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七下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

列国来聘

汪氏克寛曰经书诸侯来聘三十一齐聘者五晋聘者十有一宋卫聘者各四陈郑秦吴聘者各一楚聘者三鲁以秉礼之国受同列之朝聘而尊王之礼寥寥罕见故悉书以示讥焉【晋卫宋来聘连后来聘及盟数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外裔来聘

庄二十二年文九年冬楚襄三十年春文十二年秦襄二十九年

来聘及盟

霞峯华氏曰凡聘之志皆讥而聘而及盟尤为非礼聘而盟胡氏以为大夫私盟専命遂事非也何休注公羊以为聘盟两受命者是矣然大夫有聘无盟以大夫盟公伉也以公及大夫盟卑也凡此类皆当时诸侯昧于上下之辨而政在大夫所由来也故春秋凡聘而及盟皆不书盟所以深恶之

霞峯华氏曰齐之聘鲁者五而齐年再来在隐桓之世其后二百四十余年之间公朝齐者十有一鲁大夫之聘齐者十有九而齐使仅三至焉葢其视鲁为己卑矣鲁朝晋者二十一聘晋二十有四而晋使之来十有一荀庚郤犨之聘而及盟以大夫伉也士爕之聘言伐郯以伯令征也惟成十八年至襄十二年悼公复伯以礼亲诸侯故十余年间而来聘者四外此昭二年韩起执政以上卿将命庶几以礼来者乎若荀吴之聘党叛臣而征诸侯士鞅之聘责牢礼至十有一则非礼之加抑又甚矣鲁于宋卫匹也而亦使大夫盟公公又崇宋向戌而与盟于国都之外过矣陈迩于楚故入春秋以来惟一聘鲁而在庄公之世荆楚未盛之前郑惧于楚而自输平以后亦惟一聘鲁而在晋悼之时诸侯方睦之日楚三来聘而浸益强故春秋之书法凡三变说春秋者以为渐进之汪氏曰楚大夫书名书氏自婴齐防蜀而已然然则挟众威鲁以臣伉君春秋书公子婴齐亦将谓予而进之乎况防罢之来报公朝也公逾年在楚几不得反而楚使一来谓圣人予而进之谬矣故谓以着楚之浸强者其说犹为近之而秦使术吴使札义同楚使椒当亦非其以能聘而进之矣

特防

霞峯华氏曰防有三例特防也参防也主防也其初以诸侯而特防其后以大夫而特防诸侯矣又其后以大夫而特防大夫矣其初以诸侯而主防其后以大夫而主诸侯之防矣又其后以大夫而主大夫之防而君若赘疣矣其初以诸侯主诸夏之防以攘夷狄其后以夷狄同主诸夏之防而晋楚之从交相见矣又其后以夷狄独主夷夏之防大合十三国于申而伯主不复与矣惧楚而通吴防吴以谋楚卒之楚败而吴强而黄池之防诸侯以是终焉通而论之诸侯之特防者多在隐桓以前自有主防无特防参防者矣大夫之特防者多在文宣以后有大夫特防而后有大夫主防者矣以诸侯而主天下之防自北杏始以大夫而主天下之防自钟离始以夷狄而同主天下之防自宋始有北杏而后有葵丘之防宰周公至温之防而天王实狩焉而诸侯之亢极矣然后大夫乗之大夫主天下之防而诸侯失政然后夷狄乗之春秋详而志之得失之故可考矣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已上特防中国诸侯

已上特防外裔

霞峯华氏曰经书公特防者二十与中国诸侯防十四防师一与外裔防三防楚大夫一防而弗遇一内大夫特防诸侯

案礼卿不得防公侯大夫専防公侯政安得不自大夫出乎

内大夫特防大夫

参防

霞峯华氏曰经书公参防者十特防者离防也两君相见也三以上为参伯者主其防为主琐泽左氏以为合晋楚之成晋伯衰矣黄池之防夷主防而春秋先晋晋既不复能主春秋又不与吴为主则亦参防而已矣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外特防参防

案外诸侯相防不书必关天下之故而书防邓始惧楚世道之一变也防洮防安甫党乱臣而叛伯主天下自此无伯世道之又一变也

特盟

霞峯华氏曰书及内为主也书防外为主也隐元年及邾仪父桓元年及郑伯闵元年及齐侯皆书及志内之急于盟也盟戎书及责在内高氏谓深责中国而不罪夷狄是矣襄三年公及晋侯盟长樗公朝晋而盟也朝晋而盟者三皆讳不书公独此书公及异乎襄灵之及盟也与内为主而书公及者异矣防齐盟者四艾之盟齐僖求伯之初也柯与扈齐桓图伯之初也于黄齐景争伯之初也皆齐志也防郑盟者一郑突始簒而求盟也防邾仪父盟趡趡鲁地彼来而我防之故书防是皆以外为主矣

