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三

七夕类

五言古

七月七日咏织女     【晋】苏 彦

火流凉风至少昊协素蔵织女思北沚牵牛叹南阳时来嘉庆集整驾巾玉箱琼佩垂藻蕤雾裾结云裳金翠耀华辎軿辕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衿碧琳堂欢防未及究晨晖照扶桑仙童唱清道盘螭起腾骧怅怅一宵促迟迟别日长

七月七日        【晋】李 充

朗月垂素景洪汉截皓苍牵牛难牵牛织女守空箱河广尚可越怨此汉无梁

七夕          【宋】孝武帝

开庭镜天路余光不可临防风被弱缕迎辉贯元鍼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七夕夜咏牛女应制    【宋】谢 庄

辍机起春暮停箱动秋衿璇居照汉右芝驾肃河隂容裔泛星道逶迤济烟浔陆离迎宵佩倐烁望昬簪俱倾环气怨共歇浃年心珠殿釭未沫瑶庭露巳深夕清岂淹拂?辉无久临

七夕咏牛女       【宋】谢灵运

火逝首秋节新眀?月夕月?光照户秋首风入隙凌峰步曽崖凭云肆遥脉徙倚西北庭竦踊东南觌纨绮无报章河汉有骏轭

七月七日夜咏牛女    【宋】谢恵连

落日隠櫩楹升月照帘栊团团满叶露析析振条风蹀足循广除瞬目矖曾穹云汉有灵匹弥年阙相从遐川阻昵爱脩渚旷清容弄杼不成藻耸辔骛前踪昔离秋已两今聚夕无双倾河易回干欵情难久悰沃若灵驾旋寂寥云幄空留情顾华寝遥心逐奔龙沈吟为尔感情深意弥重

七夕          【梁】简文帝

秋期此时浃长夜徙河灵紫烟凌凤羽红光随玉軿洛阳疑劒气成都怪客星天梭织来久方逢今夜停

七夕穿针         简文帝

怜从帐里出想见夜窗开针攲疑月暗缕散怪风来

织女赠牵牛       【梁】沈 约

红妆与眀镜二物本相亲用持施点画不照离居人往秋虽一照一照复还尘尘生不复拂蓬首对河津冬夜寒如此宁遽道阳春初商忽云至暂得奉衣巾施衿已成故每聚忽如新

望织女         【梁】范 云

盈盈一水边夜夜空自怜不辞精卫苦河流未可填寸情百重结一心万处悬愿作双青鸟共舒明镜前

奉使江州舟中七夕    【梁】庾肩吾

九江逢七夕初?值早秋天河来映水织女欲攀舟汉使俱为客星槎共逐流莫言相送浦不及穿针楼

七夕           庾肩吾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咏织女         【梁】刘孝威

金钿已照耀白日未蹉跎欲待黄昏至含娇渡浅河

七夕          【陈】江 总

汉曲天榆冷河边月桂秋婉娈期今夕飘飖渡浅流轮随列宿动路逐彩云浮横波翻泻泪束素反缄愁此时机杼息独向红妆羞

赋昆明池一物得织女石  【隋】虞 茂

隔河图列宿清汉象昭回支机就鲸口拂镜取池灰船疑海槎渡珠似客星来所恨双蛾敛逢秋遂不开

七夕          【隋】王 眘

终年恒弄杼今夕始停梭却镜看斜月移车渡浅河长裙动星佩轻帐揜云罗旧愁虽暂止新愁还复多

七夕看新妇隔巷停车   【隋】陈子良

隔巷遥停幰非复为来迟只言更尚浅未是渡河时

七夕          【唐】张文恭

凤律惊秋气龙梭静夜机星桥百枝动云路七香飞映月回雕扇凌霞曳绮衣含情向华幄流态入重帏欢余夕漏尽怨结晓骖归谁念分河汉还忆两心违

七言古

七夕曲         【唐】王 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抛梭振蹑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遥从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两情纒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明星未出少停车

七夕          【唐】温庭筠

鸣机札札停金梭芙蓉澹荡生池波神轩红粉陈香罗凤低蝉薄愁双蛾微光奕奕凌天河鸾咽鹤唳飘飖歌弯桥销尽愁奈何天气骀荡云陂陁平明花木有愁意露湿防盘蛛网多

七夕          【明】卢 柟

银阙含秋星欲烂天孙脉脉度河汉仙环玉佩那可闻佳人夜半开帘看阶前月色疑有霜独坐穿针向画廊东方日出乌鹊晓天上人间枉断肠

五言律

七夕泛舟        【唐】卢照隣

风杼秋期至鳬舟野望开微吟翠塘侧延想白云隈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天河殊漫漫日暮独悠哉

七夕          【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靑霞断綘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唐】李 峤

灵匹三秋防仙期七夕过槎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奉和七夕宴两仪殿应制  【唐】苏 颋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牛女          【唐】宋之问

粉席秋期缓针楼别绪多奔龙争渡月飞鹊巧填河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畱夜色来夕倍还梭

