娥,一滚抢进阵来,杀得贼阵人马辟易。宋金刚驱动人马,一拥上前,把贼兵杀得东奔西跑。梅英见阵脚已动,知救兵到了,挥兵夹击,杀散贼人,合为一处。正欲寻路出去,一声炮响,江万榕复督大队人马杀来。梅英人困马乏,不敢恋战,望空缺处而走,不觉来至黄麖障,一鼓夺下,把兵扎在山上,吩咐将士据守要路,差十数小卒,分头寻路到逢玉军前告急。部分才毕,江万榕赶至,指挥兵士把山围得铁桶相似。梅英日夜巡视,看看至十余日,粮草已缺,救兵尚无消息。
  梅英惊慌,急集诸将商议道:“粮草已乏,救兵不到,与其死守穷山坐以待毙,不若与众下山死战,犹可望死中求生。”诸将皆以为然。待至夜静,梅英、月娥在前,宋金刚在中,万人敌在后,大喊一声冲杀下来。及江万榕率诸将杀至,月娥已冲出围去,回顾梅英等俱被射回。月娥大哭,欲拚命仍杀进去,众女兵死挡住道:“今若杀回,必无生理,莫若寻路,跟至姑爷处,发兵来救。”月娥只得领了女兵望大路而来。行不半日,忽闻喊斗之声,急策马上山望时,见西北一枝兵,摇旗擂鼓塞住山谷,知是救兵已到,为贼所据,急下山来,率兵杀至谷口。贼将陆在北见来兵寡步,不以为意,不来拦阻,被月娥直进到垒边,挥动女兵,一滚杀入阵去,杀得贼兵乱窜,陆在北方才大惊,急挺枪来战,早被女兵滚至马前,砍断马足,跌下马来,一刀割下首级。杀退贼兵,放出救兵,梅小姐接着,问梅英消息。月娥大哭道:“粮草已乏,冲杀不出,望姑娘作速救援。”梅小姐大惊,不等大军,竟与月娥率盘摩罗等飞奔到黄麖障来。江万榕探知瑶人大至,已解围退回南岭去了。梅小姐与梅英等相见,就扎营下山,候大兵到来一同进发。
  次日,逢玉率诸将来到,与梅英相见了,起兵来至南岭。举眼看那南岭,但见;
  高冈连野起,怪岫似枪攒。虎啸霜林落,猿吟雪月寒。
  腥风云外度,枯骨草中残。绝险凶人地,凄悲不忍看。
  逢玉相度地势,扎下营寨,着人到南岭下战书。江万榕批道:来日决战。次日,两军对圆,逢玉与梅英并马立于门旗下,见江万榕方面大耳,五绺长须,一表不俗。逢玉暗暗称奇,超马出至阵前道:“以蓝能之强勇,天兵一到即成粉碎,尔何不早早投降,以免诛夷!”江万榕大怒道:“尔杀我蓝大王,正要来报仇,还敢来说我!”回顾左右道:“谁与我擒来?”邓必信应声而出。梅英背后转出月娥,舞动双剑便来接战。斗了三十回合,月娥拨马便走,必信赶来,月娥取出锦伞,忽地兜转马头,望空一撒,早把邓必信拖下马来,兵士一把擒来缚了。周召棠、熊自新并马来救,万人敌、单勇急忙截住。斗了五十余合,梅小姐见江万榕在那里呆看,暗想道:“若擒得江万榕,就便了事!”把马一提,如风驰电闪般一戟向江万榕分心就刺。江万榕大惊,急架相还。斗上二三十合,梅小姐暗取神豆在手,向江万榕劈面打来。一声响亮,把江万榕雪白的面烧成黑炭头了,须眉尽爇,疼痛难忍,几乎落马。逢玉把鞭一指,众军一齐杀过去,勇不可当。熊自新措手不及,被单勇一锏打死,周召棠惊慌无措,被万人敌生擒过马,掷于地下,众军齐上,也把来缚了。各各轮枪舞剑,杀得江万榕人马弃甲,曳兵而走。到了岭上,吩咐军士紧紧守住隘口,进得城来,满面青肿,痛彻骨脑。跳下马来,见阶前磨刀石下堆满石浆,用手掬来向面上涂去,疼痛顿减,江万榕大喜,仰卧板上,闭着口眼,叫左右时刻涂搽,渐渐痊可。原来梅小姐的法非铁锈水不解,那磨刀石浆内有铁锈,这也是江万榕命不该绝,被他用着了。闲话休题,再表江万榕五员大将,只剩莫汉卿,自家又被梅小姐打得恁般狼狈,只令人死据隘口,再也不敢出头来了。正是:
