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受八关斋法

(诸经论中。皆明八关斋法。盖以一往判释。则五戒乃人天因。此一日夜戒斋。方为出世因也。无论已受五戒。未受五戒。乃至受菩萨优婆塞戒者。皆可随意受持。或六斋日。或生日讳日等。并应发心秉受。○本经虽合为八支。而秉受时。仍作九支陈说无过。盖文有开合。义无增减故也。此依毗婆沙等。以易于秉白故)。

我某甲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如或不能。师应教授。)我某甲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

我某甲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心清净。受行八戒。

如诸佛尽寿不杀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杀生。

如诸佛尽寿不偷盗。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偷盗。

如诸佛尽寿不淫欲。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淫欲。

如诸佛尽寿不妄语。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妄语。

如诸佛尽寿不饮酒。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饮酒。

如诸佛尽寿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我某甲一日一夜不著香华鬘。不香涂身。

如诸佛尽寿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我某甲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如诸佛尽寿不坐高广大牀。我某甲一日一夜不坐高广大牀。

如诸佛尽寿不非时食。我某甲一日一夜不非时食。

我今以此八关戒斋功德。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普与众生。同生净土。(前之八支名戒。不非时食名斋。故名八关戒斋)。

萨婆多毗婆沙云。受八斋法。应言一日一夜不杀生。令语言决绝。莫使与终身戒相乱。佛本制一日一夜。不得过限。若有力能受。一日过巳。次第更受。随力多少。不计日数也。

孙多(焌煃)施资(贰壹)拾元敬刻此经愿(父母)现生安隐净域庄严

周明泰施资贰拾元敬刻此经愿(父母)消除灾眚发菩提心

全书共付刻资四十二元余资印送功德书讫民国八年六月北京刻经处识

猜你喜欢
  十二缘生祥瑞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丈雪通醉
  卷第十七·道原
  卷九十一·佚名
  法华玄论卷第八·吉藏
  卷第十九·佚名
  看军人尚有军纪否·太虚
  瑜伽论记卷第四(之上)(论本第十一至第十二卷)·遁伦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佚名
  卷第二十七·佚名
  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少康
  卷一·印光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卷五十三·彭绍升
  百论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八出 穷追·李渔

    〖鹊桥仙〗(生戎服,引众上)兵行秋肃,政敷春暖,在在民归贼窜。三军惜命又能拚,只为俺操纵处恩威相半。爱民最忌说从戎,一将家成万户空。不到摧锋休挟矢,恐遗闲镞扰惊鸿。下官奉旨出都,励兵剿贼,时光未及一载,足迹已遍四方。上赖圣

  • 第三十三出 写诏·陆采

    【卖花声】〔小生上〕机事苦萦思。万转千回。今朝次第有成时。若还偷得佳人到。方报相知。心慌犹恐他人听。事密须将紧口防。老夫为王仙客一点敬心。替他舍命干这一事。昨日已曾求下仙丹。不免假造印信。写一封诏书

  • 卷三百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六十八牵牛类五言古牵牛          【元】郝 经野花照天星星中花亦盛长夏蔓草深踈篱掩斜径幽庭日无事森寂澹相暎缭绕丝乱垂防缀叶相并金风一披拂零露光彩竞参差碧玉簪

  • 卷四·方干

    钦定四库全书玄英集卷四      唐 方干 撰七言律诗元日晨鷄两度报更阑刁斗无声暁漏乾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椒花且向岩林发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唯笑鬓毛班早春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

  • 第十出 驿丞伺接·佚名

    (末)正是在家富贵,出路艰难。今旦大人到广南城赴任。说都未了,大人来到。(唱介)【卒锦富】(外唱)今旦出路逢春天,花红柳绿真可吝。猿啼鸟叫★(上毛下火)人心悲,去到广南即欢喜。(生上)跋涉崎岖来到只,一路那是人迎接

  • 列传第五十六 杜僧明 周文育 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 黄法奭 淳于量 章昭达 吴明彻·李延寿

