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玄,字休奕,北地泥阳人也。祖燮,汉汉阳太守。父干,魏扶风太守。玄少孤贫,博学善属文,解钟律。性刚劲亮直,不能容人之短。郡上计吏再举孝廉,太尉辟,皆不就。州举秀才,除郎中,与东海缪施俱以时誉选入着作,撰集魏书。后参安东、卫军 
- 						 			  ◎礼二   ○方丘仪   斋戒:祭前三日质明,有司设三献以下行事官位于尚书省。初献南面,监祭御史位于西,东向,监礼博士位于东,西向,俱北上。司徒亚、终献位于南,北向。次光禄卿、太常卿,次第一等分献官、司天 
-   ○笃行下    姚仲实 夏永庆 黄一清 祝大昌 叶以清 秦玉 王庸 黄赟 刘琦 刘源 陆思孝 姜兼 胡伴侣 王士宏 何从义 哈都赤 高必达 曾德 王思聪 黄道贤 史彦斌 张绍祖 李明德 张缉 魏敬益 汤霖 孙抑石永 王克已  
-   起著雍執徐(戊辰),盡玄黓涒灘(壬申),凡五年。   煬皇帝大業四年(戊辰,公元六O八年)   春,正月,乙巳,詔發河北諸軍百餘萬衆穿永濟渠,引沁水南達于河,北通涿郡。丁男不供,始役婦人。   壬申,以太府卿元壽為內史令。   裴矩聞 
-   起哲宗元祐元年五月戊辰盡其月   五月戊辰,詔給事中兼侍講孫覺、祕書少監顧臨、通直郎充崇政殿說書程頤,同國子監長貳看詳修立國子監太學生條制。(十月末,摯乞罷置局。)   考功郎中王子韶為吏部郎中。既而御史呂陶 
- 列传四海寇列传王得禄列传谢、郑列传吴沙列传姜、周列传许尚、杨良斌列传姚、徐列传张丙列传方振声列传李石、林恭列传郑勒先列传郭光候、施九缎列传海寇列传台湾固海上荒岛:当明中叶,林道干作乱闽海,都督俞大猷征之,遁入 
-                     【沈约】  〔字休文。羸劣多病,日炉数米而食,羹不过一箸,六月,有绵帽温炉,食姜椒饭,不尔则委顿。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子旋,字士规;次子趋,字孝鲤,并给事黄门。〕 齐隆昌初,沈约以 
-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如《新唐书》一一《礼乐志》云:由三代而上,治出于一,而礼乐达于天下;由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而 
-                     国子监祭酒吴伟业撰九江哀左良玉字昆山临清人少失父为其叔所养其贵也不知其母姓年十八从军剽掠行旅坐法当斩有邱磊者与同犯请以身独任罪而良玉得免死去而事昌平督治侍郎侯恂给侍左右尝命以行酒冬 
-                     英国领事吉,对鹿港厅惩办哨丁案抗议,并覆送条款及示稿照会(注一)大英钦命办理台湾二口(注二)兼办布、丹、法三国通商事务领事府吉为照核覆事。本月二十三日,接到贵道来函,附稿三件,照会条款一件,又照会开:「 
- 忠义传唐 【二】○唐二颜杲卿【袁履谦】  贾循张巡许远【南霁云  云万春  姚誾】  程千里【袁光廷】     庞坚【嶭愿】张兴  崔伦  蔡廷玉  符令奇刘乃孟华张伾周曾张名振 【石演芬  】吴溆  高沐贾直言  辛谠  黄碣 
- 本于上述,若我们用此一眼光来看中国全部思想史,可见其上下古今,自有一大条贯。此一条贯,即是教育。教育与宗教不同。宗教固亦在教人作人,但宗教先重起信,教育则重开悟。信在外面,悟在己心。教人作人,亦分内外两面。知识技能在 
- 【七门】律条十三并疏起请条一殴前夫之子及受业师殴继父殴詈杀伤夫之周亲以下祖父母父母为人殴击子孙却殴击复雠误杀伤奴婢詈旧主并杀伤戏杀伤过失杀伤告反逆诸色诬告反坐纠弹不实告祖父母父母告嫡继慈养殴前夫之子及 
- (甲戌)九年大明正德九年春正月1月1日○乙丑朔,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又進賀于慈順王大妃,受百官賀,進豐呈于康寧殿,御勤政殿,行會禮宴。1月2日○丙寅,臺諫合司啓曰:「柳子光奸兇誤國之罪至重,故朝廷參酌功罪,竄逐于外,豈可以一大臣謬 
-                 【题解】本篇是为纠正汉儒对儒家经书篇题的荒诞解释而作的,批判了他们对经书的神化。文中谈到的经书有《诗》、《书》、《易》、《礼》、《春秋》和《论语》。汉代自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以后,今文经学成了 
- 佛告舍利弗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大庄严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命六十八百万亿岁。有六十八百万亿大弟子众。其佛灭後舍利流布。如我灭後无有异也。正 
- 一卷。四书释地续一卷。四书释地又续二卷。四书释地三续二卷。总称《四书释地》。清阎若璩撰。阎若璩事详《古文尚书疏证》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疏于地理人物考据,亦间有训释经义不当之处,阎氏遂作此书以补其缺、正 
- 又题《和戒文》、《祸戒文》。杂言佛家赞文。据各本题记,大多为晚唐年间抄写。作者不详。共十首,北服30列有小标题,分别为杀生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沽酒戒、自说戒、毁他戒、多悭戒、多嗔戒、谤三宝戒,每首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