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立雪先生刘清叟(立雪稿)

清叟,字立雪,江西人。少年才气卓荦,连蹇不第。中更世故,蹙頞悲吟,鳏居隐处,年踰七十而终。同门生邓光荐序其第五稿曰:余尝评君一生,琢对匠语,洗削治择,齿牙间纚纚有声,大率成就「精切」二字而已。今皮毛落尽,孤立兀然,雷霹之琴,火成之鐻,潮湍激啮之山,皆自然成趣,有不假绳削而合。盖于是门外雪三尺矣,得其髓者,非齐腰子不能。今读其遗稿,如《见率斋王廉使》云:「尽起绮园山个里,更招温石水之涯。」《和率斋》云:「送酒马军江上去,持书驿使陇头来。」《上尚郎中》云:「为役谁怜烛之武,浮言杜累铁元城。」造语信为精切。 

醉题月亭 

登黄鹤楼 

梅四首 

书灯 

题静轩 

寄朱约山 

见提举蔡涧松 

见率斋王廉使 

谒萧大山 

上尚郎中 

贺周总管耐轩迁居回任二首 

月岩 

书灯 

谒萧小山二绝 

○醉题月亭 

采石江头李太白,狂不奈烦宫锦窄。赤壁矶下苏东坡,一叶泛泛凌风波。当时有月并有酒,和酒和月吞入口。酒肠得月冷于冰,化作瑰辞喧宇宙。两首赋,百篇诗,千秋万古称绝奇。两翁不作归来鹤,玉宇琼楼寒漠漠。若得长江变泼醅,少住人间亦差乐。望圆晦缺秋复春,古来明月今来人。我时举酒问明月?月亦团团不得。铁如意,玉唾壶。我歌君和声呜呜,烂醉起舞嗔人扶。问影莫是李与苏,月中仙子知得无? 

