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风流子逢怨偶严亲毕命 美姣女遇情郎慈母相依
集唐:
夜夜孤眠枕独倚,两三行泪忽然垂。
长疑好事皆虚事,莫遣佳期更后期。
魂魄不曾来入梦,身一情一常在暗相随。
吴刀剪破机头锦,织得回文几首诗。
集杜:
莫厌伤多酒入唇,才倾一盏即醺人。
明眸皓齿竟何在,白水青山空复一春一。
涧道馀寒历冰雪,柴门空闭锁松筠。
蜜蜂蝴蝶生一情一一性一,何异飘飘托此身。
且说金静庵兴兴隆隆,满望儿子读书上进,与他争气;到了此时,见先生已去,儿子又不长进,遭此一番闷气。想起家中一情一景,说又说不出,抛又抛不下,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难将苦口向人言。
静庵惶惶,忽然害起一场心气痛病来,忙即请医调治,一连上了半个月床,才得起身。心中想道:“我今年已六十外的人了,倘然一旦身死,我死之后,大儿又无子嗣,这畜生没了我眼,一味胡乱行为,将来不知如何出落。看来久禁书房,亦非长计。不如早些娶个媳一妇一与他,一来把望生个儿子,可以接续宗衤兆,二来这畜生有了妻小,或不致在外胡缠。但须得拣一个人家好一女一儿才好。”仔细踌躇,因想起:“赵竹村的为人,原是正经一精一细的,他又与我相好,若与他商量,必有下落。”
即便打轿到赵竹村家来。
与竹村相见坐下,先说些闲文。竹村见静庵面带忧容,语言不甚爽快,因问道:“弟见我兄语言面一色一甚不爽快,莫非有甚心事么?”静庵听说,正打着他的心里,因将二官人的事,细细告诉了一番:“今要托老兄觅一妥当亲事,并望以速为妙。”竹村应道:“此事这也是该应的。但弟出外多年,一概亲戚朋友多疏远了,目下归来未久,那里就得知谁家有好一女一儿?就弟想起来,前在杭州,曾与宋将军有八拜之一一交一一,平素极其相好。
闻得他令妹才貌超群,尚未联姻。旧岁曾经托弟作伐,因无好门户,未曾回覆他。若向他说起老兄的令郎,真正门户相当,郎才一女一貌,又极相配,谅无不肯的。老兄看来可以对得这亲,弟即写信与他,不过一月外光景,就有回音了。”静庵听说甚喜,对竹村道:“这宋将军,从前弟在京里也曾会过一面。今既与我兄相好,竟奉托老兄写书作伐,静候宋将军的回音罢了。”说罢,即便起身告别而回。竹村随即差一个从前跟过到杭州的家人陆喜,星夜望杭州而去。正是:莫笑家人去又来,来来去去有安排。
不然两隔三千里,那得吹箫上凤台。
是时正是十月里,日短夜长的天气,陆喜出了门来,一路晓行夜宿,行了二十多日,才到杭州。见了宋将军,将竹村的书并许多礼物呈上。宋将军拆收看过大喜,即叫将礼物收下,又问了陆喜一回说话,吩咐家人们。“好好看待赵老爷的来人。”一自一己往里边禀知母亲。宋老太太闻得,亦极欢喜,对宋将军道:“妹子婚姻,原系大事,不可冒昧应允的。从前我看赵老爷为人,甚是正经,他来书的话,一自一然没有说谎的,况你与金老爷又曾会过,看来可以与他联姻。竟写一回书应允了他,即托赵老爷再为我斟酌一番。倘两相允当,聘礼竟为我收受。我明年一春一里正要回家看看,顺路同妹子到赵老爷家里,完此姻事。
省了到此娶亲,道途一番跋涉,甚属一举两便,未知你意如何?”宋将军听了母亲的话,甚是欢悦,即速修书备礼,一一交一一与陆喜,又赏了陆喜十两盘缠,打发他起身去了。
陆喜得了回书,赶到家中,回覆家主。赵竹村细看回书,甚是允当,即往静庵处说知,并将来书与静庵看过,对静庵云:“老兄若无游移,竟照来书行事,聘礼弟权为收受端正。明一春一宋伯母来时,择日与令郎完姻就是了。”静庵忻喜无比,择日就将礼物送到竹村家来。竹村收受回礼不题。
且说金二官人拘禁书房里,虽是三餐不缺,一自一朝至晚,住在一间屋里,走又走不开,书又无心去看,他想着了平日绣幌银屏的去处、雪肤花貌的可人,未免孤孤,吊下两点泪来。
正是:相思空有梦相寻,悔作从前恩一爱一深。
一日,忽见有个人走来,把门打开,走进来道:“赵老爷同老爷请二官人出去。”二官人听说,倒吃一吓,想道:“如今父亲请了赵老伯来,不知将我如何摆布了!”硬着头走到东书房里。向上一看,见只有赵竹村与父亲在内。二官人上前拜见竹村,又向父亲拜见,拜罢,侍立在傍。竹村见二官人举止文雅,对静庵赞了几句,又对二官道:“我与贤侄虽系乍会,叨在一一交一一好,不得不把直言规劝:贤侄从前的话,我已与令尊说过,不再提起了,今后务遵令尊教训,无事不要出外,在家苦心攻书。令尊已为贤侄对亲,大约明一春一就可完婚了。”二官听说,喜出意外,如逢恩赦一般,即便连声称是。竹村细说一回,相别而去。