刘氏敞曰盟者何杀牲载书而约也防者何约信命事而不杀也古者六歳而防十二歳而盟亟防盟非礼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外诸侯特盟

陈氏傅良曰外特相盟不书必关于天下之故而书莒纪无足道也齐郑合天下始多故矣天下之无王郑为之天下之无伯齐为之也是故书齐郑盟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齐郑盟于咸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终也

吴氏澄曰齐郑盟石门继以宋齐卫瓦屋之盟诸侯之党合而无王近以胚胎齐霸之纠合矣齐郑盟咸继以齐卫郑沙曲濮之盟诸侯之党散而无霸逺己醖酿秦雄之并呑矣阅世变者知之

参盟

案陈氏于瓦屋曰诸侯初参盟也有参盟然后有主盟于鄟陵曰此参盟也参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见晋不复主盟也盟主不作而诸侯之盟复相参错矣大抵两国相盟为特盟特盟専辞也三以上为参盟参盟众辞也伯者之盟为主盟主盟尊辞也众共尊为盟主而听命焉有主盟而天下之参盟定于一矣齐桓没而有曹南之盟宋襄图伯而不终晋伯衰而有鄟陵之盟齐景假纳昭公以纠合诸侯而不果纳则亦不足以主盟矣

公与大夫盟

霞峯华氏曰公及大夫盟者六讳公不书者二齐高傒晋处父是也及高傒内为主婚仇人而盟其使以大恶讳也及晋处父外为主朝伯主而盟其臣以国耻讳也内为主者讥在内而高傒之伉亦可知矣外为主者罪在外而公之不能自强亦可知矣

家氏翁曰凡公与强国之大夫为盟不书公及讳强国之以无道加于公也与小国之大夫为盟则不讳公以自欲与之盟非彼要公必欲为此盟也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内大夫盟诸侯

霞峯华氏曰内大夫盟诸侯始于及宋人盟宿宿微国也春秋书之谨其始也至柔防宋公陈侯大夫始出盟公侯矣自是而后公子结及齐侯宋公盟矣公孙敖防三国之君及晋士縠盟矣行父请盟于齐而商人弗及盟非能谨上下之分也求赂故也纳赂而公子遂及齐侯盟矣臧孙许以次卿而及晋侯盟赤棘不已伉乎仲孙貜之盟邾于祲祥何忌之盟邾于防直卑之耳又其甚者句绎之盟伐国取地以盟其君而公不与闻则世变之极而春秋之书盟亦止此

<经部,春秋类,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主盟详五争盟例不另载

胡氏宁曰古者诸侯或因朝觐或从王命无期约而适值于途必有两君相见之礼所以崇礼让絶慢易也故谓之遇周衰诸侯放恣出入无度私为邂逅之约有如适值于途者亦谓之遇非矣

汪氏克寛曰公谷释名义皆谓不期为遇左氏遇垂梁丘之则皆云先为之约不期而防者古礼也私为之约而以简礼相防者春秋诸侯之礼也非王事而出预有期约以相防聚乃行古者不期之礼是自欺耳书之所以讥之也垂之过以三国之君相防亦比于不期而遇其为简慢诡谲益可见矣凡防莫适为主以爵之尊卑为序爵同则以国之大小为序

已上内相遇

已上外相遇

胥命

春秋大事表卷十七下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一·叶隆礼
  第七十三回 战浙东包团练死艺 克江甯洪天王覆宗·蔡东藩
  ◎民政一·徐天麟
  资治通鉴后编巻六十·徐乾学
  卷之一千三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八·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十 金纪四·纪昀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八·裴骃
  呼延赞传·脱脱
  许孚远传·张廷玉
  卷十·彭百川
  五五 一个难关·邹韬奋
  食货六四·徐松
  施联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遄发·李渔

    (丑扮船家上)十个船家九不孤,满船儿女叫呱呱。梢婆不放梢公懒,骚出人间百子图。&mdash;&mdash;自家进京的长路船头便是。昨日有位曹相公,雇我的船进京会试,顺带家眷往山东。远远望见轿子来了,不免打扶手伺候。(外带末,小旦带贴

  • 卷三十·黄希

    钦定四库全书补注杜诗卷三十    宋 黄希 原本黄鹤 补注灧澦【大历二年作】补注【鹤曰此诗言水涨故曰灔澦既没孤根深按旧史大历二年河东河南江浙淮南福建等道五十五州奏水灾蜀虽不预宜亦水高当是其年作】灧澦既

