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易经·系辞上传·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 行发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 子曰: "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 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 子曰: "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语以其功下人者也。 德言盛, 礼言恭,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 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也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猜你喜欢
  春秋大全卷三十二·胡广
  第十四章 15·辜鸿铭
  卷六·林岊
  卷十七·林之奇
  骨相篇第十一·王充
  春秋传卷十四·胡安国
  卷三十·王与之
  卷十四·朱熹
  仲子書卷六·冯云鹓
  卷三十八·佚名
  佛化旬报绪言·太虚
  佛塔的光明·太虚
  人群政制与佛教僧制·太虚
  佛学概论·太虚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七折 岳侯誓旅·冯梦龙

    【中吕引粉蝶儿】[生戎装、小生岳云、末张宪、外王贵同上][生]血溅征袍,染破五湖烟景。莽身躯径入丹青,矢心坚,立志猛,半天独挣。统雄兵,复回两朝明圣。[岳诗]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向登坛万户侯。我

  • 卷一百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一百四目録兽类题李伯时所画开元御马图【元王恽】梦中又赋开元御马图【元王恽】申王画马图【宋苏轼】唐申王画马歌【元王恽】跋唐申王画马图【元王恽】韦讽録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引【唐

  • 卷八百十七·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十七皎然奉和顔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亭即陆生所创】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缮亭历三癸【三癸以癸丑岁癸卯朔癸亥日立】疎趾邻什寺元化灵隐踪始君启

  • 日涉园集卷五·李彭

    宋 李彭 撰七言古诗听侍其云叟琴君家建邺城东头卷帘卧对长淮流除书谤书不到耳空洞腹中无片愁白浪从髙瓦棺阁清夜无人响猿鹤琴声时复一挑之北斗横天月将落御风过我故山岑一写太古之清音当春风动为凄波底时闻龙一吟

  •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元帝诸子·李延寿

    简文二十子。王皇后生哀太子大器、南郡王大连。陈淑容生寻阳王大心。左夫人生南海王大临、安陆王大春。谢夫人生浏阳公大雅。张夫人生新兴王大庄。包昭华生西阳王大钧。范夫人生武甯王大威。褚修华生建平王大球。陈夫

  • 卷十六 開寶八年(乙亥,974)·李焘

      起太祖開寶八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子,權知池州樊若冰敗江南兵四千人於州界。   初,曹彬等師未出,上命韶州刺史王明為黃州刺史,面授方略。明既視事,亟修葺城壘,訓練士卒,眾莫諭其意。及彬等出師,即以明為池州

  • 卷九十 南凉録三·崔鸿

    秃髪文支 秃髪文支傉檀之族也仕至鎭南大将军湟河太守封兴城侯鎭姑臧文支荒酒愎谏不恤政事邯川护军孟恺表奏之傉檀谓伊力延曰今州土倾覆所仗者文支而已今复如此将若之何延曰宜召而训之使改往修

  • ●卷二十四·赵翼

    ○宋史数人共事传各专功贝州王则之乱,讨平之者明镐文彦博也。而《郑骧传》则云,王则反,讨平之。竟似骧一人之功矣。又《杨燧传》谓,燧攻贝州,穴城以入,贼平,功第一。《刘阒传》又谓,阒从攻贝州,穿地道,阒先入,众始从,遂登陴引绳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七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己酉朔日有食之○以孟夏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行礼侯吴继爵徐文炜分献○谕礼部为 皇长女择婚○遣医慰问辅臣王锡爵病锡爵<锍-釒>谢乞归不允○大学士王锡爵密奏原任大学士王家屏才望大为人情物论所

  •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罗汉品法句经第十五(有十章)·佚名

    罗汉品者,言真人性脱欲无著心不渝变。去离忧患,脱於一切,缚结已解。冷而无暖,心净得念,无所贪乐。已度痴渊,如雁弃池,量腹而食。无所藏积,心空无想,度众行地。如空中鸟,远逝无碍,世间习荆不复仰食,虚心无患,已到脱处。譬如飞鸟,暂下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第二瑜伽处之四如是于四念住串一习一 行故。已能除遣粗粗颠倒。已能了达善不善法。从此无间于诸未生恶不善法为不生故。于诸已生恶不善法为令断故。于其未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二·湛然

    初文云何下至出乳味相者。此文以华严说大。未游鹿苑。詺之为顿。此是顿部。非是顿教。以彼部中兼一别故。人不见者便谓华严顿于法华者误矣。下去准说。初文牒譬。厚殖下以感应合譬。一往总以别圆为厚。顿说下明说顿意

  • 往生集卷之三·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诸圣同归类择生极乐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白佛言。世尊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于是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皆于中现。时韦提希见已向佛言

  • 卷第十二·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卷第十二 住博山法孙 弘瀚 汇编 首座法孙 弘裕 同集 佛事 为鹅湖和尚封龛 我大和尚。示有去来。体非离即。悲愿弘深。化仪权息。暗兮如日之光。明兮如漆之黑。今朝封固见端倪。九九元来八十一。诸昆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神鼎云外泽禅师语录云外禅师语录卷第五侍者深极编小参掉拂子云古人道道不虚行遇缘则应理无二致去住因时昔四祖补衲此山后人因成丛社去去实不去今日山僧承众护法之请曳杖到来来来实不来拈拄杖卓一下云久

  • 温疫论·吴有性

    《温疫论》亦作《瘟疫论》,系温病专书。2卷,补遗一卷。明·吴有性撰。书成于1642年(崇祯15年)。书中讨论瘟疫证治,吴氏谓“温”、“瘟”二字没有区别,都属于温热病范围,因以“温疫”名书。书中阐明了瘟疫与伤寒相似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