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诜

  诜字晋卿,开封人。能诗善画。熙宁二年(1069),选尚英宗女蜀国长公主,拜左卫将军、附马都尉。为利州防御使。元丰二年(1079),坐罪落驸马都尉,责授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均州安置,移颍州安置。元祐元年(1086)复登州刺史、驸马都尉。卒赠昭化军节度使,谥荣安。

  鹧鸪天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

  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花心动

  蜡梅

  春欲来时,看雪里、新梅品流珍绝。气韵楚江,颜色中央,数朵巧熔香蜡。嫩苞珠泪圆金烛,娇腮润、

  蜂房微缺。画栏悄,佳人道妆,醉吟风月。

  淡白轻红谩说。算何事、东君用心偏别。赋与异姿,添与清香,堪向苦寒时节。但教开后金尊满,休惆怅、落时歌阕。断肠也,繁枝为谁赠折。

  落梅花

  寿阳妆晚,慵匀素脸,经宵醉痕堪惜。前村雪里,几枝初绽,□冰姿仙格。忍被东风,乱飘满地,残英堆积。可堪江上起离愁,凭谁说寄,肠断未归客。

  流恨声传羌笛。感行人、水亭山驿。越溪信阻,仙乡路杳,但风流尘迹。香艳浓时,东君吟赏,已成轻掷。愿身长健,且凭阑,明年还放春消息。

  黄莺儿

  多情春意忆时节。北圃人来,传道江梅,依稀芳姿,数枝新发。夸嫩脸著胭脂,腻滑凝香雪。问伊还记年时,正好相看,因甚轻别。

  情切。往事散浮云,旧恨成华发。算知空对,绮槛雕栏,孜孜望人攀折。愁未见苦思量,待见重端叠。愿与永仿高堂,云雨芳菲月。

  踏青游

  金勒狨鞍,西城嫩寒春晓。路渐入、垂杨芳草。过平堤,穿绿迳,几声啼鸟。是处里,谁家杏花临水,依约靓妆窥照。

  极目高原,东风露桃烟岛。望十里、红围绿遥。更相将、乘酒兴,幽情多少。待向晚、从头记将归去,说与凤楼人道。

  忆故人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行香子

  金井先秋,梧叶飘黄。几回惊觉梦初长。雨微烟淡。疏雨池塘。渐蓼花明,菱花冷,藕花凉。

  幽人已惯,枕单衾冷,任商飙、催换年光。问谁相伴,终日清狂。有竹间风,尊中酒,水边床。

  蝶恋花

  钟送黄昏鸡报晓。昏晓相催,世事何时了。万恨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

  忙处人多闲处少。闲处光阴,几个人知道。独上高楼云渺渺。天涯一点青山小。

  玉楼春

  海棠

  锦城春色花无数。排比笙歌留客住。轻寒轻暖夹衣天,乍雨乍晴寒食路。

  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海棠开后月明前,纵有千金无买处。

  花发沁园春

  帝里春归,早先妆点,皇家池馆园林。雏莺未迁,燕子乍归,时节戏弄晴阴。琼楼珠阁,恰正在、柳曲花心。翠袖艳、衣凭阑干,惯闻弦管新音。

  此际相携宴赏,纵行乐随处,芳树遥岑。桃腮杏脸,嫩英万叶,千枝绿浅红深。轻风终日,泛暗香、长满衣襟。洞户醉,归访笙歌,晚来云海沉沉。

  人月圆

  元夜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更阑人静。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换遍歌头

  雪霁轻尘敛,好风初报柳。春寒浅、当三五。是处鳌山耸,金羁宝乘,游赏遍蓬壶。向黄昏时候。对双龙阙门前,皓月华灯射,变清昼。

  彩凤低衔天语。承宣诏传呼。飞上层霄,共陪霞觞频举。更渐阑,正回路。遥拥车佩珊珊,笼纱满香衢。指凤楼、相将醉归去。

  失调名

  合彩丝、对缠玉腕。

  又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又

  带了黄花,强饮茱萸酒。

  画堂春令

  画堂霜重晓寒消,南枝红雪妆成。卷帘疑是弄妆人。粉面带春醒。

  最爱北江临岸,含娇浅淡精神。微风不动水纹平。倒影鬥轻盈。

  撼庭竹

  绰略青梅弄春色。真艳态堪惜。经年费尽东君力。有情先到探春客。无语泣寒香,时暗度瑶席。

  月下风前空怅望,思携未同摘。画栏倚遍无消息。佳辰乐事再难得。还是夕阳天,空暮云凝碧。

  蝶恋花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七十八·彭定求
  第十出 请兵·李渔
  第十三出 痴盼·李渔
  棠村词·梁清标
  白石道人诗集卷下·姜夔
  能改斋词话卷二·吴曾
  《词综》(卷三十二 补)·朱彝尊
  卷十一·孙默
  卷369 ·佚名
  卷三百十四·陈思
  卷一百七十二·陈思
  卷七百七十四·佚名
  卷六百八十七·佚名
  御选元诗卷六十四·康熙
  卷三十二·沈季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783_1 【答王无功入长安咏秋蓬见示】辛学士   托根虽异所,飘叶早相依。因风若有便,更共入云飞。   卷783_2 【哭李远】卢尚书   昨日舟还浙水湄,今朝丹旐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   未了西斋半局棋

