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十一回 上封事触怒朝廷

作者: 陈端生


    第七十一回上封事触怒朝廷郭沫若评:可见陈端生小时在家庭中受过诗教。她的才华的确惊人,六十万字的叙事诗,是用七言排律的体裁写成的。除掉有时用三字句的衬词或用两个三字句来代替七言句外,基本上是一部长篇的七言排律。通篇的平仄和规律都很严(正因为这样,所以有素养的人容易发现书中有错落字句),转韵很自然,对仗很工整,只是韵脚每每是用杭州方言押韵而已。中间间插的一些叙述文字和说白也很简洁,雅俗共赏。别的弹词作家,很少见到具有她这样的功力。例如梁楚生所续的《再生缘》后三卷,诗体便迥然不同。她是用古风写的,平仄不拘,规律散漫;而叙述文则有时繁冗得惊人。像孟丽君最后上元成宗的陈情表,她用骈文写了一长篇,吃力而并不讨好。(《〈再生缘〉前十七卷和它的作者陈端生》)

    诗曰:一封始末陈情表,触怒朝廷斧钺严。宠辱不惊真宰相,才犹绰裕胜须髯。

    却说忠孝王即向母亲道:事不宜迟,即速登辇进宫,去求正宫罢。太妃答道:事已急迫,不必亲往,待我写书一封送与娘娘便了。不过将郦保和就是孟丽君乔妆,圣上令伊明朝复旨,犹恐君王发怒,要求娘娘懿旨赦罪等语,匆迫之际,聊聊数语,写毕封,命家人送递宫中。慢说那家人奉命而行,此言不表。但说郦明堂自孟龙图父子回去后,正与映雪商量,要将此事告知梁丞相,却好荣发道:启小姐,梁相爷夫人进来了。

    西贝夫妻把步迈,明堂是,桃花两朵上红腮。岳父啊,恕小婿,数年蒙混欺元宰。才启口,忙忙双膝跪尘埃。梁相夫妻惊又骇,贤婿是,有何大事这般呆?言明白,好调排!你这样,满口支吾难解猜。

    丽君就把那前日宫内之事及改扮潜行,一一从头细诉,直说到招赘梁府。梁爷夫人听到丽君一番言语,心中大吃一惊,十分不悦。啊,孟千金呀孟千金!你也是敢作敢为了,我看你盈盈弱质,为甚么却有如此经天纬地之才,操守坚贞清节之志,倒也难得。实是可敬。但女儿成婚三载,岂伊不知就里机关?我现在是堂堂相国阀阅门楣,将来我女难道再赋桃夭,重招坦腹?说至此,只见素华亦来跪下。啊,你也为何跪起来?爹爹、母亲,女儿有下情告禀。啊女儿,起来讲。那梁相与夫人双手扶起。映雪即从自己系孟府中乳母之女说起,代嫁情形。因刘奎璧系小姐仇人,不肯遂其所欲,故而捐躯坠楼,投池殉节,以报千金。仗神明护送,得遇母亲。蒙恩收为义女,同上京都。前者搭楼抛彩,不敢违逆双亲,欲寻短见。忽梦神明指示,说道是:莫须惆怅误良辰,即日妆台遇故人。夙世姻缘终会合,三番花烛始为真。孩儿是以待至成亲,果然得遇故人了。梁爷听毕,自己欢道:梁尔明吓梁尔明,你也枉作朝中栋梁,被两个小小闺娃戏弄至此。丽君偕映雪双双跪下,便道:爹爹请息怒,恕孩儿们年劝无知。还祈爹爹明日亦陈情一本。说话之间,早有丫鬟请用晚膳。梁爷夫妇即起身出外。

    梁爷款步出中堂,丽君相送即回房。西贝夫妻同用膳,香茗一盏就收将。高燃红烛频摇形,孟丽君,春尖磨墨写书章。巧心人,一挥而就无思索;掌朝纲,摺奏纷坛久惯常。言词激切真堪悯,情理悲惊甚惨伤。始末根由俱写上,陈情沥血奏君王。写完已是三更近,宽衣解带上牙床。慢云郦相家中事,要讲那,尹王妃,遣人送信转门墙。

    启上太娘娘:送信家人回来复命。娘娘说事已明白,命家人多多请安,不写回书了。此刻已是一更光景,亭山在书房修本,少华亦归灵凤宫修表。少华坐在床上,自思自想地:啊,我今日听岳父一番言语啊!