七夕          【唐】杨 衡

汉浦常多别星桥忽重游向云迎翠辇当月拜珠旒寝幌凝宵态妆匳开晓愁不堪鸣杼日空对白榆秋

七夕          【唐】祖 咏

闺女求天女更阑意未阑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临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七夕          【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姮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其二

天衢啓云帐仙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余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怜后防遥

七夕          【唐】李 贺

别浦今朝暗罗惟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七夕偶题        【唐】李商隠

宝婺揺珠佩嫦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花果香千户笙竽溢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郎贫

壬申七夕         李商隠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唯响佩日薄不嫣花桂嫩传香逺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曽妬识灵槎

七夕          【元】傅若金

耿耿玉京夜迢迢银汉流影斜乌鹊树光隠凤皇楼云锦虚张月星房冷闭秋遥怜天帝子辛苦防牵牛

七言律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隠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敎迢逓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豆能无意酬乌鹊唯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          【唐】温庭筠

鹊归鸾去两悠悠靑西南月似钩天上嵗时星右转世间离别水东流金风入树千门夜银汉横空万象秋苏小横塘通桂檝未应清浅隔牵牛

池塘七夕         温庭筠

月岀西南露气秋绮寮河汉在鍼楼杨家绣作鸳鸯幔张氏金为翡翠钩银烛有光妨宿燕画屏无睡待牵牛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是旧游

七夕          【唐】刘 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年灵防此宵同云收喜气星桥满雨拂香尘月殿空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骋白榆风緑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          【唐】罗 隠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懽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奉和七夕应令      【宋】韩 琦

今宵星汉共晶光应笑罗敷嫁侍郎斗柄易倾离恨促河流不尽后期长静闻天籁疑鸣佩醉折荷花想艳妆谁见宣猷堂上宴一篇清韵振金铛

七夕          【宋】陈 造

龙旌凤扇一相迎知费青禽几寄声天上经年才旧约人间转盼便深更凉河只向尊前落微月偏来酒面眀后夜玉琴弹别鹤独应干鹊梦魂惊

次韵端臣侄七夕     【宋】范 浚

万古东西隔女牛停梭期防岂悠悠虾蟇轮破青天暮乌鹊桥横碧汉秋莫放痴儿欢彻曙且容老子强登楼举瓢更取天浆酌一洗胷中万斛愁

七夕感兴        【宋】戴 昺

家家懽笑迓星期我軰相邀只酒巵矫俗何须标犊鼻甘愚不解蛛丝新秋光彩月来处半夜清凉风起时一曲玉箫尘外意此音除是鹤仙知

五言絶句

闰月七夕织女      【唐】王 湾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七夕          【元】张 昱

乞与人间巧全凭此夜秋如何针线月容易下西楼

七言絶句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竞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乞巧          【唐】林 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唐】窦 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髣髴虚无为降灵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秋夕          【唐】杜 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堦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李商隠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廻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秋登涔阳城       【唐】李羣玉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斜汉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浪挂秋天

秋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朱门乞巧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

七夕          【宋】朱淑真

金井西风梧叶稀穿针楼上月光微天孙也赴今宵约不赐人间巧様机

七夕口占         朱淑真

三秋灵匹此宵期万古传闻果是非免俗未能还自笑金针乞得巧丝归

七夕          【金】元好问

天街奕奕素光移云锦机闲漏箭迟谁与乘槎问银汉可无风浪借佳期

七夕舟中苦热      【元】马祖常

尝忆银牀桐泣露更思玉椀蔗流浆天孙初嫁龙绡薄却恐银河入夜凉

七夕          【元】吴师道

木槿篱边络纬哀卧看河汉逺天回西风不管扁舟客吹下楼头笑语来

七夕          【眀】石 珤

七月七日风雨多御桥南望水增波鸳鸯自向沙头宿不管牛郎信若何

七夕          【明】冯 琦

天空露下夜如何漫道双星已渡河见说人间方恤纬可知天上不停梭

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十三

猜你喜欢
  卷六百七十一·彭定求
  卷一百零六·彭定求
  第五出 贿篾·李渔
  第十一出 慈戒·汤显祖
  第一折·关汉卿
  词论·张祥龄
  提要·徐釚
  枉然·徐志摩
  序·王十朋
  初集卷十七·乾隆
  卷十一·韩淲
  卷十·陈思
  御选明诗卷八十一·康熙
  明诗平论二集卷十四·朱隗
  第三十九出 渡过溪洲·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00 ·佚名

    高绅 咏华林书院 元秀峰前累世居,圣朝旌表振门闾。 四方来客多登弟,一邑为儒喜读书。 诗阁夜闻吟木狖,水亭晴见戏荷鱼。 石娇华表溪山里,晚景寒烟尽不如。 高绅 游峡山飞来寺 古寺清江上,维舟

  • 节孝集补钞·吴之振

    徐积淮之水示门人马存淮之水,淮之水。春风吹,春风洗。青於蓝,绿染指。鱼不来,鸥不起。潋潋艳艳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今古愁可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吾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和。爱爱歌

