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圆居士书(六通)
一
大圆居士法喜:承问行舍之义,当不作行蕴起时即舍为解。盖五受之中有舍受,此云行舍,乃示别非属受蕴之舍心所,而是属行蕴之舍心所耳。然舍之为无偏倚无滞著也,有平等中容之意,亦金刚经应无所住之义。瑜伽师地论云‘如是菩萨行胜义故,于一切法平等平等,以真如慧如实观察,于一切处具平等见,具平等心,得最胜舍’。此可知行舍之所谓舍,非有抑止之意,但为心行平等之善心所法耳。幸居士再参详之!又承示曾、萧两君询敝院明春有无招班一事,按敝院修学科之学人,于本年年假考试,未免有人降班,故于程度高尚者,明春当可插班加入。惟须已具佛学根底,且国文通畅,或曾学日、英文之一者为合格,惟审择焉!专复,并讯讲祉!太虚和南。璧华居士均此问候!(见海刊三卷十二期)
二
大圆居士鉴:接电时知蒋已离鄂,故未致电,今日已另函京矣。读一期潮音,藉知本院情状,及居士之书为感。返日本时,佐伯送性相学典样本,附奉,并讯全院安吉!太虚启。(见海刊十卷四期)
三
大圆居士鉴:今抵沪,收读手书,殊用欣慰!此行于各国虽布佛法声气,犹未能责以财施。唯中国能设有可供西人来学之学院,则来学者盖将有人矣。故吾意亦拟于本院筹备试办,然其办法对于以前者当改变,容稍暇拟商。故对于预科及某等办法,暂勿宣布:唯于经费能先筹画,甚盼之!请告院职员董诸公为荷!并讯公安:太虚启(见海刊十卷四期)
四
大圆居士览:宏法之人,除心地宗通、教义说通外,更须将自身之嗜好,家属之牵缠,法眷(即徒弟学生等)之纠绕去令净尽,乃能洒洒脱脱、随机应缘,如月印潭,过无痕迹,窃尝自勉而未能。借观居士能解能行,通身干净,然未免属眷之累,能猛然割断作比丘宏法乎?天龙仰之矣,余题别简,并讯禅悦!太虚合掌。来问不探分别论所执何在,护师破意立意何在,遽为分别论代立种子,代取销常一体执,曾谓护师无的放矢乃尔耶?须悟计有一个心体性常无漏名性本净,离客尘染即显无漏,故无漏法非生因生──即不从种子生──此正分别论之执处,故例数论相虽转变,而体常一破之。又以若有漏心之体性是无漏,应无漏心之体性是有漏破之──此中差别因缘不可得故一句,谓若汝计有漏心体性是无漏之宗得成,我说无漏心体性是有漏之宗亦成,以彼此差别之理由不可得故。然我宗若成,则成心性本染永染,而汝心性本净宗被破──此破意也。至立意在有为无漏是生因生,无漏现行亲从无漏种生,并非心体向来性是无漏,今但显出其相不须从种子而生者,故必有无漏之种也。至护法二解,妙契性相:一、心空理所显真如曰性本净,是指无为无漏。二、心王体曰性本净,是指有为无覆。他处说如来自性清净,亦依此言。而本有无漏种,虽亦可释心性本净,然分别论不曾立种,岂能代引成彼?若云种子随义假立,则诸法孰非随义假立者?诸所破外道应皆可为假立义以救之,如此徒尚浮辩,无义无利,迷佛菩萨立破之意深矣!且章太炎君非专佛者,尚知儒佛虽同六度,唯有漏无漏为异,故不应以诸子百家之有漏凡语滥无漏圣言。呜呼?岂从无漏智流出之圣教,乃犹待有漏之凡语为补苴耶?如曰随俗方便,则粗言野语皆可,何但诸子?铲文士习,持圣言量,是所望于居士!(见居士林林刊第十期) (附注)原题“分别一切种相之研究”。
五
大圆居士、法舫师同鉴:读来书,知张、胡二君向佛之志,甚堪嘉许,可于佛前拜受三皈,今为取法名慧庄、慧严,以为纪念。又最新科学,若相对论、量子论等,已摧前三十年之科学执见而近佛说。虽尚隔未达,而学佛者应精究利用,不应排斥。
中国少真科学,佛学者不通科学,科学者不通佛学,互排类盲。近见中央研究院王小徐作,佛法的科学说明,颇佳!今后真能光阐佛法者,属此类。法舫评锦汉者,较善因为佳。须知锦汉亦是毫无科学知识,认彼为科学便错了。太虚启。(见海刊十卷七期)
六
大圆开士:书偈皆发悲焕智,读之极为神往!贵府诸弟多亡,为世为教,殊惜才凋耳!除足下儿女外,全家所遗,恐惟寡妇孤儿女,可就家改“净行林”,作工、学佛以和合生活,则家之名相既除,家世之人亦无得以家之名相系枷矣。并问无恼!太虚谨复。(见海刊十卷十一期)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三品 净心行善分·佚名 顶生王故事经全文·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六·澄观 殖善根品第十一·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玄奘 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下·佚名 卷第四十·佚名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 第十五卷·蕴闻 附錄義淨補譯正理門論初段釋文·欧阳竟无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重刻地藏经序·太虚 龙树菩萨传之二·佚名 苏磨呼渐近悉地持诵相分第六卷下·佚名 二〇 大会经·佚名 华严经问答上卷·法藏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