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四

成化十六年六月庚戌朔免狭西陇西县并巩昌等卫税粮七千八百余石以去年雹灾故也

○敕会州卫带俸都指挥同知阮兴充右参将分守燕河营诸处

○辛亥六科都给事中王坦等言户部郎中张祯叔等奉命往河间府静海县按视皇亲锦衣卫指挥王源侵占民田及其家奴怙势害民诸事具得其状窃惟永乐宣德年间许顺天等八府之民于抛荒田地尽力开恳永不起科此诚 祖宗重国本而厚畿民之心子孙万世遵守而不可违者也且王源受赐之地其初止是二十七项四至分明版册可考令其家奴别立四至吞占民产乃有千二百二十顷有奇可耕者三百六十六顷中多贫民开恳成熟之地朝廷因其乞请并以赐之及因贫民诉告下御史刘乔覆按乔复顾望徇情朦胧覆奏遂使源无所忌惮家奴益以横恣兹祯叔等乃复覆按得实伏望重念国本体悉民情除二十七顷之外皆举以还民仍治乔欺罔之罪则 君恩得以下究而臣庶不敢上欺矣有旨此事已令该部处置未报若等不谙事体违理进言本当究治姑宥之

○壬子埸故秦府镇国将军公镀夫人樊氏食米岁一百石时保安王诚潢奏夫人二子辅国将军诚滽诚滁相继而卒请给养终身故有是命

○赏大同宣府杀贼有功官军银七百四十余两绢二百余疋布四百七十余疋

○复给宁府仪宾王允寿食禄先是允寿坐事革冠带停禄其后宁王为之请得冠带允寿复援例乞禄故复给之

○癸丑升山东按察使李益为山西左布政使

○工部左侍郎王诏奏乞致仕诏许之仍给驿还乡时工部尚书王复去任诏以次当补既而升右侍郎刘昭代之诏悒悒不乐遂求去

○诏禁贵戚势家侵占民田者时皇亲王源占田事发差官勘实 上命旧赐源地仍给管业余俱还官给民牧种家奴首恶者二人俱杖五十械送原籍当差户部请备榜通行禁革从之

○晋府永和王奇淯母妃张氏与太原卫卒王锐并一僧为淫乱宫女亦有与外人通者仪宾陈谏为诗以讽且将白王逐锐等锐等以告妃妃遣人诱谏入宫殴杀之并教一宫女诬谏为淫戏令王奏之谏子具奏其事朝廷命内官偕锦衣卫千户往山西会巡抚巡按暨都布按三司问状妃及宫女四人皆自经死内官同巡抚等官各以状闻晋王钟铉以奇淯年幼不能制其母为之请罪并下都察院以具狱覆奏有旨此曹出入王府肆为淫乱又谋杀人悖理殊甚锐与僧俱斩之与宫女通四人同谋杀人者一人皆绞宫女三人赐自尽从杀人及知其事者十三人俱发充边军永和王其下敕切责仍录狱词写书谕诸王府

○甲寅实授南京试监察御史胡汉孙需吴泰李珉为监察御史汉云南道需四川道泰浙江道珉江西道

○乙卯户部奏开中盐课辽东中两淮存积盐七万五千引引米一石二斗常股盐四万五千引引八斗两浙积盐四万七千六百八十五引引米豆九斗常股三万五千引引六斗广东盐二万四千三百十五引引三斗福建盐七万三千引引四斗大同中两淮存积盐四万引引豆一石六斗两浙存积盐四万七千五百八十一引引米豆九斗常股五万三千引引六斗长芦存积盐三万四千四百十九引引三斗五升广东盐六万五千引引三斗时太监汪直奏边饷缺故也

○丁巳山西襄垣县生员李敬阑入午门称冤诉本县知县柳豸罪得旨执送锦衣卫狱时豸以御史缺员徵赴吏部并执豸命锦衣卫百户送至山西会巡按并三司官问状得其本末奏上事连提学佥事沈钟都察院以具狱覆奏有旨敬有罪辄敢入朝称冤难同常例即发口外为民豸行事挟私难任风宪免赎罪降官二级外任钟徇情颠倒文案有失宪体下巡按御史逮治坐赎杖还职

○戊午升浙江右布政使刘璋为本司左布政使江西按察使钱进为福建右布政使

○巡按辽东监察御史强珍奏建州班师之后虏即入叆阳清河二堡之境四散杀掠男妇五百余名头畜无算实由前巡抚都御史今户部尚书陈钺启衅邀功以致虏报复旧怨其守堡指挥王英白祥及分守副总兵都指挥吴王□赞右参将崔胜等俱不能防御而镇守总兵等官太监韦朗都督缑谦等又各畏罪贪功隐匿前事直待朝廷论功升赏陈钺回京之后始以奏闻实为欺罔请皆逮问以正其罪兵部尚书余子俊等覆奏引 皇明祖训参钺累犯死罪不宜再纵当从珍言 上命吴王□赞崔胜戴罪杀贼韦郎停岁赐食未半年缑谦陈钺各停俸一年余皆属珍逮问之

