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六十六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六

都察院三

追问

诸司职掌

凡在外军民人等赴京或击登闻鼓或通政司投状陈告一应不公寃枉等事钦差监察御史出巡追问照出合问流品官员就便请旨挐问带同原告一到追问处所着令原告供报被告干连人姓名住址立案令所在官司抄案提人案验後仍要抄行该吏书名画字如後呈解原提被告人到不详停滞即於来解内立案将原被告当官引问取讫招供服辩判押入卷明立文案开具原发事由问拟招罪照行事理除无招笞杖轻罪就彼摘断徒流死罪连人卷带回审拟奏闻发落【余并与问拟刑名相同】

宪纲

凡监察御史按察司官有追问诸衙门官员取受不公刑名等事除军官京官幷勲旧之臣及在外文职五品以上官具奏请旨方许取问其余六品以下取问明白从公决断之後仍具奏闻若奉特旨委问者须将始终缘由议罪回奏取自上裁

凡有告争户婚田土钱粮鬭讼等事须於本管衙门自下而上陈告归问如理断不公或寃抑不理者直隶赴巡按监察御史在外赴按察司或分司及巡按监察御史处陈告即与受理推问如果得实将原问官吏依律究治其应请旨者具实奏闻若见问未经结絶又赴本管上司告理不许辄便受状追卷变易是非须要即时附簿发下原问官司立限归结如理断不当及应合归结而不归结者即便究问违者监察御史按察司体察究治如不系分巡时月及巡历已过所按地面却有陈告官吏不公不法者随即受理追问

凡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分巡去处如有陈告官吏取受不公等事须要亲行追问不许转委违者杖一百凡有军民相干词讼等事移文到日其应该会问官员随即前去若无故不即会问及偏徇占恡者从监察御史按察司官按问其应请旨者具实奏闻

审録

诸司职掌

凡在外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幷直隶府州刑名有犯死罪囚人收监在彼止开招罪申逹合干上司详议允当移文本院通类具奏点差监察御史会同刑部委官按临审决其到所在官司随即令首领官吏抄案各该衙门追吊原行人卷赴官参详招罪果无出入及审取犯人服辩无异就令所司抄案差委狱卒将犯人押赴法场各照原拟处决将原吊卷宗发还该衙门收照却行具本开坐决过犯人花名回奏仍呈原委官司知会若囚人番异原招即合辨理重提一干人证到官从公对问明白带回审録发落其原问官吏果有受赃出入人罪情弊通行具奏挐问

宪纲

凡各都司布政司所属幷直隶府州县军民诸衙门应有罪囚追问完备杖罪以下依律决断徒流死罪议拟备申上司详审直隶听刑部巡按监察御史在外听按察司幷分司审録无异徒流罪名就便断遣至死罪者议拟奏闻事内干连人数先行摘断不须对问者发落寜家必合存留待对者知在听候直隶去处从刑部委官与巡按监察御史在外从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监察御史公同审録处决如番异原招事有寃抑者即与从公辩理若果寃抑幷将原问原审官吏按问其应请旨者奏闻区处若审録无异故延不决及明称寃枉不与伸理者并依律罪之

清军

事例

宣德二年勅六科掌科给事中各道掌道监察御史推举亷能给事中御史各十四员具奏差往各处清理军役正统五年议准在京在外都司卫所不许差人勾军

止将逃故等项造册送部选差能干御史一十七员分定地方请勅前去浙江等布政司幷直隶保定等府州清理每年八月终仍具清解过军数回京具奏 天顺二年奏准清军御史三年一次赴京查考更替弘治十年奏准清军御史三年满日敢有枉道回家及年限未满揑造册籍回京本院严加考察奏请黜退 十五年奏准清军御史自到地方日为始扣至三年满日赴京复命

提学

事例

正统元年选差监察御史才行兼备者二员提督南北直隶学校其考试生员黜退为吏及蠲免差役追徵食粮等项俱听照例施行 成化十三年奏准各处军民岁贡生员俱听提督学校官考试

巡城

事例

正统十三年令巡视京城等项御史凡事有奸弊听其依法受理送问 成化四年令锦衣卫五城兵马司禁约赌博缉捕强盗巡城御史通行提调 五年奏准巡视五城监察御史不许监收各塲草束二十一年奏准京城坐舖火夫除官员二门幷无丁外其余勇士力士将军校尉人匠等项家人余丁例不优免敢有投托内府及在外各衙门分付优免者听该城兵马司呈送廵城御史送问 弘治元年奏准在京捕盗官兵人等遇有地方刦杀人财不行用心缉捕听锦衣卫堂上幷巡城御史指实参奏拏问七年奏准京城九门守门官吏如有私立小班多勒客商车辆等项财物巡城御史拏问

