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九

雍正十二年正月

上谕四道

初二日奉

上谕诸王大臣以元旦立春恰遇甲寅年丙寅月戊寅日甲寅时瑞雪缤纷竟日盈尺考之占书最爲佳祥丰年可庆爲朕称贺朕素不言祥瑞降谕至再至三尔诸王大臣闻之熟矣凡祥瑞者特其兆耳兆也者吉之先见尚属未成之际全在乎人事赞成凡灵芝庆云麟凤嘉禾之属皆

天心所以示喜岂得不以爲庆但须君臣益加修省以只承天之休命果能事事上合

天心赐得一个是字则祥乃成其爲祥否则其事尚在未成何得遽爲称庆洪范恭之对待曰狂如或因有嘉兆而不加修省遂侈然自肆则狂之咎徵特在转移间耳祥

其可恃乎朕不敢妄自比拟但理以譬喻而得明譬如尔诸王大臣朕以其人可用许以加恩其人闻朕恩旨便自放纵顿改前操朕亦惟有收回成命而加之以罪岂得更不转移仍以恩待乎总之灾祥之兆尚视人事如何以定休咎遇灾而能知修省灾必不成爲灾遇祥而黾勉敬承祥必益成其祥傥遇灾而不知修省其灾固不待言遇祥而不知敬承其祥岂能必其爲祥也朕於天人感应之际知之甚明信之甚笃信之笃是以一刻不敢自懈自逸知之明是以不惮反覆申明告诫尔诸王大臣诗云天维显思无曰高高在上盖面前虚空即是昊天足履撮土即是大地此面前虚空与日月星辰所丽之天无二无别此足履撮土与岳渎山川所载之地无二无别皆属天地一气之内犹如人有七尺之躯人身拔一毫毛则通体皆知痛痒岂有人於天地之中举一念行一事而天地不呼吸相通者乎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如影随形如响应谷形谷既存而以影响爲不可必之数岂不愚昧颠倒之甚夫善者公而已矣心乎天下国家之谓公心乎一身一家之谓私爲大臣者诚心乎天下国家之公而不计及一身一家之私天有不降之百祥者朕信其必无是理然则其一身一家之计正复得则两得也苟心乎一身一家之私而不计及天下国家之公天有不降之百殃者朕亦信其必无是理然则其一身一家之计亦复失则两失也朕虽深信此理朝乾夕惕不敢刻忘然天下国家之事非朕一身所能独理书曰天工人其代之朕不能不赖尔诸王大臣之克代天工则朕固不能已於谆谆训诫也朕非推诿尔诸王大臣但朕所爲者朕之事诸王大臣须各尽尔诸王大臣之事人惟无志则不能自立而推诿他人如爲大臣者以天下国家之事爲己躬之事且以爲非我莫能爲而身任之而不辞断不诿之他人一人如是人人如是则内外大小诸务有不事事合宜者乎如使内而八旗部院每事诿之参佐司属参佐司属又诿之大臣外而督抚藩臬每事诿之府厅州县府厅州县又诿之督抚藩臬又或内则诿之於外外则诿之於内内外交相推诿皆谓主上自有乾断如此则朕何所恃以代天之工朕虽朝乾夕惕亦何由使事事合宜以仰邀

上天之嘉祥福应乎今岁元旦时雪既有其兆当益加奋励朝夕修省以期成此瑞庆我君臣其共勉之初四日奉

上谕苗疆地方紧要道厅缺出委署各员每以本管地方有刑名钱谷之责不能长驻於署印地方以致苖疆乏员弹压事件躭延嗣後苗疆道厅缺出着该督抚於属员内拣选才具胜任之员委令署理并令速赴驻劄弹压其本任事件若可以照应仍令兼管如不能兼顾即着该督抚酌量递行委员署理俟新任官到後再回本任如此庶各有责成无可推诿於苗疆地方大有裨益矣

二十三日

谕礼部琉球国十年进贡方物曾经降旨准作十二年正贡今该国王复行奏请仍遵旧典按期入贡情辞恳切具见悃诚着仍遵前旨行

二十七日奉

上谕朕因河防关系紧要特命大学士嵇曾筠在任守制管理总河事务今据嵇曾筠奏称现将本年各项物料工程如何查核催儹条析指明交高斌办理臣於三月内料理丧事毕即趋赴河工凡一应修守抢护机宜臣务必悉心筹画查察各工儹办妥协所有总河印务伏祈仍着高斌管理臣协同保固伏秋两汛平安霜降之後吁恳俯准回籍终制等语河工事务嵇曾筠已经办理妥协今於料理伊母丧事之後即赴河工指示机宜则一应工程自可保固平稳伊请将总河印务仍令高斌署理於霜降後回籍终制情词恳切具见悃忱着照所请总河印务着高斌署理嵇曾筠於霜降後准其回籍终制再嵇曾筠本籍常州距淮安不远明岁工程亦可就近往来协同经理在伊终制之心既已得遂而河防事务亦大有裨益矣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九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五·志第一百二十八·食货上三等·脱脱
  卷一百四十八·列传第三十五·宋濂
  前汉高祖皇帝纪卷第一·荀悦
  ◎护总宪·陈贞慧
  第四回 误椎击逃生遇异士 见图谶遣将造长城·蔡东藩
  康熙五十一年一月至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蒋良骐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十三·佚名
  卷之五百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 列传二百七十·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三十九 列传二百三十九·纪昀
  一五一三 谕内阁着添派庆桂等会同纪昀续行缮办四库全书·佚名
  王观传·张廷玉
  先生王斗·佚名
  汉制攷巻三·王应麟
  卷十六擅与律·窦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太常矩(子方集)·顾嗣立