○己未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申浚等赍笺文贡马及方物来朝贺 皇太子千秋节赐宴并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追赠湖广平江县知县宋鉴为岳州府通判典史张澄本县主簿俱录其子为国子监生免鉴家人沈学许镇王福亲丁一人终身徭役时县境有寇鉴等率民快及学等追捕之为贼所害巡抚等官以闻故有是命

○再宥宣府镇守太监廖亨总兵官署都督同知周玉巡抚都御史张颐等罪先是亨等尝再失机获免至是虏入葛峪堡劫掠人畜不能防御兵部劾奏 上仍贷之庚申治松潘失机罪成化十四年十二月番贼入松潘境毁庐舍掠牛马杀守堡卒一人虏八人以去都指挥徐旻及守堡千户陈辅徐铠不能御以报镇守副总兵尧彧整饬兵备按察副使周正方遣人以羊酒赎于贼被虏者皆得还彧等因奏其事兵部请下巡按御史问状得实旻等三人罪当充军彧正方亦有罪当逮治都察院以具狱覆奏请下御史逮治彧等有旨从之旻等三人免充军降官一级本卫差操

○致仕工部右侍郎李颙卒颙字思诚广东博罗县人正统丙辰进士由刑部主事擢福建按察司佥事未几升参政综理海道景泰丙子调任于山东天顺戊寅进右布政庚辰入觐时天下官旌异者仅十人而颙预马赐宴于礼部兼锡金织袭衣转左布政丁父忧改浙江成化丙戌召为工部右侍郎钱塘江溢冲啮堤岸坏民田庐往治之人赖以安居还朝年六十有二以疾乞归至是卒讣闻赐祭葬如例颙廉静寡欲不事声名历官中外皆著声绩为时所称其在闽莆民有游益絅者仗中官势为乡里大害无敢谁何之者颙至除之至今闽人称颂不置云

○辛酉升浙江按察司副使端宏为山东按察使复除按察使陈炜于江西

○先是钦天监奏选官民子弟肄习天文历法已历三年本监据正统年例径奏得旨考中收充天文生事下礼部礼部查成化六年近例复奏得旨会监官覆考得一百七人命俱收充天文生食粮办事退其不中者六人仍留肄习且劾轩等妄引旧例有旨令自陈轩等言侍郎俞钦周洪谟俱挟私憾并郎中黄景尝请托不从以致参奏不肯服罪复命钦洪谟景自陈钦洪谟奏实无挟私事惟景尝以事托之 上以轩等朦胧奏请饰辞掩过欲加究治姑宥之仍停俸三月景请托事实特停俸半年其余连坐者杖而释之

○癸亥太仆寺少卿秦崇服阕复任

○置四川海棠坪等守御千户所调越嶲卫后千户所官军隶之仍设镇西仓从四川镇守巡抚等官奏请也

○甲子太监李荣传奉 圣旨锦衣卫所镇抚梁瑄升本卫百户义官梁德授锦衣卫所镇抚瑄德俱太监梁方族属也

○夜月犯牛宿○乙丑免江西遇灾府县官朝觐

○丙寅兵科都给事中吴源等劾奏辽东镇守太监韦朗总兵官缑谦旧巡抚都御史陈钺等启衅冒功失机匿罪以 祖宗法度为不足畏生灵血肉为不足恤不忠不仁莫此为甚虽为御史强珍所劾不过停俸戴罪情重法轻公论未惬恐边将效尤视失机为等闲以匿罪为得策请重加惩治为人臣欺罔之戒监察御史许进等亦以为言且谓钺如宋黄潜善贾似道其罪尤甚 上曰尔等所言皆是朗等本当重罪但事已处分其已之既而太监汪直自辽东还憾珍奏其事乃奏珍行事乖方妄参被虏人畜名数过多请治其欺罔之罪命锦衣卫千户萧聚往勘如珍奏不实即械至京鞫之○丁卯免大同府州县正官朝觐以边报未息也

