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三出 写诏

【卖花声】〔小生上〕机事苦萦思。万转千回。今朝次第有成时。若还偷得佳人到。方报相知。

心慌犹恐他人听。事密须将紧口防。老夫为王仙客一点敬心。替他舍命干这一事。昨日已曾求下仙丹。不免假造印信。写一封诏书。赐无双药酒。药死了他。老夫自去赎取尸首。救他重生。再得完聚。事不宜迟。文房四宝在此。不免写诏则个。〔执笔介〕

【三仙桥】展开黄纸。蓦地沉吟思忆。染毫欲下。缩手还自虑。怕下笔处风波起。一场违法事。眞消得木驴碎尸。我死不须提。又把书生累。怕恩多成怨悲。待将扯碎。又负了初时信誓。宁可死裏去求生。决不做偷生在人世。

罢罢。大丈夫许人以死。何必多疑。

【前腔】猛然怒起。丈夫豪气。替人出力。〔脱巾投地介〕怎怕得头颅坠。奋笔写。何须虑。生来命不济。不能勾翰林簪笔。却去闭户写私书。书去传千里。数行字。瞒天地。有谁知得。写完时封题印记。又怕有耳在隔墙。悄悄低声念取。

诏书写完。要采苹塞鸿送去。昨日亲与王仙客借了。又借到明珠一颗。如何此时不见到来。

【眼儿媚】〔贴丑上〕殷懃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见介小生〕你两个来了。明珠有么。〔贴丑〕明珠已取在此。俺二人奉主人尊命。与老丈帮扶。只是妾身女流之辈。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济得事。〔丑〕小人一窍不通。其实没用。〔小生〕你两人休慌。俺自有妙计。〔贴〕老丈有甚计。〔小生〕你听我道。

【本序】套写皇宣。〔贴〕写下假诏书。〔小生〕倩娇娘假做中官装扮。〔贴〕要妾身妆做内官赍诏去。〔小生〕赍药酒。药取佳人气断。〔贴〕解元要你生取出来。你却把他药死了。终作何用。〔小生〕灵丹。死后重生。不须疑惮。〔贴〕怎的出得宫来。〔小生〕莫管。亲去赎尸还。〔贴〕将何为词。〔小生〕自有巧言相骗。

〔丑〕吿押衙。采苹姐不过一女子。怎做得这事。〔小生〕你不知昔日木兰代父而出征。人都不觉。红线至魏博而偷盒。止却反谋。据这小娘子。虽无红线之才。也有木兰之智。便干不成。也不到得败露。小娘子。你敢去得么。

【前腔】〔贴〕情愿。报效恩人。舍生前去。死而无怨。〔小生〕得你这般肯去。大事便成了。〔贴〕只怕空遭难。好事难完。〔小生〕不妨。一路上驿亭旅店。俱已受了贿赂了。〔贴〕只一件容颜不似儿男。〔小生〕不妨。看你模样。也像个内官。〔贴〕更言语参差。被人瞧见。〔小生〕也没事。你只小心。不要多口。〔丑〕放胆。天与周全。管取平安往返。

〔小生〕小娘子。老夫备着一套纱帽罗袍在此。更换了衣服。就此起程。〔贴〕妾身就换。〔贴卸冠介〕

【古轮台】〔贴〕脱花冠。把乌纱小帽罩云鬟。〔换衣介〕罗衫解下把罗袍换。〔系带介〕带钩玉碾。别样风流。转添娇艳。〔小生〕待我瞧一瞧。果然天生的一个年少中贵。没有两样。想唐宫难觅这个殿头官。天香袍染。骏马鸣鞭出长安。市人应羡。儿郞年少。金貂贵显。谁道把伊瞒。〔丑〕乔妆扮。元来是绮罗丛裏俏婵娟。

【前腔】〔小生〕小娘子听我分付。你心坚。妆模做样到陵边。他那里有进退周旋。也须打点。上马登舡。牢把朝靴套挽。休露足纤纤。更把柳腰遮掩。和衣卧。莫遣傍人见。用心防范。〔贴〕妾身都理会得。遇人时须有花言。倘然看破。同投罗网。怎生脱免。〔合〕但愿早回还。保平安。大家离脱鬼门关。

〔小生〕小娘子。你在路小心。到皇陵上遇人盘问。慢慢打点回话。塞鸿。倘有不到处。你在傍边接应。倘若事败。同是一死。〔丑〕小人理会得。

【余文】〔小生〕赍鸩酒。奉鸾缄。放心去皇陵一遍。〔合〕管取唤得流莺出御园。

〔小生〕小娘子仔细仔细。〔贴丑〕老丈放心放心。

大胆家人赛木兰。

假妆男子到陵间。

若还偷得春情出。

方显奇谋难上难。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六十五·彭定求
  卷二百五十三·彭定求
  王大简·唐圭璋
  周颉·唐圭璋
  ◆胡主簿长孺(石塘稿)·顾嗣立
  第三折·关汉卿
  ●卷三·冒广生
  提要·杨甲
  卷第十五·陈与义
  卷41 ·佚名
  精华録巻六·王士祯
  卷三十七·乾隆
  卷三十四·沈季友
  佚名诗式·佚名
  提要·王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紫阳居士方回(桐江集)·顾嗣立

