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鲁威( 一二八O 年——一三五O 年), 字叔重(一作叔仲),号东泉,人亦称之为鲁东泉。蒙古人,其名汉译又作阿鲁灰、阿鲁翚等。延祐间(一三一四——一三二O)官南剑太守,即延平江路总管。至治间(一三二一——一三 
- 端族自宋祥符州牧隆天圣括苍府属谭迄今传世二十为年六百中间虽无竒名大烈班照史册然类能清修不辱故家文献之传几叶有介翁镃者文章尔雅造履峻洁仕宋官县尉当帝昺播迁势入夷元即憣然弃印绶归隠湖山与尹緑坡虞君集叶柘 
- 世祖武成皇帝讳湛,神武皇帝第九子,孝昭皇帝之母弟也。仪表瑰杰,神武尤所钟爱。神武方招怀荒远,乃为帝娉蠕蠕太子庵罗辰女,号邻和公主。帝时年八岁,冠服端严,神情闲远,华戎叹异。元象中,封长广郡公。天保初,进爵为王,拜尚书令,寻兼 
-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梁纪十八〔屠维大荒落(己巳),一年。〕高祖武皇 
- 洪武四年秋七月辛亥朔存心录成  上览之谓诸儒臣曰朕观历代贤君事神之道罔不祗肃故百灵效祉休徵类应及乎衰世之君罔知攸敬违天慢神非惟感召灾谴而国之祸乱亦由是而致朕为惧每临祭必诚必敬惟恐未至故命卿等编此书欲示鉴 
- (明)廖道南 撰○馆学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刘基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年十四即领春秋大义元至顺癸酉以明经举进士授髙安丞掲文安公曼硕一见竒之曰此魏征流也而英特过之他日其济时之器乎初基游燕京见书肆有象纬占经阅之经夕 
-                     新竹知县李,对郊铺等告示:雇倩挑货,务由挑夫首办理(附挑夫首议立章程)前衔〔即补清军府、摄理新竹县正堂李〕为出示晓谕归办事。(云云,照前稿叙至)据此,除准充给发谕戳外,合行出示。为此示,仰该郊铺及自爨店 
-                 №大历001【盖】失。【志文】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泰州刺史李府君夫人渤海郡太夫人高氏墓志朝议郎□秘书省著作郎张撰郎守太子通事李□正书夫人姓高氏,渤海人也。其先北齐王欢之苗裔,春秋之後,代袭公卿。皇 
- 冯祯,绥德卫人。他出身行伍,累功升至本卫指挥佥事。弘治末年,冯祯被提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备偏头关。随即充任参将,分守宁夏西路,以勇敢闻名。蜫钅番谋反后,冯祯迅速上奏报告朝廷。事情平息后,他进升为代理都指挥同知。不久 
- 晋纪六 晋惠帝永宁元年(辛酉、 公元301年) [1]春,正月,以散骑常侍安定张轨为凉州刺史。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求为凉州。时州境盗贼纵横,鲜卑为寇;轨至,以宋配、汜瑗为谋主,悉讨破之,威著西土。 [1]春季,正月,任命散骑 
-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十四乐考乐歌元郊祀乐章成宗大德六年合祭天地五方帝乐章元史礼乐志曰此与祭社稷先农乐章皆用金旧名降神奏乾宁之曲六成圜锺宫三成黄锺角一成太簇徵一成姑洗羽一成【词并同】惟皇上帝 
- 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不说,召而免之。晏子谢曰:“婴知婴之过矣,请复治阿,三年而誉必闻于国。”景公不忍,复使治阿,三年而誉闻于国。景公说,召而赏之。景公问其故,对曰:“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而淫民 
- 明 朱善 撰小雅二鹿鸣首章君之燕臣其事非一有因祭而燕者有因朝而燕者有因聘而燕者有因锡有功而燕者其事不同则所以相告语者亦异如其君之尚武欤则告之以矢其文徳洽此四国可也如其君之尚文欤则告之以诘尔戎兵陟禹之迹 
-   世尊,昔因文殊至诸佛集处,值诸佛各还本处。惟有一女人,近彼佛坐,入于三昧。文殊乃白佛云:“何女人得近佛坐,而我不得?”   佛告文殊:“汝但觉此女,令从三昧起,汝自问之。”   文殊绕女人三匝,鸣指一下,乃托至梵天,尽其神力 
- 问:大乘小乘之区别如何?答:大乘小乘之别,细言之颇深。概言之,大小乘均为出世法,了解生死轮回,程度均超过人天法。人天法者,在世界上要做最好的人使人间太平安乐,即人法;有许多宗教求升天,即天法。自佛教言:做人及升天,仍在轮回之内 
-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八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补特伽罗纳息第三之六其事如何。答如无间道金刚喻定将灭解脱道尽智将生。若无间道金刚喻定正灭。解脱道尽智正生。尔时名未来无学心生时 
-     法胜论大德优波扇多释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六卷成部)  修多罗品之二(别译)  问曰。世尊说二十二根。彼云何。答曰。  谓眼等四根  身根有三种  如意根及命  此根生死依  谓眼等四 
-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一(释此一段有三卷。今之一卷正释外方便。是中明调伏欲界粗心中。浅近方便寻者。想不便疑一向涉事浅近说易行难。岂得即论理诸深方便也。至下释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