○旌表孝子吴仲成等二人节妇李氏等十二人仲成直隶休宁县人汪浩湖广平溪卫指挥清之弟俱孝行卓异始终可称表其门曰孝行南京水军卫总旗许荣妻张氏神武卫指挥刘雄妻吴氏直隶吴县民颜镃妻南京工部员外郎泾之母胡氏长洲县民萧贵妻聂氏丹徒县民钱贤妻淑真河南阳武县民郭宁妻李氏山西襄陵县民解鹏妻邓氏临汾县民叚仓妻刘氏民解宗妻林氏福建福清县民何衢妻俱年少寡居志行贞洁表其门曰贞节卢氏山东齐东县民张佩妻吕氏佩子昌妻姑妇俱早寡守志不移旌其门曰双节

○戊辰升湖广按察使胡德盛为山东右布政使更其名曰靖

○己巳应天府府丞杨守随以母丧去任

○广西按察司副使张敩代副使范镛于郁林州等处抚安夷獠有断藤峡贼党为镛所招抚分居桂林等县敩牒郁林同知黎廉往招抚谕遣散归故地贼时己恳田为家计而欲去强逐之且焚其居因聚众挈其孥突出容县界杀千户一人旗军丁夫百二十人总督都御史闻之遣镛往郁林招抚贼有诣镛自言其事者镛以报总督都御史朱英等会官具奏下巡按御史逮敩及廉等问状敩廉罪俱当充军敩廉各上奏申辩会镇守广西内官副总兵等奏敩前后招抚功迹请以赎罪并下英覆按之英言敩等罪俱以奏事不实当徒例赎复官且有招抚功迹可赎镛当招抚时因私忿以公事罪其属官亦当治罪都察院覆奏有旨敩廉赎罪毕冠带闲住镛下巡按御史逮治之

○夜东方流星如盏大自昂宿东北行至井宿尾迹炸散

○庚午升狭西按察司副使王瀛为本司按察使

○辛未内阁书办太常寺卿林章服阕复任

○升工部郎中张达为应天府府丞

○升监察御史阎佐为浙江按察司副使

○壬申晓刻金木二星相犯○给真人胡守信父宗海追赠太常寺寺丞敕命

○甲戌刑科左给事中赵杲乞归终养许之

○兵部奏添设皂隶一百一十九名于直隶真定等五府河南山东二布政司取拨以传奉额外官多故也

○乙亥 孝庄睿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杨伟祭 裕陵

○升太常典簿蒙以聪为本寺寺丞九年秩满也

○户部右侍郎阎本卒□字宗元狭西邠州人景泰甲戌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提督永平山海等处粮草成化丙戌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蓟州等处赞理军务寻兼畿郡考官吏因乞致仕许之庚子复起为户部右侍郎督饷西北归得疾卒年五十七 上遣官谕祭有司营葬事本强果有干力质实无伪在畿郡时尝议甓涿易保定诸城而委任非人区处无法民间嚣然不宁给事中吴槚者奏止其役识者惜之其后因请给军官药而所开有海马之类为方贤所譛致仕及其再入或以为进不由正然公论亦有深咎云

○都督佥事王刚卒□直隶江都县人永乐二十年袭父文职为大同左卫指挥同知正统十四年升指挥使景泰元年升都指挥同知未几以草塘功升都督佥事至是卒讣闻赐葬祭如例男琮袭授指挥同知注大同左卫

○丙子朝鲜国王李娎遣陪臣韩致亨等贡马及方物来朝谢恩赐宴并金织衣彩叚等物有差

○升太常寺寺丞吴道亮为本寺少卿致仕因其以老疾自陈也

○丁丑昭妃王氏薨妃景泰辛未生自幼选入内庭成化十二年册为昭妃至是薨年三十辍朝三日谥曰荣端

○户部奏湖广开中两淮存盐七万引引米九斗或银四钱五分常股八万引引米六斗或银三钱五分两浙存积六万五千引引米五斗五升或银三钱常股八万五千引引米四斗或银二钱五分以巡抚副都御史吴诚奏仓粮缺乏故也

○乌思藏阐化等王所遣进马番人三丹藏卜等奏先于成化十三年朝贡行至岷州因生番窃发曾承巡抚等官省谕劝化归顺边境以安乞照前乌思藏端岳藏卜等从洮州来贡例人给绢四疋纻丝绫衣各一袭事下礼部议宜俯顺夷情从之

○戊寅守备汉中都指挥佥事谷祥原带俸金吾右卫铨注狭西都司守备汉中以母老于京上章奏请于原卫给全俸以餋从之仍命不为例

大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

猜你喜欢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 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魏收
  列传第四 道武七王·魏收
  卷三百三 列传九十·赵尔巽
  卷三·李心传
  卷二·王晫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六·司马光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五 七音略三·纪昀
  第五章 降西北诸部及取西辽·冯承钧
  鲁迅的青年时代·周作人
  卷四十工艺志·黄遵宪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司马迁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杨再思传·刘昫
  卷六·徐自明
  王正黼·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八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古今体一百四十首【庚寅三】仲春朔日躬祭社稷坛曙色辨坛松祈春躬祭重五行欣值土【是日五行属土】二月正兴农爰稼绎洪范主阴考秩宗年年承福胙莫懈一心恭张元

