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六

万历九年九月壬戌朔礼部进  大报等祀册  上御皇极殿受之

○是日谕礼部  皇四妹长成宜择婚配该部查照选择例行

○贵州宣慰司土舍安国亨差舍人安乐等三名贡马贺  万寿圣节泰宁等卫夷人头目阿都赤及建州等卫都督等官纳木章等俱赴京朝贺各赐宴赉如例内建州指挥使咬郎等十员失落敕书十道暂行停赏俟辽东巡抚官查明另给

○癸亥  上御经筵

○顺义王俺答酋长都督黄台吉等赍表贡马匹鞍辔撒带弓箭等物宴赉如例因请升赏夷人及兀慎摆腰二酋求各给敕书一道又宁镇病故虏官宾兔台吉等三人请各令子弟袭替  上俱从之

○乙丑裁革直隶苏州等府递运所等官八员云南临安等府知事等官三员

○丙寅  上御文华殿讲读

○月犯天江下星

○丁卯  上视朝

○升福建右参议郑秉厚为贵州副使江西左参议李天植为湖广副使

○户部奏蒲州守御千户所屯地坐落临晋等县在山西抚按以非本省所辖不行丈量在直隶抚按不知坐落地方又概称额全免丈若非  明旨着再查明则一时隐射遂为将来之成案而莫可究矣臣等窃谓屯地犬牙相制各省直坐落本境者少跨在别境者多减于原额者少加于原额者多宜敕抚按官互勘交查有过额数多者照军民各地当差姑免入官庶正额咸复永无隐射之弊疏入允行○兵部覆叙万历七年剿广西十塞蛮贼功汉土官旗军民郑以忠等七千六百五十员名升赏有差

○戊辰湖广广元王宪爀久疾请以术雕代行本府礼仪并钤束宗室  上以宗室年老止许其子代行礼仪以示优老之意至一应府事父在子摄不惟嫌于自专抑恐他日起衅仍令广元王自行管理

○己巳停宁夏角□羊部赃赎银照旧存留从巡抚萧大亨奏边镇孤悬赃罚原少故也

○升狭西佥事丁惟宁为江西左参议福建佥事张崶为本省右参议

○庚午升光禄寺少卿萧崇业为太仆寺少卿

○辛未兵部覆山东巡按于应昌勘过辽东袄郎兔大捷功次得旨总督梁梦龙总兵李成梁原荫锦衣各升一级成梁加禄米一百石巡抚周咏升俸一级加授勋阶诰命余将吏军丁等升赏开伍有差

○兵部覆江西抚按官王宗载等题减该省膳夫差马工食料价银三万六千五百七十余两贮库俟积多免该省一岁派徵允之

○诏以山东灾疲青登莱三府八年以前拖欠班余俱准蠲免九年以后减半徵角□羊

○复除原任通政司左参议梁子琦为本司左参议管右参议事升大理寺评事张正道为福建佥事调补原任河南佥事徐学诗为狭西佥事

○毛怜等卫女直夷人都督傅羊公等一百员名赴京进贡宴赏如例

○癸酉  上御经筵  改南京尚宝司卿王蔚为光禄寺少卿

○甲戌  上视朝

○革山东参议赵允升职闲住从巡抚何起鸣劾其才识素庸关防不慎故也

○乙亥升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李己为南京尚宝司卿

○山东抚按何起鸣陈功奏奉  旨清丈通省军民屯粮地民地原额七十六万三千八百五十八顷丈出地三十六万三千四百八十七顷零屯地原额三万六千九百一十五顷丈出地二千二百六十八顷粮悉照旧往日荒地包赔者以余地均减先是丈地均粮屡奉  明旨有司通不遵行惟山东首先完报又调停疲累区画周详  上深嘉之并司道官杨一魁等都着吏部纪录

