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回 邬法师牒谴酆都狱

作者: 烟水散人

 诗曰:

 
  先生来自龙虎山,腰横三尺芙蓉寒。
 
  悬符能使鬼神哭,摄气直上青云端。
 
  葫芦无药惟贮酒,醉后狂歌频拍手。
 
  岳杨既授吕仙丹,驱雷驾电凭空走。
 
  魔王慑伏区寓清,重向空山一回首。
 
  当下杨敬山夫妇两个,商议停当,急忙进城,到了城隍庙内,寻那道士。恰值东关外朱秀才家里请去,等至傍晚,方见回寓。原来那个道士姓邬,号唤云章,乃是江西人氏。自幼在龙虎山张天师门下,得授五雷正法,以至祈求风雨,遣将除妖,诸般符咒。年才三十,人都尊敬称为邬法师。因欲云游访道,偶抵秀州。当晚回来,杨敬山求请见毕,再三陈诉其事,要求禳遣。邬法师道:“此鬼既能为祟,可曾飞沙走石,驾雾排空,倏去倏来,变幻莫测?或时招呼群孽,将人惊怖否?若有此等神通,必须请着天将斩馘,方可除得。”杨敬山摇首道:“虽则搅扰年余,却未尝有此利害。”邬法师又道:“既不然,可曾披发赤身,青脸绿须,颦眉蹙颊,时露诸般恶相?或时凭高撒瓦,伏路抛砖?或时移运器皿,盗窃饮食?若有此等伎俩,必须建立坛场,按着五方神位,遍插五色旗帜,然后焚符宣咒,遣那值日的六丁六甲,协同擒剿,方可除得。”杨敬山道:“他只会潜伏在家,听人说话,从中接应,却不曾白昼现形,并没有抛砖撒瓦之事。”邬法师笑道:“既是这般,尔亦何消忧虑,若要驱除,直易易耳。”杨敬山便问所以驱遣之法。邬法师道:“也不必到汝家内,不用诸般法物,只消就在庙中行事。明日又值辛酉,最宜禳怪。待我焚符一道,将他拘审究责,再用牒文,发禁酆都地狱,便可以永除此患,保你平安如旧。”杨敬山听说,满心欢喜,那一晚就在庙内借宿。到了次日午后,邬法师即令从者烧汤沐浴,换了法衣,驱出闲人,焚香静坐。将及更余,分付把那香案设在中堂,随即披发仗剑。步罡已毕,便向南坐定,焚着朱符一道。俄而星昏月暗,雾惨风凄。只见那阿喜的鬼魂,早已从空坠下,伏在阶前。邬法师厉声问道:“尔既获罪海神,覆舟身死,只宜伏处洪涛,静候阴司发落。乃敢白昼附船,跳梁为虐,致使前主杨氏一家,被扰年余,不能宁息。我今擒汝正罪,有何解说?”那鬼哀声哭诉道:“彼时偶以无从依附,思主窃归,罪固难辞,情亦堪悯。倘获洪恩起救,敢不遵旨窜伏。”邬法师拍案大喝道:“尔既纵恣为妖,自取罪戾,虽欲曲为宥尔,不能得也。”乃援笔判云:
 
  盖闻阴阳迥别,阳为人而阴则为鬼。死生异途,生相共而死讵相将。乃有杨氏家奴,唤名阿喜,奉主命而操舟远出,值阳九而厄数应终。然舟因风覆,既已毕命于冯夷,而魂逐江流,岂许仍依乎故主。何乃巧舌滥翻,赘空中之影语,甚而向隅声惨,和月下之哀猿。维兹小丑,不无扰乱村墟。眇尔游魂,辄敢擅为妖孽,将谓颠倒阴阳,违条出跳。而三尺可逃于法网,岂知轮回生死,设限森严。而片牒能谴于酆都,律宜按究,罪实自贻。铁案难摇,噬脐已晚。
 