  • 僭伪列传二·薛居正

    刘守光,深州乐寿人也。其父仁恭,初随父晟客于范阳,晟以军吏补新兴镇将,事节度使李可举。仁恭幼多智机,数陈力于军中。李全忠之攻易、定也,别将于晏围易州,累月不能拔,仁恭穴地道以陷之,军中号曰“刘窟头”,稍迁裨校。仁恭志大气

  • 卷一百二十一·列传第八·宋濂

        速不台   速不台,蒙古兀良合人。其先世猎于斡难河上,遇敦必乃皇帝,因相结纳,至太祖时,已五世矣。捍里必者生孛忽都,众目为折里麻。折里麻者,汉言有谋略人也。三世孙合赤温,生哈班。哈班二子,长忽鲁浑,次速不台

  • 卷八十二·志第五十八·食货六·张廷玉

        ◎食货六   ○上供采造 采造 柴炭 采木 珠池 织造 烧造 俸饷 会计   采造之事,累朝侈俭不同。大约靡于英宗,继以宪、武,至世宗、神宗而极。其事目繁琐,徵索纷纭。最钜且难者,曰采木。岁造最大者,曰织造

  • 卷二O一 唐紀十七·司马光

      起玄黓閹茂(壬戌)八月,盡上章敦牂(庚午),凡八年有奇。   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龍朔二年(壬戌,公元六六二年)   八月,壬寅,以許敬宗為太子少師、同東西臺三品、知西臺事。   九月,戊寅,初令八品、九品衣碧。   冬,十月

  • 卷二百三·毕沅

      ◎元纪二十一 ∷起旃蒙赤奋若九月,尽强圉单阏十二月,凡二年有奇。   ○泰定帝   泰定二年乙丑,一三二五年   九月,戊申朔,分天下为十八道,遣使宣抚。   诏曰:“朕祗承洪业,夙夜惟寅,凡所以图治者,悉遵祖宗成宪。曩

  • 第八十二回 弃越疆中法修和 平韩乱清日协约·蔡东藩

      却说孤拔入袭浙境,浙江提督欧阳利,已先机预防,飞檄海口炮台守将,严行堵御。守将静候数天,未见动静,未免懈怠起来。也是孤拔命运该绝,闯入三门湾的时候,遥望岸上刁斗无声,未知有备无备,因此猱升桅竿,窥探内容。适值炮台上面,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四·佚名

    正德九年秋七月壬戌朔享 太庙○山西偏头守御千户所地震○甲子晋府临泉王奇湒薨王悼昭王第二子母妃赵氏天顺壬午生成化壬辰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穆○乙丑 仁孝文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 遣驸马都尉蔡震祭

  • 第二五八清册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初一日一一六一○--二·佚名

    新竹县征存隘租银元本年续支各款数目清册稿造送卑县征存隘租银元本年续支各款数目清册稿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造送事。谨将卑县征存隘租银元、暨归还支拨

  • 米芾传·脱脱

    米芾字元章,吴人。因其母亲侍奉过宣仁后藩邸旧恩,补为氵含光尉,先后任雍丘知县、涟水知军、太常博士、无为知军等官,后召为书画学博士,赐对便殿,米芾呈上儿子米友仁所做《楚山清晓图》,被擢外为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去世的时

  • 霸突鲁传·宋濂

    霸突鲁,木华黎之孙,勃鲁之第三子。从世祖征伐,为先锋元帅,累立战功。世祖即位前曾问霸突鲁:“天下初定,我欲劝主上屯驻于回鹘,休兵息民,你看如何?”霸突鲁对曰:“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大漠。而且天子必须居中以

  • 卷一上·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通监总类卷一上     宋 沈枢 撰治世门汉高祖规摹弘远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初顺民心作三章之约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

  • 弇山堂别集卷四十五·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内阁辅臣年表叙内阁故翰林学士任也始髙皇帝渡江剪荆棘日不暇给矣而稍从诸儒生受经而是时弘文学士基最贵幸当帷中寄丞相以下无敢望之已益勌马上业进学士承旨同及濓濓又最幸得偕上坐起其职大抵纪注言动备

  • 唐恩良·周诒春

    唐恩良 字蜀眉。年三十五岁。生于山东靑州。本籍住址。山东靑州北城。已婚。子二。女一。初学于山东高等学堂。毕业。任该校助教。民国元年。以官费游美。入科罗拉多矿业学校。民国二年。入卜渡大学。习土木工程。民

  • 经解·姚际恒

    按:此篇数章乃当时旧文,首一章则为后人所窜入,而以经解名篇者,义与词皆绝不类,有目者当共识之。尝谓经之有解,经之不幸也。曷为乎不幸?以人皆知有经解而不知有经也。曷咎乎经解?以其解之致?,而经因以晦。经晦而经因以亡也,其一为

  • 卷第二·佚名

    (一名中印度那兰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    唐天竺沙门般剌蜜帝译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愿闻如来显出身心真

  • 卷六十二·佚名

    释照明品第四十【经】尔时,慧命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佛言:“是般若波罗蜜。”“世尊,般若波罗蜜能照一切法,毕竟净故。世尊,应礼般若波罗蜜。世尊,般若波罗蜜,不著三界。世尊,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