  • 卷六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一韩偓感事三十四韵【丁卯已後】紫殿承恩岁金銮入直年人归三?路日过八花砖鸳鹭皆回席臯蘷亦慕羶庆霄舒羽翼尘世有神仙虽遇河清圣慙非岳降贤皇慈容散拙公议逼陶甄江总参文会陈暄侍狎

  • 卷三百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丘丹丘丹苏州嘉兴人诸暨令历尚书郎隐临平山与韦应物鲍防吕渭诸牧守往还存诗十一首忆长安四月忆长安四月时南郊万乘旌旗尝酎玉巵更献含桃丝笼交驰芳草落花无限

  • 卷十五·本纪第十五·柯劭忞

      ○武宗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讳海山,顺宗答剌麻八拉第二子也。顺宗三子:长曰魏王阿木哥,其母微;帝与仁宗皆昭献元圣皇后宏吉剌氏所出,所谓兴圣皇太后也。帝以至元十八年七月十九日生。   成宗大德三年,命帝代宁远王

  • 卷八十三 后凉录三·崔鸿

    吕隆 吕隆字永基光弟右将军宝之子也美姿貌善骑射光末年拜北部护军稍歴显位声称并着超既杀纂让位于隆隆有难色超曰今如乘龙上天岂得中下隆遂以晋安帝隆安五年春二月僭即天王位超先以番禾得小鼎

  • 卷第二百四十六·胡三省

    唐纪六十二〔起着雍敦牂(戊午),尽玄黓阉茂(壬戍),凡五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下开成三年〔(戊午、八三八)〕1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涂有盗射之,〔射,食亦翻。〕微伤,左右奔散,石马惊,驰归第。又有盗邀击于坊门,断其马尾,〔唐诸坊之

  • 民国四年(1915)二月十八日至六月七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自课(二月十八日)曾子曰:&ldquo;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rdquo;此何等气象,何等魄力!任重道远,不可不早为之计: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挠不屈之精神;第三,须有博

  • 六·钱穆

    清代学风的新趋势,集中到博学派。他们注意在以往历史文献中发掘实学,却疏忽了在当前现实社会中培植活人。满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而反政府的潜流,则仍隐藏在博学派之内心。晚明遗老都尚注意政治社会一切问

  • 卷三·高诱

    [子部,杂家类,杂学之属,淮南鸿烈解钦定四库全书淮南鸿烈解卷三汉 高诱 注天文训【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天墬【地籀文】未形冯冯翼翼洞【桐】洞灟【镯】灟故曰大昭【冯翼洞灟无

  • 提要·蒋廷锡

    【臣】等谨案尚书地理今释一卷国朝蒋廷锡撰廷锡字孙常熟人康熙癸未进士官至大学士諡文肃是编乃其官内阁学士时所作首题圣训盖儤直内廷之日仰承指授敬缮成帙者也其中订定诸儒之説者如尧典宅嵎夷则据后汉书定为朝鲜正

  • 卷三十六·张廷玉

    <經部,春秋類,欽定春秋傳說彙纂欽定四庫全書欽定春秋傳說彚纂卷三十六哀公集說【楊氏士勛曰公名蒋定公之子敬王二十六年即位十四年西狩獲麟春秋終矣二十七年薨諡法恭仁短折曰哀】【丁敬王二未十六年】元年【晉定十八

  • 卷十四·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续卷十四宋 黄干 撰吊礼 丧礼十二补丧祝王吊则与巫前【丧祝与巫以桃厉执戈在王前 春官】 男巫王吊则与祝前【巫祝前王也 同上】 典路王吊于四方以路从【王乗一路典路亦以余路从行亦以

  • 商书·说命下·佚名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

  • 第十章&nbsp;道家第三阶段:庄子·冯友兰

    庄子(公元前约369一前约286年),姓庄,名周,可算是先秦的最大的道家。他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很小的蒙国(位于今山东省、河南省交界)人,在那里过着隐士生活,可是他的思想和著作当时就很出名。《史记》上说:"楚威王

  • 粤闽巡视纪略·杜臻

    游记。清杜臻撰。六卷。臻字肇余,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顺治进士,历官吏部侍郎、礼部尚书。撰有《海防述略》等。康熙二十二年(1683),臻奉诏与内阁学士石柱往广东、福建沿海一带巡视,办理划定疆理、 开辟田地、弛禁鱼盐业

  •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佚名

    洞真太上神虎隐文。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期。是与《金虎》、《神虎》二符合用之颂章。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5《上清大洞真经目》著录《上清神虎上符消魔智慧》1卷为六朝

  • 金身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金身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众生说一陀罗尼,念诵之,能得金刚身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