  邬法师判毕,即有一员神将,把那鬼魂锁扭前去。霎时间低微雾散,星月皎洁如初,时已漏下三鼓矣。次早,杨敬山起来,向着邬法师再三叩谢。回到家里,备细述与张氏,就有众邻居争来探问,无不欢喜。那媳妇朱氏的病,旋即霍然痊愈。自此,一连数日,果然寂无响动。张氏劝着杨敬山,置备三牲酒果,献个太平土地。就把来请着亲邻,直饮至黄昏时候,尽欢散去。正欲收拾盘盏,忽听得中间客座,啾啾哭响。那后边房内,又是沸嚷喧哗。也有呜呜咽咽呼儿唤侄,也有厉声怒骂拍案敲扉,也有声似婴儿低低叫着亲兄,也有黑脸黄须现出奇形怪状。更兼几阵阴风,吹得灯火半明半灭,屋檐翻响,掷下瓦片如飞。霎时间,前前后后,哄然喧闹,竟不知有许多鬼在家里。吓得张氏婆媳,牵衣抱头,一堆儿缩在灶前。杨敬山唤着儿子,正要把那瓮中余酒倾出再饮,猛听得前后响动,不觉翻身一跤,惊仆在地,连那瓮儿打得粉碎。当夜嘈嘈杂杂,一直闹至天明。杨敬山向着张氏,不住口的叫苦道:“前番只有一个尚不耐烦,如今满屋通是鬼了,却怎么处?”张氏无奈,只得高声问道:“尔等想是怨鬼,辄敢引类呼号,把我家吵闹了这一夜。可仍是阿喜么?”先是一鬼应声道:“我唤黄仁,那阿喜是我的嫡亲儿子。”又一鬼道:“我即黄二,阿喜是我侄儿。”又一鬼道:“我是阿喜的母亲翁氏。”又一鬼道:“我唤翁忆山,翁氏是姑娘,阿喜是我表弟。”又一鬼道:“我是阿喜的嫡弟阿满。”又有数鬼,一连应道:“我等俱是阿喜的嫡堂兄弟,黄寿、黄五、黄必达、黄应祥。”逐一个应声方毕,那黄仁便呜呜的哭道:“你那为富不仁的杨大,害得我断种绝嗣,苦恼苦恼。”杨敬山忍耐不住,勉强应道:“你的儿子乃是堕河而死的,与我家主何干,反是这等抱怨,却不冤枉。“那黄仁道:“我当初虽则欠米三石,与你转借数年,已是利上盘利。我既阖门遭着瘟疫病亡,只存一点骨血,你偏放他不过,勒作义男。这也罢了,为什么着他独自一个直到石门县去,以致覆舟溺死。及至魂魄无依,仍来归傍,无非念着主仆情义,替你照管门户。既不要你一陌纸钱,又不费了你的衣食,有何罪业。你反狼心愈毒,央着那邬道士将他牒入酆都,使我父子叔侄弟兄,不得会面。你这狠心忘八,还说道与你无干么!”那黄仁哭罢,众鬼又是敲盘击盏,一齐叫屈,连那器皿东西,无不叮当震响。时已日色晌午,张氏只得淘米煮饭,又令顾四买些豆腐烧熟。拿了碗箸,正待吃时,莫想饭与豆腐,连那锅子都不见了。便向前前后后,到处搜寻,那里得见。落后开着后门一望,只见那一锅饭一锅豆腐,热喷喷的俱放在竹林里面,被着两只狗儿吃了一顿,已去了一半了。自此一连闹了数日,儿子媳妇被着丈人家里载去,只有老夫妻两个并着顾四,昼夜担惊,没处躲闪。
 