  戒人休说石郎事,得缩头时且缩头。
  且说逢玉见江万榕不出,率兵攻山,攻了六七日,毫无意思,心中焦燥。黄让献计道:“南岭四面皆高山,惟一路可通,贼若不出,虽百万也没奈他何。为今之计,莫若如此如此,诱他出来,方可破得。”逢玉道:“此计虽妙,只是委叔叔于贼,逢玉心中不安。”黄让道:“但愿贤侄破贼,为让泄得家耻,让死何足惜!”苦苦要行,逢玉只得依允。黄让大喜,辞了逢玉,望南岭而去。逢玉唤集诸将听令,拨黄启愚、赵信,率兵到新田左侧埋伏,俟刘汉江离寨,起夺新田。盘摩罗于新田来路迎敌。拨黄启鲁、宋金刚,于南岭近侧埋伏,俟江万榕离岭,便起夺关。其余将士,分作四路伏定,专候江万榕到来动手不题。
  且说黄让来到南岭,叩关请见。江万榕唤他进去,问道:“尔是何人?见我何事?”黄让道:“让是中镇人氏,蒙蓝大王庇护数载,举族感激。可恨朝廷差个黄逢玉到来,把蓝大王杀了,纵令瑶人把让宗族劫杀一空,又将让及二子启愚、启鲁编入行伍,驱为冲锋突骑。此恨难消,让愿以身为质,请元帅夜往劫寨,二子从中内应,瑶兵可破也。破了瑶兵,求元帅赏让父子为磜头之主,当效犬马以报。”江万榕道:“尔言恐有伪!”黄让道:“让虽至愚,宁肯从身膺斧钺之诛乎?但瑶兵甚众,元帅以孤军往劫,恐难取胜,可使人到新田,约同刘元帅一同袭击,当无不胜。”江万榕大喜道:“如果能胜,愿与子结为兄弟,分据三都。”黄让致谢。江万榕一面整顿兵马,一而使人到新田,约同刘汉江起兵劫寨。使人回报道:“刘元帅闻命,即日起兵来了。”
  江万榕大喜,秣马砺兵,俟至夜分,带了莫汉卿悄悄下山。见十数小卒来到马前,低低问道:“来的可是江大王么?”江万榕问道:“尔等是谁人部下?”小卒低低道:“小人是启鲁黄将军部下,差来等候大王的。”江万榕大喜,吩咐前行引路。将到中营,万榕一马当先杀进中军,见灯烛辉煌,寂无一人,知是中计。急退走时,左有单勇,右有马赞,大喊杀来。万榕夺路而走,不上数里,梅英夫妇拦住去路。月娥舞起双剑直斫进胸来,万榕急举刀力斗。梅英迎住莫汉卿,战不三合,汉卿心慌,被梅英一戟刺死,杀散兵卒,挥兵围住万榕。战了多时,月娥取出锦伞劈面罩来。江万榕措手不及,被月娥尽力一扯,翻身落马,兵士一拥上前拿来缚了。挥兵抢岭时,岭已被启鲁破了。
  原来启鲁伏兵岭侧,伺得江万榕下岭去了,以父在贼中,虑为所害,率所募壮士大呼先登,贼尽披靡,斩贼首十七级,遂破南岭。开关放进官军,把守寨贼兵杀得不留一个,救出黄让。启鲁身被数伤,痛不能忍,大叫一声而死。黄让大哭了一场,买棺殡殓,自不必说。天已大明,逢玉同梅英等一齐来至南岭坐下,众将一一报功毕。左右报道:“赵将军回来了。”逢玉急唤进,禀道:“新田已破,刘汉江已被启愚斩了,启愚亦以伤死。盘将军尚留镇新田,候姑爷将令。”逢玉甚喜,一一上了功劳簿,设宴庆贺。次日,分拨诸将略定山帘、紫障、施坑等诸寨,琴江都贼众悉平。写成露布,使人先到吴督府处报捷。取回盘摩罗,知会李公主,奏凯班师。黄让进帐泣辞道:“让遭不辰,祸及先人丘垄,赖将军指挥,得杀贼以雪家耻,不胜幸甚。今志愿已毕,敬辞将军归葬二子。”逢玉道:“叔父功高,小侄奏明天子加官封赏。”黄让道:“让父母之仇在所必报,何功之有?至于待罪行间,赖天子威灵、将军指麾,敢言功绩乎?非分之荣义不敢受。”逢玉深加敬服,赠金千两。黄让再三推辞不得,方才领了出来,叫人将启愚、启鲁二柩运至县西林田张八岭合葬。知县陈哲为立石,书“大明孝子黄启愚启鲁之墓”十一字。其后黄让死,葬于县北牛塘大山头,墓无碑碣,行路之人无不知其黄孝子墓者。屈大均过其墓,尝书石云:
  父孝子,子孝子。牛塘与山林,两坟隔十里。牛塘不封树,行人罔不指。
  且说黄让既葬二子,复以书托逢玉,求吴督府转奏天子立县永安,以安集此方之民。其书略云:
  归善之古名长乐之琴江,其地扼塞,多连峰沓障,凶人之巢穴也。
  去其县各一百余里,贼一哨,民无所归命,不如遂县之,以安集其民。此一日之劳,万世之逸也。
  逢玉将书呈吴督府,吴督府大然其计,上奏朝廷。皇上大喜,即命黄让董其事。黄让承命,以军法部勒其佣,均劳逸、时糇粮、平板干、称番筑,四阅月而城告成。让享年八十一,连举乡饮大宾,以孝终。万历三十六年,有诏奖其门,树坊于永安县,额曰“一门三孝”。此是后话不题。
  今且表逢玉,整顿兵马,班师回省。到得白云,军师诸葛同已死,停枢驿中。梅英抚棺大恸,逢玉亦不胜伤感,具礼祭奠,差人随后运回天马山安葬。军至惠州,李公主与公姑、贵儿、金莲等已先到了三日,大家接着,不胜欢喜,一齐来至省城。吴督府率众官,离城十里迎接,执逢玉手道:“昨接捷报,方知将军尊阃,忠勇孝烈,聚于一室,赞襄戎功,成此伟烈,真千古罕有之奇!老夫已先差官奏知天子。”逢玉致谢。到了省城,把兵马扎在东炮台下,率领诸将来至军门,将功劳簿献上。吴督府大排筵席庆贺,大出牛酒犒赏三军。次日,逢玉将诸囚解进,吴督府命法司一一点入监中,候旨定夺。与逢玉各写成表章,详列将士功绩。逢玉又另具一本,把张贵儿、谢金莲的孝烈,李小鬟的忠贞、梅映雪的勇毅,细细奏闻,神宗览表,龙颜大悦,即下诏召逢玉并诸人进京陛见。逢玉忙设香案俯伏听宣:
  诏曰:勅黄琼。具省卿奏,殄灭群寇,安静一方,朕甚嘉焉。
  卿妻妾忠勇孝烈,皆足风世,朕愿一见。卿可并领有功将士,解诸囚赴京。告庙酬庸,以彰大典。
  纪律严明,所过无犯,谅卿所能,朕不多及。此勅。
  宣毕,谢恩。款待使者回去。集诸将商议,打叠进京。梅英不愿进京,与月娥护送思斋夫妇到嘉桂岭安置了,带了钱夫人、邓彪夫妇,领军先回天马去了。万人敌、盘摩罗亦不愿为官,各自回山。逢玉送了诸人,转至帐中,收拾行囊,辞了吴督府,逶迤望京进发。正是:
  将军初执讯,天子欲论功。
  欲知逢玉封拜何官,且听下回分解。



  醉园评:诸寨尽平,独留南岭一境,且反为所围,此所谓尽水生波,有转无竭者也。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应伯爵掠卖孝哥 吴月娘穷逢秋菊·丁耀亢
  第十五回 嫩娇花遇雨乱红落·江左淮庵
  采娘·
  第二十二回拍马屁吮痈舐痔杀风景叱燕嗔莺·朱瘦菊
  第二十三回痴郎规妓语重心长孝子出妻词严义正·平襟亚
  第七十四回 淫和尚行刺刘知府·储仁逊
  第十五回 雪婆走报江郎 侠友义锄贼子·佩蘅子
  第二回 九里松吴郎刮目 十锦塘荡子留心·李修行
  第十六回 打破疑团旧朋友与新朋友一家完聚 参通妙想大姨夫与小姨夫两姓姻缘·刘璋
  第四回 费春泉金屋藏娇 王阿根茶楼遇骗·陆士谔
  第二种 铁菱角·石成金
  第七回 希坏荣河厅献瓦 受屈轫关吏投缳·庾岭劳人
  第四十七回 湖心寺月娘祝发 伽蓝殿孝子迷途·梦笔生
  第七回 大发放业鬼轮回 造劫数奸臣伏法·丁耀亢
  第七回 春郎天生是异物·春江隐士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