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序

序曰杜甫字子美襄阳人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巩令祖审言膳部员外郎父闲奉天令甫少不羁天寳中献三赋召试文章授河西尉辞不行改右衞率府胄曹天寳末以家避乱鄜独转陷贼中至德二载窜归凤翔谒肃宗授左拾遗诏许至鄜迎家明年收京扈从还长安房琯罢相甫上防论琯有才不宜废免肃宗怒贬琯邠州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属关辅饥乱弃官之秦州又居成都同谷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遂入蜀卜居成都浣花里复适东川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以道阻不赴欲如荆楚上元二年闻严武镇成都自阆挈家往焉武归朝廷甫浮游左蜀诸郡往来非一武再镇两川奏为节度防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衣永泰元年夏武卒郭英乂代武崔旴杀英乂杨子琳栢贞节举兵攻旴蜀大乱甫逃至梓州乱定归成都无所依乃泛江游嘉戎次云安移防州大厯三年春下峡至荆南又次公安入湖南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尝至岳庙阻暴水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具舟迎还五年夏一夕醉饱卒年五十九观甫诗与唐实録犹概见事迹比新书列传彼为踳驳【传云召试京兆兵曹而集冇官定后戏赠诗注云初受河西尉辞改右衞率府胄曹传云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而集冇喜达行在诗注云自京窜至鳯翔传云严武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按适自东川入朝拜散骑常侍乃卒又集有忠州闻高常侍亡诗传云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游襄衡而集有居江陵及公安诗至多传云甫永泰二年卒而集有大厯五年正月追酬高蜀州寄诗及别题大厯年者数篇须溪先生云甫诗最可考而旧史疏略至此他不可考奈何】甫集初六十卷今秘府旧藏通人家所有称大小集者皆亡逸之余人自编摭非当时第叙矣搜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古本二卷蜀本二十卷集略十五卷樊晃序小集六卷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寳序少陵集二十卷别题小集二卷孙仅二卷杂编三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有五篇凡古诗三百九十有九近体千有六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与嵗时为先后分十八卷又别録赋笔杂著二十九篇为二卷合二十卷意兹未可谓尽他日有得尚图益诸寳元二年十月翰林学士兵部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王洙原叔记

序曰予考古之诗尤爱杜甫氏作者其辞所从出一莫知穷极而病未能学也世所传已多计尚有遗落思得其完而观之每一篇出自然人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之者惟其甫也辄能辨之予之令鄞客有授予古之诗世所不传者二百余篇观之予知非人之所能为而为之实甫者其文与意之着也然甫之诗其完见于今者自予得之世之学者至乎甫而后为诗不能至要之不知诗焉尔呜呼诗其难惟有甫哉自洗兵马下序而次之以示知甫者且用自发焉皇祐壬辰五月日临川王安石序

序曰草堂先生谓子美也草堂子美之故居因其所居而号之曰草堂先生先生自同谷入蜀遂卜成都浣花江上万里桥之西为草堂以居焉唐之史记前后抵牾先生至成都之年月不可考其后先生寄题草堂云经营上元始断手寳应年然则先生之来成都殆上元之初乎严武入朝先生送武至巴西遂如梓州蜀乱乃之阆州将游荆楚防武再镇两川先生乃自阆州挈妻子归草堂武辟先生为防谋武卒蜀又乱先生去之东川移居防州遂下荆渚泝沅湘上衡山卒于耒阳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佚悲懽忧乐忠愤感激好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其所游厯好事者随处刻其诗于石及至成都则阙然先生之故居松竹荒凉略不可记今丞相吕公来镇成都复作草堂于先生之旧址绘先生之像于其上宗愈假符于此乃録先生之诗刻石置于草堂之壁间先生虽去此而其诗之意有在于是者亦附其后庶几好事者于以考先生去来之迹云元祐庚午资政殿学士中大夫知成都军府事胡宗愈序