  • 卷九 晚唐三·佚名

    全唐诗续遗补卷九 晚唐三李漼 【懿宗】赏花短歌长生白,久视黄,共拜金刚不坏王。 【谓菊花也。《清异录》二】皮日休题惠山泉 【二首】丞相长思煮泉时,郡侯催发只忧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马卿消瘦年纔有,陆

  • 卷八十七·列传第二十五·脱脱

        纥石烈志宁 仆散忠义 徒单合喜   纥石烈志宁,本名撒曷辇,上京胡塔安人。自五代祖太尉韩赤以来,与国家世为甥舅。父撒八,海陵时赐名怀忠,为泰州路颜河世袭谋克,转猛安,尝为东平尹、开远军节度使。志宁沉毅有

  • ○附录二·陶希圣

    ◎汪逆送交敌方之“新政府成立前所急望于日方者”汪方八月下旬去文,由周佛海交今井武夫带去,高宗武注日本方面对于中国方面所要求之关于中国主权尊重原则之实行,曾经以书面答复,对于中国方面提出之希望,充分承认其趋旨并约

  •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洪惟太祖、太宗创业垂统,厥有一德佐命之良;世祖抚绥万邦,实多奋庸熙载之彦。圣祖临御六十余年,其间良臣硕辅,后先相望;据朕所深知者,举其一二:如大学士公图海、公赖塔、大学士张英、尚书顾八代、马尔汉、赵申乔、河道总督靳辅

  • 九五 望越篇·周作人

    辛亥革命的前景不见得佳妙,其实这并不是后来才看出来,在一起头时实在就已有的了。且不说大局,只就浙江来看,军政府的都督要捧一个汤寿潜出来,这人最是滑头,善于做官,有一个时候蒋观云批评他最妙,他说,蛰仙的手段很高,他高谈阔论

  • 李皇后传·令狐德棻

    武帝李皇后名娥姿,楚地人。于谨平定江陵时,皇后家财物被没收入官。到了长安,太祖把皇后赏赐给高祖,其后稍得宠爱。大象元年(579)二月,改为天元帝太后。七月,又尊为天皇太后。二年,尊为天元圣皇太后。宣帝驾崩,静帝尊为太帝太

  • 侯挚传·脱脱

    侯挚,原名师尹,因避讳而改为现名,字莘卿,东阿人。明昌二年(1191)为进士,当官以后,意气慷慨而有作为。承安年间,累官至山东路盐使司判官。泰和元年(1201),因收得盐税增加四分,特命晋升二级官阶。八年七月,削去一品官阶,降任长武县

  • 卷十三·黄佐

    钦定四库全书翰林记卷十三     明 黄佐 撰修日历宝训圣祖时设起居注後惟专设本院史官常谕学士詹同等曰国史贵直书是非善恶昔唐太宗观史命直书建成之事其意欲以公天下也予平日言行可记其是非善恶汝等皆当明白直

  •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司马光

    周纪一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公元前403年)[1]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1]周威烈王姬午初次分封晋国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国君。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

  • 陆鸿棠·周诒春

    陆鸿棠 字傅元。年二十八岁。生于上海。父梅亭。业木商。本籍住址。上海南市竹行弄三朵里对过。未婚。初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任上海益智学校教员。宣统三年。以官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建筑工程。民国四年。得学

  • 易经·杂卦传·佚名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兑见,而巽伏也。随无故也,蛊则饬也。剥烂

  • 卷十九 吕刑第二十九·孔颖达

    吕命,吕侯见命为天子司寇。穆王训夏赎刑,吕侯以穆王命作书,训畅夏禹赎刑之法,更从轻以布告天下。○赎音蜀,注及下同。作《吕刑》。吕刑后为甫侯,故或称《甫刑》。[疏]“吕命”至“吕刑”○正义曰:吕侯得穆王之命为天子司寇之

  • 卷第八·董仲舒

    度制第二十七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故有所积重,则有所空虚矣。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圣者则于众人之情,见乱之所从生,故其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

  • 卷三十一·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三十一宋 林之奇 撰洛诰        周书召公旣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洛诰周公拜手稽首曰朕复子眀辟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予乃保大相东土其基作民眀辟予

  • 乐由中出(1)·戴圣

    ——以礼约取代兵刑【原文】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2),礼自外作故文(3)。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4),礼至则不在争。揖让而治天下者(5),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6),兵革不试(7),五刑

  •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佚名

    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又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篇真文赤书》,简称《赤书真文》。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分作三卷,收入洞真部本文类。本书列于道教灵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