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 学

──十九年九月在重庆佛学社讲──

久慕贵社为长江一带创立最早之佛学团体,且社员踊跃,于佛法有深切研究,将来于佛教历史必深有关系。前数年迭承邀请,无如机缘未熟,不克如约。今由歆慕而能与诸君会集一堂,共同叙谈,甚为庆幸!此来盖有朝峨嵋之愿,必须先了其愿,俟返渝时方可作长时间之研讨。惟今天既与诸君相见,亦不可错过此番胜缘,且提出‘佛学’二字略谈。

对于佛学,在许多人大都以为佛教亦不过如耶、回教等的宗教而已,如何没有耶学、回学而独有佛学呢?因耶、回等教,但能提出一种信仰上的目标,引起人感情上的盲从而已,实不能讲明其理由。在佛法、则重讲其事事物物之真相,是由佛陀的圣智所亲证,又能为未证知的人很精巧的讲明出来,并援用种种事实引证无讹。故佛法所说,皆可供人作理智上之研究,皆有真凭确据,合于逻辑,非但空标信仰之目标而已。故佛法可供研讨,可以启发人的知识进步,而不为任何学术思想所摧破的。若其他各宗教,一经科学的知识进步,则根本即被动摇,而佛法适与相反。譬如:佛说虚空无边,世界无量,在科学的进步,实足以证明其确。聊举一端,他可类推。故佛学是知识上、思想上经得起研究的学理,所以不但可叫做佛教,而亦可称为佛学。诸君对于佛学二字,必须顾名思义,根据佛的教典,认真作一番学理的研究,由之而起修行,方为正信正修行之人。佛法上、除禅宗之外,其余无论何种法门,皆依据研究教理,方可起观行而趋果证。教理既明,正须依理而求修证。但修行须从戒、定、慧三学下手,戒、即增上戒学,在使人身心上有所轨持。然此非仅明戒律之文理,尤贵在力行实习。至于增上定学、慧学,则如云万法唯心,而境每不能唯心,以向来不明事物真相,颠倒错乱,故常被境牵无自由力。在此、必须双修定慧,由定所得之慧,方为修所成慧,故由修定乃可进修增上慧学所成立之真慧,由此真慧始能解脱生死。故欲研究佛学,须先依三藏以明教理,据理修行;次须依三学以事修习,从行趣果,方尽佛学之能事。愿诸君共勉之!(克全记)(见海刊十一卷十期)

(附注)原题“佛学问题”,今依演说集改。


猜你喜欢
  序言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李叔同
  净名玄论卷第七(会处上)·吉藏
  甲二 圣教正说分·太虚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无性
  第七十一章 [失题]·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八卷·普光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卷第八·智旭
  卷六·佚名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一·行秀
  中国宗教徒联谊会赞辞·太虚
  第五回·胡兰成
  卷四百九十五·佚名
  国家观在宇宙观上的根据·太虚
  优波毱[jū]提缘品第四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十二·邵雍

    (郭彧 点校)梦中③梦里常言梦。谁知觉后思。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日中①日中为噬嗑,交易是寻常。彼各不相识,何复更思量。月到梧桐上吟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步月吟林罅天尤碧,风余月更明。人间

  • 附集外诗·陶弼

    (据合璧事类増) 咏藕 万顷金沙里,谁将玊节栽。丝应鲛乞与,津是蚌分来。盘贮氷犹结,刀侵雪易摧。防风骨外折,混沌窍中开。月寺僧家钵,风亭酒客杯。胸中秋气入,牙角雨声回。自愧尘泥贱,得蒙尊爼陪。与君消酷暑,瓜李莫相猜。蜨 暖

  • 卷四百九十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壬午朔,御文德殿視朝。   知鄜州、崇儀使、成州刺史王舜臣權發遣熙河蘭岷路鈐轄。(元符元年二月二十七日,當考。「鄜」當作「麟」,六月末可考。)   癸未,降授左衛將軍、駙馬都尉