    丽君是,盈盈弱质一裙钗,蕙质兰姿腹有才。绵心绣口谁堪并,应变随机就可谐。凛凛威风官极品,堂堂爵位列三台。世间女子谁能及,还倒把,患难儿夫提拔来。现在是,一家荣耀非常宠,算来全仗女裙钗。按下少华休细表,提一提,九重天子步金阶。

    却说元天子五更起身,冠带已毕,坐辇而行。众宫官簇拥出来,即登宝殿。那正宫娘娘一到天明,亦便起身,梳妆后即备辇往太后宫中请安,就将昨夜尹太妃之信呈上。太后接来细看,一面便说道:

    中宫不必带惊慌,命宫官,少停察听细行藏。若君家,要把郦相来正法,我即传,一道谕旨赦明堂。正宫听说心欢悦,步弓鞋,跪谢仁慈太后娘。

    讲那正宫娘娘,尚在万寿宫侍奉太后。用膳后娘娘回宫,此言少表。

    单讲那,少年天子坐当朝。只见那,宫扇分开现赭袍。天乐盈盈云外奏,御香袅袅日边飘。黄金阙上旌旗动,白玉阶前剑佩摇。虎拜已完分左右,跪倒了,保和学士一英豪。

    臣保和殿大学士郦君玉罪该万死,有短章冒渎天颜,乞恩垂怜定夺。早有奉事官双手接捧本章,呈于龙案,用金狮压住。万岁爷龙目略观,早见了孟丽君三字。

    圣心不悦皱眉梢,带怒含嗔往下瞧。元帝主,越看之时心越嗔,愈怀私意愈着恼。春色一腔空指望,心中暗暗恨多姣。往日里,寡人是,怜才雅意多相爱。这一奏,孤家的,幽情密意枉徒劳。

    咳!孟丽君啊孟丽君,孤看你娇姿弱质,铁石心肠。日前私临相第,授意于汝,如何复奏。今观你本,闻寡人之言竟如秋风过耳。可恼!今日欲待将你正法市曹,可惜你禀天地之灵,毓山川之秀,生成这一副忠肝贞胆,敏捷天姿,才貌兼备,绝世无双。今日里轻轻正法,枉送了一朝人物,叫孤家如何忍得?正在两难,忽忆日前国舅有本,曾奏保和殿大学士郦君玉女扮男妆,即系云南孟氏丽君,恐受罪愆不肯承认。孤曾许彼,果系丽君不但无罪,还要格外旌奖。自古君无戏言,若姑置之不论,何以对满朝文武?日后国法难行,众心不服,孤家枉作一朝天子矣。咳!也罢,今日要佯装虎势,假作王威,把你这小小女子吓得个九死一生,才晓得天威厉害哩!元天子虽然观本,心中却安排定了主意。这才从头至尾,一件一件细细看将下去。

    念道:

    保和殿大学士臣郦君玉实系臣女孟丽君,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奏,为雪罪陈情仰恩赦事。窃臣女孟丽君邹峰末裔,滇南弱质。忝出功比之第,比蒲姿。夙敦诗礼之宗,芳输兰质。臣女父孟士元,世荷国恩,位隆邦族。赤符命下,提八面之威权。紫诰荣除,总四方之治宰。而臣女母韩氏,累封一品夫人。臣女兄嘉龄,复与两班清选。是照临下土,日月之仰无私。而波及臣家,雨露之沾犹渥。臣女孟丽君,隶名门于阀阅,沐雅化于官闱。关睢之赋三章,惟勤匀于蘩藻。曲礼之娴一则,从相见于枣栗榛。盖家索凛牝鸡之晨,而妇顺协渐鸿之羽。洪惟陛下,垂熙累洽。正值臣女父孟士元假沐归休,臣女孟丽君贞犹不字。乃有元城侯世子刘奎璧,尚书子皇甫少华,展币而陈,愿定朱陈之好。迩时布政司使秦承恩、鸿胪寺卿顾仪堂,道言斯美,共申媒约之言。臣女父孟士元,思两姓偕成百年,谁允曰是?因谋于天假之缘,仗射雀屏,至于再至于三。讵知天意之不属刘,未免一筹稍逊。旋看相门之有其子,果真三发无虚。

