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十一回 绝邦交却回德使 攻督署大闹蜀城

  却说国务总理段祺瑞,主张绝德,黎总统不肯照允,他遂负气退出,竟往天津,且遣人赍呈辞职书。黎总统未免惊惶,当即派员挽留。不意教育总长兼署内务总长范源濂,也居然送入辞职书来。显见是段氏嫡派。黎总统益加忧虑,乃亟延冯副总统入府,商议挽回的法子。应前回冯氏入京。冯国璋道:“总统若要挽留段总理,除非与德绝交,否则国璋亦想不出甚么良法。”黎总统尚沉吟未决,可巧派遣留段的委员,回府复命,报称段总理已决计南归,不愿再来任事。国璋听了,不禁微笑。旁观者清。黎总统向国璋道:“他不肯再来,奈何?”国璋道:“总统若依他计策,管叫他即日来京。”黎总统徐徐道:“恐怕未必。”国璋道:“国璋愿赴津一行,劝他回来,但请总统决意绝德便了。”黎总统尚是默然。国璋道:“依愚见想来,我国尽可与德绝交,非但无害,且有大利。”黎总统道:“利从何来?”国璋道:“德犯众怒,已成公敌,就是与他联盟的意大利,亦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古人说得好:‘寡不敌众’。看来德国总不能持久的。这可见中国与他绝交,将来决不致有害。若从利益上起见,是现在协约各国,已允我修改各种条约,岂非是一种大利么?”黎总统道:“改约的事情,果真靠得住吗?”国璋道:“且待段总理回京,再去探询协约各国政府,如果实行承认,始提出照会,与德绝交。”黎总统道:“既这般说,请台驾一行,留回段总理便了。”国璋当即退出,即乘专车赴津。

  到了晚间,果然两人同回,相偕至总统府,投刺进见。黎总统也即出迎,免不得与段总理周旋一番,段亦谦逊数语,当下发电各国,令各使探问明白。寻得各使复电,略言:“驻在国政府,大致承认,如果我国实行绝德,将来各种条约,可望修改”云云。于易黎、段两人,才表同情。冯国璋即日回宁。惟当时内外士绅,尚多异议,国会议员,如曹振懋、唐宝锷、丁世峄等,有对德抗议的质问书,马君武等且通电各省,反对绝德,外如张勋、倪嗣冲、王占元诸督军,统电请政府维持中立。还有孙文、唐绍仪、康有为、姚文栋、温宗尧等,也迭电政府国会,不应与德绝交。他如顺直省议会,奉天、上海、天津、山东、广东等各商会,暨他种商学团体,均电请仍守中立。段总理绝不为动,一意向前进行,特于三月九日,在迎宾馆开宴,延请议员,疏通意见。议员等多半聪明,乐得见风使帆,隐表同意。这是三酉儿好处。

  到了翌午,参众两院各开秘密会,段总理及财政总长陈锦涛,教育总长兼内务总长范源濂,司法总长谷锺秀,外交部参事伍朝枢等,先至众议院,报告外交经过情形,并述对德绝交的宗旨,请议员表示赞助。众议员经讨论后,投票表决,同意票得三百三十一张,不同意票只八十七张,得大多数赞成,表示通过。段总理复至参议院,登堂报告,仍如前说。适值夕阳西下,不及投票,乃约于次日表决。越宿参议院投票,有一百五十票是同意,只三十五票不同意,也算大多数通过。绝德案已经决定,正拟草定照会,提交德使,凑巧德使辛慈,着人赍送照会至外交部,但见上面写着,本公使于本日即三月十日。午后七时,接奉帝国政府训令,着以下列复文,传达中华民国政府。文曰:

  中华民国抗议德国新近宣告之封锁政策,而附以威吓,帝国政府,曷胜骇异。盖其他各国,仅仅提出抗议,中德邦交,素号亲睦,且中国于封锁区域以内,并无航业利益,则德之政策,于中国毫无影响,乃今于抗议之外,独附威吓之辞,以增抗议之力量,是尤不能不令人惊诧也。民国政府之抗议书中,谓:“华人因战事而丧失生命者,已属不少”云云,然须知民国政府,绝未尝以关于此种损失之事实及申诉通知帝国政府,而就帝国政府所得报告,则知华人之丧失生命者,仅受人雇用,于前敌开掘战壕,及充当其他军役之辈,盖若辈已不啻为战斗员,因以冒此危险也。帝国政府尝一再抗议运送华工赴欧,充当军役,是德国即在此次战事中,亦未尝不示中国以友谊,而帝国政府,即因顾全此友谊故,以此种威吓为非出自正轨,因望民国政府,改正其见解。帝国政府,愿于中国之航业利益,力加注意。以此之故,德国今虽不能于敌人宣告封锁之后,取消其政策,而禁制实行无限制之潜艇战争,然已准备磋商民国政府关于保护华人生命财产之特别愿望。帝国政府以如此对待友邦者,盖谨依其平日见解,以如中国若与德断绝友谊,则将失却一真挚之友,而陷于纠结不解之局也。

  末后,复附列一行道,本公使既将帝国政府的通牒,传达贵国政府,倘贵国欲提出保护航业的问题,本公使已由帝国政府授权,得与磋商一切云云。当由外交部递呈段总理。段以德国照会,虽有保护航业的示意,但封锁战略,仍然不肯取消,是我国提出抗议,终归无效,只好与他绝交,不必迟疑。黎总统此时,已将全权授与段总理,当然不再阻挠。段乃令外交部缮定照会,请黎总统盖过了印,并附发德使护照,送他出境。照会中的内容,大略说是:

  关于德国施行潜水艇新计划一事,本国政府,本注重世界和平,及尊重国际公法之宗旨,曾于二月九日,照达贵公使提出抗议,并经声明,万一出于中国愿望之外,抗议无效,迫于必不得已,将与贵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等语在案。乃自一月以来,贵国潜艇行动,置中国政府之抗议于不顾,且因而致多丧中国人民之生命。至三月十日,始准贵公使照复,虽据称贵政府仍愿议商保护中国人民生命财产办法,惟既声明碍难取消封锁战略,即与本国政府抗议之宗旨不符,本国政府视为抗议无效,深为可惜。兹不得已,与贵国政府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因此备具贵公使并贵馆馆员暨各眷属离去中国领土所需之护照一件,照送贵公使,请烦查收为荷。至贵国驻中国各领事,已由本部令知各交涉员一律发给出境护照矣。须至照会者。

  照会去后,再电令驻德公使颜惠庆,向德政府索取护照,克日归国,并由黎总统布告全国道:此次欧战发生,我国严守中立,不意接本年二月二日德国政府照会,德国新定之封锁计划,使中立国商船,从是日起,在限定禁线内行驶,诸多危险等语。当以德国前此所行攻击商船之方法,损害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已属不少,今兹潜艇作战之计划,危害必更剧烈。我国因尊崇公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起见,遂向德国提出严重抗议,并声明如德国不撤销其政策,我国迫不得已,将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在我国深望德国或不至坚持其政策,仍保持向来之睦谊,不幸抗议已逾一月,德国之潜艇攻击政策,并未撤销,各国商船,多被击沉,我国人民因此致死者,已有数起,昨十一日据德国正式答复,碍难取销其封锁战略,实出我国愿望之外。兹为尊崇公法保护人民财产计,自今日始,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特此布告。

  同日复下一通令道:

  现在我国已与德国断绝现有之外交关系,所有保护德国侨民及其他应办事宜,着各该管官署查照现行国际公法惯例,迅筹办法,颁布施行。此令。

  为这一令,国务院中遂组织国际政务评议会,研究外交关系事项。正会长就是国务总理段祺瑞,副会长乃是外交总长伍廷芳,并函聘王士珍、陆徵祥、熊希龄、孙宝琦、汪兆铭、汪大燮、曹汝霖、周善培、魏宸组、陆宗舆、张嘉森、夏贻霆、刘崇杰、丁士源、伍朝枢、张国淦等,为会中评议员。所应研究事件,共分七则:(一)处置国内德侨;(二)对于协约国应提条件;(三)华工招募;(四)物料供给;(五)关税改正;(六)巴黎经济同盟条文;(七)议和大会中各问题。

