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卷 汉至元荐辟

汉  荐  辟

    江宁府

张  磐  秣陵人,字子石。举孝廉,官至庐江太守。

李  南  丹阳句容人,字孝山。永元中徵诣廷尉,又举有道,辟公府。

    苏州府

严  助  吴人。举贤能,擢中大夫、会稽太守。

顾  综  吴人,字文伟。举有道,历御史大夫、尚书令。

妫  览  吴人。举孝廉,孙翊领丹阳太守,礼致之,为大都督。

戴  员  吴人。举孝廉,孙翊为丹阳太守,礼致之,为郡丞。

孙  权  吴人,字仲谋。州举茂才,郡察孝廉,又举明经第。

孙  翊  吴人,一名俨,字叔弼。举孝廉,又辟司空。权弟。

孙  匡  吴人,字季佐,权弟。举孝廉茂才。

顾    吴人。举孝廉。一作“明经”。

朱买臣  吴人,字翁子。召见,拜中大夫。

朱  桓  吴郡吴人,字休穆。孙权为将军,除余姚长,官至奋武将军,领彭城伯。

孙  策  本吴郡富春人,徙曲阿。马日殚辟拜怀义校尉,袁术又表为折冲校尉。

张  敦  吴郡人,字叔方。孙权为车骑将军,辟西曹掾。

顾  雍  吴郡吴人,字元叹。州郡表荐,弱冠为合肥长,仕至大理奉常,领尚书令,封阳遂乡侯。

梁  寓  吴人,字孔孺。孙权观曹公,曹公因以为掾。

沈  友  吴郡人,字子正。孙权以礼聘。

吴  景  吴人,徙钱塘。为广陵太守。袁术僭号,委郡东归,王浦表为扬武将军。

张  元  吴郡人。轻财重士,为孙权东曹掾。

徐  盛  客居吴,本琅琊莒人,字文向。孙权统事,以勇气闻,为别驾。

皋  宏  吴郡人,字奉卿。以桓荣称其经术,光武召为议郎。

陆  续  会稽吴人,字智初。辟别驾从事。

    松江府

张  武  青浦人。太守第五伦举孝廉。

陆  康  青浦人。季宁郡守臧明举茂才,季肃再举。

    常州府

许  武  宜兴人。举孝廉,长乐少府。

许  晏  宜兴人。许武弟。举孝廉。《王志》、《陈府志》俱作“景”。

许  普  宜兴人,晏弟。举孝廉。

许  荆  宜兴人。举孝廉,永元中为谏议大夫。晏孙。

高  彪  无锡人。试经第一,除郎中,校书东观,迁内黄令。

高  岱  无锡人,彪子。建安中,举孝廉。

彭  修  武进人,字子扬。州辟从事。

    镇江府

陶  谦  丹阳郡人,字公祖。察孝廉,举茂才,又除舒令,后拜议郎,官至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

包  咸  吴郡曲阿人,字子良。光武中,举孝廉,官至大鸿胪。

    淮安府

枚  乘  淮阴人,字叔。景帝时,召拜农都尉。

枚  皋  淮阴人,字少孺。乘子。以上书梁共王,召为郎,后武帝召入见待诏,使匈奴。

申章昌  楚人。以荐博士。

单  飏  山阳湖陆人,字武宣。举孝廉,仕至尚书。

  扬州府

刘  瑜  广陵人,字季节。延熹八年,杨秉举为贤良方正。

昊 奉  广陵人。举孝廉。

徐  瑶  广陵海西人。举高第,辟公府。

徐  淑  广陵海西人,字伯进。举茂才,仕至度辽将军。

臧  旻  广凌射阳人。辟司空。

臧  洪  广陵射阳人,旻子,字子源。拜童子郎,举孝廉,灵帝末,张超请为功曹。

张  纮  广陵人,字子纲。举茂才,察孝廉,公府辟,皆不就,后仕孙权为长史。

徐  宣  广陵海西人,字实坚。辟曹操司空掾属,又桓范荐为仆射。

陈  琳  广陵人,字孔璋。为何进主簿,后曹操辟为司空军谋祭酒,徙门下督。

陈  矫  广陵东阳人,字季弼。陈登请为功曹,又辟曹操司空掾属,除相令,后魏至司徒。

秦  松  广陵人,字文表。与陈端同为孙策见待谋谟。

陈  端  广陵人,字子正。同上。

吕  岱 广陵海陵人,字定公。召署录事,除余姚长,仕至大司马。

   徐州府

陈  宣  萧人,官谏议大夫。

刘  辽  沛国萧人,矩叔父。辟议郎。

刘  矩  沛国萧人,字叔方。举孝廉,迁雍邱令,后太尉胡广又举贤良方正。

施  雠  沛人,字长卿。梁邱贺荐拜为博士。

蔡千秋  沛人,字少卿,以善《穀梁》、《春秋》召见,擢谏议大夫、给事中。

严延年  东海下邳人,字次卿。以学法律,选除御史掾,又征诣御史府及丞相掾,并擢好畤令。

弘  恭  沛人。以明习法令,选为中尚书。

严彭祖  东海下邳人,字公子。以高第为左冯翊。

刘  向  沛人,字子政,本名更生。以行修谏议大夫,又荐擢散骑宗正给事中 。

陈  球  下邳淮浦人。阳嘉中举孝廉,后辟公府。

陈  瑀  下邳淮浦人。举孝廉,辟公府,袁术用扬州刺史。

姜  肱  彭城广戚人,字伯淮。以孝行,州郡辟命不就。又征太守及大中大夫,诏书至家,均不就。

陈  珪 下邳淮浦人,球兄,字汉瑜。举孝廉,又举茂才。

陈  登  淮浦人,珪子,字元龙。举孝廉。

张  昭  彭城人,字子布。察孝廉不就,举茂才,不应。后由徐方避难扬土,为孙策长史、检军中郎将。

张  承  彭城人,字仲嗣。以才学辟西曹掾,仕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昭子。

张  奋  彭城人,昭弟子。以造作攻城大攻车,步骘为将军,仕至平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周  城  下邳人。以时有荐者,太祖辟之。

蔡 款 彭城人,字文德。张承甄拔之,官至卫尉。

严 峻 彭城人,字曼才。张昭进之孙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及横江将军。

魏 讽 沛人,字子京。辟钟繇西曹掾。

翟 牧 沛人,字子况。受易学,为博士。

鲁  赐 砀人。受学申公,为博士,官东海太守。

刘  洽 彭城人。举明经。

庆  普  沛人,字孝公。以受后氏曲台记,为东平太傅。

庆 咸 普族子。以受庆氏礼,为豫章太守。

闻人通汉  沛人,字子方。以论石渠,至中山中尉。

桥 仁 梁人,字季卿。宣帝时辟经学,为大鸿胪。

刘 平 彭城人,字公子,本名旷。举孝廉,显宗初,钟离意征拜议郎。

宪  忠 梁人,字公诚。灵帝时辟公府。

    海  州

糜  竺  东海朐人,字子仲。辟陶谦别驾。

三国·吴魏荐辟

    江宁府

韦  曜  本名昭,云阳人。官仆射侍中。

    苏州府

陈  炜  吴郡人,宿卫郎中。

朱  据  吴郡吴人,字子范。黄武初,征拜五官郎中。

沈  珩  吴郡人,字叔方。以讽议举正,被孙权旌命,至车骑将军,补海昏令。

张  温  吴郡吴人,字惠恕。以顾雍称,征拜议郎、选曹尚书,后官至太子太傅。

孙  桓  吴人,权宗室。以博学强记,擢武卫都尉,仕至建威将军。

顾  悌  雍族人,字子通。以孝弟廉正闻于乡党,年十五为郡吏,除郎中。

徐  原  吴郡人。以吕岱荐拔,官至侍御史

朱  诞  吴郡人,字永长。举吴贤良,累迁议郎。

严  隐  吴郡人,字仲弼。举吴贤良,宛陵令。

吾  彦  吴郡人 ,字士则。吴大司马陆抗以有勇略,擢用之,迁建平太守。后仕晋,顺阳王畅更荐之,迁散骑常侍。

顾  霸  吴郡人,辟州主簿。

    松江府

陆  绩  青浦人,字公纪。孙权辟为奏曹掾。

陆  瑁  青浦人,字子璋。嘉禾初,征拜议郎。

顾  承  青浦人。嘉禾中,与陆瑁俱以礼征。

陆  祎  青浦县人,字元容。赤乌六年,征为宿卫郎中。

陆  逊  吴郡吴人,字伯言。吕蒙荐拜偏将军。后权嘉逊功,令历本州举,乃使扬州牧吕范就辟别驾从事,举茂才。

陆  胤  凯弟,字敬字。始为选曹,永安初,征西陵督,华核又表荐之,宜召还都,宠以上司。

  常州府

周  鲂  宜兴人。举孝廉,鄱阳太守。

华  羁  武进人,字永光。以文学入为秘书郎。

周  处  阳羡人,字子隐。励志好学,州府交辟。入谄,除楚内史,征拜散骑常侍。

    镇江府

韦  昭  吴云阳人,字弘嗣。少好学,能属文。历迁太子中庶子。孙皓立,为侍中。

华  核  吴武进人,字永先。仕为中书丞, 孙皓立,迁东观令,领右国史.