○登黄鹤楼 

西风吹我登黄鹤,白云半在阑干角。题诗不见旧时人,惟见青山俯城郭。萋萋芳草鹦鹉洲,江水滚滚来无休。岁月俯仰成春秋,古人今人无限愁。 

○梅四首 

休说逋仙两句工,冰瓯涤笔别形容。清标骚客风前立,素面仙姝月下逢。山店霜寒香扑马,溪桥水浅影如龙。一□尽是寒凝结,金鼎无盐味更浓。 

破荒玉雪粲烟村,倚竹无言独断魂。三弄直须琴对越,一寒安用酒温存。家风巢许堪同社,心事夷齐可共论。应出缤纷几红紫,一枝开处自乾坤。 

除香除影赋梅花,方许诗中擅作家。怕俗似嫌羔作酒,高人颇称雪煎茶。参横屋角霜初下,人倚阑干月欲斜。夜冷玉肌愁入骨,金壶移入伴窗纱。 

天花夜半落溪傍,傍有狞然为取将。擎爪仰空呈洁白,掀髯倒地觅昏黄。修鳞月下霜同色,败甲风前雪有香。欲起补之图影看,生愁飞入水中藏。 

○书灯 

一点兰膏数寸心,小窗伴我夜沉沉。暖分青焰藜烟细,喜动红光花意深。洞见苦心归典策,照残幽梦入寒衾。他时富贵不相弃,移上长檠伴醉吟。 

○题静轩 

径深寂寂锁苔茵,此地不生车马尘。梦断瑶台惟有竹,棋声花院似无人。蛛因门闭牢穿网,鹊悟枝干自采薪。祇道乾坤大如许,不知天地又新春。 

○寄朱约山 

岁晚江空烟水寒,枫林叶落楚天宽。若无雁足书难寄,作尽鸢声吟未安。晋帖临成思入石,《离骚》读罢拟栽兰。老来绝被梅花恼,后会君应笑我孱。 

○见提举蔡涧松 

今人标致古心胸,吉士依归有涧松。白发半头身欲鹤,苍髯千丈气如龙。三年博士留韩愈,十载中郎老蔡邕。根脚青原培植久,蓬莱行上最高峰。 

○见率斋王廉使 

平生怪怪复奇奇,一字何曾乐得饥。太白枉承金殿召,浩然空负玉堂知。田园□了都人役,事业全抛进士诗。白发见公增感慨,深衣重有道行时。 

○谒萧大山 

阿统遥知是乃宗,作诗工似选诗工。写成判语皆吟笔,翻作《离骚》再国风。共喜横渠传有弟,久夸坡老学如翁。世间师友多零落,今在庭闱诺唯中。 

○上尚郎中 【因打勘船铁。】 

六合阴沈一样云,行人白昼亦黄昏。贪财吏似方山犬,逃命民如入峡猿。典到琴书犹小事,卖抛田产更销魂。先生明共霜台月,照彻茅檐几泪痕。 

○贺周总管耐轩迁居回任二首 

就第开藩自古难,旌门累世况团圞。肯邀父老为邻舍,更约交游说岁寒。千里春风棠蔽芾,一窗秋月竹平安。乡人乡饮推乡贵,祇作平时样子看。 

袖诗两度出山扉,到得城来与愿违。南浦绿波凝望久,东山零雨喜公归。疏梅斗雪增新洁,乔木参天长旧围。重对门墙帘定卷,春风贺厦燕依栖。 

○月岩 

世事从来满则亏,十分何似八分时。青山作计常千古,只露岩前月半规。 

○书灯 

玉楼夜费烛荧荧,祇得眼前歌舞明。照破三千年外事,书生元不用长檠。 

○谒萧小山二绝 

一冬晴暖春相似,欲叩吟关未有诗。折得梅花装担了,起程还是雪飞时。 

一水凝寒棹不开,几人于此欲船回。思君却□扁舟兴,半夜直冲风雪来。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九·彭定求
  卷六百四十九·彭定求
  百兰·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四·吴景旭
  第十二出 摧落·叶宪祖
  卷二·杜甫
  夜行者·戴望舒
  巻二十四·胡震亨
  卷七·佚名
  ●敦煌歌辞总编卷四·任中敏
  卷十二·佚名
  卷八百八·佚名
  御选元诗卷八十·康熙
  卷十七·许及之
  刘皂诗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存余堂诗话 全文·朱承爵

      古乐府命题,俱有主意,后之作者,直当因其事用其题始得。往往借名,不求其原,则失之矣。如刘猛、李余辈,赋〈出门行〉不言离别,〈将进酒〉乃叙烈女事,至于太白名家,亦不能免此病。郑樵作《乐略》叙云:「然使得其声,则义之同异又

  • 雅颂正音巻二·刘仔肩

    明 刘仔肩 编汪广洋朝宗【髙邮人】大祀维皇建有极庚庚岁时康二气迭敷宣允若重雨旸季秋成物际报祀礼有常扫地事明荐穹庐列周行鼔钟宿在县玉帛粲成筐陶匏湛醴齐大登具牛羊匪侈礼物丰贵在诚意将今夕乃佳夕天髙露气凉微

  • 卷四·佚名

    二十七、回家见父归窗束起书和剑,带将愁恨落舡心。流水潺潺花自落,恼人秋色断人魂。归到家中忙上岸,梁生堂上见双亲。父子相逢多喜色,相公堂上把言陈:芸窗切要勤书史,来秋奋志去登云。夫人笑对孩儿语:昨日吾儿定了亲。吏部尚

  • 卷九十六·志第六十三·柯劭忞

      ○舆服二   △皇帝玺宝诸王以下印章 牌面 舆辂 仪仗   玺宝。中统二年,定用御宝制。宣命:一品、二品用玉,三品至五品用金。其文曰“皇帝行宝”者,即位时所制,惟用之诰敕。别铸宣命金宝行之。至元六年,作玉玺大小