喜得个二官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听了竹村的话,镇日在书房看书,真正足不出户。静庵见他改过一自一新,这心上的一团闷气,也就平了。二官人见做亲的事俱已打点的端端正正,只待吉期。到了新年,又过元宵,日日把望宋老太太到来。
到了二月初旬,宋老太太才到,一直竟往赵老爷府里住下。
赵老爷接见、款待一自一不必说,将金家姻事,细细说了一番,又道:“小侄谨遵伯母之命,已将聘礼收受。此时金家都已齐备,专候伯母来到,择日行送大礼,即便完亲了。”宋老太太应许。
竹村向静庵说知,择了二月二十日,送了大礼,三月初十成亲。
到了吉期,静庵先在大厅上排起筵席,待了赵竹村大媒,然后排列喜筵于内厅,诸亲戚友都来贺喜。候到吉时,便命乐人大吹大擂,到赵家迎娶新人,一一色一光华荣耀,一自一不必讲得。
新人进门,出了轿,请出二官人来,拜了天地,又拜了静庵,两个新人也对拜过。奏了笙箫细乐,二位新人行合卺礼毕,拥入洞房中来。有集唐诗为证:一家欢笑设红筵,月对琼杯此夜圆。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与一妇一共升仙。
人一情一已觉一春一长在,眼一色一相当语不传。
花烛分阶移锦帐,凤凰飞出四条弦。
准准闹了一夜。
次日宋老太太便要动身回家,二官备了礼物,送出了关。
到晚回家,亲戚都已散去,见过父亲,欢欢喜喜进了房来。走近新人面前,灯下细细一瞧,吃了一唬。原来宋家一女一儿的容貌,甚是丑陋不堪。二官人看见,心上甚是不快,碍着父亲,只得忍耐过去了。过了满月,二官人因妻子不甚中意,日里倒在书房里安身,到晚上勉强进去宿了一夜,清早起身便出来了。娘子见二官人镇日不进来,倒起了个疑团,不知不觉说话间,夫妻两个争闹起来。闹起了头,后来竟不希罕的了。静庵却不知道。
一日,静庵赴酌回来,正在灯下看书,忽见二官人慌慌张张走到面前,静庵见了奇怪,问他何故这般光景。二官人道:“日里父亲出去后,被娘子打了几次,我只得躲过。谁知我躲到那里,寻到那里,此时无处躲避,故到父亲这里来。”静庵听说,走出叫了媳一妇一细问,不过因些小事起衅,随哪二官走来,正要细细将他夫一妇一训谕一番。那晓得新娘子一性一如烈火,始初不过争论,后来竟不顾静庵在上,就把二官人揪住乱打,静庵忙喝,那里喝得祝静庵大怒,忙叫一妇一一女一们扯开。二官人乘隙即忙逃脱,一道烟不知躲到何处去了。新娘子不见了二官人,竟不管甚么,就把静庵“老狗头”、“老无耻”的骂了一顿。
静庵走到房里,气得顿口无言。到了半夜里,心气病疼急然大发,起初还可勉强说话,到了早辰,竟沉迷不醒。家人们着了急,忙报新娘子知道,又各处找寻二官人回来。二官人忙请医生诊视,毫不见效。原来怒气伤肝,老年人那当得起。痛了七日,竟呜呼哀哉了。二官人大哭不止,疾忙做棺盛殓,披麻挂孝,开吊做道场,一自一不必说。
过了终七,家中稍为清净,老婆又时刻咭咭?F?F闹个不了,二官人只得在外走开,倒也适意。不知不觉,从前的旧病又发起来了。一日,又想着从前所见的美一女一,未知曾否嫁去,因再走到他门首来,东张西望,正要寻个人打听一个下落。只见一个媒婆正从他门内走出,二官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认得的孙媒婆。孙婆见了二官人,忙问道:“二官人,多时不见,在此做甚么?”二官人道:“我正在此走过,看见了你,立住在此。
这个人家你认得么?”孙婆道:“他家我已认得久了。”二官人道:“我正有话要问你。此处不好说,竟到你家里细说罢。”
孙婆同二官人到了家中坐下,二官人道:“我问你非为别事,方才这个人家姓甚么?”孙婆道:“一家姓鲍,一家姓卞。”二官人道:“他有一女一儿么?”孙婆道:“他两家各有个一女一儿的,鲍家一女一儿叫丹桂姐,因对亲不好,他母一女一两口儿正在那里气死哩。”二官人道:“卞家这个一女一儿叫甚么,也对过亲么?”