    扬州府

刘  颂  广陵人,字大雅。察孝廉,举秀才,皆不就。魏文帝辟为丞相掾,后仕晋,至光禄大夫。

华 融  广陵人,太子庶子。

吕 岱  海陵人,孙权署录事。

戴  渊  广陵人,名犯高祖讳,以“若思”行。举孝廉,入洛,陆机荐之,赵王畅更荐之,迁散骑常侍。

晋  荐  辟

    江宁府

王  璇 六合人。荐举人材,官御史中丞。

王  鉴 六合人。举人材,官永兴令。

王  涛  六合人。举人材,著作郎。鉴弟。

王 戭  六合人。举人材,著作郎。涛子。

纪  瞻  丹阳秣陵人,字思远。吴察孝廉,不行;举秀才 ,永康初,州又举寒素,辟东阁祭酒。

葛  洪 丹阳句容人,字稚川。檄命、礼辟皆不就。元帝为丞相,辟为掾。咸和初,三司。召补主簿,又干宝荐文堪国史,选散骑常侍。

许  谧  句容人。以博学知名,官至散骑常侍。

颜延之  琅玡临沂人,字延年。宋国建,奉常郑鲜之举为博士。高祖受命,徙尚书仪曹郎。

王  宏  琅玡临沂人,字休元。以清操知名,武帝召补谘议参军。后仕宋,封安县公。

王  华  琅玡临沂人,字子陵。宋武帝北伐时,州主簿,历职著称。又文帝镇江陵时,西中郎主簿,谘议参军。

    苏州府

蔡 洪 吴郡人,字叔开。初仕吴,太康中,本州从事,举秀才,仕至松滋令。

顾  荣  吴国吴人,字彦先。初仕吴,后仕入洛。齐王冏召为主簿,又为长沙王长史。惠帝时征散骑常侍,不应。永嘉初,征侍中,闻乱不行, 后仕元帝为为军司,加散骑常侍。

顾  秘  吴郡吴人。州辟主簿,举秀才,除余杭秣陵令,并不行。元帝为镇东将军,辟丞相掾。

顾  和  吴郡吴人,字君孝。王导为扬州,辟从事别驾,永昌初又除左曹掾,及太宁初主簿,仕至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顾  众  吴郡吴人,字长史。元帝时,王敦请为从事,官至尚书仆射。

吴  震  吴郡人。大兴初,以学行清修,华谭荐为著作佐郎。

张  愚  吴郡人,字长宗。举孝廉,试高第,为刘琰所举,补太常博士。

    松江府

陆  机  青浦人,字士衡。张华荐之,杨骏辟为祭酒。

陆  云  青浦人,字士龙。年十六,举孝廉入洛,张华荐以公府掾。

张  翰  青浦人,字季鹰。齐王冏辟为大司马掾。

陆  烨  青浦人,字士光。元帝初镇江左,辟为祭酒。

陆  纳  青浦人,初辟为武陵王掾,州举茂才。

陆  玩 烨弟,字士瑶。辟东海王掾,不就。元帝镇江左,引为丞相参军,仕至开府仪同三司。

  常州府

周  玘 宜兴人,鲂孙,处子。举秀才。

周  札  宜兴人,玘弟。举孝廉。

周  彝  处侄子。少知名,元帝辟为丞相掾。

朱  风  晋陵人。大兴初,以学行清修,华谭荐为著作佐郎。

    镇江府

祖  逖  见《名贤》。侨居京口,本范阳人。

刘  惔

徐  邈  居京口,本东莞姑幕人,字野民。

徐  广  生长京口,本东莞姑幕人。

何令忌  居京口,本东海郯人。州辟。

刘穆之  世居京口,字道和,本东莞莒人。

臧  焘  居京口,本东莞莒人。太元中举,除临沂令,为太学博士,又除侍中。宋高祖受命,召拜太常。

    扬州府

张  訚  丹阳人,字敬绪。以才干贞固,薛兼进之,元帝即引为安东参军。

薛  兼  丹阳人,字令长。吴平入洛,察河南孝廉,辟公府,除比阳相,仕至太子少傅,加散骑将军。

华  谭  广陵人,字令思。年十八,周浚引为从事。太康中,嵇绍举为秀才,官至秘阁,加散骑常侍。

戴  邈  渊弟,字望之。弱冠举秀才。永嘉中,出为征南军司,仕至尚书仆射。

韩  绩  广陵人,字兴齐。辟司徒王导掾,不就。咸康末,以孔瑜、诸葛恢奏荐,召拜博士。

高  悝  广陵人,子嵩。字茂琰。何光为扬州,引为主簿,又举州秀才,除太学博士。又为元帝参军,复至丹阳尹、光禄大夫,封建安侯。

刘  粹  居京口,本沛郡萧人。,初为州从事,高祖克京城,参建武军事。后仕宋,以佐命功,改封建安侯。

甘  卓  丹阳人,字季思。郡命主簿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

盛  彦  广陵人,字翁子。吴平、陆云荐为大中正,又刘颂举为小中正。

陶  回  丹阳人。辟中军主簿,不就。王敦为大将军,命参军。后王导为司徒,又引为长史。

徐  宁  侨居丹徒,本东海郯人,字安期。桓彝荐之,庾亮迁吏部郎。

戴  颙  居京口,本谯郡铚人,字仲若。初辟太尉行参军、琅玡王司马属,不就。宋国初建,辟散骑常侍通直郎,不起。元嘉二年,征国子博士、太子中庶子,并不就。

徐  豁  广兄子,字万同。隆安末,举太学博士。宋永初时,为徐羡之镇军司马。元嘉初,以精练法理,为时所推。

刘  友  广陵人,与颂同里。辟公府掾。

高  嵩  甘泉人,悝子。

    徐州府

刘  毅  彭城沛人,字希乐。州从事,又为桓宏参军,后以武功封南平郡开国公。

刘  劭  彭城人。辟琅玡王丞相掾。咸康世,历御史中丞、侍中、尚书。

檀凭之  高平人,字庆子。初为会稽王骠骑行参军,又桓修长流参军。

檀  韶  道济兄,字令修。初辟本州从事。

刘  钟  彭城人,字世之。宋武帝建义旗,拔为郡主簿。后除南齐国内史,封为安丘县五等侯。

刘  绥  彭城人。举秀才。

   海  州

王  雅  东海郯人,字茂达。州檄主簿,举秀才,除郎中,官至左仆射。

南朝·宋荐辟

    江宁府

张约之  六合人。举人材,官梁州府参军。

刘  琎  建康人,举茂才。

陶宏景  丹阳秣陵人。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颜  邵  琅玡临沂人。以刚正为谢晦所知,用为领军司马。

王  琨  琅玡临沂人。除奉朝请,元嘉初,荐尚书仪郎、州治中。

王昙首  琅玡临沂人。除著作郎,不就。辟王大司马,又太祖冠军时,行功曹。

王  微  琅玡临沂人,字景元。年十六,举秀才及右军参军,不就。起家司徒祭酒,辟南平王铄谘议参军,不就。仍除中书侍郎、义兴太守,并固辞。吏部尚书江湛举为吏部郎。

王景文  琅玡临沂人,起家太子太傅主簿,出为江夏王义恭、始兴王浚征北后军二府主簿,除南平王铄司空长史,又与散骑常侍选。大明中,征为侍中。

王僧朗  景文父。元嘉中,以谨实见知,为湘州刺史。

颜师伯  琅玡临沂人,字长深,臧质为徐州,辟为主簿。又荐衡阳王义季征西行参军。世祖镇寻阳,启太祖请为南中郎府主簿,又启为长史正佐,未许,乃自版为参军事。

颜  竣  延之子。初举太学博士,出为抚军主簿。元嘉中,召补尚书郎。

王延之  琅玡临沂人,字希季。州辟主簿,举秀才,又敕明帝时材官。

王  素  琅玡临沂人,字休业。孝武帝即位,诏举隐士,擢太子舍人。大明中,太宰江夏王义恭开府,辟仓曹属;泰始六年,召太子中舍人,并不就。

王粲之  延之伯父。举秀才。

王逡之  琅玡临沂人,字宣约。起家江夏王国常侍,除山阳王骠骑参军。升明末,王俭以有儒术为著作郎。

王思远  琅玡临沂人。辟南徐州主簿。齐建元初,竟陵王司徒录事,并蒙赏接,除建安内史,又与武帝举士之选。

王  缋  琅玡临沂人,字叔素。弱冠秘书郎。齐武帝为抚军时,张岱选为长史.

王秀之  裕孙,字伯奋。起家著作郎。

    苏州府

顾宪之  吴郡吴人,字士思。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元徽中,为建康令.