○丙子霜降节遣侯蒋建元伯费甲金等祭  九陵伯张元善祭  景皇帝陵寝

○  上御皇极殿视朝

○给寿阳长公主庄田二千五百九十五顷零有司徵银角□羊给

○湖广抚按陈省等题景王薨逝官校回京乞免荆州府属坐派月粮及称旧制荆州协济郧阳承天府又协济荆州彼此转解劳费不赀议将二府协济更调一蠲额外之徵一省转输之费部覆从之

○升浙江右营游击李趋为分守福建南路参将

○戊寅  上御文华殿讲读

○署织染局御马监太监张钺奏请钦定织造内称  上用袍服  两宫圣母  中宫等宫  册封九嫔及  潞王  公主婚礼应用叚疋共计一十二万工科给事中李廷仪具题查得万历四年三月造  上用纻丝纱罗奉旨减半止织二万九千余疋五月内织造大婚袍服又减三分之一止五万八千夫礼莫重于大婚制莫急于袍服差官分织仅仅前数今该监胡为有额外之请耶且苏杭节被灾伤民困已极先日  皇上特允科臣之奏取回太监孙隆停免额外织造近日特允部臣之议以帑金仓谷赈济苏松嘉湖今停织未几增织随至赈恤方行征派即加  皇上之心亦必有所不忍者  上曰诸项皆供用急需既东南财匮民穷其陆续从容织进

○福余等卫指挥那木塞等八十三员赴京朝贺  万寿圣节赏赉如例

○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溶卒溶三朝勋旧茂著勤劳诏辍朝一日并与赠官葬祭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王国上屯田六议一议军卫额粮谓屯地有老粮新增之殊徵收遂有本折轻重之异然人情避重就轻不免移新遮旧宜逐一清大将两项本折撘派以免偏累一议达官地土谓降夷赡田具有额数二百年来户绝者没于豪右户蕃者买占民田宜取国初老册清丈照品给与如先朝永不起科例其有踰额数多者照地当差一议查参期限谓屯田完欠久立查参宪单向每隔一年始行致未徵者耽延已完者侵费拖欠愈甚自万历十年为始每岁定于次年三月查参一议丈后余地谓屯地荒芜尚多丈后不无续垦若概拘例停止是弃良田也宜听民开垦酌量起科以补荒年蠲免额项一议经收谓屯牧一应钱粮旧以管屯官徵收私贮乾没难于查考宜令卫经历兼之一议冗员谓京卫一设管屯即有军伴烦费今后惟额多者照旧凡米豆不满百石银不足百两者管屯官悉行裁革户部覆其可行允之

○庚辰兵部覆议五开卫处置事宜言五开接壤苗仲款久滋弊宜更张者六事一移靖州参将于五开以资弹压二移辰州通判于靖州专司粮饷三责成卫官以戢罪本四严捕首恶以遏乱萌五辰泥道兼制黎平通五开血脉六更调兵备龙宗武张思忠疏上得旨该卫去年擅逐守备逼死职官本当剿除念作恶止款首数人且着陈省严督兵备等官责令该卫将首恶胡国瑞等执献正法余党姑与维新余如议行

○立烈妇齐氏牌坊于死所氏京师人翟思棨妻夫死偃卧柩侧绝粒以殉巡视东城御史唐天祥具奏旌之

○兵部覆云南巡按刘维题称土舍袭替有司驳查延缓吏胥乘机横索遂有甘心不袭者今后凡有告袭布政司勘明代题即就彼处冠带抚按衙门仍将代题年月日咨部以凭查考如有愿自赴京及献驯象土物者准与并疏奏闻其纳谷折银事例悉行停免从之

○考试实授孙承南为云南道御史傅顺孙为山东道御史

○升广西都司佥书吕应阳为浙江右营游击

○辛巳  上御文华殿讲读○壬午吏部上郧阳善后事宜谓郧阳抚治既革行都司经历断事等官及郧均二驿地僻差简俱宜省革止添设参将一员及下荆南道参政兼宪职改驻郧阳以便弹压<婠勶-釒>上允行

○癸未  上御经筵

○定四川兵马钱粮见在总数以万历七年为额实在卫所官军五万三百三十八员名马一千九百二十三匹添设总副参游官军三万二千七百六员名马七十四匹岁支俸廪衣甲本色米豆十八万九千九百四十余石折色银三十三万九千八十余两

