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十二

 

  卷92_1 【招谕有怀赠同行人(一作李义府诗)】李乂

  远游冒艰阻,深入劳存谕。春去辞国门,秋还在边戍。

  轩车行未返,节序催难驻。陌上悲转蓬,园中想芳树。

  蜀山自纷纠,岷水恒奔注。临泛多苦怀,登攀寡欢趣。

  永夕飞淫雨,崇朝蒸毒雾。不求绥岭桃,宁美邛乡蒟。

  白浪行欲静,骢马何尝驱。愿接轺旆尘,联翩东北骛。

  卷92_2 【春日侍宴芙蓉园应制】李乂

  水殿临丹籞,山楼绕翠微。昔游人托乘,今幸帝垂衣。

  涧筱缘峰合,岩花逗浦飞。朝来江曲地,无处不光辉。

  卷92_3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李乂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

  卷92_4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李乂

  桂宫明月夜,兰殿起秋风。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倏来疑有处,旋去已成空。睿作钧天响,魂飞在梦中。

  卷92_5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应诏】李乂

  仙跸九成台,香筵万寿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闻雷。

  叶向朝霁密,花含宿润开。幸承天泽豫,无使日光催。

  卷92_6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李乂

  上日登楼赏,中天御辇飞。后庭联舞唱,前席仰恩辉。

  睿作风云起,农祥雨雪霏。幸陪人胜节,长愿奉垂衣。

  卷92_7 【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李乂

  青阳御紫微,白雪下彤闱。浃壤流天霈,绵区洒帝辉。

  水如银度烛,云似玉披衣。为得因风起,还来就日飞。

  卷92_8 【奉和九日侍宴应制得浓字】李乂

  望幸纡千乘,登高自九重。台疑临戏马,殿似接疏龙。

  捧箧萸香遍,称觞菊气浓。更看仙鹤舞,来此庆时雍。

  卷92_9 【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李乂

  初日承归旨,秋风起赠言。汉珠留道味,江璧返真源。

  地出南关远,天回北斗尊。宁知一柱观,却启四禅门。

  卷92_10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李乂

  涌塔临玄地,高层瞰紫微。鸣銮陪帝出,攀橑翊天飞。

  庆洽重阳寿,文含列象辉。小臣叨载笔,欣此颂巍巍。

  卷92_11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李乂

  清跸幸禅楼,前驱历御沟。还疑九日豫,更想六年游。

  圣藻辉缨络,仙花缀冕旒。所欣延亿载,宁祗庆重秋。

  卷92_12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李乂

  紫禁乘宵动,青门访水嬉。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合宴簪绅满,承恩雨露滋。北辰还捧日,东馆幸逢时。

  卷92_13 【幸白鹿观应制】李乂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南山四皓谒,西岳两童迎。