  • 第五十四回 信袁盎诡谋斩御史 遇赵涉依议出奇兵·蔡东藩

      却说景帝闻七国变乱,吴为首谋,已与楚兵连合攻梁,急得形色仓皇,忙召群臣会议。当有一人出班献策,请景帝亲自出征。这人为谁?就是主议削吴的鼌错。景帝道:“我若亲征,都中由何人居守?”鼌错道:“臣当留守都中。陛下但出兵荥

  • 卷之五百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十·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五月。壬子。谕内阁。刑部步军统领衙门奏、刑部科房失火情形各一摺。本部山东司科房。不戒于火延烧陕西广东湖广三司。及山东广东陕西等司科房。共十余闲。旋即扑宿书吏孟继孔。着交步军统领衙门照例

  • 三十五 江宁织造曹寅奏以僧纪荫主持高(上日下文)寺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高(上日下文)寺伏蒙皇上钦赐金佛,梵宇光隆,永垂不朽。但寺内无僧主持,臣寅到任后,访得马迹山有臣僧纪荫,避世焚修,可以胜任。臣寅会同臣李煦率扬州文武官员商民

  • ·禀督宪左宫保季高·丁曰健

    窃职道前因林署提督复往内山犁头店剿贼,观望推诿;业饬绅团会同地方文武速为剿办。兹于同治三年八月奉抚宪行知,前禀荷蒙宪台逐层指示,饬即明白禀复等因;仰见谆谆诰诫之中,仍寓用彰无隐之意。下怀感悚,莫可名言

  •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郦食其、陆贾、朱建三个人的合传。这三个人的共同特点都是有一副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嘘枯吹生,大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遗风。尽管他们有共同之处,但是其成就和贡献却不尽相同。朱

  • 源贺传·李延寿

    源贺,是西平乐都人,是自封河西王秃发亻辱擅之子。秃发亻辱擅被乞伏炽盘所灭,源贺从乐都投奔魏。源贺相貌伟岸,风度翩翩。太武帝一直听说他的大名,等召见后,很赏识他的机智才干,赐他西平侯之爵。太武帝对他说道“:卿和朕为同一

  • 孙承宗传·张廷玉

    孙承宗,字稚绳,高阳人。身材高大,相貌奇特,满脸络腮胡,硬邦邦地挺立着。跟人说话,声若洪钟,响震屋瓦。最初为县学生员在边境省份讲授经文,他来往于飞狐、拒马之间,一直跑到白登,又从纥干、清波故道南下。喜欢跟随一些低级武官和

  • 大学衍义卷四十一·真德秀

    齐家之要三定国本建立之计宜蚤春秋庄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胡安国曰经书子同生所以正国家之本防后世配嫡夺正之事垂训之义大矣此世子也其不曰世子何也天下无生而贵者誓于天子然后为世子臣按贾谊之书有曰誓明则民定而出于

  • 卷二十六·吕祖谦

    <经部,诗类,吕氏家塾读诗记钦定四库全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十六宋 吕祖谦 撰生民之什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音原】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孔氏曰周公成王致太平制礼以王功起于后稷故惟举之以配郊天焉礼

  • 佛说八大人觉经全文·佚名

    後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为佛弟子常於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

  • 卷第十(诸天卷上)·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十(诸天卷上)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佛说摩利支天经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阿罗汉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大菩萨众。弥勒菩萨。曼殊室利菩萨。观世音菩萨。而为上首

  • 具戒便蒙目次·祩宏

    大比丘具足二百五十戒四波罗夷法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  二不定法  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九十波逸提  四波罗提提舍尼法  一百应当学法  七灭诤法具戒便蒙目次(终)卍云。具足戒名数。散见处处。故今省之。

  • 卷第三十二·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三十二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七世之四(清源下第六世之二) 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嗣雪峰)与保福游山。福问。古人道。妙峰山顶莫即遮

  • 卷二十五(上)·佚名

    五四〇 睒摩贤者本生谭[菩萨=仙人子]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扶养母亲之一比丘所作之谈话。然而,住于舍卫城之都城有十八俱胝财产之豪商家有一儿子,受两亲极为宠爱。彼某日登上高建筑物之广间,开窗下望街道,见诸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