○移广西浔梧参将于岑溪县连城乡为抚插猺獞也

○户部覆广西抚按郭应聘等题广西通省均徭里甲兵饷驿传银岁编一十七万三千四百零视旧额实减去一万  千七百四十一两乞刊册遵守从之

○山西佥事季遐龄以病乞休诏以副使新衔致仕

○甲申  上视朝

○山西徐沟及祁岚二县城成录先后效劳等官有差

○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国光以年老屡疏乞休  上温旨留之

○升保定总兵官刘凤翔为南京后军都督府佥书兼提督神机营务

○乙酉原任巡抚河南右副都御史胡尧臣卒诏以未经考满与祭一坛葬减半尧臣四川安居人雅以风节自持不肯依违时局士论重之

○原任南京工部尚书陈绍儒卒给葬祭如例绍儒广东南海人曾以部郎管仓差条议牧政减草料十八万两云

○丙戌  上御文华殿讲读

○增云南武定府学生员廪增各五名武定于隆庆元年设学人材骤盛巡按御史刘维以寻甸事例请故有是命○丁亥建  潞王及  五公主府第兴工

○兵部覆山东巡按于应昌勘过万历八年锦义地方获功阵亡被伤把总张国忠等升赏有差

○升山东都司谭敬承为钦依改设参将驻劄郧阳地方

○刑部奏请处决重囚  上命暂免行刑

○戊子户部奏临德二仓节年全收本色以防漕粮缺额今河道通行漕额无欠两处积粟至一百万石年久恐成朽腐合无暂住本色改角□羊折色俟陈粮支放过半仍收本色为便从之

○以湖广历年水旱免本省积欠协济贵州等项银两又命该省起运钦赏诸绢悉改官角□羊不得复佥小民承运库贮绢见支二年许折价一年从湖广抚按陈省等奏也○福余等卫都指挥使打都等差头目桶罕贡马朝贺赏赉如例

○己丑  上御文华殿致斋

○山西督抚郑雒等奏称偏老二所及太原等卫灾伤重大乞将屯粮改折一年每石徵银三钱部覆如议

○福建抚按劳场安九域题称兴化府城西北高冈遗在城外以险予敌先年两经残破合用府库积剩无碍银两开拓城垣二百丈包高冈于城内诚为控扼绸缪之计  上允其请

○庚寅番僧坚参札巴等四员名自虏帐传经还  上多其有化道属之功赏禅衣坐具及僧服靴袜等物有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 高宗二十九王 后主十一子·姚思廉
  卷二百六十七 熙寧八年(乙卯,1075)·李焘
  ●卷二百二十一·徐梦莘
  第六十六回 逞奸谋擅权易主 讨逆贼歃血同盟·蔡东藩
  唐鉴卷六·范祖禹
  卷二百七十·杨士奇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卷二十二·陈均
  明季荷兰人侵据彭湖残档·佚名
  一四三一 山东学政翁方纲奏恳准翁树培赶赴盛京重阅全书折·佚名
  四六五 浙江巡抚王亶望奏孙仰曾等人请翻刻聚珍版书籍折·佚名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马骕
  卢纶传·欧阳修
  黄绾传·张廷玉
  第四节 开、天边事(三)·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九·丁绍仪

    【乐府古辞】【相和歌辞】〖相和。汉旧曲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本一部。魏明帝分为二。晋荀勖采旧辞施用於世。谓这清商三调歌诗。即沈约所谓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者也。唐乐志云。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曲

  •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臧懋循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元)武汉臣撰●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杂剧目录楔子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李幼奴挝伤似玉颜 正名 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楔子〔冲末扮孛老同卜儿旦儿正末

  • 方泉诗集巻一·周文璞

    宋 周文璞 撰钟山赋陟古阜兮逶迟望古乡兮徘徊日忽忽兮欲下捈予心兮诉哀昔王气之初发有神人之称孤逮温雒之弗竞亦中兴于此都乃因融结以作镇倚崔嵬而在东指牛首以立阙背龙盘而作宫后季嗣兴规模屹隆张皇帝图咨谋国工隂

  • 卷三 内篇三·章学诚

      ○史德   才、学、识三者,得一不易,而兼三尤难,千古多文人而少良史,职是故也。昔者刘氏之玄,盖以是说谓足尽其理矣。虽然,史所贵者义也,而所具者事也,所凭者文也。孟子曰:"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义则夫子自谓窃取之矣