巡关

事例

居庸关直抵龙泉关一带山海关直抵古北口一带各差监察御史一员请勅前去公同各该分守守备等项内外官员巡视关口点闸军士整饬器械操演武艺幷受理守关人等一应词讼就彼发落不许军卫有司擅便拘提有悞守把如守备等官有罢輭疾弱不堪任事之人指实具奏替换 山海等关每半年镇巡等官将捉获军囚开奏若镇巡等官怠惰听巡按巡关御史纠举若非应捕人捉获军囚者给赏

巡茶马

事例

陕西洮州河州西寜茶马司三处收贮官茶易换番马每岁差监察御史一员请勅前去申明节次条例提督都布按三司军卫有司幷守备把隘等官不许官豪势要及军民之家兴贩私茶潜入番境通同交易旧例三年一次招番易马其後不拘年限愿来者听所买上中下等马俱解陕西行太仆寺

巡盐

事例

宣德十年选差御史一员於直隶扬州府通州狼山镇提督军卫巡司官旗弓兵人等巡捕禁革私盐 正统三年令两淮两浙长芦等运司每岁各差御史一员领勅巡视禁约催督盐课 十年令长芦巡盐御史兼理山东盐法 成化九年差御史一员巡视河东运司盐课

巡河

事例

成化八年奏准山东济宁州直抵南京一带河道两淮巡盐御史带管通州直抵济宁州一带河道长芦巡盐御史带管提督所属军卫有司时加疏濬修筑禁治豪强革除奸弊及督收船钞点视驿跕缉捕盗贼盘检马船等项

捕盗

事例

宣德四年以冬月河冻选差御史锦衣卫官各三员往良乡固安通州三路督令军卫有司各照地方设法捕盗 成化二年奏准选差监察御史二员各请勅一员自通州直抵临清一员自临清直抵仪真与原差巡河御史提督捕盗 十四年以朝觐官在途令巡捕御史锦衣卫官先河冻时两月差遣

盘粮

事例

辽东宣府甘肃及湖广两广四川等处每三年各差监察御史一员同给事中一员领勅前去各该地方会同巡按御史幷原管粮官将各仓库一应粮料草束银两吊取各年收放卷簿自某年查盘以後但系续收之数逐一盘验要见每年收支现在若干草束亦依法丈量幷原籴粮料用过价银数目若有陈腐糠粃不堪之数幷虚出盗卖亏折等弊应提问者提问应参奏者参奏施行

杂差

事例

宣德四年差监察御史九员於京城九门整理钞法每日将各门收过钞数开坐奏闻 又差监察御史一员同给事中会同光禄寺堂上官验收牲口果品厨料等物幷监收白粮 九年差监察御史一员巡视在京仓一员巡视通州仓一员巡视各处收草一员巡视甲字等库一员提督象牛羊等房钱粮一员巡察光禄寺凡内外官员人等多支食料及需索搔□者皆令执奏又差御史一员同给事中锦衣卫官巡视官军骑操马匹不许闲时带鞍骑坐及驮载等项 正统二年令巡视光禄寺御史同户部主事监收钱粮 又差监察御史一员同给事中五城兵马司五府锦衣卫兵部原委官存恤清到军士 五年令各门收钞御史等官提督守门官军遇有将官马驮载物件等项拏问 七年奏准监察御史除宪纲幷诏勅内该载应合御史理办及军机等项事务如果都布按三司不能完结或完报未明者明白具奏取自上裁其余常事各衙门自行分管理办者不许辄拟奏差委 又差御史一员同太仆寺官给俵马匹 景泰四年差御史一员於两广监军 成化元年差给事中御史各一员巡察各营奸弊遇有该管头目私役卖放科歛及不行如法操练等项指实劾奏 五年各处草塲止令本部原委主事等官督同官攅收受其御史照旧往来巡视 六年令通州卢沟桥等处抽分局监察御史一季一换按月造册具本会同该局官吏御前复命 七年议准在京抽分竹木局五处仍令原设官攅照例抽分每季差御史一员与主事往来巡视提督

已上巡按巡盐巡茶马巡光禄寺巡关巡城巡仓巡京营御史俱一年满清军御史三年满提学御史九年满点存恤抽分监收御史俱三月满刷卷盘粮三年一差印马一年一差与监试监军捕盗等项御史事毕即回任管事或御史缺少如清军刷卷等项以南京御史差遣