    回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元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徜徉杭、歙间以老。虚谷傲睨自高,不修边幅。贾似道败,尝上十可斩之疏。晚而归元,终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诗。吟咏

  • 微笑·戴望舒

    轻岚从远山飘开,水蜘蛛在静水上徘徊;说吧:无限意,无限意。有人微笑,一颗心开出花来,有人微笑,许多脸儿忧郁起来。

  • 82.杜牧:七言绝句十一首·施蜇存

    杜牧是著《通典》的史学家杜佑的孙子。家世历代仕宦,是一个清贵子弟。他字曰牧之,李商隐有一首《赠司勋杜十三员外》诗,前四句云: 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陵诗, 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 梁朝的著名诗人江总,字曰

  • 臧榮緒晉書卷十六·汤球

      孝友傳  李密   李密有才能。常望內轉。而朝廷無援。乃遷漢中太守。自以失分懷怨。及賜餞東堂。詔密原作普。令賦詩。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緣。官無中人。不如歸田。明明在上。斯語豈然。武帝忿之。于是

  • 卷三·庞元英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文昌杂録卷三宋 龎元英 撰上御大庆殿会朝始用新仪开大庆门张旗帜兵部设黄麾仗五千人夹门填街太仆列五辂殿中省舆辇繖扇又复故事陈天下贡物百官冠服分为七等皆有司新制不佩劒不脱屦舄中书

  •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二·陈厚耀

    秦史秦本纪秦之先帝颛顼之苖裔孙曰女修女修织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圭禹受曰非予防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以姚姓之玉女

  • 卷之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六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六十       宋 苏辙 撰滑稽列传第三十七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諌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防以脯马病肥死使羣臣防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

  • 补后汉书年表卷一·熊方

     宋 熊方 撰同姓王矦表光武初兴因西都疏爵之制封建宗室故齐武鲁哀汝阴軰以功安成居巢甘里軰以亲皆能乗时蹈运分茅胙土以为藩翼增壮中兴至明章之世乃有东平东海与沛献等各能谦抑令终为一代贤王其蹈宪网者虽或有之然

  • 卷三·防夷奏疏达洪阿姚莹·丁曰健

    再,台湾地势,绵长一千四百余里,要口林立。臣等自上年先后亲往南北大小各口履勘,筑设炮墩,调兵募勇设防;复于沪尾添设石墩台一座;鸡笼炮墩,改筑石炮台,左右添筑石墙;并将督臣颜伯焘发还新铸之八千筋大炮四门、六千

  • 陈傅良传·脱脱

    陈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他年轻时对呆板的科举考试不以为然,因此总是别出心裁地写作文章,自成一家,人们对他的文章争相传诵,大加赞赏,从者如云,陈傅良以文章出名。当时,永嘉县的郑伯熊、薛季宣皆以学识著称于世,特别是郑伯熊

  • 汉纪四十六 孝桓皇帝上之下永寿三年(丁酉、157)·司马光

    汉纪四十六 汉桓帝永寿三年(丁酉,公元157年) 春,正月,己未,赦天下。 [1]春季,正月己未(疑误),大赦天下。 [2]居风令贪暴无度,县人朱达等与蛮夷同反,攻杀令, 聚众至四五千人。夏, 四月,进攻九真,九真太守式战死。诏九真都尉魏朗讨破之

  • 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吴晗

    一《明史·刘基传》:太祖即皇帝位,基奏立军卫法。《兵志序》: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

  • 卷06·吴缜

    《代宗纪》大历五年:“四月庚子,湖南兵马使臧玠杀其团练使崔灌。”今案《崔瓘传》云:“瓘,博陵人,以士行脩谨闻,累官至沣州刺史······大历中,迁湖南观察使。时将吏习寛弛,不奉法,瓘稍以礼法绳裁之,下多怨。别将臧玠、判官

  • 卷十一·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十一宋 崔子方 撰凡内事门例时来盟桓十四年夏五郑伯使其弟语来盟【阙月字又其下当有他事亦阙】闵二年冬齐高子来盟僖四年夏楚屈完来盟于师文十五年三月宋司马华孙来盟【

  • 第六 增一法·佚名

    [一法]一应知生罪法(六种犯罪等起法),应知生无罪法(七种灭法),应知有罪,应知无罪,应知轻罪,应知重罪,……知有残罪……知无残罪(波罗夷)……知粗罪(波罗夷、僧残)……知非粗罪&helli

  • 东坡文钞·苏轼

    二十八卷。宋苏轼撰,明茅坤选评。坤(1512—1601),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文学家、藏书家,曾选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二苏文钞》四十八卷并加评

  • 瓶花斋杂录·袁宏道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