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目连。晡时从禅觉。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时尊者大目连白佛言。世尊意有所疑今欲诘问唯愿听许。佛告目连听汝所问当为汝说。目连即白佛言。世尊若比丘比丘尼无惭愧心轻慢佛说犯众学戒。如是犯波罗提提舍尼波罗提偷兰遮僧伽婆尸沙波罗夷得几不饶益罪。唯愿说之。佛告目连。谛听当为汝说。若比丘比丘尼。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众学戒。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九百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提提舍尼。如三十三天寿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三亿六千岁。佛语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夜提。如夜摩天寿二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二十亿四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偷兰遮如兜率天寿四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僧伽婆尸沙。如不憍乐天寿八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二百四十亿千岁。佛告目连。若无惭愧轻慢佛语犯波罗夷。如他化自在天寿十六千岁堕泥梨中。于人间数九百二十一亿九十千岁。时尊者目连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尔时目连即说颂曰。

  因缘轻慢故  命缘堕恶道

  因缘修善故  于此生天上

  因斯修善业  离恶得解脱

  不善观因缘  身坏入恶道

猜你喜欢
  四分律卷第四十六(三分之十)·佚名
  法华义疏卷第五·吉藏
  访虚大师询华僧抗日事·太虚
  师子庄严王菩萨请问经·佚名
  光赞经卷第六·佚名
  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下·佚名
  佛说一切流摄守因经·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三·佚名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八·佚名
  跋·代智旭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六·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八·佚名
  卷二·佚名
  卷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三·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五十三兵部主事陈焯编刘 埙【南丰人号水邨宋亡有忠义集以诗补史纪殉难诸公】补史十忠诗知潭州湖南安抚使李公【芾】三已甘退休十连起迟暮伊谁急求子流落乃不怒黑云来如

  • 卷二百八·杨士奇

    永乐十七年春正月丙午朔 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戊申立春 上御奉天殿文武群臣行贺礼赐宴○壬子享 太庙命皇太子行礼○癸丑○安定王尚炌至景先是西安中获卫百户张诚小旗孙成告王谤毁朝廷咒咀魇镇

  • ●瀋館錄卷三·佚名

    辛巳正月初五日衙門言林慶業出去後餘糧峙在海州自館所遣官斗量封庫云前司禦閔墡禁軍安應立衙門通事李於 【 於:??仍】 叱石送往海州衞 初八日博氏以其帝命邀世子刑部宰臣講院以下諸臣及上副使書狀官皆陪往則金尚憲申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七·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蔡文忠公齐行状欧阳修公讳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皇祖以下始着籍于胶东公幼依外舅刘氏能自力为学初作诗已有动人语今相国李公见之大惊谓公之皇考曰儿有大志宜善视之州举进士第一以书荐其里人史防而居其次祥符

  • 靖海纪略卷之四·曹履泰

    盐官曹履泰大来着团练乡兵初示团练乡兵条约给乡兵粮糗议编造渔舟壮丁示申报渔丁文册团练渔兵款目会集协剿查由渔兵功次行赏有功请赈申文劝谕捐赈设法赈济&middot;团练乡兵初示同安县为团练乡兵以资守御事,照得海寇猖狂

  • 董昌传·欧阳修

    董昌,杭州临安人。最初隶属土团军,因功逐步提升为石镜镇将。中和三年(883),刺史路审中到州里来,董昌率兵挡驾,刺史不得进,董昌就自己管理州事,镇海节度使周宝控制不了他,于是上表请任董昌为刺史。董昌击破了刘汉宏,兵力增强了,

  • 卷一百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一百十七歌颂【三十七】万夀三赋翰林院庶吉士【臣】洪梧【臣】闻太乙所居是为紫极春皇之国厥有神洲昂南夥凤之园亢外流乌之会古者祥呈辰下瑞纪云飞受禄

  • 刺孟篇第三十·王充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将何以利吾国乎?”孟子曰:“仁义而已,何必曰利。”夫利有二:有货财之利,有安吉之利。惠王曰“何以利吾国”?何以知不欲安吉之利,而孟于径难以货财之利也?《易》曰:“利见大人”,“利涉大川”,“

  • 论语集注大全卷九·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论语集注大全卷九子罕第九凡三十章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山杨氏曰夫子对问仁多矣曰罕言者盖言求仁之方而已仁之本体则未尝言○朱子曰罕言者不是不

  • 卷二百二十四·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二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宾礼五会同蕙田案大宗伯以宾礼亲邦国自朝宗觐遇而外即及会同会同之礼于古无见然禹贡有四海会同之文左传称禹会诸侯于涂山其礼殆昉于此

  • 卷十上·傅恒

    <经部,春秋类,御纂春秋直解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春秋直解卷十上【庚申】景王四年【在位二十有五年子王猛立是年卒弟敬王立】昭公名稠襄公庶子也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子野卒于季氏以毁吿昭公子野之母敬归之娣子也叔孙豹谓太

  • 卷十六·张尔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十六济阳张尔岐撰少牢馈食礼第十六【郑目録云诸侯之卿大夫祭其祖祢于庙之礼羊豕曰少牢少牢于五礼属吉礼大戴第八小戴第十一别録第十六○疏曰郑知诸侯之卿大夫者曲礼下云大夫以索牛用太牢是

  •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太虚

    迩来中国之学者,颇有作学术史而窥探佛学者。姚鹓鶵君之作此篇,盖亦由著学术史之眼光出之者,其用心者勤矣!第予谓要论宋、明以来之学术:第一、须知皆儒、佛、道三教混合之学术;第二、须知最重要者尤在乎佛学;第三、须知由五代

  • 笔论·蔡邕

    一篇。书论。东汉蔡邕撰。此篇选自宋代陈思《书苑菁华》一书,主要论述书写者应有的精神状态。主张书写前要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并对身法如何更好地表现字体要深加揣摩。其要有二:(1)主张作书之前要舒散,“任情恣性”,又

  • 二懒开关心话·闵一得

    斯二子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阅其心话,殆养生家而将从事于南宫者。余见而录之,喜其言浅而深、粗而精,其间命意,似有所向,殆又非顽隐一流,趣味与余不二。爰去其不经,而存其常说,名之曰《二懒心话》。盖以一号懒翁,一号大懒。

  • 西山许真君八十五化录·佚名

    三卷。托名施岑(晋代道士, 许逊弟子)撰。实为南宋净明派道士扶乩宣教劝善之作。全书八十五化, 前五十化记许真君(逊)之生平、灵迹,每化记一事,后附七言律诗一首颂之。第五十一至六十九化记宋代崇奉许逊及许真君托梦宋

  • 张子房圯桥进履·李文蔚

    元杂剧剧本。简名《圯桥进履》。李文蔚撰。末本。剧写张良行刺秦始皇未成,被迫逃入深山,遇太白金星指引,令其去下邳寻师。黄石公奉玉帝旨临凡,教导张良。福星扮作卜者,指点张良去见黄石公。黄石公考验了张良3次,然后传授他3

  • 高士传·皇甫谧

    古代人物文学传记。晋代皇甫谧著。作者自序说:“自三代秦汉,达乎魏兴受命,中贤之主未尝不聘岩穴之隐,追遁世之民。”“然则高让之士,王政所先,厉浊激贪之务也。”又说:“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身不属于王公,名不耗于终始,自尧至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