陆  徽  吴郡吴人,字休猷。郡辟主簿,扬州王宏卫将军主簿。元嘉中,除使持节交、广二州军事。

陆慧晓  吴郡吴人,字叔明。举秀才,除高帝辅政时尚书殿中郎,又撰答诏草,引为太傅东阁祭酒。建元初,选武陵王烨功曹。

陆仲元  吴郡吴人。以事用见知,历官右卫将军、侍中。

褚伯玉  吴郡人。辟议曹从事,不就。

    松江府

顾凯之  青浦人。王宏辟为扬州主簿。

顾  愿  青浦人。凯之弟,渊之子,大明中,举茂才。

    常州府

张  绪  岱兄子,字思曼。州辟议曹,举秀才,以从叔畅言,用尚书仓部郎。选补右仆射,仕至领太常乡国子祭酒。

徐  耕  晋陵延陵人。元嘉时,以助振县官上言,诏书褒美,酬以县令。

周山图  义兴义乡人,字季寂。元嘉末,以应募除员外郎。泰始初,以仆射王彧举为将领。后仕齐,封晋兴县男。

萧  嶷  齐太子第二子。起家太学博士。

    镇江府

刘琨之  为景陵王诞司空主簿,诞叛,以不从被杀。

邱巨源  兰陵人。举丹阳郡孝廉。

关康之  世居京口,字伯瑜。元嘉中,太祖以有学义,除武昌国中军将军,又辟南徐州从事西曹。孝建初,陆子真荐,加征聘。泰始初,召通直郎,不就。

臧荣绪  隐居京口,本东莞莒人。举秀才,辟西曹。高帝为扬州,征主簿。

    扬州府

荀伯玉 广陵人,字弄璋。初版柳元景抚军行参军,又为晋安王子勋镇军参军,后被征入为黄门郎。

吕安国  广陵人。以稳重有干局,为刘勔所称见任。泰始二年,勔征殷琰于寿春,以建威将军为勔军副。

    徐州府

刘简之  彭城人,官参军。

刘延孙 简之孙。徐州主簿,举秀才,彭城王司徒行参军事。世祖为徐州,治中从事。

蔡 廓  济阳考城人,字子度。起家著作郎,以方梗闲素,为武帝所知,载迁太尉从事中郎。

江 湛 济阳考城人,夷子,字徽渊。彭城王。义康司徒主簿。元嘉末,征侍中,领博士。

檀 超 高平金乡人,字悦祖。解褐州西曹。举秀才。孝建初,版宣威府参军。

江 淹 济阳考城人,字文通。举南徐州秀才,对策上第。齐高帝辅政,召尚书驾部郎。

江  敩 济阳考城人,字叔文。桂阳王休范临州,辟迎主簿,不就;除齐高帝时太子中庶,又永明初豫章太尉谘议领录事。

堰崇祖 下邳人,字敬远。辟刺史刘道隆主簿,除新安王国上将军。

垣荣祖 崇祖从父子,字华先。孝建中,州辟主簿。

刘 悛 彭城安上里人,字士标。刘延孙为南徐州,辟从事。

到   彦之孙,字茂谦。明帝立,擢为太子洗马。

  海  州

徐湛之  东海郯人,字孝源。以孝谨闻。除元嘉二年著作郎,不就。起家太子洗马,转国子博士。

王  谌  东海郯人,字仲和。大明中,沈昙康为徐州,辟主簿,又州从事。明帝即位,除司徒参军。

徐孝嗣  东海郯人,字始昌。泰始中,除著作郎。齐建元时,以王俭荐,出为吴兴太守。在郡有能名,征五兵尚书。

南朝·齐荐辟

   江宁府

吴景安  六合人。举人材,官南谯太守。

王僧祐  微从子,字胤宗。举秀才,刘荐为著作佐郎。

王智深  琅玡临沂人,字云才。辟西曹佐,解褐州祭酒,丘巨源荐之,太祖版为府行参军。

王  融  琅玡临沂人,字元长.举秀才,版行参军,又版王子良宁朔将军。

王  亮  琅玡临沂人,字奉叔。竞陵王子良开西邸时,迁充才俊官。

王  暕 琅玡临沂人,字思晦。齐明帝诏选士时,始安王遥光荐除骠骑从事中郎。

    苏州府

张  率  吴郡吴人,字士简。召迎主簿,不就.举建武三年秀才,除太子舍人又建安王记室参军。

陆  厥  闲子,字韩卿。永明九年,顾皓之表荐,举州秀才。

陆  倕  慧晓子,字佐公。举本州秀才,又与竞陵王子良英俊之选。

张  冲  吴郡吴人,字思约。辟州主簿。

张  稷  吴郡吴人,字公乔。永明中,豫章王嶷礼接之,用为主簿。

顾皓之  吴郡人。武帝诏举士时,为竞陵王子良荐用。

    常州府

萧景先  南兰陵人。世祖时,征侍中,后迁丹阳尹。

萧  洽  南兰陵人,字宏称。永明中,为国子生,举明经,起家著作佐郎。梁天监时,为前军鄱阳王主簿。

萧坦之  南兰陵人,字君平,以勤直文惠所知,除给事中。

萧  琛  惠开从子,字彦瑜。起家太子博士,举南徐州秀才,辟丹阳尹王俭主簿,仕至光禄大夫。

萧  恢  梁太祖第九子,字宏达。隆昌中,以宣武荐言,明帝以为宁远将军。天监初,封鄱阳郡王。

萧  敷  南兰陵人,字仲达。以善为郡,征庐陵王谘议参军。

萧  景  南兰陵人,字子昭。表为郡,不许建武中,辟晋安王国左常侍,迁永宁令。永元二年,除宣武王懿步兵校尉。

萧  介  南兰陵人,字茂镜。永元末,释褐著作佐郎。梁天监六年,除太子舍人。大同中,为武陵王纪府长史,复以举侍中应选,仕至都官尚书。

萧 藻 南兰陵人,字靖艺。永元初,释褐著作佐郎。梁天监时,征太子中庶子。

萧思休  思话从弟。永元元年,征尚书右仆射。

    扬州府

周  舍  丹阳郡人,举秀才。

伏  挺  丹阳郡人,举秀才。

高  爽  广陵人,举孝廉。

    徐州府

江  观  革四弟。诣太学补国子生 举高第。

蔡  搏  济阳考城人,字景节。选补国子生,举高第。右卫将军高选府僚时,用为主簿。明帝为镇军将军,引为从事中郎。齐末多艰,除太子中庶子、太尉长史,并不就。

刘  绘  彭城人,字士章。解褐著作佐郎。豫章王嶷为江州,礼接之,用为左军主簿。

江  茜  敩子,字彦标。选国子生,举高第,除太子洗马,仕至司徒右长史。

刘  苞  彭城人,字孝尝。起于家,拜司徒法曹行参军,不就。梁天监初,以文藻见知,选充学士,侍讲寿光殿。

海  州

臧  严  东海人,录事参军。

封延伯  侨居东海,本渤海人,字仲琏。举秀才,辟中兵,不就。

王僧孺  东海郯人,字僧孺。何晏为扬州,召补功曹。建武初举士,始安王遥光荐,除仪曹。梁天监初,又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待诏文德省。

鲍  几  东海人,字景元。吏部尚书王亮举舂陵令,明山宾荐太常丞。

  

南朝·梁荐辟

    江宁府

冯  亮  六合人。举人材,官州刺史。

王  规  琅玡临沂人,字威明。州举秀才,郡迎主簿。天监中,除中书黄门侍郎。

王  褒  规子,字子汉。举秀才,除秘书郎、太子舍人,又以选僚佐,除武昌王文学。

王  琳  琅玡临沂人,字孝璋。举南徐州秀才,征司徒左长史,官至散骑常侍。

王  通  琅玡临沂人,字公达。起家国子生,举明经,庐陵王府给事中,何敬客府长史。仕陈,至左光禄大夫。

王  固  通弟,字子坚。举秀才,起家秘书郎,除丹阳尹丞。绍泰元年,征侍中,不就。后仕陈,至光禄大夫。

王  劢  通弟,字公济。国子周易生,射策举高第,除秘书郎,宣惠武帝王主簿轻车,河东王功曹史。范阳张纘典选举时,奏为太子洗马 。后仕陈,至尚书右仆射。

王  玚  琅玡临沂人,字子玙。大同中,起家秘书郎,元帝州刺,征中书侍郎,直殿省。

颜之推  琅玡临沂人,字介。以博览为梁西府国左常侍,又荐宏农令。北齐时,待诏文林馆。隋开皇中,召为学士。

    苏州府

陆云公  襄兄子,字子龙。举秀才。张绪掌选举时,言之武帝,召为尚书仪曹郎,仕至黄门侍郎。

顾  协  吴郡吴人,字正礼。举秀才,召掌书记。张率荐敕太学博士,湘东王又表荐通直散骑常侍。

陆  襄  厥四弟,字师卿。天监三年,范岫表荐,起家著作佐郎,又除太子洗马。

陆  缵  任子。举童子郎。

顾  烜  子乔。字信威。临贺王记室,以儒术知名,又为本郡五官掾。

顾野王  烜子。字希冯。文周四年,除太学博士,又临贺王府记室。陈天嘉元年,敕补撰史学士。光大元年,除镇东鄱阳王谘议参军。

陆  验  吴郡吴人。朱异荐拔少府丞。

徐    吴郡吴人。朱异荐拔少府丞。

张长公  吴郡人。简文开文德省时,选迁充学士。

张  嵊  吴人,字四山。州举秀才,起家秘书郎,版授邵陵王征东将军。

孙  玚  吴郡吴人,字德琏。王僧辩讨侯景时,表荐戎昭将军、宜都太守,陈武帝受禅,征少府卿。

陆  缮  捶兄子,字士儒。绍泰初,除司徒右长史、御史中丞,不就。陈文帝嗣位,征太子中庶子。

陆  琏  吴人。天监四年,举五经博士。

    常州府

萧  允  介第三子,字叔佐。起家邵陵王法曹参军。陈高祖镇南徐州,书召不赴。天嘉三年,征太子庶子。太建时,晋安王长史。至德中,鄱阳王长史。

萧  引  允弟,字叔休。释褐著作佐郎。陈太建九年,除中卫始兴王谘议参军。

萧  几  遥欣子,字德元。释褐著作佐郎,庐陵王文学尚书殿中郎。

萧  昂  景三弟,字子明。征琅玡、彭城二郡太守。

萧  绩  武帝第四子,字世谨。在刺史任,表称尤异,又征普通四年侍中。

萧  确  武帝孙,字仲正。以有文学,除秘书丞。

萧  乾  兰陵人,字思惕。九岁召为周易生,年十五举明经,释褐东中郎,湘东王法曹参军,又版录事参事。陈高祖镇南徐州时,引为贞威将军。永定九年,除黄门侍郎。

萧  恺  子显子。举南徐州秀才,对策高第。

    镇江府

徐  勉

刘  勰

臧  盾

    扬州府

张  松  丹阳郡人,举茂才。

徐之才  丹阳人。年十三,召为太学生。袁昂领丹阳,辟主簿。豫章王镇江都,王国右常侍。魏孝昌二年,又以善医术,征南馆。

    徐州府

江德藻  革次子,字德藻。起家南中郎,武陵王行参军。大司马南平王萧伟闻其才,召为东关祭酒,又除太子中庶子。

江  摠  子,字总持。年十八,解褐宣惠武陵王洪曹参军。何敬容开府置佐史,以贵 胄应选,仍除敬容府主簿。元帝平侯景时,征始兴内史。陈天嘉四年,征中书侍郎。

蔡大宝  济阳考城人,字敬位。举明经,对策第一。解褐武陵王国左常侍仆射,徐勉荐为侍读兼掌记室。

刘  潜  孝绰弟,字考义。天监五年,举秀才。晋安王纲镇广阳,引为安北功曹。

刘昙净  彭城人,字元光。解褐安成王国左常侍。大同诏举四科时,叔父慧斐举以应孝行。

刘  璠  沛国沛人,字宝义。解褐王国常侍。萧循为北徐州,请为轻车府主簿。及循为梁州,除信武府记室参军,又 版中记室。

到  沆  子,字茂瀣。天监初,以高才硕学,待诏文德殿学士,又诏赋诗,管东官书记。在职清能,选殿中曹侍郎。

到  溉  沆从父兄,字茂灌。起家王国左常侍,以文才选殿中曹侍郎。

到  洽  沆从父兄,字茂。以文才选殿中曹侍郎。谢眺为吏部,欲荐之,不就,除晋安王国左常侍,又不就。

蔡景历  济阳考城人,字茂世。陈武帝镇朱方时,闻其名,以书要之,即日授征北府中记室参军。

蔡  征  景历子,本名览,字希祥。陈武帝为南徐州,召补迎主簿。

    海  州

何  逊  东海郯人,字仲言。举南徐州秀才。天监中,起家奉朝请。

何思澄  东海郯人,字元静。天监中,敕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徐勉举以应选,又除安西湘东王录事参军。

徐  摛  东海郯人,字士秀,一字士绩。武帝诏求学行兼长一人,周舍举以应选。

萧  济  东海兰陵人。举孝廉,解褐秘书郎。承圣二年,征中书侍郎,陈文帝为会稽太守,以为宣毅府长史。

南朝·陈荐辟

  江宁府

淳于量  世居建业,其先济北人,字思明。天嘉五年,征中抚军大将军。

苏州府

陆  琰  琼从父弟,字温玉。举州秀才,解褐宣惠始兴王行参军。太建初,为武陵王功曹史,兼东宫管记。

陆  玠  瑜从兄,字润玉。举秀才,对策高第。吏部尚书袁枢荐授衡阳王文学。太建初,征管记,仍除中舍人。

陆  琛  吴人,字洁玉。举秀才,起家衡王主簿。后主嗣位,为给事黄门侍郎。

陆  瑜  琰弟,字干玉。举秀才,释褐骠骑安成王行参军。太建中,又为桂阳王明威将军功曹。

陆  琼  云公子,字伯玉。永定中,州举秀才。宣帝为司徒,徐陵荐除左西掾。天嘉初,又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

陆子隆  吴郡人,字兴世。张彪为将帅,又版中兵参军。

陆元郎  苏州吴人,名德明,以字元郎行。太建中,以名儒见征,解褐始兴王国左常侍。后主至德元年癸卯,举明经,历秘书学士。隋大业初,许善心荐为学官。后入唐,辟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封吴县男。

潘  徽 吴郡人,字伯彦。与江摠引致文学之选,释褐新蔡王国常侍,选客馆令。陈亡,为州博士,又召为秦王浚学士。

北朝·魏荐辟

    徐州府

刘  芳  彭城丛亭里人,字伯友。以李丰言擢主客郎,又诏入授皇太子经。

刘长文  彭城人。高祖擢为南兖州冠军。

刘世明  彭城人,字伯楚。肃宗时,征议大夫.