  云幄临悬圃,霞杯荐赤城。神明近兹地,何必往蓬瀛。

  卷92_14 【次苏州】李乂

  洛渚问吴潮,吴门想洛桥。夕烟杨柳岸,春水木兰桡。

  城邑南楼近,星辰北斗遥。无因生羽翼,轻举托还飙。

  卷92_15 【寄胡皓时在南中】李乂

  徭役苦流滞,风波限溯洄。江流通地骨,山道绕天台。

  有鸟图南去,无人见北来。闭门沧海曲,云雾待君开。

  卷92_16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李乂

  展骥旌时杰,谈鸡美代贤。暂离仙掖务,追送近郊筵。

  地惨金商节,人康璧假田。从来昆友事,咸以佩刀传。

  卷92_17 【饯唐州高使君赴任】李乂

  淮源之水清,可以濯君缨。彼美称才杰,亲人伫政声。

  岁寒畴曩意,春晚别离情。终叹临岐远,行看拥传荣。

  卷92_18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李乂

  端揆凝邦绩,台阶阐国猷。方崇大厦栋,忽逝巨川舟。

  白日铭安在,清风颂独留。死生恩命毕,零落掩山丘。

  卷92_19 【故赵王属赠黄门侍郎上官公挽词】李乂

  暮归泉壤隔,朝发城池恋。汉畤结愁阴,秦陵下悲霰。

  駸駸百驷驰,悯悯群龙饯。石马徒自施,玉人终不见。

  卷92_20 【淮阳公主挽歌】李乂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

  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

  卷92_21 【故西台侍郎上官公挽歌】李乂

  宇内文儒重,朝端礼命优。立言多启沃,论道盛谋猷。

  顾日琴安在,冲星剑不留。徒怀东武襚,更掩北原丘。

  卷92_22 【高安公主挽歌二首】李乂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

  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

  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

  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

  卷92_23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李乂

  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地出东郊回日御,

  城临南斗度云车。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

  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

  卷92_24 【兴庆池侍宴应制】李乂

  神池泛滥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过。纵棹洄沿萍溜合,

  开轩眺赏麦风和。潭鱼在藻供游咏,谷鸟含樱入赋歌。

  寄语乘槎溟海客,回头来此问天河。

  卷92_25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李乂

  金舆玉辇背三条,水阁山楼望九霄。野外初迷七圣道,

  河边忽睹二灵桥。悬冰滴滴依虬箭,清吹泠泠杂凤箫。

  回晚平阳歌舞合,前溪更转木兰桡。

  卷92_26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应制】李乂

  东城结宇敞千寻,北阙回舆具四临。丽日祥烟承罕毕,

  轻荑弱草藉衣簪。秦商重沓云岩近,河渭萦纡雾壑深。

  谬接鹓鸿陪赏乐,还欣鱼鸟遂飞沉。

  卷92_27 【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李乂

  诘旦行春上苑中,凭高却下大明宫。千年执象寰瀛泰,

  七日为人庆赏隆。铁凤曾鶱摇瑞雪,铜乌细转入祥风。

  此时朝野欢无算,此岁云天乐未穷。

  卷92_28 【享龙池乐第八章】李乂

  星分邑里四人居,水洊源流万顷馀。魏国君王称象处,

  晋家蕃邸化龙初。青蒲暂似游梁马,绿藻还疑宴镐鱼。

  自有神灵滋液地,年年云物史官书。

  卷92_29 【奉和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应制(一作陪幸五王宅)】李乂

  家住千门侧,亭临二水傍。贵游开北地,宸眷幸西乡。

  曳履迎中谷,鸣丝出后堂。浦疑观万象,峰似驻三光。

  草向琼筵乐,花承绣扆香。圣情思旧重,留饮赋雕章。

  卷92_30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李乂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卷92_31 【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李乂

  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卷92_32 【陪幸韦嗣立山庄应制(一作宋之问诗)】李乂

  枢掖调梅暇,林园种槿初。入朝荣剑履,退食偶琴书。

  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旌门临窈窕,辇道属扶疏。

  云罕明丹谷,霜笳彻紫虚。水疑投石处,溪似钓璜馀。

  帝泽颁卮酒,人欢颂里闾。一承黄竹咏,长奉白茆居。

  卷92_33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李乂

  边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机。上宰调梅寄,元戎细柳威。

  武貔东道出,鹰隼北庭飞。玉匣谋中野,金舆下太微。

  投醪衔饯酌,缉衮事征衣。勿谓公孙老,行闻奏凯归。

  卷92_34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李乂

  睿德总无边,神皋择胜缘。二仪齐法驾,三会礼香筵。

  汉阙中黄近,秦山太白连。台疑观鸟日,池似刻鲸年。

  满月临真境,秋风入御弦。小臣叨下列,持管谬窥天。

  卷92_35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即中宗旧宅)】李乂

  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

  代日兴光近,周星掩曜初。空歌清沛筑,梵乐奏胡书。

  帝造环三界,天文贲六虚。康哉孝理日,崇德在真如。

  卷92_36 【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李乂

  日逐滋南寇,天威抚北垂。析珪行仗节,持印且分麾。

  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

  候月期戡翦,经时念别离。坐闻关陇外,无复引弓儿。

  卷92_37 【元日恩赐柏叶应制(景龙四年)】李乂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卷92_38 【侍宴桃花园咏桃花应制】李乂

  绮萼成蹊遍籞芳,红英扑地满筵香。

  莫将秋宴传王母,来比春华奉圣皇。

  卷92_39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李乂

  上林花鸟暮春时,上巳陪游乐在兹。

  此日欣逢临渭赏,昔年空道济汾词。

  卷92_40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李乂

  曲榭回廊绕涧幽,飞泉喷下溢池流。

  只应感发明王梦,遂得邀迎圣帝游。

  卷92_41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李乂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平旦鹓鸾歌舞席,方宵鹦鹉献酬杯。

  卷92_42 【饯唐永昌】李乂

  田郎才貌出咸京,潘子文华向洛城。

  愿以深心留善政,当令强项谢高名。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四·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六·彭定求
  吕直夫·唐圭璋
  关咏·唐圭璋
  温太真玉镜台·臧懋循
  卷十五·杜文澜
  丙集第七·钱谦益
  二集卷二十二·乾隆
  卷八十九·陈起
  卷十四·陈起
  在墨蓝的海洋深处·刘半农
  卷十·方回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御选宋诗卷一·康熙
  登途遇贼·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乙集第五·钱谦益

    瞿长史佑四十首【春愁曲】杏雨调泥随燕嘴,烟重柳条扶不起。采香蝴蝶挂蛛丝,不惜将身为花死。东风入幕动流苏,宝篆烧残睡鸭炉。绣床尘积锦机怨,巧语谁能凭紫姑。小砑吴笺双凤翅,墨痕浓沁相思字。玉钗半

  • 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禅藻集卷十六明释正勉释性同辑元【七言律诗】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圆至【二首】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绦帐未悬知巳少黑裘渐敝阅人多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莫对饭盘嗔苜蓿桑