    臣女父孟士元因缔以丝罗,盟结秦晋。孰料刘奎璧隐图聘有夫之女,计陷少华于无妄之灾。势倚椒房,祸延炀世。嗣迫其人潜踪隐遁,复请于父乞旨联姻。谕逮梁州,臣家惶恐之情无已。权归大内,刘门威烈之焰方张。臣女父既俯首以就婚,臣女敢抗颜以逆旨?窃惟教先室家,夙惩雀角鼠牙。化始闺门,德被螽斯麟趾。家人为女之正,归妹曰娣之良。忝并青松,雅慕三贞与九烈。玷磨白玉,何堪一女而二夫!矧陛下误从奏请,致亵圣明。臣女孟丽君于此,肠断九回,心牵一缕。欲陈情而无路,爰改服以潜身。而臣父孟士元犹惧天威,计谐世好。权以乳妪之女认作亲生,往归世子之门,曲从君命。讵臣女孟丽君乳母之女苏映雪者,慕轻富贵,耻甚偷生。仇严逆贼之诛,手持白刃。节遂坠楼之志,命赴黄沙。幸神力暗扶,从滇池而移贵郡。真慈航普渡,依萱室以至京师。斯时也。臣女孟丽君惘惘出门,迟迟行道。路绕高堂之梦,尘侵游子之衣。岂以皇甫既定三生,必使车亲挽鹿。亦云少华可以一见,何妨石化为夫!尔乃日远长安,莫慰穷途之泣,风清旅馆,更嗟我仆之。险阻艰难,倍尝之矣。流离颠沛,云如之何!时则有湖广商民康信仁者,见臣女儒雅,欲继螟蛉。同孤鸟之无依,胡勿谓他人父?当飞龙之利见,遂令观国之宾。岂意一介儒生,竟获三元及第?其时,适大学士梁鉴,为次女素华年当及笄,志切相攸。楼悬结彩,沟飘红叶之流。而臣女孟丽君,车过连镳,路值蓝桥之会。北斗仰而师命难辞,东床赘而门楣相倚。无何筵阁合卺,讵梁女系投池。乃洵耦俱无猜,漫说相逢如故。由是臣女孟丽君,瞻依禁御,趋侍经筵。一艺名扬,三迁秩晋。眷隆紫阁,鼎之覆何嫌。名宠黄扉,渐碧之安孔巩。乃臣女孟丽君不以乔装之事上闻者,感恩思报而已。竟忘妇人无爵,知小而谋大;陈师鞠旅,反诩女子知兵。臣女孟丽君,窃谓乞假于归田,终当明微于陈座。何图自作之孽,逃尔明证其情?国有常刑,灾非肆毒。果宜束身司败,以正朝纲。纳赴法场,用申天讨。何敢置辞于议之人,邀惠于宥之三哉?伏唯陛下韦治光昭,仁闻洋溢。道通昼夜,如月恒而日升。德并载帱,谓天高而地厚。蝠蠕肢化,蝼蚁贪生。臣女父孟士元齿届杖朝,舐犊之情何限?臣女母韩氏病绵床褥,齿指之痛难禁。愿矜乌鸟之私,俾延残喘。当效犬马之报,衔结来生。庶几臣女父母垂暮之年,亦越于今,当拜我皇之赐。而臣女再生之日,过此以往,长斋绣佛之前,则感恩且没世不朽矣!临表不胜待命之至,谨奏。

    君王是,默无言语坐当朝,御手凭抬动赭袍。得意时,香唇微动低低念;触怒时,龙目频睁细细瞧。看了看,般般件件无斑驳;想一想,句句言词铁笔牢。楚语哀词堪沥血,真真是,唇枪舌剑笔如刀。少年天子佯装怒,御手频将龙案敲。形容怒,喊声高,逆天大罪怎能逃?只此几端该正法,速行绑缚赴市曹。两边文武俱惊骇,金銮殿,跪倒一个大红袍。这一声,宛如平地春雷起;吓得个,忠孝王,魂魄飘飘上云霄。只见他,面貌浓霜唇泛白;好一似,玉山倾倒殿廷寮。武宪王,不顾失仪身获罪,忙抢步,赶上前来抱住腰。