刘  祎  彭城人,字彦英。释褐太学博士,齐世宗文襄致辟,不应。

刘  骘  廞子,字子升。弱冠,州辟主簿。又以边事应对,敕除员外散骑侍郎。

刘  逖  芳孙,字子长。郡辟功曹,州命主簿。魏末,征诣霸府。齐世祖崩后,征待诏文林馆。

刘  筟  彭城人,字士文。荐拜秘书郎。

北朝·齐荐辟

    常州府

萧  放  兰陵人,字希逸。以孝闻。武平中,待诏文献馆.

北朝·周荐辟

    江宁府

颜之仪  之推弟,字子升。明帝时,引为麟趾学士,又选武帝时侍读。

    徐州府

刘行本  沛人。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

隋  荐  辟

    江宁府

庾  抱  润州江宁人。义宁中,陇西李建成辟为公府记室。

    苏州府

褚  晖  吴郡人,字高明。炀帝征天下儒术之士时,擢太学博士,礼部侍郎许善心又荐为学官。

张  冲  吴郡人,字叔元。以儒学知名,擢汉王侍读。

    常州府

萧  该  兰陵人,以文学知名。开皇初,擢国子博士,奉诏正定经史。

    海  州

包  恺  东海人,字和乐。大业中,礼部侍郎许善心荐为学官。

徐  旷  徙偃师,本东海人,孝嗣五世孙,字文远。大业初,礼部侍郎许善心荐为学官,擢授国子博士。后仕唐,封东莞县男。

唐  荐  辟

    江宁府

王昌龄  江宁人,侨居京兆,字少伯。开元二十二年,中宏词超绝群类科。

颜真卿  之推五世孙,字清臣。天宝元年,中文辞秀逸科。

李  邺  润州句容人,字汉藩。李德裕观察浙西,表掌书记,高少逸防御潼关,又辟镇国幕府。咸通初,召为翰林学士。

    苏州府

归  登  崇敬子,字冲之。大历七年,举孝廉高第。贞元初,策贤良,为右拾遗,仕至工部尚书,封长洲县男。

朱佐曰  吴郡人。两登制科,三为御史。

陆  璪  馀庆子,字仲采。开元初,按察使宇文融荐迁渑池令,后封平恩县男。

陆元方  苏州吴县人,字希仲。举八科皆中,官至侍郎同平章事。

朱承庆  佐曰子。年十六登秀才科。

陆象先  元方子,先名景。初举制科高第。吉顼为吏部,擢洛阳尉,官至太子少保。

陆  贽  吴人。举明经,封吴县男。

张从师  吴郡人。举秀才,官河南法曹参军。

归崇敬  苏州吴人,字正礼。擢明经。天宝中,举博通坟典科;会有诏举才可宰百里,复策高第,授左拾遗。

陆余庆  元方从父。举制科,高第。

陈  润  吴人。举奇才异能科。

张  泽  吴人。举制科。

陆  亘  吴郡人,字景山。元和三年,举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

顾师闵  吴人,少连子。举拔萃甲科,官同州参军。

杨  发  收兄,字至之。登进士,又中拔萃,仕至岭南节度使。

孙  发  吴人。举百篇。

张承休  昆山人。举贤良,又举八科。

丁公著  苏州吴人,字平子。年二十一,举五经及第,又通开元礼,授校书郎,秩未终,归乡里。不应请辟。淮南节度使王吉甫荐授太子文学。

史德义  苏州昆山人。以隐士征赴洛阳,称病东归。天授初,又以周兴表荐,征赴都,授朝散大夫。

张无择  吴郡人,字无择。应制举,中精通经刺史。

殷  宅  吴郡人,字昌从。天宝末,采访使李希言辟为从事。

张  鉴  苏州昆山人,字秀权,一字公度。辟元帅府判官,仕至中书侍郎平章事。

陆长源  吴人。乾元中,昭义军节度使薛嵩辟为幕府。韩滉领江淮转运使,又辟署兼御史中丞。

沈既济  吴人。建中初,杨炎荐拜左拾遗、史馆修撰,仕至礼部员外郎。

张平叔  吴人。贞元十年,举详明正直可以理人科。

顾  况  苏州吴人。柳浑辅政,征校书郎。

沈传师  既济子,字子言。元和元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吴全素  苏州吴人。举孝廉,再举元和十三年明经。

顾师邕  少连子,字陆之。李训荐为水部员外郎。

顾少连  吴县人。举拔萃。

萧  存  吴郡人,字伯诚。浙西观察使李栖筠表为常熟主簿。

    松江府

顾  谦  字自修,华亭人。举明经,任贝州宗城令。

顾  实  华亭人,谦子。举明经。

顾道衍  字正平。举文学优瞻科,湖州司功参军。

    常州府

庾  准  武进人。举孝廉,后征尚书左丞。

蒋  俨  常州义兴人。擢明经第,为左屯卫兵曹参军。观察使刘祥进荐,擢会州刺史。

高智周  举进士。见《咸淳毗陵志》。

萧德言  引子,字文行。贞观时,以荐辟官著作郎、宏文馆学士,奉诏裒次经史。

萧  立  南兰陵人。天宝元年,中贤良方正科.

刘子翼  常州晋陵人,字小心。举至孝,征拜吴王府功曹。

徐仁纪  常州人。圣历中,征拜左拾遗。神龙初,宣慰使举其行,又征拜左补阙。

许景先  常州义兴人。神龙初献赋,擢拜左拾遗,举手笔俊拔、茂才异等皆中。开元十三年,诏举刺史,又首中。《咸淳毗陵志》作“景周”。

蒋将明  常州义兴人。天宝末,辟河中使府,虢王巨又引致幕府,擢左司郎。

萧  昕  武进人,或曰丹阳人。大历中,举博学宏词。

萧  右  晋陵人,字佑之。司农卿李雇延英荐之,以处士征拜左拾遗,累官谏议大夫。

萧  倪  南兰陵人,字思谦。贞元中,以贤良方正对策异等,拜右拾遗。宪宗元和元年,又中才识兼茂科。文宗时,又召授少师,选保辅。

李  绅  初客润州,后家无锡,遂为无锡人。字公垂。元和元年,补国子助教,不就,还客金陵。观察使李 锜爱其才,辟掌书记,后又辟山南观察使府。长庆初,召为左拾遗,仕至检校右仆射平章事。

蒋  防  义兴人,字如城。以赋耩上鹰诗,李绅荐之朝,历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

蒋  系  常州义兴人。宣宗即位,征拜给事中。

萧  遘  南兰陵人,字得圣。咸通擢进士第,辟节度府,后拜司空,封楚国公。

薛  戎  居毗陵之阳羡山,本河中宝鼎人。江西观察使李衡辟署幕府,福建观察使柳冕又辟佐其府。

蒋  镇  常州义兴人。天宝末,举贤良,仕至工部侍郎。

    镇江府

戴叔伦  润州金坛人,字幼公。嗣曹王皋领湖南江西,表佐幕府。后迁容管经略使。

孙处元  润州人。长安中,征拜左拾遗。开元中,李浚刺润州,累表荐,不起。

马怀素  润州丹徒人,字推白。以博通经史,擢进士第,又应制举,中文学优瞻科,擢中书舍人。

刘太真  居京口之北固,本宣州人。大历中,淮南陈少游表掌书记,又征拜起居郎。贞元四年,敕宰相择文人赓和德宗自制诗,以上等入选。

朱  放  居丹阳,字长通。曹王皋镇江西,辟节度参军。

权德舆  皋子,字载之。韩洄黜陟河南时,辟置幕府,复从江西观察使李兼府为封官。杜佑、裴胄交辟之。德宗闻,召为太常博士,仕至山南西道节度使。

    淮安府

王义方  泗州涟水人。高宗朝,李义府引为御史。

吉中孚  山阳人。大历中,登宏词科,官至户部侍郎。

李  珏  居淮阴,本赵郡人,字待价。甫冠,表置幕府,又以举拔萃,补渭南尉,擢右拾遗。

刘敦儒  贶孙。元和中,权德舆荐授左龙武军参军。

    扬州府

陆  质  吴人,字伯冲。陈少游镇扬州,辟为从事,复荐拜左拾遗。顺宗即位,征给事中、皇太子侍读。

曹  宪  扬州江都人。贞观中,扬州长史。以李袭荐,以宏文馆学士召,不至,即家拜朝散大夫。

李  邕  扬州江都人,字泰和。以张廷珪荐,拜拾遗。元宗即位时,又召为户部郎中。

李  善  扬州江都人。显庆中,贺兰敏之荐,擢宗贤馆直学士,又除潞王府记室参军。

王  龟  起子,字大年。武宗时,征左拾遗,再擢屯田员外郎。

王  式  江都人。太和二年,以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及第。

来  济  扬州江都人。贞观十八年,以人望,选太子司仪郎,仕至兼太子詹事。

上官仪  徙家江都,其先陈人,字游韶。贞观初,杨仁恭为都督,深礼待之,太宗闻其名,召为宏文馆学士。

王  播  居扬州,本太原人,字明扬。贞元十年,举贤良方正,幸臣李实又以有政术荐可拔用。

王  起  播弟,字举之。元和三年,擢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李吉甫镇淮南,辟为掌书记。

王  铎  炎子,字昭范。会昌初,两辟使府。

王绍宗  甘泉人。以李孝逸荐,擢太子文学。

公孙罗  甘泉人。

魏  谟  甘泉人。武后时,为左拾遗。

魏景倩  甘泉人。以左拾遗召,历度支员外郎。

    徐州府

刘  赞  彭城人。杨炎荐擢浙西观察使判官,观察使韩滉又表有异行。

刘禹锡  彭城人,字梦得。贞元九年,擢进士第,又登宏辞科。淮南杜佑表为管书记,仕至检校礼部尚书。

朱敬则  萧人,字少连。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为中书令。

刘  瞻  彭城人,字几之。太和四年,登博学宏词科,徐商辟署盐铁府。咸通时,刘瑑作相,荐为翰林学士。

刘  隐  彭城人,家岭表。昭宗时,刘崇龟闻其才,署为都校,又辟为行军司马。

    海  州

吴通元  海州人。建中初,策贤良方正科,又应文辞清丽,登乙第。贞元初,召充翰林学士。

五代十国·吴越荐辟

    苏州府

皮光业  以父日休官苏州,遂家于苏。吴越王钱镠辟以为属。

吴仁璧  吴郡人,字廷寔。吴越王钱镠访以天文,辞非所学,辟入幕,又以诗辞见。

    淮安府

鱼崇谅  本楚州山阳人,后徙陕,字仲益。初辟相州从事。明宗即位,秦王从荣表为记室,后仕晋。御史李俨表为观察支使,又以奉方物,宰相荐为屯田员外郎。开运末,张砺又荐为翰林学士。