少陵先生博极羣书驰骋今古周行万里观览讴謡发为歌诗奋乎国风雅颂不作之后比兴相侔哀乐交贯揄扬叙述妙达乎真机美刺箴规该具乎众体自唐迄今余五百年为诗学之宗师家传而人诵之故元微之志其墓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信斯言矣况我国家祖宗肇造以来设科取士词赋之余继之以诗诗之命题主司多取是诗惜乎世本讹舛训释纰缪有识恨焉梦弼因博求唐宋诸本杜诗十门聚而阅之重复防校仍用嘉兴鲁氏编次先生作诗嵗月之先后以为定本每于逐句本文之下先正其字之异同次审其音之反切方作诗之义以释之复引经子史传记以证其用事之所从出离为若干卷目曰草堂诗笺凡校雠之例题曰樊者唐润州外史樊冕小集本也题曰晋者晋开运二年官书本也曰欧者欧阳永叔本也曰宋者宋子京本也王者乃介甫也苏者乃子瞻也陈者乃无已也黄者乃鲁直也刋云一作某字者系王原叔张文潜蔡君谟晁以道及唐之顾陶本也又如宋次道崔德符鲍钦止暨太原王禹玉王深父薛梦符薛苍舒蔡天啓蔡致逺蔡伯世皆为义説其次如徐居仁谢任伯吕祖谦高元之暨天水赵子栎赵次翁杜脩可杜立之师古师民瞻亦为训解复防以蜀石碑诸儒之定本各因其实以条纪之至于旧德硕儒间有一二説者亦两存之以俟博识之决择是集之行俾得之者手披目览口诵心维不劳思索而昭然义见更无纤毫凝滞如亲聆少陵之謦欬而熟覩其眉宇岂不快哉大宋嘉泰天开甲子正月谷旦建安三峯东塾蔡梦弼傅卿谨识

猜你喜欢
  卷七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上·梁章钜
  第一齣~第十齣·汤显祖
  ●録鬼簿序·钟嗣成
  第四折·郑廷玉
  红荷之魂·闻一多
  卷445 ·佚名
  卷六十二·冯惟讷
  卷二百八十八·陈思
  卷一百六十·陈思
  巻二十八·袁表
  卷十一 茕斋歌诗三十二首·李白
  卷四百三十三·曹学佺
  卷八百·佚名
  卷九·喻良能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倪翼周·唐圭璋

      待考。   青玉案   烟浓水淡荷香浅。近翠幕、疗弦管,逸气棱层冲碧汉。绝无凡骨,炼成铅鼎,未许童颜换。   长门深锁文君院。前度蛮笺泪痕满。为问乘槎人不远。只消丹桂,一枝分付,早早随伊愿。   又   四时令

  • 巻十二·袁表

    钦定四库全书闽中十子诗卷十二    明 袁表马荧 编高待诏集三五言律诗寄陈五先辈春山曾共赏一别又西风岐路非关逺心期恨不同暮天孤嶂静秋水夕阳空为有相思寄云边送断鸿晚春寄怀林八员外董七侍读【先有游董岩之期

  • 一个观念·闻一多

    你隽永的神秘,你美丽的谎, 你倔强的质问,你一道金光, 一点亲密的意义,一股火, 一缕缥缈的呼声,你是什么? 我不疑,这因缘一点也不假, 我知道海洋不骗他的浪花。既然是节奏,就不该抱怨歌。 啊,横暴的威灵,你降伏了我, 你降伏了我!你绚

  • 卷二百六十九·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九 明 曹学佺 编 元诗三十九 戴良 山有杞 山有杞于吴之里君子至止可以宴喜水有鱼于吴之墟君子止居可以宴胥于山于水有轩膴膴何斯违斯莫或遑处于水

  • 丹渊集钞·吴之振

    文同早晴至报恩山寺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大麦未收治圃晚,小蚕犹卧斫桑稀。暮烟已合牛羊下,信马林间步月归。睡起寥寥公馆静,门掩似山家。竹簟屡移枕,石盘频浸花。闲多新得策,事少

  • 卷七 徐高钟常史沈三陈江毛列传第四·陆游

       徐玠,字蕴圭,彭城人。事帅崔洪为军吏,洪避朱全忠南奔,遣玠先见吴武王,因得事吴,累居右职,师出江西为粮料使,江西平,授吉州刺史, 玠初为小校,以干敏称,及给郡,贪猥不给,烈祖辅政罢之,而义祖悦其善事人,引以为副使,遂见亲狎, 玠挟

