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庚子十八首

庚子(光绪二十六年、一九○○)

重过桃都,赠家子荣子明昆季

庚子春仲,于役潮州;重过桃都,宿家子荣、子明里第。回忆乙未由台南仓皇内渡,眷口之外,别无长物;蒙主人敦推解之情、任寄托之责,予始入都,改官来粤,今日来游,不胜感念!率成四章,以志高谊。

认得桃都路,桃花夹岸开;二分春恰好,一棹客重来。树木新村抱,风尘老态催。有情如此水,绿涨自潆洄。

汲取新泉至,红垆自煮茶。主人能爱客,稚子解呼爷。近水宜栽竹,锄园好艺花。故乡浑不见,即此当归家。

回忆流离日,全家寄主人。穷途逢侠客,避地作遗民。衣食犹多累,功名未了因;挂冠如有日,就此卜芳邻。

伯歌还季舞,一室喜相将;座有诗书气,人为族党光。荆花重老荫,兰草发奇香。我亦有兄弟,天涯各一方!

送邱山根水部游历南洋,兼柬邱菽园

倚装相见鳄溪滨,避地匆匆共五春!浮海忽生尘外想,问途偏媿过来人。蛮花犵草皆生色,柔佛诗仙恍结因。还是扶轮风雅手,莫伤沦落是遗民!

掉头入海向南荒,十丈文星作作芒!号令曾驱十万卒,朗吟直过七洲洋;身经小劫多奇气,话到中原有热肠。为告前途东道主,许三宦迹滞仙羊!

和仙根水部见赠原韵,并以送行

游山杖履趁芳辰,胡越犹如一统春!东海文章余数子,南州冠冕属斯人。敢云阮籍穷前路,疑是张骞有后身。回首长安行不得,马头十丈起红尘!

人随岁晚渐生髭,壮不如人况此时!潦倒懒为三上策,穷愁思作七哀诗。错将四县酬秦伯,难得千金赎汉姬。一曲南唐翻旧调,念家山破付歌师。

故人携手话河梁,弧矢男儿爱自强:元豹有文因雾隐,大鹏翀翮任风张。地虽荒服人思汉,客有奇方主姓常。阅历文明新气象,归来佳句满奚囊。

火轮碾水吼车声,春水江边为客生。小别漫游程万困里,新诗索和夜三更。珠崖瘴气垂云立,琼海波光落日横。我甫归来君欲往,细将风景说临行。

一轮晓日射东溟,回望乡关泪眼停!伏枥老驹伤日暮,破巢孤鸟入云冥。苦将末路修臣节,频上高台望帝星。春水绿波伤别地,送君又折柳条青!

自揭阳夜发普宁

榕江微雨里,潮至响潺潺。一棹铁峰道,三更玉■〈氵窖〉关。帆随风信转,舟逐水痕弯。醉眼推篷看,渔灯明灭间。

游海丰五坡岭文信国祠堂,拜赡方饭亭文山先生像

南渡衣冠梦一场,空山信国有祠堂。五坡气象留磅礡,片石须眉自老苍。野父犹谈名相业,村娘尚带内家妆。贼来报道公方饭,匕箸惊时赵肉亡!

再登方饭亭拜文山先生遗像

哲人日已远,凛烈此丹青!古道留颜色,穷时见典型。死生蒙雾露,道义塞苍冥!浩气浮云白,风檐一小亭!

辜吉甫嘱题画石

是何意态雄且杰,小者玲珑大者凸。我是南宫小米颠,袍笏见君腰为折。山东之东羽没棱,岭南之南鞭见血。九重高拱女娲皇,请君为补苍天缺!

题友人秋江泛棹行乐图

秋江又涨水三篙,自在中流发浩歌;谁识黑风天外立,重洋万里起洪波(时天津与各国开衅)!

同乡竟在异乡亲,萍水论交面目真;我寄鮀江君鹭岛,一方秋水溯伊人。

过陆丰云落汛

山亦如云落,重天倒地横,排空千万树,守汛两三兵。过雨莺声滑,冲风鹭翅轻。摩崖多赭石,疑是夕阳明。

猜你喜欢
  卷三百四十二·彭定求
  徐宝之·唐圭璋
  ●卷六·潘德舆
  ●卷十九·丁绍仪
  卷十一·纪事二·冯金伯
  卷三·杜文澜
  第三十七出 同盟·梁辰鱼
  卷八·吕诚
  卷二百一·陈思
  卷二 茕斋歌诗五十九首·李白
  卷四百七十六·曹学佺
  卷二百五十·曹学佺
  曹邺诗鉴赏·佚名
  顾况诗鉴赏·佚名
  卷六·贾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袁嘉谷

    吾滇大观楼上有吕仙像,近日重修者毁之。余偶游而口占四句云:“鹤背仙犹谪,螺洲渔自眠。斜风送花舫,春水碧如天。”张月槎先生《留砚堂集》七十三卷,计七千余诗,几与剑南相埒。先生好弄狡狯,有与古人联句之一体,可谓

  • 巻九·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九明 胡震亨 撰评彚五柳州之平淮西最章句之合调昌黎之元和圣德亦长篇之伟观一代四言有此未觉风雅坠绪【遯叟】古诗浩繁作者至众虽风格体裁人以代异支流原委谱系具存炎刘之制逺绍国风曹魏之声