    徐州府

张  沆  徐州人,字太元。以秦王召赋诗,署为河南府巡官。后晋初,桑为翰奏为记室,又召入为翰林学士。

五代十国·南唐荐辟

    常州府

杜  镐  无锡人,举明经。

    扬州府

徐  锴  以父官江都,遂为广陵人,字楚金。以能文,常梦锡荐于烈祖,未及用,元帝即位,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

乔匡舜  高邮人。南唐初,宋齐邱辟置幕中。

刘  鄗  广陵人。烈祖以为殿前承旨。

    徐州府

沈  彬  徐州下邳人,居云阳。烈祖辟授校书郎。

五代十国·后汉荐辟

    徐州府

刘  涛  徐州彭城人,字德润。汉天福初,宰相苏禹珪荐为中书舍人。宋太祖闻其履行,以开宝二年召赴阙,辞不就。

宋  荐  辟

    江宁府

段  拂  江宁人。中博学鸿词科,历官礼部 侍郎兼修撰,除起居舍人,寻迁给事中。

范  同  建康人。大观五年,再中宏词科,《武志》:擢吏部侍郎兼国史院修撰,除参知政事。

徐执中  六合人。举人材,官尚书屯田郎中。

徐彦孚  六合人,执中子。举人材,徽宗时户部侍郎。

张自牧  六合人。举人材,高宗时。未详何官。

夏  俊  高淳人。浙江参政,仁宗年荐。

夏德成  高淳人。青阳县知县,仁宗年荐。

芮  毓  高淳人。建炎年荐,任枢密使,封中山府君。

张永初  高淳人。建炎年荐,官至佥枢密院。

田  载  高淳人。绍兴年荐,监利主簿。

王景云  高淳人。咸淳年荐,青流主簿。

秦  羲  江宁人,字致尧。淳化中,杨允恭荐,掌真州榷务。

周启明  升州人,字昭回。景德中,举贤良方正,转运使陈尧佐又表其行义于朝。

李  琮  江宁人,字猷甫。吕公著尹开封时,荐知阳武县。徽宗召对,擢利州路江东转运判官,仕至户部侍郎。

徐彦孚  六合人。徽宗时,以荐辟,官至户部侍郎。

司徒吉  溧水人,字甫祥。建炎二年荐,任建康知府。

王景云  溧水人,字仲庆。咸淳间荐,任清流主簿。

秦  桧  江宁人,字会之。中词学兼茂科。

    苏州府

昊  泽  太湖人,字兑夫。德祐初,举为宣政教官。

刘公厚  吴县人。年八岁,举童子科。

卢端夫  吴县人。年十岁,举童子科。

刘遇孙  吴县人。年九岁,举童子科。

李茂实  吴县人。年九岁,举童子科。

吕伯奋  昆山人,字忠甫。乾道二年,举童子科。

吕仲堪  昆山人。乾道二年,举童子科。

吕叔献  昆山人。乾道二年,举童子科。

胡稷言  昆山人,字正思。以特奏官山阴丞。

王梦声  昆山人。荐秘书省校阅。

归罕仁  昆山人。荐授湖州判官。

姚嘉言  常熟人,字亨甫。绍兴中,赵鼎以才荐,授邕州司马。

邱  琚  常熟人,字伯玉。以才荐,授迪功郎。

邱  璠  常熟人,字季实。绍兴间,由词科荐太湖县。

邱  松  琚子,字茂卿。绍兴时,特补下州文学,累迁奉议大夫。

邱  基  常熟人,字德元。以贤荐,授承议郎。

邱肖翁  常熟人。以荐授平江路教授。

邱振之  肖翁子。绍兴间以贤荐,授雷州盐运司提举。

赵必矿  常熟人,字端平。以贤荐,授海州军推官。

赵良  常熟人。以贤荐,授修职郎。

吴大猷  吴江人,字延嘉。哲宗时,以荐辟仕浙东常平司提干。

赵磻老  吴江人,字渭卿。孝宗时,范成大荐擢正言。

盛天觉  吴江人,字宗尹。宝佑年,以荐补,官至翰林国史院编修。

杨绍云  吴江人。宝庆三年,以荐补官,终礼部侍郎。

龚  识  昆山人。大中祥符间,翰林学士李宗谔荐,擢监察御史。

范师道  苏州长洲人,字贯之。通判许州时,吴育举为御史,官至工部郎中,入为三司。

范仲淹  苏州吴县人,字希文。晏殊闻其名,召置府学,又荐为秘阁校理。欧阳修以有相才,荐参知政事。

钱象先  苏州吴人,字资元。吕夷简荐其经明,为国子监直讲,仕至吏部郎中。

陈  睦  以祖绛由莆州徙苏州,遂为苏州吴人,字子雍。治平中,诏举馆阁才学之士,选擢监察院御史。熙宁中,曾公亮又荐为提点刑狱。

陈  侗  睦兄。富弼辟为从事。

章  以祖访由浦城徙苏州,遂为吴人,字子京。元 祐时,范纯仁为尹,与韩玉汝、李邦直俱以文行荐于朝,除京兆府教授。

邱 慕 常熟人,荐授承议郎。

朱长文 苏州吴人,字伯原。名动京师,公卿多荐以自代者。元祜中,举本州教授,又召为太学博士。

滕茂实 吴人,字秀颖。重和元年,举上舍登第。

徐  林 苏州人,字稚山。绍兴中,以赵鼎荐,历太府少卿。

范成大 吴郡人,字致能。高宗时,陈俊卿荐掌内制,官至大学士。

邱 藻 常熟人。绍兴八年,中博学宏词科。

富元衡  常熟人,字公权。建炎初,张魏公荐为诸王宫教授。

王 苹 吴江人,字伯信。高宗驻跸平江,郡守孙佑荐其学行,宰相赵鼎复荐之,赐出身。

陈宗召  昆山人,进士。淳熙五年,中博学宏词科。

滕 宬 吴县人,字季度。淳熙中,举贤良,叶适又荐其学行。

胡伯能 常熟人,字少明。乾道初,荐授奉议郎,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陈德林 吴县人。嘉定四年,举上舍及第。

胡元质 吴人,字长文。光宗即位,荐入太学正,官至四川制置使。

李 起 吴县人,字伯升。嘉定十五年,举上舍释褐。

顾叔开  昆山人,字景容。嘉泰三年,举授上州文学。

林 溥  昆山人,字景仁。嘉泰三年,举授上州文学。

陈贵谦  常熟人,字益莆。嘉泰二年,中博学宏词科,官秘阁修撰。

孙  锐  吴江人。嘉定九年,举贤良文学。

王熙载 吴江人。嘉定十五年,举授上舍释褐.

黄 莒 吴县人,字景齐。端平二年,举上舍右科。

赵震亭 吴县人,字子东。淳佑十年,举上舍及第。

邱  岳  常熟人,字山甫。绍定中,赵范、赵葵辟平淮寇。

王 苋 吴县人。淳佑十年,举上舍及第。

吕直之 吴县人。宝佑元年,举上舍及第。

王体文  昆山人,字尧章。宝佑四年,举上舍及第。

徐 国 洞庭西山人,字大章。嘉熙二年,参知政事李宗勉荐,授福建路莆田县学。

张雷震  吴县人。咸淳十年,举上舍释褐。

高  烈  昆山人,字和甫。咸淳元年,以举上舍,赐释褐出身。

周昌会  吴江人。咸淳十年,举上舍释褐。

吴  泽   太湖东山人,字兑夫。德祐初,举为政教官。

谭大年  太湖八都人,字永修。德祐中,以荐为湖州检讨。

赵善忱  常熟人。举词科,官秦州牧。

许  洞  苏州吴县人,字洞天。景德二年,献所撰《虎钤经》二十卷,应洞识韬略运筹决胜科,除均州参军。

富  严  徙居常熟,先青田人。咸平中,举词科。

吴 感  吴人,字应之。天圣九年,中书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

李 韶  苏州吴县人,字元善。以廉勤为袁燮所敬,荐主管三省架阁文字。

王德文  吴江人。以魏了翁、真德秀荐,仕至承节郎。

    松江府

吕元亮  华亭人。绍兴四年,以布衣被召赐第。

陈舜俞  徙居华亭,本湖州人,字令举。嘉祐二年,举才识茂异贤良方正直言敢谏科,擢第一。

卫  开  华亭人。政和五年,举八行科,官宣教郎。

龚颐正  以父相知华亭,遂家吴中,字养正。淳熙末,洪迈领史院,奏授下州文学。光宗受禅,用荐主管吏部架阁文字。

常州府

慕容彦逢  宜兴人。绍圣二年,举宏词,崇宁进士。王升志作“彦达”,吴绂本作“元祐戊辰李常宁榜,崇宁误”。

余安行  宜兴人,中曾孙。官中书。绍兴中,叩阍论事,被逐。

蒋之奇  宜兴人。举贤良方正,皇祐五年进士。

吴邦翰  宜兴人,宗旦子。举明经,淳熙进士。

何  益  宜兴人。举明经。

何  坚  宜兴人,益弟。举明经。并据何氏谱。

储时可  宜兴人。举行谊纯固。绍定三年,举任临安教秩,累官吏部侍郎。

储俊之  宜兴人,举将才。

储时升  宜兴人,时可弟。举善理财赋。据储大父宗谱。

蒋  瑎  宜兴人,之奇子。举明经,元祐三年进士。

单子发  宜兴人。嘉祐间,举八行孝弟忠信睦姻任恤。

孙  近  无锡人。以崇宁二年进士,举崇宁五年宏词。

袁  植  无锡人。以崇宁二年进士,举宣和六年词学兼茂科,官御史,迁左司谏,出守岳州。

袁正功  无锡人。以大观三年进士,举建炎。二年词学兼茂科,官朝奉郎.