    武帝征交址及讨元景仲,僧明、文育并有功。侯景之乱,俱随武帝入援建邺。武帝于始兴破兰裕,僧明爲前锋,斩裕。又与蔡路养战于南野,僧明马被伤,武帝驰救之,以所乘马授僧明。僧明上马复进,杀数十人,因而乘之,大败路养。高州刺史李迁

  •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附録七  西蕃盖出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在唐为吐蕃安史之乱遂陷河西陇右之地大中三年其国宰相论恐热以秦原安乐及石门等七关来归四年克城维扶三州五年张义潮以沙伊肃十一州来献唐末沙之地复为所隔然其国亦自衰弱族

  • 第九十二回 贪女色吞针欺僧侣 戕妇翁拥众号天主·蔡东藩

      却说卢循侵掠海滨,连年未已,虽前应桓玄招抚,受职永嘉太守,仍然未肯敛锋。见八十九回。当时为刘裕堵击,一再败循,循弃去永嘉,浮海南走。及裕起义讨玄,循复转寇南海,攻陷番禺,执住广州刺史吴隐之,自称平南将军,摄广州事,使姊夫

  • 名山藏卷之五十八·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洪武臣三)◆臣林记(洪武臣三)冯胜傅友德蓝玉陶安胡深章溢王祎宋国兴花云马云叶旺合传何真冯胜傅友德蓝玉○冯胜冯胜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冯异之后也其先自固始徙定远与其兄国用并好儒

  • 卷一百七十·杨士奇

    永乐十三年十一月甲午朔 书谕皇太子曰明年正月十三日大祀 天地命尔行礼其格共乃事钦哉钦哉 行在钦天监进永乐十四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 夜荧惑犯进贤星○丁酉○赐哈烈撒马儿罕火州土鲁番失

  • 卷之六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十六雍正二年二月上谕十三道初二日谕都察院元年恩科典试诸臣皆体朕意矢公矢慎应试士子亦皆恪遵功令未敢苟且钻营是以场前场後俱各帖然今闻应试士子不比去年安静竟有投送诗文干谒往来

  • 卷二·陈启源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稽古编卷二吴江陈启源撰召南【正风】鹊巢鹊巢之鸠鸤鸠也毛云秸鞠尔雅同注云今之布谷郑言其有均壹之德故诗以喻夫人埤雅申之言均是母道壹是妻道义尤允矣永叔独为异说谓别有拙鸟处鹊空巢今谓之鸠至所谓

  • 卷十五·李钟伦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五安溪李钟伦撰夏官司马第四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夏官司马使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政官之属大司马卿一人小司马中大夫二人军司马下大夫四人舆司马上士八人行司

  •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卷第五·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尔时无尽意菩萨白普光如来言。世尊。我等已闻入净明三昧门。当以何行行此法门。时普光佛告无尽意菩萨言。善男子。有二法行。汝等当行。若如实说法。若圣默然。时二菩萨从佛受教。头面礼足

  • 重编诸天传(并序)·佚名

        乌戍释 行霆 述昔鄣南焕师谓。凡列天位。失尊卑之序。无昭穆之仪。叹其习俗既久。未有刊正其事者。因捡大藏。作诸天列传。然草创之功良可尚也。但其列位之次及各为传词。多从己意。至于经论显文而不录入。

  • 重订西方公据卷上·彭绍升

      知归学人 彭际清 集一起教大纲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七宝庄严。无三恶道。亦无女人。衣食自然。寿命无量。其佛号阿弥陀。放大光明。接引一切念佛众生。往生彼国。莲华化生。不由胎藏。

  • 景定建康志·周应合

    南宋著名方志。马光祖修,理宗景定年间江南东路安抚司干办公事周应合撰。50卷。建康,府名,治今江苏南京市,南宋初曾为留都。建康于孝宗乾道、宁宗庆元时都曾修过方志(今已不存),但记载缺略。周应合将二志合而为一,增加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