  • 网庐漫墨全文·佚名

    余于丁未之秋,偕友人游于淮。淮之北有奇人焉,年古稀,能辨钩画,衣冠古拙,若农家流。居傍淮水,能述沿革之历史,自周秦起以迄当代,记忆不少紊。与之谈时事,则精神矍铄,几忘其倦。而若人良,若人恶,某事成,某事败,是非所及,如水之濯物,镜之

  • 甲申战事记·池仲祐

    我国自有汽轮、军舰以来,从未有与外邦交仗者;有之,自清光绪甲申与法人战于马江始。先是,法觊越南。越南地分南、北圻,与中国滇、粤接壤。南圻六省,久为法据。同治十二年,法人突攻北圻河内等省,越招广西人刘永福率众败之,议和罢

  •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後集卷一 宋 朱子 纂集 韩琦 魏国忠献王 字稺圭相州人中进士第二人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丞相配享英宗庙庭 天圣五年仁宗初临轩试进士公年二十名在第

  • 令狐楚传·刘昫

    令狐楚字壳士,自称是立朝之初的十八学士之一令狐德..的后裔。他的祖父令狐崇亮,曾任绵州昌明县令。其父令狐承简,是太原府功曹。世代书香门第。令狐楚儿童时已学写文章,二十岁左右应考进士,贞元七年(791)考中进士。桂管观

  • 卷六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六十三学校考【一】【臣】等谨按古昔圣王维世翼敎所以风示天下者莫不首重乎建学亲师故书曰降衷恒性克绥厥猷惟后又曰作之君作之师明乎民受中以生其能优柔循习相率而纳於轨物之内非敎化不为

  • 松阳讲义卷三·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舜其大孝章这一章同下二章皆是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至乃费之大者而这章则就徳之动天者以见其大也不是説必如此然后为孝要见得如此亦不过完得一个孝极古今不常有之事皆是孝中所有可见庸徳之分量无穷

  • 杂篇&middot;则阳第二十五·庄子

    [题解]《则阳》以人名篇。全篇的主旨在于道论,反映了庄子的世界观。在本篇的“则阳游于楚”、“圣人达绸缪”段落中阐述了王公士人追求于禄而圣人追求的是无言之道。不用语言,返归本性,以道化人。在“旧

  • 前言·佚名

    《春秋》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ldquo;春秋&rdquo;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史书的通称,那时不少诸侯国都有自己按年代记录下的国史。到战国末年,各国史书先后失传,只有鲁国的《春秋》传了下来。它虽然用了鲁国的纪年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已说闻所成地。云何思所成地。当知。略说由三种相。一由自性清净故。二由思择所知故。三由思择诸法故云何自性清净。谓九种相应知。一者谓如有一独处

  • 佛教史略·太虚

    一 绪言二 创辟时代 甲 佛之诞生与长成 乙 佛之出家与成道 丙 佛之说法与入寂 丁 创辟时代赞语三 流传时代 甲 印度时代 一 印度小乘时代 二 印度大乘时代 三&nbsp

  • 卷第二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四入息出息当言依身转耶。依心转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令疑者得决定故。谓契经说。佛告长者。此入出息是

  • 卷四·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四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晚参中秋晚参青山日日雨倾盆祇说广寒羞见人忽地晴开天如洗清光依旧在江苹蓦召众云正恁么时还是

  • 图经衍义本草·寇宗奭

    本草著作。42卷。托名宋寇宗奭编撰,南宋许洪校正。其分卷及节取内容表明 《新编类要图注本草》乃此书祖本,为 《大观本草》、《本草衍义》之合编删节本。其内容较祖本又更简略,且药名不分朱墨,文图舛错甚多。今有明

  • 尚书广听录·毛奇龄

    五卷。清毛奇龄撰。奇龄尝语其门人:“《尚书》事实乖错,如武王诰康叔、周公居洛邑、成王宁周公、周公留召公,皆并无此事。”奇龄有见于此,欲注《尚书》而未及,乃取旧时杂记编为此书,凡一百四十五条,大旨在于辨证虞、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