张  巨  武进人,字微之。嘉祐二年进士,举明经,荐充国子监直讲。

李熙靖  武进人,字子安。政和二年,中词学兼茂科,选为辟雍太学正。又以宰相闻其贤,留为兵部员外郎。

孙  觌  武进人,字仲益。政和四年,举词学兼茂科,官至吏部尚书。

胡交修  武进人,字包懋。政和五年,举词学兼茂科,中首选,仕至兵部尚书。

邹  柄  武进人。靖康间,举官天台守。又云以布衣荐补给事中。

李  木  武进人。政和五年,中词学兼茂科,官将仕郎。

薛  极  武进人,字会之。中词科,楼钥又荐,迁大理。后仕至知枢密院事,封毗陵郡公。

褚  中  武进人。宝祐元年,举博学宏词

周麟之  武进人。举绍兴十八年博学鸿词科,官兵部侍郎,知枢密院。

孙安民  江阴人,字君泽。政和四年,赐上舍出身,官从事郎。

葛胜仲  江阴人。绍圣四年进士,举宏词。

曹  平  江阴人。仁宗天圣二年,赐同三礼出身。

葛  武  江阴人,字君昌。庆历二年,赐五经出身,官儒林郎。

葛中复  江阴人,举明经。

吴  范  江阴人,字执侯。举八行,不就。

包天麟  江阴人。成淳元年,举博学宏词。

张昷之  武进人,字景山。蔡齐荐其才,为淮南刑狱提典。

胡  宿  武进人,字武平。以荐为馆阁校勘,进集贤校理,仕至太子少师。

张 守   武进人,字子固。中政和八年词学兼茂科,除详定九域图志编修,官至参知政事,权枢密院事。

丁  祉  武进人。宣和四年,以幸学,赐授上舍及第。

李端行  无锡人,字正达。举大观上舍及第。

张  涛  武进人。绍兴三十二年,举授上舍释褐。

周  葵  宜兴人,字立义。高宗时,陈与义荐之。后试馆职,除监察御史,官至知泉州,加大学士。

费  肃  无锡人,字懿恭。荐除秘书正字。建炎末,御史中丞富直柔又荐之,固辞不起。

喻  樗  徙家无锡,先祥符人,字子才。以赵鼎荐,授秘书省正字。

蒋  芾  宜兴人,字子礼。以贤荐直舍人院。

谢唐民  武进人。嘉定时,举宏词。

赵大用  江阴人。嘉定十五年,举儒科。

赵  炎  江阴人。嘉定十五年,举儒科。

李景勉  武进人。绍定四年,举授上舍释褐。

大法乐霖  武进人。咸淳三年,举试诸科。

包  圭  武进人。德祐时,元兵攻常州,郡守姚誊闻其名,以便宜辟署武进县。

陈  照  无锡人,字光伯。德祐时,元兵攻常州时,姚誊辟为通判。

单子发  宜兴人。举八行孝弟忠信睦姻任恤。

葛书思  江阴人,宫从子。主簿涟水时,淮南监司荐之,乃封还其檄,乞改荐兄书元,监司不许,仕至朝奉郎。

钱  相  武进人,字君玉。真德秀荐为御史。

吕天策  江阴人,字彦发。政、宣间,书学方兴,被诏不就。

沈  回  江阴人,缄子。失科。

蒋延年  江阴人,字坚叔,静子。朝请大夫,失科。

曹  岍  江阴人,字伯达,连子。知昌州。

曹  格  江阴人,字伯尹,宗山子。奉直大夫。

吴  铎  江阴人,修职郎。

邱寿浚  江阴人,字真长,宗山子。刑部侍郎、徽猷阁待制、江西安抚。

邱寿迈  江阴人,字远翁。大司农卿,赠特进。

邱  汲  江阴人,字汉直,寿迈子。知桂阳军。

邱必恭  江阴人,汲子。金坛令。

王  籧  西安抚。江阴人,字子开。中奉大夫。

吴  渥  江阴人,汉英子。迪功郎,通判石港盐场。

吴  沫  江阴人。修职郎,监池州酒库。

吴  藻  江阴人。修职郎,德清丞。

章  建  江阴人,字立之。宣教郎。

耿  亢  江阴人,三魁乡荐。

    镇江府

米  芾  丹徒人。

焦干之  丹徒人。

汤克昭  丹徒人。

朱  峰  丹徒人。孝宗淳熙间,荐举任著作郎。

茅  湘  丹徒人。

许苍野  乾道五年,以进士登博学宏词科。

陈  序  字彦玉,金坛人。以荐官保宁军节度判官。

汤弘毅  金坛人,提刑副使。

吴  淑  丹阳人,字正仪。荐试学士院,授大理院博士。

邵  亢  丹阳人,字真宗。宝元元年,以布衣举茂才异等,对策入选。又以献兵说,召试秘阁,授颖州团练推官,后至资政殿学士。

王  存  润州丹阳人,字正仲。以修洁自重,为欧阳修、吕公著、赵暨所知,入国子监直讲,仕至户部尚书。

张  纲  润州丹阳人,字彦正。以太学上舍及第,徽宗知其五中首选,特除太学正。

蔡  肇  润州丹阳人,字天启。张商当国,引为礼部员外,进起居郎。

蔡  载  肇弟,字天任。宣和末,以宰相荐,改承事郎。靖康中,李纲辟办公事。建炎中,诏宰执荐士,董耘举之,累征不就。

张大允  丹徒人,字德诚。荐知广德军建平县、扬州检判。

潘  表  溧阳人,字天际。绍兴间,以明经辟授广州教授。

许苍舒  丹阳人。乾道五年,举博学宏辞。

汤邦彦  丹陌人,字朝美。乾道九年,中博学宏词科,官至左司谏兼侍讲。

李  拱  金坛人,字应辰。淳熙十一年,中博学宏词科。

范  恩  润州人。真德秀帅湖南,辟主管机宜文字。

张志道  金坛人,字潜夫。嘉定间,辟置幕府。

高  桂  丹徒人,字德方。嘉熙间,辟两淮制置司参谋官。

王  遂  金坛人,字去非。绍定三年,以贤能吏应选,知邵武军。

梁  栋  徙镇江,先湘州人,字隆吉。咸淳时辟入帅府。

陈君奭  丹徒人,字鸣道。屡荐不第,以特科调淮阳尉。

汤鹏举  金坛人,字致远。由郡学贡京师,试上舍,第。

陈  辅  丹阳人,字辅之。苏轼以秀才荐为学官。

钱  弼  金坛人,字圣俞。应洞明韬略科,授鄂州蒲圻尉。

刘  符  金坛人。

刘汝过  金坛人,符弟。

   淮安府

孙继邺  徙居淮楚间,本金陵人,字元嗣。陈进寇宜州时,曹利用辟以自随为前驱,改供奉官。时晁迥又荐为阁门祗候。御戎策十数事,曹玮复荐郝延路兵马都监。

张  耒  楚州淮阴人,字文潜。范纯仁荐试馆阁。

徐  积  楚州山阳人,字仲车。元祐初,朝廷诏举中外学官时,表扬州司户参军,又荐转和州防御推官。

张  野  盐城人。以人才举,累召不起。

陆秀夫  楚州盐城人,后徙镇江,字君实。李廷芝镇淮南时,辟至幕中,天下称行士多者,以淮南第一。

徐  石  山阳人。以举神童,知罗城县。

刘  晟  山阳人。乡荐。绍兴间,权本州录事司。

    扬州府

李直养  扬州人。绍熙元年,以荐摄华亭令。

刘大中  扬子人。举经明行修。大观中,赐进士出身。

崔希甫  高邮人。宋将沈承礼请为府判官。江南平,潘美又荐于朝,拜太子中允。

崔公度  高邮人,字伯易。举茂才异等,辞不应。欧阳以其所作《感山赋》上英宗,授和州防御推官。王安石当国时,邓绾又荐为御史。

秦  观  扬州高邮人,字太虚。元祐时,以贤良方正荐于朝,除太学博士。

时丹立  兴化人。元祐间,荐授高邮司理。

时彦五  丹立子。以荐辟官中书侍郎。

时  赓  丹立子。以荐辟官教谕。

顾惟庸  兴化人。以荐辟任河间通判。

徐君赓  兴化人。授宁乡主簿,不就。

胡  瑗  泰州海陵人,讷子,字翼之。景佑二年,诏定雅乐,范仲淹以白衣荐对崇政殿,授秘书郎。仲淹帅陕西,又辟丹州推官。

王  觌  泰州如皋人,字明叟。熙宁中,荐除司农寺主簿,又辟颖昌签判。哲宗立,吕公著、范纯仁荐可大任,擢右正言,仕至御史中丞。

王俊义  觌从子,字尧明。荐之童贯,拒不答。诏两学选士,又不应。选太学上舍,奏名列下,徽宗改擢第一。

谭孺卿  泰州人。淳化二年举童子科。

艾  晟  扬州人。政和六年,举词学兼茂科。

涨方平  徙居扬州,本南京人。天圣时,举茂才异等科,又中贤良方正科,选迁著作郎。

李  定  扬州人,字资源。熙宁二年,孙觉荐至京师,召入对,拜太子中允、监察御史。

孙  觉  高邮人,字萃老。嘉祐中,择名士编校昭文馆书籍,以膺首选,进馆阁校勘,后仕至御史。

王居正  扬州人,字刚中。试太学,擢次选。大名、镇江两帅交辟教授,不就。范宗尹荐于朝,除太常博士。

胡志宁  泰州海陵人,瑗子。征授承州知州。

卞大亨  泰州人。靖康中,宰相范宗尹以遗逸荐,授怀宁县簿。府州志不载,今增入。

史正志  江都人,字志道。绍兴时,荐除枢密院编修。

田克悉  江都人,字安叔。举博学宏词。崔与之镇蜀,又辟置幕府。

潘  阆  江都人,字逍遥。王继思荐之,召授四门国子博士。

孙  术  高邮人,觉孙,字广伯。

徐  暄  东台人。

徐  翊  东台人。

吕士元  甘泉人,由江宁流寓。举明经,历彭原、四会、太和、龙城四县令。

王  几  江都人。王安石知其才,选宰长洲县。

杨处厚  甘泉人。景祐间,荐授永康录事参军。

庄  徽  江都人。政和初,除两浙运副,知平江府。

孙    江都人。崇宁时,苏洵、滕甫称之,调越州司法参军,守赵 抃荐其才,知偃师。

李 椿  江都人,字寿翁。高宗时,张浚辟为制司准备,官至司农卿,兼临安府。

朱仙民  江都人。庆历时以布衣荐补国子监四门助教。

龚  潗  高邮人。以荐辟,至司农卿。

荆大声  甘泉人。货卜于临安,以明天文入太史局,历云台郎。

昊骏发  甘泉人,镇江右军统领。

张  炎  甘泉人。

    徐州府

陈师道  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元祐初,苏轼、孙觉荐其文行,以白衣起为徐州教授,梁焘又荐为太学博士。