  • 卷第二百八十五·胡三省

    后晋纪六〔起旃蒙大荒落(乙已)八月,尽柔兆敦牂(丙午),凡一年有奇。〕齐王下开运二年〔(乙已、九四五)〕1八月,甲子朔,月有食之。2丙寅,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和凝罢守本官;加枢密使、户部尚书冯玉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事无大小

  •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佚名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蒙汗之委任,今後我卓礼克图定将忠勤效力。在军旅,则严加管束号令而行。居乡村,则不为贼盗,忠正为生。蒙汗之委任,我苏巴海必竭尽所能,忠心效力。蒙汗思养,我乌尔古岱虽不胜任,亦必竭尽忠勤,征战时,

  • 通志卷二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三以邑为氏周邑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周卿士子孙以邑为氏又郑有祭仲足以其地近于郑故亦为郑所并】尹氏【少昊之子

  • 日记 光绪廿二年丙申·恽毓鼎

    (〔眉〕丙申正月)初一日晴。除夕寒颤,微发热,祀灶后疲不能兴,遂未入贺正旦。晨起在先师前行礼,复拜祖先。饭后祝高阳师寿。至董宅拜年,大风起,即归。董希文、效曾两叔岳均枉过。初二日晴,寒甚。饭后拜南城客。拟取宋、元、明诸

  • 祖宽传·张廷玉

    祖宽,辽东人。他从小就胆大有力气,给祖大寿家当佣人,跟着打仗立了功,逐渐升官做到了宁远参将。他部下的士兵大都是塞外来归附的人,打起仗来到哪都能获胜。崇祯五年(1632)七月,叛将李九成等把莱州紧紧围困起来,朝廷诏令山海关

  • 养吉斋丛录卷之五·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顺治十年,以内院非经筵日讲地,命工部造文华殿,以讲求古训。此文华殿经筵之始。十四年,殿工未竣,于保和殿开讲,定春秋二仲举行。康熙十四年,举行经筵,以文华殿尚未落成,于宏德殿设孔子位

  • 卷七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九羣祀考杂祠淫祠宋寜宗庆元三年加封雷州雷神为广佑王庙在雷州英榜山神宗熙寜九年封威德王孝宗乾道三年加昭显至是封广佑王理宗淳佑十一年再加普济恭帝德佑元年加威德英灵四年封绍兴

  • 思辨録辑要卷九·陆世仪

    修齐类鉴明王先生曰人处末世功名心须是放淡予问何以能淡曰只是安个命字予曰命字上须再加个义字功名亦人所不可无须是实实有个自得处方能淡得所谓内重则外轻也不是学而时习之有朋自逺方来如何说人不知而不愠君子疾没世

  • 卷三十一·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一宋 陈经 撰梓材【周书】成王周公之命康叔也既以明德愼罚之事作康诰一篇矣又以禁酒一事作酒诰一篇然治道必至于粉饰润色之然后可以悠久故梓材一篇专言教化譬之

  • 卷之八·密云圆悟

    天童和尚辟妄救略说卷之八 侍者 真启 编 ▲成都府昭觉寺克勤佛果禅师 五祖嗣。彭州骆氏子。世宗儒。师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寂寺见佛书。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予殆过去沙门也。即去家。依自省祝发。从文照通讲说

  • 西湖小史·李鼎

    《西湖小史》一卷,清·李鼎著,书中记述西湖的一些名胜古迹,间有评论。李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和仲,生平不详。而山阴历史上曾有陆游杰出,一山之隔之会稽亦素称报仇雪耻之地,后之文人,视其先贤,何可愧哉!

  • 道典论·佚名

    编撰者不详,当为唐代人所辑。原书三十卷,今存四卷。为道教辞书。列举道教名词术语凡五十四条,引据道教典籍加以诠释。大致分为六类: (1) 神名,如“太君”、“飞天”之类;(2)道门称呼,如“太上”、“道士”之类;(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