  各会员方共同讨论,逐条采行。

  德使辛慈,已卸旗回国,各埠领事,亦相继出境,于是天津、汉口德租界,即令地方官收回。还有津浦北段铁路管理权,及在上海、厦门、广州等处德国商船,均先后归华官收管;就是供职路矿的德国工程师,亦一体解职。惟普通侨民,暂许仍旧侨居。德华银行,暂听照常营业。独上海法租界中,有一德人所办的同济医工大学,教育部拟收回自办。哪知法人先行逞强,由法租界工部局,勒令解散,把德人驱遣出境。看官可知租界的规例吗?租借权虽归外人,土地权仍属我国,所有德校处置,应由我国办理。经外交部援据法例,向法使抗议,法使不肯照允,只论强弱,不问公法。乃由教育部派员到沪,与该校董事协商善后办法,当将该校迁入吴淞中国公学旧址,由部另任校长,仍留德人为教员,照常开学。既已绝交,还要留住教员,也可不必。既而财政部复发出通告,停付欠德各款,将应解款项,暂存中国银行,俟欧战了结,再行定夺。偏英法各国,复出来反对,主张此款应存外国银行,又惹起一番交涉。而且驻京的荷兰公使,来一照会,自言受德使委托,所有在华利益,暂由本使代管。且中德虽已绝交,尚未宣战,不能适用待遇敌人的法例,遽将德国所有利益没收。那时段总理迭遭刺激,转滋懊恼,索性提出宣战问题,欲加入英法各国协约团,实行抗德,一来可满足协约国的希望,二来可免荷兰公使的牵掣,倒也是个贯彻始终的主张。惟黎总统以与德绝交,已属太甚,再拟宣战,更觉不情,因此决计缓进,不从段请。自是府院的意见,复致相左,免不得又生冲突,激成嫌隙。这是黎菩萨过柔之误。

  正在双方龃龉的时候,忽来了四川警电,报称川、滇两军,寻衅鏖斗的事情,当由黎总统下令,着四川督军罗佩金,及川军第二师师长刘存厚,一律来京。看官!你道川乱何故发生?原来罗佩金署督四川,威望不及蔡锷,且所部滇军,驻扎川境,尝与川军有嫌。政府因川事平靖,电饬罗佩金裁撤各军。罗即拟将川、滇兵队,酌量裁遣。师长刘存厚、周道刚、锺体道、陈泽霈、熊克武等,暗地不服,意欲乘此逐罗,免不得反客为主。刘更跋扈异常,居然率领所部,径入成都,只说罗督军意分厚薄,遣派不均,来与罗督评理。罗佩金亦不甘坐让,饬阻刘军入城。刘军哪肯从命,一哄进去,竟向督军署扑来。说时迟,那时快,督军署内,竟发出大炮,轰击刘军。刘军开枪还击,遂闹成一片兵祸,把省城作为战场。可怜成都居民,茫无头绪,骤闻各种枪炮声,已吓得魂飞天外,突然间一弹飞来,将墙壁间击成窟窿,又突然间飞入数弹,碰着人体,顿时血肉模糊,昏晕倒地。既而东坍西倒,南毁北焚,爆裂声、倾塌声,与男女哀号声,并作一片,何罪至此!那两边的丘八老爷,还是兴高采烈,拚命相争。百姓都死,丘八老爷恐也难独生。嗣经商民举出代表,吁请休战,方才停了一两天。罗刘各电致中央,争辩曲直。黎总统尚欲笼络两人,特任罗佩金为超威将军,刘存厚为崇威将军,叫他即日来京,另命省长戴戡暂行兼代四川督军,刘云峰为暂编陆军第二师长,更派王人文为四川查办使,张习为查办副使,赴川查办。一面下令申告道:

  四川自军兴以来,兵队增多,饷需支绌。上年叠经电商暂署督军罗佩金,酌定裁遣各军办法去后,本年三月,据川军师长刘存厚、周道刚、锺体道、陈泽霈、熊克武等电称,罗署督编遣军队,支配饷械,主客各军,显分厚薄等情。续据罗署督电称,刘存厚、陈泽霈收束军队,有意迟延。正拟派员查办间,即据罗署督电称刘存厚围攻督署,刘存厚则谓罗署督开炮攻击所部。并据各方电告,省城连日枪炮猛烈,人民生命财产,损伤甚巨,着派王人文、张习驰往彻查。川民叠经兵祸,疮痍未复,又遭此次重变,本大总统实痛于心,该查办使务须秉公据实查复,勿得稍存偏徇。在未经查复以前,责成戴兼督严饰在省川、滇各军官长,约束所部,勿论如何,不准再滋事端。其省外各军,各有维持地方之责,不准擅离防守,倘敢故违,军律具在,政府无所偏倚,即决无所姑息。所有此次被难商民,并着该省长迅即查明,妥为抚辑,勿任失所!此令。

  王人文、张习两人,奉命登途,尚未到川,罗佩金已遵令交卸,将印信交与戴戡。可见罗直刘曲。戴戡即日就职,函商刘存厚,请他退兵出城。刘存厚仍然不睬,还是拥兵图逞,蟠踞城中,戴乃不得已电达政府,据实报告。小子有诗叹道:

  尽说军人贵服从,如何同境不相容?

  武夫跋扈从兹始,肇祸原来是滥封。

  政府接得戴电,应该如何办理,且至下回说明。

  ----------

  与德绝交一事,自日后观之,似为段祺瑞之先见。然我国亦未尝得沾大利,徒令府院冲突,酿成他日之各种战衅,是岂不可以已乎?段失之太刚,黎又失之太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吾不能不为黎氏咎焉。若夫川省之兵祸,曲在刘而不在罗,黎乃欲调停了事,至欲笼以虚名,无分彼此。试思刘之目的何在?乃欲以将军二字,敛彼野心得乎?况无罪者加赏,有罪者亦赏,是徒亵名器,益启武夫玩视之渐。尾大不掉,适滋国忧,虽曰观过知仁,而总统失权之弊,盖自此始矣。

猜你喜欢
  國語卷第十六·韦昭
  1939──中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郭廷以
  读礼通考卷一百三·徐乾学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六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八·佚名
  卷二十九·陈均
  第六辑·佚名
  七七七 两淮盐政图明阿奏恭录勘办《金雀记》等剧本进呈折·佚名
  胶东王李道彦传·欧阳修
  卷二百四十二·杨士奇
  卷三·佚名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进新唐书纠谬原表·吴缜
  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九十八·彭定求

        卷898_1 【浣溪沙】张泌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

  • 卷二百一十二·彭定求

        卷212_1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高適   昔余涉漳水,驱车行邺西。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邂逅逢尔曹,说君彼岩栖。萝径垂野蔓,石房倚云梯。   秋韭何青青,药苗数百畦。栗林隘谷口,栝树森回谿。

  • 第三十一齣~第四十齣·陈汝元

    第三十一齣 慈训【金珑璁】〔云过同上〕鸿沟初隐冻。鸾台寳镜朦胧。嗟双鲤不浮东。无心刺凤。一点靑螺愁重。空泪洒杜鹃红。千里鄕云蝶梦中。相望无复马牛风。谁怜双凤衾初合。社燕何由恋塞鸿。〔云〕过儿。我与你父

  • 第一折·高茂卿

    (搽旦同福童、安童上)(搽旦云)事不关心,关心者乱。虽然和俺两个孩儿分另了家私,想俺那叔叔有个小浑家,唤李春梅,他如今腹怀有孕,若得个女呵罢了,若是得个小厮儿,家私过活,都是他的,我这两个孩儿,可不干生受了一世,只得了这一分家

  • 卷四百二十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二十四鹤类五言古咏怀          【魏】阮 籍鸿鹄相随飞飞飞适遐裔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赋得舞鹤  