  • 卷502 ·佚名

    张元干 兰溪舟中寄苏粹中 气吞万里境中事,心老经年江上行。 三径已荒无蚁梦,一钱不直有鸥盟。 云收远嶂晚风熟,浪打寒滩春水生。 沤雁北飞知我意,为传诗句濮阳城。 张元干 李丞相纲生朝三首

  • 16.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施蜇存

    临洞庭赠张丞相 八月潮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洪武三十年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置都知监秩正四品掌内府各监行移一应关支勘合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银器用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一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违碍书并请旨销毁《吾学编》等书折·佚名

    二一四 江苏巡抚萨载奏查办违碍书并请旨销毁《吾学编》等书折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四日江苏巡抚臣萨载谨奏,为请旨销毁事。窃查伪妄遗书,臣凛遵谕旨,派委诚妥之员,剀切晓谕,卽速呈缴。前于淮安舟次,据委员陈焱禀复,有藏书之

  • 卷三·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史纂通要卷三元 胡一桂 撰周周武王姓姬名发以木德王【家语】都镐京【镐长安县属永兴军武王即位十三年灭商是为元年己卯在位七年】周之先弃为之祖母曰姜嫄为帝喾元妃生弃好稼穑尧举为农师封邰舜命为后稷

  • 卷十九 食货志五·黄遵宪

    货 币显宗时始造银钱,式如铜钱,中有孔,无文,外无轮廓,径一寸,重一钱八分。后历十八世二百余年,至文武帝乃造铜钱。元明嗣位之和铜元年,银、铜并铸,文日和铜开珍。银钱径八分,重二钱一分强。铜钱径八分,重一钱。帝大炊时复造金钱,

  • 陈钢传·张廷玉

    陈钢,字坚远,应天人。成化元年(1465),乡试中举,授黔阳知县。楚地民俗,守丧期间好击鼓歌舞,陈钢教他们唱古代哀歌,民俗渐度。县城位于沅、湘两江汇合之处,多次决堤,毁坏房屋。钢募人采石筑堤千余丈,防止了水患。南山崖官道数里窄

  • 第二章 秦汉之际·吕思勉

    秦二世的元年,便是公元前二〇九年,戍卒陈胜、吴广,因为遣戍渔阳,自度失期当死,起兵于蕲(qí)。注194北取陈。胜自立为楚王。于是六国之后,闻风俱起。魏人张耳、陈余,立赵后歇为赵王。周市立魏公子咎为魏王。燕人韩广,自立为楚王

  •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佚名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 第七章 悠闲的重要·林语堂

      人类是惟一在工作的动物现在当着我们面前的是人生的盛宴,惟一成为问题的是我们的胃口如何,胃口比筵席更为实在。讲到人,最最难于了解的是他对工作所抱的观念,以及他自己要做的工作或社会需要他做的工作。世间万物尽在

  • 凡例·山井鼎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凡例一世称十三经而今曰七经者据足利学所有也臣【鼎】赐吿三年校书其中所藏经书古本五经之外论语孝经孟子耳且自汉唐艺文志及文献通考有五经六经七经九经之目而不称十三经尔雅孟子古不列之经经之者自

  • 有无品第八十五·佚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假令诸法所有无所有。非佛所作亦非罗汉辟支佛及菩萨所作。云何有诸道分数善恶之差别。有三恶趣及於人道。从四天王上至长寿天高下之殊异。云何复言作是得是。行恶者入三恶趣。行善者得生人道。或生天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建初偈所说曰。迦叶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叶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细脚象力。十细脚象不如

  •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并序上)·宗密

        京大兴福寺沙门宗密述    长水沙门子璇治定  镜心本净像色元空。梦识无初物境成有。由是惑业袭习报应纶轮。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我满净觉者。现相人中先说生灭因缘。令悟苦集灭道。既除我执未达法空。

  • 天台风俗志·陈锺琪

    《天台风俗志》一卷,记台州府天台县风物民情。天台县隶属于今台州市,因天台山而得名,位于浙江省东部、台州市区西北部。三国吴大帝黄武至黄龙三年(222-231年)之间,从会稽郡章安县分置始平县,此为天台建县之始。《小方壶斋舆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说西方阿弥陀之修法。与金刚智译之金刚顶经瑜伽观自在王如来修行经一卷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