  • 卷四十一 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班固

    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 陈胜初起,萧何、曹参使哙求迎高祖,立为沛公。哙以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临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B04C战砀东,却敌,斩首十五级,赐爵国大夫。

  • 品藻第二十三·浦起龙

    尽闻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比翼。若乃商臣、冒顿,南蛮、北狄,万里之殊也;伊尹、霍光,殷年汉日,千载之隔也。而世之称悖逆则云商、冒,论忠顺则曰伊、霍者,何哉?盖厥迹相符,则虽隔越为偶,奚必差肩接武,方称连类者乎?史氏

  • 卷第三·徐鼒

    二月庚申朔,明帝视朝,得贼书。平旦视朝,得伪封,词甚悖;末云:『限三月望日至顺天会同馆暂缴』。举朝失色;朝罢,遂不复问。徐鼒曰:得贼书何?骇辞也。辛酉(初二日),闯贼陷明汾州,知州侯君昭、知汾阳县刘必达死之。陷阳城,知县张履旋死之

  • ◎谋财害命之黑幕·李定夷

    五年十二月十日,即阴历十一月十六日,南翔镇出有富商周晋笙之八龄独子永暄被人暗杀之奇案。兹详志之。 周晋笙,名廷翼,南翔东市发茂酱园及鼎茂槽坊主人。现年六十一岁,席有先世家业,拥资数万。发妻陆氏,生一女,前卒。其后琴瑟

  • ◎宅怪·李定夷

    厦门禾山下八保某乡黄姓,建筑新屋,一座两进,护房两行。黄仅一妻两子女暨女俾佣媪,计六七人。屋既落成,即移居后进,其前进暂作厨房及婢媪宿舍所,养牲畜亦在前进。其厅堂常于夜间闻多人行走声、哭声、笑声。婢媪从房内隙中窥之

  •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佚名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初九日浙江巡抚臣王亶望跪奏,为恭刊聚珍版书籍事。窃臣接准武英殿修书处咨文内开:本处总裁臣董诰奏请将聚珍版排印各书发给江南等五省翻刊通行一

  • 平定两金川方略艺文一·阿桂

    平定两金川铙歌十六章【谨序】大 学 士【臣】于敏中定西将军阿桂以乾隆乙未十二月尽得金川之地遂进兵围噶拉依贼巢丙申二月四日克之获逆酋索诺木暨其兄弟属党槛车献俘越八日露布驰达行在上适以告功珠丘礼成驻蓟州之

  • 卷九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二明 俞汝楫 编朝贡备考优夷官市番舶賫物永乐元年礼部尚书李至刚奏日本国遣使入贡已至宁波府凡番使入中国不得私载兵器刀槊之类鬻於民具有禁令宜命有司会检番舶中有兵器刀槊之类籍封送京

  • 四书通证凡例·张存中

    一四书集注明理用事简明为尚至集成而理愈晦矣云峰胡先生去其晦而取其明则理通矣今笺义出而事益繁矣存中不揆僭越去其繁而从其简则事亦通矣此二书之所以作也一旁通杜氏以朱张语孟为之今只证朱子所引事者其余皆不复出一

  • 卷一·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一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大学大学章句序此注也而曰章句者蒙引曰谦辞也犹之论孟朱子自注也而曰集注也朱子曰司徒之职也是用乐蒙引曰尧舜时惟胄子教以乐至三代时则小学之教皆用乐矣蒙引似拘

  • 离俗览第七·吕不韦

    离俗原文:一曰:世之所不足者,理义也;所有馀者,妄苟也。民之情,贵所不足,贱所有馀,故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虽死,天下愈高之,所不足也。 然而以理义斫削,神农、黄帝犹有可非,微独舜、汤。飞兔、要褭,古之骏马也,材犹有

  • 卷第九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论】从此已下总是善财知识第一十住门中十知识第一妙峰山德云比丘主

  • 卷二·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卷二嗣法门人原哲原璨等编行状金粟费隐容和尚行状师讳通容号费隐闽之福清何氏子生而挺异举止不凡六岁入乡校授读鲁论诸书辄自口中喃喃俨若偈语梵声识者

  • 高老头·巴尔扎克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1834年发表。收入《风俗研究》中的《私人生活场景》部分(先收入《巴黎生活场景》部分)。作品由两条主要情节线索结构而成。第一条线索是高老头隐秘的痛史。商人高里奥在法国大革命中发

  • 东坡文钞·苏轼

    二十八卷。宋苏轼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

  • 达摩出身传灯传·佚名

    长篇小说。明“(逸士)朱开泰修选”。四卷六十四回。作者无考。此为佛教小说,旨在宣扬佛法。书叙达摩(528—536)乃南印度香至国之三王子,姓刹利帝,初名菩提多那。幼聪慧纯笃,有志沙门,师事般若多罗。多罗为更名达摩,全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