侍班纠仪监祭员数

每日奉天门朝参丹墀二员午门外二员每月朔望日奉天殿朝参丹墀二员奉天门外二员万夀圣节正旦冬至殿上四员丹墀十二员皇太子千秋节文华殿上二员门外二员登极颁诏天下殿上四员丹墀十二员午门外二员承天门外二员上徽号颁诏天下殿上四员丹墀二员午门外二员承天门外二员驾幸太学行释奠礼监礼四员驾还奉天门行庆贺礼丹墀二员祭酒等官率诸生上表谢恩殿上二员丹墀二员册立东宫传制殿上四员丹墀十二员午门外二员承天门外二员上表称贺殿上四员丹墀十二员东宫行冠礼传制殿上二员丹墀二员行庆贺礼殿上二员丹墀二员文华殿上二员门外二员册封皇后颁诏天下殿上四员丹墀二员午门外二员承天门外二员行庆贺礼殿上二员丹墀二员册封亲王殿上二员丹墀二员皇子行冠礼殿上二员丹墀二员册封妃幷王妃及行纳徵礼传制殿上二员丹墀二员进实録殿上四员丹墀十二员经筵二员进春进历幷科举传制状元率诸进士上表俱殿上二员丹墀二员大祀天地誓戒殿上二员丹墀二员监礼二员五府六部等衙门点斋二十四员大祀礼成圣驾回行庆贺礼殿上二员丹墀二员待宴二员纠仪四员太庙时享祫祭春秋祭太社太稷太岁风云雷雨等神幷祭诸陵监礼各二员祭岳镇海渎历代帝王传制殿上二员丹墀二员祭先师孔子传制殿上二员丹墀二员监礼二员日月食纠仪六员

南京都察院

事例

凡本院问拟刑名审録处决重囚及提问职官等项俱与南京刑部同

凡本院副都御史佥都御史奉督操江官军幷巡视江道自九江至镇江苏松等处成化九年奏准专督巡江後复令兼督操江官军

凡南京各衙门圣节正旦冬至千秋节先期进表笺至期习仪行庆贺礼及迎接诏书开读俱差御史二员纠仪

凡南京孝陵祭祀及祭历代帝王庙祭先师孔子祭大江之神俱差御史纠仪

凡各道御史纠劾言事与都察院同

凡应天府乡试差御史二员监试

凡奏差各道御史清军刷卷巡江管屯凤阳巡仓等项各有印信在京对道御史关领差人给付事完复命进缴

凡照刷南京光禄寺及南京内府库文卷给散京卫旗军冬夏布疋各差御史一员事完复命

凡监收南京内府各库布绢差御史一员

凡点闸南京皇城门禁差御史一员

凡巡城兼巡街道正统间差御史一员弘治五年奏准差二员一员分管中东南三兵马司一员分管西北二兵马司地方

凡监收南京各卫仓及草塲粮草南北二处分差御史二员

凡点闸南京各教塲操练官军差御史一员

凡巡视各衙门人匠存恤各卫新军监收库房店舍等项钞课看装马快船只及石灰山关清水潭秤掣商盐各差御史或不妨道事暂委监视

凡监收龙江等关抽分竹木差御史一员兼督江东宣课司抽分猪羊等项

凡南京巡江差御史二员一员自龙王关上至九江一员自龙江关下至苏松等处

凡监收凤阳粮斛差御史一员正统二年令兼理凤阳中等九卫所幷凤阳府等军民词讼

凡南京巡视屯田差御史一员成化四年奏准专理江北四十二卫屯田遇有词讼应参奏者备呈总督粮储都御史具奏处分

凡巡视等项御史正统十三年奏准若系该管事有奸弊听依法受理送问其告争田土婚姻钱债及一应不系该管事内词讼不许接受

明会典卷一百六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三 表十三·赵尔巽
  弟子行第十二·王肃
  卷四百四十八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卷四百二十一 元祐四年(己巳,1089)·李焘
  平定三逆方略卷五十一(缺)·佚名
  第二十五章  古代社会的综述·吕思勉
  今献备遗卷十七·项笃寿
  一百五十一 江宁织造曹寅奏奉到御书恳请勒碑摺·佚名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胡村月令:白蛇娘娘·胡兰成
  仇钺传·张廷玉
  卷十六下·沈枢
  卷三百十四·杨士奇
  卷十五·允禄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九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三十三·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三十三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安晚堂诗集郑清之林治中郑广文以诗来遣鲁酒报聘拙语辅行长公本喜饮半入野人腹南州春梦姿亦复开醉目行想晋流丽鼈饮更升木兴来索老兵谁谓酌可独我亦

  • 卷第二百四十一 唐紀五十七·司马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二月,盡重光赤奮若(辛丑)六月,凡二年在奇。   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十四年(己亥、八一九年)   二月,李聽襲海州,克東海、朐山、懷仁等縣。李愬敗平盧兵於沂州,拔丞縣。   李師道聞官軍侵