孙婆道:“卞家这位一女一儿叫香玉姐,也曾对过亲的。如今王家儿子已死了,还没有亲事,正托我要与他对亲哩。”二官人道:“既托你对亲,你看来可以对得我么?”孙婆听说,忙将袖衣掩住了二官人的口,道:“二官人在那里说甚么话!亏得没有人在此,若有人听见,说与你家奶奶知道,要连累老身吃苦了。
此事断不要想起!”
二官人说了半晌,见孙婆毫不相干,只得怏怏而回。归家左思右想,想出一个计策来,必须如此如此,方可成功。算计已定,停了两日,又到孙婆家里来。孙婆见二官人又来,看来有些蹊跷,问道:“二官人来此何干?”二官人道:“只为卞家一女一儿,我一心要娶他,务求你在内极力作伐。今日先来送人人一情一。”说罢,向袖中取出白银二十锭,开封放在桌上。孙婆一见,满心欢喜,接口道:“不是老身不肯成就此事,只恐你家奶奶不容,倘有些风吹草动,连老身也不便,所以不敢多嘴。”二官人道:“若做此事,家里一自一然要瞒过的,这个不消你讲得,我已安排停妥的了。只要你去说得卞家肯依就是了。成功之后,还要重重谢你哩!”孙婆应允道:“这事也不是一两句话就得成功的。两日我不得闲,要到十三,才可到卞家去对他说着。有了下落,便来覆你。”二官人道:“既如此,我十四来问回话便了。”说罢,起身去了。
孙婆见二官人去了,心下踌躇道:“此事就怕他老婆得知,若是瞒过了他,讨在外边,一时那里知道。若得成功,倒有一宗财气,且到他家说一番看。”想罢出门。到了卞家,细细说了一遍。卞寡一妇一道:“这官人既有正室,我一女一嫁去,恐遭凌辱,这个使不得的。”孙婆道:“这个我也想到,他只为正房没甚人样,不成材料,家事全不照管,所以他要讨个帮手。你家姑娘若是嫁去,原与正室无二。况你老人家老来又无依靠,我也讲过,连丈母也要一同住在身边,将来要靠老的。”卞寡一妇一听见这话,满心欢喜,一口应承。孙婆大喜,相别回家。
到了十四,二官人来问回音,孙婆添了些说话,述了一遍。
二官人喜得筋骨酥麻,再叫孙婆去说定了。择了吉日,把礼物送去,定了八月十六成亲,又送了孙婆媒礼五十两。卞寡一妇一受了礼物,又想鲍家娘子居此无人照应,替他另寻了两间房子——同住到八月十六,迁居出门。端端正正,专等金家来讨亲。
正是:
天下本无事,只为庸人扰出来。
欲知金二官人来聚香玉姐的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老秀才成全后进 小童子照应同人· 第五回 学师一身联嘉偶 秀才双喜庆登科·吴毓恕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第十回 二男一女夜寻欢·烟水散人 第七十一回 上封事触怒朝廷·陈端生 第二章 叙系·林纾 吃得亏·省三子 初卷 第一回·尹湛纳希 第二章·徐枕亚 第七回 戴娇凤月下偷郎·烟水散人 第十五回 美书生暗进兰房 俏佳人私行方便· 谋客货计赚井中人 露官银屈遭盆下狱·娥川主人 第十九回 魏紫箫灯前鸳谱 周婉贞膝上莲钩·陈少海 第二十八回 妒恨起毒心祸根隐伏 殷勤调汤药恶意难销·黄南丁氏 第六十三回 冯旭解辕见母舅 林璋出票提有怜·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