    矩字子方,长沙人。卢翰林挚廉访湖南,辟署书吏,敬其才辩,遇之殊常人。大德间,授荆湖北道宣慰司照磨,兼承发架阁,公卿闻其名,留补刑部宗正,转秘书省校书郎。延佑间,升著作郎,改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至治初,议遣使持诏谕

  • 卷二·郭则沄

    国朝以忠厚开基。入关之始,为明庄烈帝发丧,祭葬悉从帝礼。复有诏,设置明陵员户,春秋致祭。顺治时,有倡开煤之议者,意以窥孝陵,江甯守林公恶而杀之。见蜀人李长祥集。而魏禧所述,则己亥海师至金陵,陵木为之一空

  • 五集卷四十·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古今体七十七首【戊申六】命晋增天后徽称诗以昭灵志谢尊封天后自先朝辅昊晏瀛恩久饶近以台湾靖兵燹益知海舶佑神昭【台湾自用兵以来官兵配渡及装载粮饷铅药船

  • 海叟集巻二·袁凯

    明 袁凯 撰五言古诗新治圃成隙壤所自治剪荆去茏茸幸无棼秽杂况此清泉涌灌滋竟朝夕勾萌各森耸青蒲已弥泽黄方卧陇春菁尚堪把秋梨日应重自余通宦籍职事劳纷冗禄食虽云美私心恒自恐归来得萧茆采撷聊自奉且遂丘园乐永

  • 同文馆唱和诗巻九·邓忠臣

    宋 邓忠臣等 撰欲知归期近呈天啓张耒欲知归期近屈指不满手岂无儿女心惜此良邂逅蔡郎吾未见心已想雄秀那知风雨夜聴此龙剑吼八荒一骥子万马空去廐钟山净名老为子不惜口颇闻国士荐固自君所有唯应功名地他日客老丑蔡肇

  • 卷一百九·表第四·诸公主表·宋濂

        ◎诸公主表   

  • ●崇禎長編卷之五十五·汪楫

      崇禎五年正月   ○崇禎五年正月   五年壬申正月己亥朔帝御殿百官朝賀   兵部尚書熊明遇上言監視內臣設立標兵於法未便請罷其議若為出入防衞計但令撫鎮選兵二百名併其家丁共三百名亦足以示重帝從之   

  •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三十七·徐乾学

    宋纪一百三十七【起旃防作噩正月尽彊圉大渊献十二月凡三年】理宗建道备徳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寳庆元年春正月壬戍朔诏举贤良 庚午湖州人潘壬与其弟丙从兄甫以史弥逺废立不平乃遣甫宻告谋立济王意于李全全欲

  • 评鉴阐要卷一·乾隆

    太昊伏羲氏始教民佃渔畜牧纲君民之道莫大乎教养伏羲氏作佃渔畜牧皆所以为养也而教即行其中后世视教养为二者去古逺矣炎帝神农氏始教民艺五谷目今之民即古之民古之民茹毛饮血初不知耕稼也后世视茹草木而食禽兽者几如异

  • 张襄壮奏疏巻四·张勇

    甘肃提督靖逆侯张勇撰靖逆侯靖逆将军兼管甘肃提督事务臣张勇谨密题为举首逆书事窃照逆贼人犯西和臣正在计画勦御间于康熙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有二人到臣军前须髪尽白见臣惟有哭泣因投书一封说系叛贼吴将军着来巩昌投

  • 卷四·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四十一月十二日癸酉乘舆自南还至宿迁衍圣公孔毓圻率博士孔毓埏等奉迎上方御舟渡河顾视毓圻等拜伏于河干命侍衞传旨谕衍圣公孔毓圻曰知尔不善骑不能随朕同行可先归于曲阜伺候今日尚早犹可防行不

  • 四书通旨卷四·朱公迁

    元 朱公迁 撰教脩道之谓教【中庸一章】 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大学传九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 卷一百三十·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三十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上尊号蕙田案尊号起于唐武后中宗之世始以即位继以拜洛受图后乃往往以符瑞行之元宗开元天宝以来殆数数矣然其仪不传宋每遇大礼羣臣輙上表请至于再三自太祖太宗以

  • 第九章&nbsp;道家第二阶段:老子·冯友兰

    传统的说法是,老子是楚国(今河南省南部)人,与孔子同时代而比孔子年长,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很称赞老子。以"老子"为名的书、后来也叫做《道德经》,因而也被当做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现代的学术研究,使我们改变了这个看

  • 指月录卷之二·瞿汝稷

    应化圣贤 ▲文殊菩萨一日令善财采药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遍观大地。无不是药。却来白曰。无有不是药者。殊曰。是药者采将来。善财遂于地上拈一茎草。度与文殊。殊接得示众曰。此药能杀人。亦能活人。首山念云。文

  • 读诵佛母大孔雀明王经前启请法·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南谟母驮野 南谟达磨野 南谟僧伽野 南谟七佛正遍知者  南谟慈氏菩萨等。一切菩萨摩诃萨。南无独

  •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佚名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石刻本在杭灵隐山)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宋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日。有大沙门明教大师。示化于杭州之灵隐寺。世寿六十有六。僧腊五十有三。是月八日。以其法茶毗。敛其骨得六根之不坏者三。顶骨出舍

  • 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

    郑振铎著。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重要 著作。作者在第1章以“何谓‘俗文学’?”为俗文学释 义:“‘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 是大众的文学,换一句话,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 大夫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