  • 卷第四十七·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义师(二)钱棅(钱枬、屠象美、郑宗彝、弟宗琦、钱应金、项嘉谟、张翃)姚志倬(方元章、张起芬)金有鉴(王士麟等)李长祥(章有功)冯京第 王翊(王江)张梦锡 陆宇■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万历二十年三月辛酉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新宁伯谭国佐祭 裕陵○革延绥游击孙朝梁任下巡按御史逮治以领兵防虏违查勘钦限故也○壬戌四川参将刘綎奏父原任南京中军都督同知刘显封赠诰命毁于火兵部言显旧历边疆功劳茂著补

  • 境遇类·佚名

    ○李文贞轶事安溪李文贞公之先代,本聚族乡居。清初时,有剧盗亦姓李者,欲占据其乡,已挈党踞李氏祠堂,索供钱米,李氏族人惶惶,日聚祠门外商议。时公方九岁,随其封翁杂立稠人中,为盗魁所见,呼其进祠,拊摩而噢咻之,并假封翁以词色。一

  • 卷七·郭居仁

    <史部,纪事本末类,蜀监> 钦定四库全书 蜀监卷七 宋 郭允蹈 撰 唐明皇幸蜀 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帝出奔蜀 安禄山反哥舒翰败绩贼遂入关杨国忠首倡幸蜀之策上然之乃御勤政楼下制云欲亲征闻者皆莫之信既夕命陈玄礼整比六

  • 黄涵之·佚名

    黄涵之先生小传黄先生名庆澜字涵之江苏上海人光绪二十二年入泮二十三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院二十七年入仕以同知分湖北二十八年保升知府在鄂历充学堂谳局矿务农林巡警司法铁路各要差嗣奉派赴日本考察政教工艺着有东游日

  • 魏文彬·周诒春

    魏文彬 字雅庭。年三十岁。生于直隶密云县。兄文仲。业商。未婚。初毕业于北京汇文大学。得学士学位。任该大学教员。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安姆斯学校。习普通文科。宣统二年。得学士学位。宣统三年。得硕士学位

  • 灌顶喻品第四·佚名

    善男子,譬如灌顶刹利大王。诸祕要法守护之事皆悉备已,然後与诸宫人采女而自围绕。游戏五欲放逸自恣。不摄六根肆情快乐。是名灌顶刹利大王第六轮也。外诸怨敌悉皆降伏。增益己国寿命长远。族姓子。如来世尊及诸菩萨摩诃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由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造成人世和乐国·太虚

    一 绪论  二 职业与志业说  三 职志的种种国际组织之可能性  四 全世界可成一和洽丰乐国  五 佛教徒当首先进行佛教的国际组织  六 结论一 绪论天下乌乎定?定于一,唯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此孟轲于战

  • 引·如卺

    禅宗正脉引景泰庚午。[氶/巳]参学空谷禅师于修吉山。山在杭西湖上。先是师积稔缘化吾郡。夜话山房。获亲炉鞴。一日问师。如何是露柱。师良久曰。此是说不得底。自会去。厥后成化庚寅。师还化。其年[氶/巳]四十六。亦

  • 卷第十八·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八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开示偈(四) 示刘自度居士 没踪迹处莫藏身。钓尽澄江跃浪鳞。藏身之处没踪迹。华亭两岸花狼籍。迸破虚空别有天。绿杨深处草芊芊。更须简点家常事

  • 卷第九·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九侍者深极编颂古(并拈)三玄三要。第一玄婆婆丑拙不堪言生下孩儿千万亿了无一子见亲颜。第二玄毗卢顶上掣风颠金刚截断如泥碎朕兆依稀落有缘。第三玄万里长空月皎然

  • 合作的被告·松本清张

    此案看来很简单……一个秋天的晚上,六十二岁的放债者,在家里被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敲扁了脑壳致死。凶手偷了一只银箱逃掉了。银箱里有二十二张债据。凶手从中偷走五张后,把银箱丢在附近的池塘里。被谋杀的放债者住在东

  • 温公易说·司马光

    易学著作。宋司马光撰。共六卷。原书亡佚,今本为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依《宋史·艺文志》著录编为六卷。书颇简略,诸卦或说三、四爻,或说一、二爻,或全卦无说;诸传只有《系辞传》说得较详细,《说

  • 碎簪记·苏曼殊

    短篇小说。苏曼殊著。载1916年11月、 12月《新青年》杂志第二卷第三、第四期。作于1916年,刊于同年《新青年》杂志。袁世凯复辟称帝时,青年才子庄湜因拒绝在为袁氏劝进文字上签名而被捕,后被杜灵远营救获释。庄湜在杜家

  • 维摩经略疏·智顗

    凡十卷。隋代天台大师智顗(538~597)说,唐代湛然(711~782)整理。又称维摩略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将智顗之维摩经文疏二十八卷删略成十卷,而二书并行于唐末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