  • ●卷八十六·徐梦莘

      靖康中帙六十一。   起靖康二年三月十七日丁未,尽二十七日丁巳。   十七日丁未张邦昌令尚书省榜施行事件。   三月十七日三省枢密院同奉面旨嗣位之初宜广推恩霈今四方道路未通致赦宥未能宣布缘京城围闭日久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杨仲良

      徽宗皇帝   逐惇卞党人复用附见   绍圣元年四月壬戌,资政殿学士、降授通议大夫、提举洞霄宫章惇为左正议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制词,翰林学士曾布所草也。上谕布以惇有定策功,不比他人,故特除左仆射。时惇

  • 第七十八回 陷晋州转败为胜 擒齐主取乱侮亡·蔡东藩

      却说穆提婆随主北行,途次见从官四散,料知齐亡在迩,不如降敌求荣,遂暗地奔回,往投周军。周主邕令提婆为柱国,领宜州刺史,且传檄齐境,晓谕君臣,谓齐主能深达天命,衔璧牵羊,当焚榇示惠,待若列侯,将相王公以下及士民各族,有能深识

  • 第三十一回 逐党人各省廓清 下围城三日大掠·蔡东藩

      却说段芝贵、李纯等,既夺还湖口,即乘胜直捣南昌。  适李烈钧收集败军,退守吴城,吴城系新建县乡镇,距南昌省城一百八十里,烈钧到此,即遣党人魏斯昊、曾经等,赴省城勒逼民财,输作军饷。省中商民,怨苦得了不得,统詈欧阳武勾

  • 卷二十三·沈德符

      ○士人【唐伯虎】弘治中,唐解元伯虎以诖误问革,困厄终身,闻其事发于同里都冏卿元敬(穆),亦负博洽名,素与唐善,以唐意轻之,每怀报复,会有程篁墩预泄场题事,因而中之。唐既罢归,誓不复与都接,一日都瞰其楼上独居,私往候之,方登梯,唐

  • 第六编李思纯、吕思勉讲元史·王国维

    蒙古大帝国的盛衰元史学之鹄的蒙古大帝国的盛衰蒙古是野蛮的侵略民族(1)所建立的最大的帝国,他是适直幸运而成功的。蒙古所征服之地,几于包括整个亚洲,而且还跨有欧洲的一部分。其中最重要的,自然还是西域。葱岭以西,亚历

  • 中兴小纪卷三十一·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十三年【嵗次癸亥】春正月癸巳诏祖宗朝殿幄悉用纯防后来寖多文绣今当屏去止用绯黄二色既而知信州叶三省乞宣付史馆上未允左仆射秦桧曰此陛下盛徳事合付史馆于是桧等仰叹真所谓示敦朴以先天下者也三省

  • 卷十三·吕中

    钦定四库全书宋大事记讲义卷十三宋 吕中 撰英宗皇帝治平四年即帝位嘉佑八年四月即皇帝位上不豫诏请皇太后权同听政上初以忧疑得疾举措或失常度左右共为 间遂成隙太后对辅臣常及之韩琦因出危言曰臣等只在外见官家内中

  •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二。○(己卯)五年春正月王在元。辛亥帝赐王亡宋宝器凤甁玉笛等九十事翼日又赐王及从臣彩帛。乙卯宰枢享公主。校尉李应柱康渭成赍

  • 卷一百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三 唐 张守节 撰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史记一百三 万石君【以父及四子皆二千石故号奋为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沼州邯郸本赵国都】姓石氏赵亡徙居温【故温城在怀州温县三十里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四人名曼济岱 【曼济牝□也岱有也卷十八作蛮子带又作蛮子台并改】和通 【回人也卷十八作和童】伊埓布哈 【伊埓明显也布哈牤牛也卷十八作亦里不花】扎实 【唐古特语吉祥也卷十八作札

  •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大将军卫青者平阳人也其父郑季为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侯妾卫媪通生青青同母兄卫长子而姊卫子夫自平阳公主家得幸天子【徐广曰曹参曽孙平阳夷侯时尚武帝姊平阳公主主子襄】

  •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高晋

    目录海塘【四】 钦定南巡盛典卷五十八海塘乾隆二十八年正月十三日庄有恭熊学鹏奏言窃查海寜县境内自老盐仓至石塘头观音堂迤西钦奉谕防估建柴塘及篓坦各九百四十五丈久经完竣嗣縁该地旧塘停修年久底柴呈露堰沟廻溜渐

  • 卷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二祈父之什二之四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赋也祈与圻通圻父司马也书曰圻父薄违是也爪牙守衞之军虎贲之属也转移恤忧也朱子曰军士怨于久役故呼祈父而告之曰予乃王之爪牙汝何转我

  • 贤愚经卷第九·佚名

      (四一)净居天请佛洗品第三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已为许可。即设饮食。并办洗具。温室暖水。调和适体。苏油浣草。皆悉

  • 独异志·李冗

    唐代轶事小说集。 李冗(又作李亢、李元、李冘)撰。原书十卷,现存三卷。 内容为从上古三皇五帝至隋唐时期的各种志人志怪故事,题材十分广泛。有志怪荒诞内容,也有揭露社会现实内容,赞颂女子才识品德内容等。成书约当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