  一日早起,顾四扯了杨敬山,出到门外说道:“何不仍去求那邬法师,把这些硬鬼,一齐牒入酆都,方得安稳。”杨敬山沉吟良久道:“我也有此意思,只为前番许他重谢,尚未送去,所以不好启齿。如今没奈何,只得老着脸皮,再去恳求一次。谅那法师,也不是个贪图货利的人。”说罢,便即如飞的一直奔到城隍庙内。问那邬法师时,已于三日前收拾行李,转到别处去了。急得杨敬山走头没路,自嗟自叹,怏怏而回。顾四道:“既是法师已去,也便将计就计,置备三牲礼物,并把细软东西,放在船内。只说要到城隍庙去见那邬法师,把着大门封锁,打从城里转出南门,借一亲眷人家暂住几时。那鬼不见了人,自然散去。此计好么?”杨敬山与张氏,俱点头称善。连夜把那米谷箱笼,要紧物件,寄放在顾茂生家里。次日宰鸡杀羊,把那三牲整备停当,扬言要到城隍庙去。杨敬山扯了张氏,急忙下船。顾四撑开便摇,从着西门入城,转出南关外真如寺前,上南三里,借那族侄杨侍桥家里住下。将及月余,喜得略无动静。只是两家合着一副灶头,甚觉不便。又过数日,密令顾四到顾茂生家,转央茂生开门进去,搬取行灶二只。那一晚,载到门前。刚刚把那锅灶拿进屋内,便闻一片声沸嚷道:“好了好了,已寻着了所在了。你这狠心的贼,真个奸滑异常。只说到城隍庙去,为什么却躲在这里。你道我等决来不得,谁想潜在行灶内,竟自来了。”遂又骂的骂,哭的哭,抛泥掷瓦,比前愈加喧闹。杨敬山同着张氏,面面相觑,又气又苦,又被杨侍桥夫妇十分嗟怨。寻思无计,便大声叫道:“黄仁黄仁,你既放我不过,我要这老命何用,你不如就捉了我去罢。”那黄仁也厉声道:“你既下了毒手把我儿子揿埋黑狱,我也定要将你一家搅散,怎肯干休。”众鬼咬牙切齿,又齐声嚷道:“你在阳世,须使你夫妻子母不得完聚。若到阴间,还要把你乱刀碎剁。”杨敬山含着两行泪,向杨侍桥道:“这是我命中犯着,合该遭此冤业,省得在此带累你们夫妇,我今晚只得回去,死在家里罢。”杨侍桥道:“且再从容商议,何消这般着忙。虽则道,时衰鬼弄人,原非吉兆。然从来鬼神无形无声,就是人家常有怪诞不祥之事,亦不过风雨晦暝,才闻鬼哭,并那远年坟墓,始见磷火夜移,岂有成群作祟,白昼向人说话。此真妖孽,乃耳目之所未经闻睹者。然与他争论何益。据着做侄的愚见,还须买些纸锭,置备牲宰,将他祭献。苦苦的求恳一番,或者得以远去,亦未可知。”张氏亦从旁劝道:“前番只为差了主意,把那孽魅驱遣,致有今日之祸。若徒以口舌争辩,岂能发遣得去。还该做着几碗羹饭,多烧楮帛,以善言苦求的为是。”杨敬山听说,登时置备楮、烛、酒果、鱼肉等件,又请着一个献神的何打笤,等至黄昏时候,铺设酒筵。那何打笤敲动锣鼓,先通了年月日时,姓名籍贯,然后备陈所以致祭之意。杨敬山与张氏,亦连连叩头,恳乞即时远去,保佑安宁的许多说话。既而酒过三献,何打笤又朗声祝告道:“尔等既为溺死男伤的父母亲族,是何病证而亡,因何久羁地狱,未得投生?何得以鬼犯人,兴妖播虐。我今竭诚致献,速宜远徙遐方。”话犹未毕,那黄仁便啾啾哭响道:“某与发妻翁氏,并弟黄二、族侄黄寿、黄应祥等,是瘟疫病死的鬼。族兄黄五、黄必达因值离乱,被盗斧劈破颅,是横亡的鬼。次男阿满,年甫七岁,是夭寿的鬼。表侄翁忆山,是缢死的鬼。彼此断殁,并无嗣胤,谁为荐拔,得转阳间。仅一长男阿喜,又以覆舟溺死,冤遭杨大,反行牒谴酆都,以是报怨而来,并非作祟。今既悔过恳求,我等岂不感动。必须遍请高僧,启建梁王忏道场三日,更要多烧楮帛,使我遍行贿赂。倘获即离黑陷,骨肉相逢,我等便已遨游远去,永不为害了。”杨敬山慌忙下拜道:“只在三日后,情愿延僧礼忏,一一遵依。但乞即时退去,以便从容措备。”那众鬼不复仍前诟詈,连声应诺。便有一阵阴风,打从案后刮起。只闻嘈杂哄笑之声,向着东北隅渐远渐低,隐隐而散。杨敬山与杨侍桥夫妇,沥酒相庆,将银重谢了何打笤,即日收拾回家,准备请僧启忏。
 
  要知后来如何?下回便见。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碧梧连枝双凤和鸣·情痴反正道人
  第十回小舟里风流戏谑酒桌旁二女争艳·芙蓉夫人
  第二回 翻云覆雨乐开怀·春江隐士
  第二十段 梅雪香静夜听琴 兰香谷重阳联句·阿阁主人
  卷九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李渔
  第十五回 悬彩笔直求淑女·天花藏主人
  第十三回 耍西湖喜掷泥菩萨 转荆州怒打假神仙·古吴金木散人
  第五十七回 觅夫婿义士渺长途结盗魁恶奴戕故主·邹弢
  第二类 丢包骗·张应俞
  第九回 韦寨主裙钗结义·陈端生
  第一回 洞房中初识风月·
  第十六回 樱桃女有义情恋主投江 千户子无廉耻吹箫乞食·丁耀亢
  叙·李修行
  第六回 瓜州店福姑遇禄姑·潇湘迷津渡者
  初卷 第二回·尹湛纳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