  • 第三十卷 宋·缪荃孙

    唐本业寺之记(乾德五年七月立,僧契抚撰,任德筠正书。在上元。夫以星池布彩,扶列宿于元穹,鹤树收光,运真风于像教。远则摩腾人汉,近乃达磨来梁,传三乘一性之宗,古今恒尔。指见智无生之忍,人我自除,所以佛依法住,法假人宏。道本无

  •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佚名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七月初八日,下书曰:“奉天承运英明汗谕曰:皇天祐我,授以基业。为国君者,唯恐有失天授之基业而兢兢业业固守之。汗委任之诸大臣等,自总额真以下,牛录章京以上,尔等应勤敏恪慎,殚心厥职,严守法度,严东

  • 斛律光传·李百药

    斛律光,字明月,少年时就精通骑马射箭,而以武艺闻名于世。魏末,跟随父亲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这时正在行武中,光看见后,骑在急驰的马上向他射箭,趁着射中的机会,将他活捉了过来,这时光才十七岁。得高祖嘉奖,擢升为都督。世宗作

  • 朱世隆传·李延寿

    世隆,字荣宗,..朱仲远的弟弟。孝明帝末年,兼任直阁,加封为前将军。..朱荣上表请求入朝,灵太后十分厌恶他,命世隆到晋阳去安抚和慰问他。..朱荣想把他留下来,他说:“朝廷怀疑哥哥您,所以让我来。如果我留下,他们便会有准备,不是好

  • 第十九章 22·辜鸿铭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 ”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辜讲某国国家(卫国)朝廷的一位官员(公孙朝)问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孔子从哪

  • 卷二十二·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觧卷二十二宋 王昭禹 撰典庸掌藏乐庸及祭祀帅其属而设笋虡陈庸飨食賔射亦如之大丧廞笋虡【典庸器而掌蔵乐器则乐之作也凡以象民功而笋虡则象业故也笋虡所以县钟磬之属也横曰笋植曰虡笋上

  • 卷四十三·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生。何等为十。所谓离愚痴生。放大光明网普照三千大千世界生。除灭一切未来世最後身生。不生生。知三界诸劫悉如幻生。於十方世界普现身生。具足一切智身生。放一切如

  • 地藏法门·李叔同

    1.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言拟偕林子坚居士等将来普济寺,请予讲经。斯时予曾复一函,俟秋凉后即入城讲《金刚经》大意三日。及秋七月,予以掩关习禅,乃不果往。日昨梦惺居

  • 菩萨处胎经 第二卷·佚名

    菩萨处胎经 第二卷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佛树品第四尔时世尊将欲入无余涅槃界。集诸神通大德菩萨。神足变化说不思议法。今我宁可化作七宝树。度此长流永在生死没溺者。令得解脱。即入琉璃定无形三昧。东方去此

  • 卷第六·佚名

    镡津文集卷第六 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 论原 问兵 客以论兵问。而叟愀然曰。何是问之相属也。叟野人也。安知兵乎。客曰。谓子其学兼儒。儒之道具于文武。兵也者武之效也。不知兵孰谓之道。曰道也者何真兵亦仁义而

  • 耕禄稿·胡锜

    诏曰民以食为天食不可缺则民不可惰尧敬授禹粒乂盘庚曰力穑乃有秋此古者驱民之农使着本而食其力我国家躬籍以供祀典制地以行仁政诏寛减赋租勉率亦云至矣比年以来叹愁转徙壮者不縁南亩而无常心岂斧斤夺其时欤繇役分其力

  • 秋柳·郁达夫

    一间黑漆漆的不大不小的地房里,搭着几张纵横的床铺。与房门相对的北面壁上有一口小窗,从这窗里射进来的十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早晨的光线,在小窗下的床上照出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的睡容来。这青年的面上带着疲倦的样子

  • 观无量寿佛经疏·智顗

    全一卷。隋代天台智顗述。又称观经疏、观无量寿经疏、观经天台疏、天台观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为观无量寿佛经之注释书。内容初立五重玄义,以阐释经名。次判观无量寿佛经系以心观为宗旨,以实相为体,以生善灭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