  • 朱子年谱卷二·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淳熙二年乙未四十六岁夏四月东莱吕公伯恭来访近思录成【文集书近思录后云淳熙乙未之夏东莱吕伯恭来自东阳过余寒泉精舎留止旬日相与读周子程子张子之书叹其广大闳博若无津涯而惧夫初学者不知所入也因共掇

  • 第四五四佥禀光绪十二年十二月初二日一二二三一--一·佚名

    大隘北埔等庄生监、乡耆、殷绅等,禀举何廷辉为总理具佥禀治下竹北一保大隘北埔等庄乡耆曾德友、生员曾学熙、彭裕谦、贡生曾云龙、刘国珍、监生姜桢、朱维清、彭修元、彭龙骧、庄福全、张焕章、彭

  • 卷五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五十       宋 苏辙 撰乐毅列传第二十七乐毅其先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封以灵寿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有沙丘

  • 卷五 时则训·刘安

    孟春之月,招摇指寅,昏参中,旦尾中。其位东方,其日甲乙,盛德在木,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苏,鱼上负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衣青衣,乘苍龙,服苍玉,建青旗,食麦与羊,服八风水,爨萁燧火。

  • 钦定书经传説汇纂卷十七·王顼龄

    蔡仲之命集传蔡国名【地理今释蔡国今河南汝宁府上蔡县县西南十里有故蔡城杜预云武王封叔度于汝南上蔡至平侯徙新蔡昭侯徙居九江下蔡也】仲字蔡叔之子也叔没周公以仲贤命诸成王复封之蔡此其诰命之辞也今文无古文有○案

  • 卷十一·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一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秦 季札观乐诗之次第秦处魏唐之上圣人删诗以秦次唐岂无其说意者秦为陇西之国与戎杂处既不用周礼至以人从死夫不用周礼是不能用夏变夷以人从死是变於夷者也

  • 诗经通论序·姚际恒

    诗经通论 清 姚际恒 序 卷前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诗经通论序               

  • 昭公·昭公二十八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公如晋,次于乾侯。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六月,葬郑定公。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冬,葬滕悼公。【传】二十八年春,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之?其造于竟。」弗听。

  • 卷第三·佚名

    嘉兴大藏经 青城竹浪生禅师语录青城山凤林寺竹浪生禅师语录卷第三嗣法门人真纯等编小参辛酉昭觉结制小参今晚生上座要与诸人商量佛法汝等从木以来者一段大事因缘各各具足眼同见耳同闻鼻同嗅舌同论手同执捉脚同运奔

  • 清洁女工之死·阿加莎·克里斯蒂

    《清洁女工之死》是阿加莎·克里斯蒂所著侦探小说,属于“赫尔克里·波洛”系列。麦金蒂太太死了,是被人残忍地击中后脑勺致死的。嫌疑立即被锁定在性格怪异的房客詹姆斯·本特利身上,因为他的衣服上沾有死者的血迹和头发

  • 八骏图·沈从文

    短篇小说。沈从文著。初收入193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短篇小说集《八骏图》。小说描写了一群受过欧风美雨新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旧社会知行乖戾,内心空虚,生命之根被拔出土壤,而不知归属的故事。作品的主

  • 奈何天·李渔

    传奇。又名《奇福记》。清李渔《笠翁十种曲》之一。内容与作者所著小说《无声戏》中《丑郎君怕娇偏得艳》及《连城璧》中《美妇同遭花烛冤,村郎偏享温柔福》二篇大抵相同。写荆州人阙素封家室巨富而相貌奇丑,且有恶臭。

  • 柳如是别传·陈寅恪

    诗人评传。今人陈寅恪撰。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陈寅恪文集》之七。全三册,八十馀万字。分缘起、清河东君最初姓氏名字之推测及附带问题、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附河东君嘉定之游)、河东

  • 物犹如此·徐谦

    《物犹如此》为清代翰林徐谦所著,书中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关于动物的种种有趣的见闻辑录成编,并将这些动物们互助友爱、聪明机警的诸多感人事例,按孝友、忠义、贞烈、慈爱、恤孤、眷旧、践信、守廉、翼善、救难、酬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