    此刻金銮殿上,又无僮仆跟随,又无汤水灌救,吓得老千岁,

    声呜咽,叫儿曹,珠泪滚滚湿红袍。儿啊!醒来醒来频接气,恨不得,悲声大放哭嚎啕。旁有那,孟龙图与梁丞相,彼此的,一般心事也烦恼。两人都关东床婿,梁丞相,更添一个孟多姣。虽系明堂西贝客,他两人,翁婿之情分外高。此刻里,死别生离无二样,两相国,珠泪满面似春潮。君王见了心难忍,想想那,国舅是,征东平寇有功劳。眼看他,悲忿交加身欲绝,两难之事好心焦。

    君王心中十分不忍,回顾宫官:速备参汤,救醒国舅者。领旨。讲那太后宫中,早有两名内监在外打听郦明堂之事。方才天子动怒之时,进去奏知太后。太后即写懿旨一道,命宫官呈上金銮殿,此言少表。金銮殿上,宫官奉旨取参汤来递与国丈。国丈拿来徐徐灌下。

    武宪王,手接参汤泪尚抛,不住地,纷纷泪湿紫罗袍。见孩儿,悠悠苏醒轻轻唤,微开双目眼飘飘。忙动问,孟多饺,郦相如此怎样了?恨只恨,正宫娘娘心肠狠,毫无关切我同胞。缘何太后无懿旨,金銮殿上静悄悄。只见那,一众官员齐跪倒,无非为,乞恩宽赦女中豪。孟丽君,仍然俯伏在当朝,面上惊忧无半毫。只见她,柳叶细眉微带怒,芙蓉嫩脸泛桃花。也不开言求帝王,也无珠泪暗中抛。从来是,忠贞义烈心如铁,看将性命等为毛。国舅正然心着急,猛抬头,两名宫监乱飞跑。双手里,捧着太后娘娘旨,到金銮,跪下忙忙献得高。

    奴婢奉太后娘娘之命,有懿旨一道,请万岁爷龙目观看。

    君王深晓为明堂,假意频看细细讲。孟丽君,今日本应该斩首,多只为,懿旨到来要赦将。便向满朝文武道,今朝且自下牢房。一宵尚令苗延活,明晨旨下再施行。合殿群臣多喜悦,感君王,恩德天高地厚长。丽君阶下忙忙拜,口呼万岁谢君王。此时乐煞芝田了,好一似,鬼门关上放还场。少年天子把朝退,各官回去乱匆忙。

    话说旨意将丽君直下天牢。早有刑部官同司狱司急忙吩咐,收拾一带洁净上房,铺排摆设,着实当心。缘郦相为官清正,秉直无私,人人钦敬,个个欢欣,所以此刻狱官们备轿的备轿,伺候的伺候。再讲孟梁皇甫的奏摺,同见君王,一齐不敢上奏。此言少表。

    早有那,刑部官儿奉旨行,从人护送到牢门。郦相爷,慢慢入监身往内,走进了,朝南一带小房厅。只有荣发来伺候,狱官是,早备着,香茶一盏献千金。正欲将身来坐下,门官报道有人临。孟相嘉龄早走进,三人相见泪盈盈。

    啊女儿,今日把为父的几乎吓死了。

    幸亏太后传懿旨,遂得归牢免受惊。未知明日凶和吉,且等旨下看虚真。待为父,再与皇甫来商议,密奏昭阳乞圣恩。丽君听,叹声频,劝爹爹,无须忧虑去劳神。自古道,死生皆是前身定,算来由命不由人。心中一事难抛下,未报劬劳养育恩。爹爹兄长回家去,切不可,将今情形说母闻。犹恐娘亲惊坏了,病躯何日得安宁。女儿谅必无妨事,大约不久转家庭。父女依依开讲论,不觉的,太阳西落点红灯。