郭延泽  徐州彭城人,字德润。淳化二年,太宗闻其博通典籍,召为史馆检讨。

晁  回  彭城人,字明远。吕端、李杭荐擢右正言。

李  淑  若谷子,丰县人,字献臣。真宗幸毫时,献文行在,赐童子出身。寇准又荐校书郎、馆阁校勘,仕至户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

李寿朋  淑子,字延志。司马光荐加直史馆,入直舍人院。

刘  庠  彭城人,字希道。英宗求直言时,以上书除监察御史,仕至加枢密直学士,知渭州。

    太仓州

杨麟伯  太仓人。成淳时,以进士举博学宏词。

袁秀发  太仓人,字景秀。荐授朝奉郎、濠州路录事参军。

    通  州

查  道  徙居如皋,或曰徙居江宁,先休宁人,字湛然。太宗时,曹彬辟为从事,寇准又荐其才,授著作郎。真宗时,又举贤良方正。

张次山  通州人,字东乔。仁宗时,包拯荐为宁海节度推官。

吴  及  通州静海人,字几道。辟大理寺检法官,仕至户部,直昭文馆。

胡  讷  如皋人。吕夷简荐为宁海节度使推官。

朱宝明  泰兴人。徽宗朝,荐授御史中丞。

朱十一  宝明子。高宗朝,荐授徽猷阁待制。

高希远  通州人。成淳中,征授平江府通判。

朱佑一  泰兴人,十一孙。宣抚使,失年。

朱佑三  泰兴人,十一孙。左丞相,失年。

朱宁九  泰兴人,佑四孙。甸头巡检。

芽子刚  泰兴人,字正坤。杭州海宁尹。

    海  州

孙  傅  海州人,字伯野。中诃学兼茂科,仕至太子少傅。

张  篯  锡弟,海州人,字慕彭。天福中,以兄筠荐,王瓒用为裨校。同光末,魏王继岌又奏知西京留守事。

金  荐  辟

    徐州府

武之才  萧县人。以荐辟官朝散大夫、德州防御使。

杨惟良  萧县人。以荐辟官至中奉大夫、甘肃行省参政。

王  立  萧县人。以荐为沛令。

元  荐  辟

    江宁府

刘应昴  高淳人。至元年荐,累官国子祭酒。

王均容  高淳人。至元年荐,庐州知府。

孔文昱  高淳人。大德年荐,采石书院山长,任浙西廉访使。

周禄二  高淳人。延祐年荐,太平路判官。

周  景  高淳县人。泰定年荐,常州路学正。

杨刚中  徙居建康,本松阳人,字志行。以举学行,辟江宁县学,丞相脱欢又荐为翰林待制承务郎。

陈  森  溧水人。以举人才,任县尉

孙善卿  句容人。以举术行,官提举。

孙彦卿  句容人。以举人才,任浙江杭州路总管。

王德甫  句容人。以举儒行,任真州知州。

    苏州府

俞  琰  太湖人,字玉吾。

龚  璛  吴县人。初浙右宪使徐炎辟至幕下,又荐授和靖、学道两书院山长

范文英  吴县人,字彦材。至元间以荐署信州广信书院山长,后改授绍兴路教授。

刘  岳  吴县人。以荐授建昌路总管。

蒋  堂  吴县人,官教授。

叶永茂  常熟人。大德间荐,授海漕万户,仕至大中大夫。

赵同麟  常熟人,字季文。至元间以举儒士,官富州知州。

季  渊  常熟人,字宗源。大德间以荐官登仕郎。

虞安泽  常熟人。至正间以荐知德清县。

印正传  常熟人。荐授杭州路同知。

徐仁荣  吴江人,字德刚。至元二十一年,以荐官翰林国史院编修。

谢元俊  吴江人。至元间以荐任崇德州判官。

章德刚  吴江人。至元间以荐任官昆山州学正。

盛  麟  吴江人。字德舆。元正间以荐官钱塘县尉。

吴  简  吴江人,字仲廉。元季荐授郡学训导,升绍兴学录。

崔天德  吴江人,字君谊。至正间以荐仕金玉局副使。

谢  莘  吴江人。至正间以荐官绍兴路学录。

胡德甫  太湖人,官按察使司。

黄玉成  太湖人,官御史。

宋国珍  以兵乱,由毗陵迁吴县。辟平江帐前提举。

宋  无  国珍子,字子虚。至元二十四年,举茂才。

范  霖  徙居吴县,本缙云人。以名儒召见,授江浙儒学提举。

王  珪  常熟人,字均章。至元间以举才异,辟辰州同知。

朱  旭  昆山人,字予阳。元初,荐授忠显校尉。

朱士英  昆山人,以荐官同知。

朱文德  昆山人,以荐授太尉府长史。

俞  诠  昆山人,儒学提举。

朱德润  昆山人,字泽民。延祐末,赵孟覜荐为国史编修。

张  渊  吴江人,字清夫。皇庆中,荐为东省提举。

滕德懋  吴县人,字思勉。元季,任中书省掾。

尤  义  长洲人,字从道。元末,辟枢密掾。明洪武中,举人才,授湖广布政司经历。

陆景元  常熟人,字子善。荐授清河县教授。

徐  珵  常熟人,荐授海漕万户。

曹南金  常熟人,荐授海漕副万户。

印德博  常熟人,荐授南雄路总管。

印直传  正传弟。荐授陈州司法参军。

周  南  常熟人,荐授永丰敦谕。

徐  敬  常熟人。元统间,以荐知昌国州,终益阳知府。

褚不华  常熟人,字君实。至正六年,以荐补中瑞司译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黄公望  常熟人,字子久。举神童科,浙西宪使又辟为掾史。

谢天锡  常熟人。以功荐授嘉兴主簿。

    松江府

秦良顥  南汇人。元贞初,荐习蒙古文字。大德间,除国子学录。

潘应武  南汇人。大德荐,以治水功,授淳安教谕。

瞿霆发  南汇人。由下沙场副使擢进义校尉、上海市舶司。

章梦贤  青浦人,字思齐。以孝友荐,至元中,授襄阳、建康等处财赋提举。

蔡廷秀  青浦县人,字君美。郡诸生试吏,荐擢江西省检校。

吕  洵  金山人,字志道,良佐子。荐授海宁州判。

曹庆孙  华亭人,字继善。延祐四年,荐授吴县教谕。

曾  遇 华亭人。荐授湖州安吉县丞。

潘世英  华亭人。以御史荐,从征死。

夏侯尚元  华亭人。赵孟覜荐为东宫伴读。

    常州府

董  蕃  宜兴人,举茂异。

许应祁  宣兴人。举茂异,山阴知县。

蒋禹玉  宜兴人。举儒士,杭州学录。

吴  宽  宜兴人。兰溪判官。

储士方  宜兴人。举儒士,建德路教授。

储维志  宜兴人。举儒士,廉州路学正。府志作武进教谕。

陈  杰  靖江人。征江陵路税课副使。

陈  简  靖江人。杰子,庆元路教授。

陈  范  靖江人。简弟,浙江徽杭榷茶提点。

陈楚良  靖江人,筒子。南阳巡检。

陈  肃  无锡人。举博学弘词,翰林学士。历兵部尚书、河南行省左丞。

范志大  无锡人。经明行修,常州教授。

王  实  无锡人。明经,临江路同知。

华一雷  无锡人。明经,濂溪书院山长。

虞志道  无锡人。举茂异,湖州教授。

华友直  无锡人。举人材,常州路总管。

华    无锡人。有道荐辟不就,赐号清逸处士。

杨    无锡人。本州同知。

陈伯雨  字汝霖,无锡人,举明经,官教授。

华    无锡人。常州路总管府判官。

孟  潼  无锡人。举茂异,松江判官。

华友闻  无锡人。本州税务提领

华  栻  无锡人。平江路学正。

孟  栻  无锡人。举儒士,浙东宣慰副使。

郭  登  江阴人,字云仲。举文学,官无锡州学正。

吴伯川  江阴人。举才德,官潼州知州。

杜光启  江阴人。举文学,官无锡州学正。

汤  虎  江阴人,字子贤。举文学,官教授。

章四孙  江阴人。举文学,官诸暨州判官。

朱  申  江阴人,字南伯。荐授海陵州、安庆路二学教授。

章君祥  江阴人,字璇吉。举文学,官黄州路学录。

胨  坦  江阴人,字平伯。举文学,官黄岩知县。

吴维诜  江阴人,字士振。举秀才,明道书院山长。

许  恕  江阴人,字如心。举文学,澄江书院山长。

宋仁辅  江阴人。泰定间举文学。

陆  垕  江阴人,字仁重。至元间,御史郑鹏南荐之于朝,丞相伯颜奏授徽州路、同州路总管府事。

徐  宪  无锡人,字元度。延祐间,由校官辟三公府掾。

郭道广  江阴人,字茂四。至正七年,举贤良方正。

陈文杰  毗陵人,字汉卿。举茂才,辟为掾。

郑起莘  武进人。举人才,官广信路同知。

黄  珍  武进人。举贤能,官江西廉访使。

黄  玭  武进人。举人才,官宜兴教授。

夏  鼎  江阴人,字仲实。举文学,官松江路判官。

邱元钟  江阴人,字士英。举茂才,明道书院山长。

刘  壖  江阴人,字公垣。荐授帅府照磨。

李  辰  江阴人,字吉父。以荐召试迪功郎。

张  端  江阴人。荐授和靖书院山长,官至江浙枢密院都事。

王  澹  无锡人,字安节。至正初,荐任临江路同知。

吴  方  江阴人,字季仁。延祐中,荐授处州学录,不就。

陈  杰  江阴人,字汉臣。荐授江陵路税课副使,不就。

 

张  兖  江阴人,字子恭。举儒士,浙江廉访司宪史。

范彬甫  江阴人。寿春县簿。

    (以下四人举人材)