    啊,女儿,为父的与你哥哥要回去了。你在此间,切勿过虑,明日定有佳音。你可放心。

    不表那,龙图父子转回程。单讲那,夫人家里闷沉沉。为何此刻无音信,吉凶未卜若何能?蹊跷事,愁带惊,令人越想越焦心。夫人是,正在自言自语中,忽听得,云板三声步履频。

    啊,相公回来了,今日之事,快说与妾身知道。啊夫人哪!今朝是,九重天怒发雷霆。孟龙图,才说这一句话,那韩氏夫人便,

    一声长叹泪淋淋。捶胸跌足将儿叫,必定今朝身首分。快些备轿临皇甫,拼将性命讨千金。

    孟龙图见夫人大放悲声,吓得来话也说不出了。嘉龄连忙道:母亲不必悲伤,妹子好好儿在天牢内坐着呢。就今日皇上如何动怒要斩丽君说起,直说至少华发晕,如何救醒,太后如何旨意,君王如何宽恕,如何送进天牢,父子回来丽君如何嘱咐,细细诉明。

    夫人听了这番言,略觉心头宽一宽。半提彩袖斜遮脸,一拍床沿倒枕边。孟府闲文不必表,且谈梁相转回还。素华是,正在夫人房中坐,提起那,乔妆孟氏女婵娟。却好梁相身踱进,夫人便,忙开樱口问为官。

    啊,相公,今日丽君上本陈情怎样了?那梁相就将丽君在朝如何启奏,君王如何发怒,如何要斩丽君,太后如何下旨,君王如何赦她,如何下天牢,直说到少华如何晕去,细说一遍。

    素华听了半时呆,两朵桃花透粉腮。秋水微凝佯作笑,春山半蹙不舒怀。心转辗,闷难排,无声默默吁声咳。无限伤悲无限意,关情只为俏多才。

    那素华辞了爹娘回到弄萧庭,即将铺陈衣服及一切应用之物,又整备了几样菜蔬糕饼点心人参银钱等物,即命四个家人送至天牢,交明荣发等。吩咐家人好生伏侍,家人等自然奉命送去,回来复明,不必细讲。方才梁丞相回府,说孟丽君一番言语,

    早有那,快嘴丫头听得清。拿起脚,往前奔,不管高低路不平。匆匆走,急急行,要到康府报新闻。赶快进,笑盈盈,院君员外叫连声。今朝有件希奇事,特来禀报细听听。

    院君便道:啊姐姐,有甚事情这般好听?院君啊!

    我家的,姑爷不是男儿汉,原来是个女钗裙。亏你们,老院君,缘何男女不分明。我家小姐已耽误,算将来,三年枉事挂虚名。姑爷也是裙钗女,两女双双做甚亲?完什么姻?算来真正是新闻。康员外,与院君,听了一时大吃惊,一半猜疑一半信。就说道:姊姊啊,你今朝,因何晓得这分明?院君啊,适才家相回来转,明明白白告夫人。姑爷今日来上本,朝廷大怒不非轻。把姑爷,今宵关在天牢内,明日清晨要典刑。康员外,听这声,骇得满眼泪淋淋。我看那,明堂一个非凡相,岂像青春夭寿人?况且是,圣眷优渥隆恩重,有何大罪惨遭刑?待我去见梁丞相,细底根由问个明。

    -----

猜你喜欢
  第九十三回 三承差勇战萧飞贼·储仁逊
  金谷怀春·
  第一回陳龍客店接艷妓·
  第二回 欺主奴谋劫寡妇财 枉法赃贻累孤儿祸·梦笔生
  第十一回 大丈夫惊心惧内·
  第15回 恶店家定计偷书 吕公子误中牢笼·牛瑞泉
  第二类 丢包骗·张应俞
  第廿四出 媒复·孟称舜
  第十二回 暴将军张阃外杀风浪 辛小姐饰泥中弄强横·天花藏主人
  第七回 石门镇鬼附活人船·烟水散人
  第十七回 励贤母攒金仿骄凤 殉故主绝粒化哀鹃·
  第十二回 柳丝莺歌织春色 黄花红叶叠秋光·尹湛纳希
  第九十回 太夫人亲劳将士 小书生喜对梅花·陈少海
  第十回 二人暗定核桃计 张仁看破巧机关·江海主人
  鸾鸾传·李昌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