耿  福  江阴人。

邱定夫  江阴人,字景游。武隆州同知。

袁则荣  江阴人,字国华。庆元路学教授。

徐  登  江阴人,字升甫,婺州路学教授.。

    镇江府

雷  泽  丹徒人。大德四年,以贤良方正荐,官至同平章事。

王 尧 丹徒人。

汤炳龙  丹徒人。

陈子方  丹徒人。

俞希鲁  丹徒人。

郭景星  丹徒人。

郭  畀  丹徒人。

王  昌  丹徒人。《开沙志》作王福昌。至元甲申由税户茂才,荐授英德州判官。

王福隆  丹徒人。大德间由贤良方正荐任无锡州判。

王仕斌  丹徒人。至元乙亥,应求贤,辟授湖州税课司大使。

顾岩寿  金坛人。荐授推官。

曹  俞  金坛人,字舜咨。辟建德路儒学教授。

李  浩  金坛人,字景安。举高行,官江东湖广儒学提举。

艾彦政  金坛人。以举儒士,任淮南省宣抚。

张  经  金坛人。荐授吴县知县。

李  镇  金坛人。崔中丞奉使求贤,举授将仕郎、儒学副提举。

辛仲实  徙居丹徒,本彰德人,字仲和。至元中辟行省掾,官至榷茶都转运使。

彭  杰  溧阳人,字子豪。成宗朝举经明行修,官潭州路总管。

褚  简

    淮安府

金原举  盐城人。元末荐授江西南康令。

陈圯龙  盐城人。举人才,官崇明州同知。

金  挺  盐城人,以人材举。

沈仲和  山阳人,至正间累征不起。

    扬州府

彭好古  江都人,字德明。泰定间荐授崇武路达鲁花赤。

曲  出  江都人。至正间荐授邵武路达鲁花赤。

丁  济  高邮人,字溉之,宁国尹。

崔  礼  高邮人,字和之。以游京师,上言海运之便,授进义校尉。

王国祥  高邮人,字信齐。以通三经举授扬州路府史。

栾  凤  高邮人。以荐知诸暨州。

黄大有  兴化人。荐官治书侍御。

贾  庸  兴化人。

陆  复  兴化人。

贡  谦  兴化人。荐官学士。

顾  煜  兴化人。以荐官翰林学士。

李希文  兴化人。官伴读。

詹  澍  兴化人。荐知华容县,升通判。

杨启元  兴化人。以荐辟至淮东正元帅。

梁道祐  宝应人。由荐举,仕至户部尚书。

刘  炎  宝应人。以荐官承务郎。

刘  江  宝应人。由荐举,任中大夫南省院判。

吴  谏  海陵人。举文武才,为兵部都辖。

吴显卿  谦子。以荐仕嘉松提举司。

冒致中  如皋人。至正中举儒术,官两淮盐运丞。

李正民  扬州人。政和间中词学兼茂科。

吴  谦  以宋季祖休由苏徙居安丰,为安丰人,字撝卿。成宗朝,以文武全才举为兵部都辖。

马玉麐  吴陵樊川人。案:樊川,今樊汊,地在高邮州、泰州两界,或亦可称吴陵人。宫参知政事。

朱益明  东台人,字九龄。任安庆府教授。

朱景新  东台安溪镇人,益明子。任通州学正。

缪思恭  东台人。

徐德明  兴化人,主簿。

顾元播  兴化人。举孝廉,不仕。

  徐州府

党宏济  砀山人。荐授永城县尹。

刘文质  砀山人。荐授河南教授。

袁遵道  丰县人。举神童,封汝南郡。

孔  午  萧县人。元初辟授徐州观察副使。

曹伯启  砀山人。至元间荐授西台御史,官至刑部侍郎。

钱光弼  徐州人。辟王府掾,仕至总管。

王  贵  萧县人,以荐辟授汴梁路治中,兼骁骑校尉。

傅汝励  萧县人,字若金。以荐辟,官陕西道御史。

    太仓州

王子昭  嘉定人,字至元。

林  畴  嘉定人,字元贞。

黄  钰  嘉定人,字泰定。

瞿  智  嘉定人,字至正。居城,徙昆山东仓。

强  珇  嘉定人。

沈公琬  嘉定人。

陈  让  嘉定人。

萧良佐  嘉定人。

姚  复  嘉定人。

支日芳  嘉定人。

秦  昺  嘉定人。

沈  蒙  嘉定人。

林焕发  嘉定人。

林守贞  嘉定人。

陆有贵  嘉定人。

秦仲良  嘉定人。

黄桂发  嘉定人。

王培祖  嘉定人。《吴志》云记称学职,当系省府辟充校官,但未详何学何职。

沈辉祖 嘉定人,字蘧庵。江西龙泉知县。

施文胜 扬州崇明人,字文质,以父宗庆迁居太仓,遂为太仓人。荐事相府,后至元十六年中书又奏授从仕郎,至太保长史。

顾  新 以父德避寇乱居太仓。荐官龙兴路录事参军。

顾  信  新弟,字善夫。以荐官杭州军器局提举。

蔡  济  泰兴人。荐授本县达鲁花赤。

蔡梦祥  济子。荐授扬州路总管。

宋尹文  崇明人,字文璧。荐授翰林院检阅官。

严  俶  嘉定人。至正间以曲出公荐,官从事郎。

严  珍  嘉定人。至正时辟为掾史。

黄  成  崇明西沙人,字君美。至元十八年,左丞范文虎辟置麾下,二十五年□府又奏授保义校尉。

王  茂  崇明人,字茂卿。荐授沔阳府提控。

李  桂  崇明人。荐授淮安等处河北田赋提举。

陈太和  崇明人,字子中。荐授进义副尉、江都主簿。

    通  州

石  榜  如皋人。至正中举人才,官绍兴萧山丞。

刘  杰  如皋人。至正中举儒术,官江淮路儒学提举。

薛  琮  如皋人。至正中举儒术,官松江路监史。

朱祐五  泰兴人。荐授龛山巡检。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脱脱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卷十四·郝经
  三王世家第三十·司马迁
  卷六十九 窦何列传第五十九·范晔
  刘方传·李延寿
  卷三十·彭百川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七·王世贞
  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职官 四六·徐松
  卷十三·陆宗楷
  卷五十一、太平天国之兴亡·黄鸿寿
  卷之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一·丁绍仪

    【琴曲歌辞】【琴操】〖琴操。后汉蔡邕撰集。以平津馆本为最善。署曰汉前议郎陈留蔡邕伯喈撰。书中所载。除鹿鸣等五歌诗为诗经诗外。十二操九引间杂弄二十一章等。皆两汉琴家拟作。其中如雉朝飞操。西汉扬雄尚未之见

  • 第五场·老舍

    时间 前场后数分钟。地点 妇女商店。人物 群众若干(越多越好) 卫 母 金 智余志芳 宋玉娥 卫大嫂 王二婶 男 甲男 乙 唐经理 店员甲 男 丙 店员乙余 母 李大嫂 老 尤 小吴 宋爷爷齐凌云 郑书记

  • 卷270 ·佚名

    钱惟演 槿花 绮霞初结处,珠露未晞时。 宝树宁三尺,华灯更九枝。 亭亭方自喜,黯黯却成悲。 欲作处烟散,犹怜反照迟。 钱惟演 禁中庭树 紫闼分阴地,凡条擢秀时。 高枝接温树,密叶覆辛夷。

  • 记忆·闻一多

    记忆渍起苦恼的黑泪, 在生活底纸上写满蝇头细字; 生活底纸可以撕成碎片, 记忆底笔迹永无磨灭之时。啊!友谊底悲剧,希望的挽歌, 情热底战史,罪恶的供状—— 啊!不堪卒读的文词哦! 是记忆底亲手笔,悲哀的旧文章!请弃绝了我罢,拯救了

  • 歳时杂咏巻四十一·蒲积中

    宋 蒲积中 编除夜歳尽应制庾肩吾歳序已去殚春心不自安聊开百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鷰朱泥却鬼丸梅花应可折惜为雪中看歳穷应教薛道衡故年随夜尽初春逐晓生方验从军乐饮至入西京守歳唐太宗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

  • 东汉会要卷二十四·徐天麟

    职官六宦官擅权和帝永元四年窦宪兄弟专权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不事豪党遂与定议诛宪郑众迁大长秋帝防勲班赏众毎辞多受少帝由是贤之常与之议论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矣十四年初封大长秋郑众为鄛乡侯众

  • 元明事类钞卷三十八·姚之骃

    走兽门麒麟以鞹上 元五行志至大年大同民家牛生一犊其质有鳞无毛其色青黄若麟者以其鞹上之望如植竿 九朝埜记正统中朝毎宴享廷中陈五兽首麒麟身似鹿灰色防有文颈特长殆将二丈望之如植竿其首亦大概如羊颇丑非如古所传

  • 卷之五百八十·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九月。甲辰。谕内阁、朕钦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懿旨。本日宪政编查馆奏、请饬各省设立调查局各部院设立统计处各摺片。各省民情风俗。及一切沿革习尚。参差不齐。现在该馆

  • 卷之四百七十九·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正月。癸未。谕军机大臣等、电寄锡良、咸电悉。革道郑文钦胆敢潜逃。玩法已极。除通饬各省一体严缉外。即着锡良、饬属迅速严密查拏务获。即行正法。该抚未能先事豫防。致令潜逃。究属疏忽。锡

  • 卷之三百·佚名

    光绪十七年。辛卯。八月。壬辰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辛酉皆如之。外记  ○命礼部右侍郎李文田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溥良提督江苏学政。翰林院修撰吴鲁提督安徽学政。编修盛

  • 卷九十四·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九十四歌颂【十四】万夀恭拟江淮击楫謡九章【谨序】漕运总督【臣】管干珍【臣】尝考洪范九畴次八庶徵曰九五福而以夀居福首盖王者念用时叙休徵洽汁於时珍符闓怿之气鴹萃一人之身天用眷於有

  • 卷二十一·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十一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宋神宗时傅尧俞出知昇州陛辞上殿劄子曰臣忝经任使逮事昭陵?惟仁宗皇帝享国四十余年才五十余岁以神器大宝付畀先皇虽大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一经籍考史【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史部有正史编年起居注杂史传记伪史霸史史评史钞故事职官刑法地理时令谱牒目録共十四门本隋史艺文志旧法

  • 卷一五·邱濬

    ▲重民之事 《舜典》:咨,十有二牧(养民之官),曰食哉惟时。 朱熹曰:“王政以食为首,农事以时为先,舜言足食之道,惟在于不违农时也。” 臣按:君之所以治者以民,民之所以生者以食,食之所以足者以农,农之所以耕者

  • 第15章 子罕篇第九(1)·孔子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译文孔子很少谈到功利和天命,却赞许仁德。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张居正注:“盖利与义相反,学者而谋利则廉耻之道乖;有国家者而好利则争夺之祸起,其端

  • 普陀洛迦新志卷三·王亨彦

    古会稽陶镛鉴定 古翁山王亨彦辑 灵异门第三(共六十八条) 性具万法,不假外求。用遍恒沙,无劳力作。故毛端不妨现刹,尘里可以转轮。时劫任意短长,小大自由相入。本归性德,庸诩神奇。惟佛法只度有缘,众生贵乎善感。故金刚石上,来

  • 梵网经忏悔行法·智旭

    明菩萨戒弟子藕益智旭述【一严道场】【二净三业】【三香华供养】【四赞礼归依】【五陈罪悔除】【六立愿诵戒】【七苦到礼佛】【八重修愿行】【九旋绕自归】【十坐念实相】经云。若有犯十戒者。应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

  • 第二基地·阿西莫夫

    《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3年的科幻小说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讲述了在骡攻占基地之后,骡和第一基地的遗民寻找“谜”一般的第二基地的传奇事迹,共由两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