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学师一身联嘉偶 秀才双喜庆登科

作者: 吴毓恕

  话说当日吴公与饶屈陈刘五人畅饮,只吃得各有酒意,红日西坠,方才散席,饶屈辞去幕友归房,不必细表。那夫人小姐已看见过屈生,又记下对子,回转上房,亦不须再述。夫人向小姐道:“我儿,你看那屈生果是个有福之相,三个对子真难为他对得如此工稳。”
    小姐道:“女儿这三对分三层意思,第一验他心术,第二觇他人品,第三考他识见。他竟能体贴,第一,以让国贤臣对遭谗才子,心术正矣;第二,不慕人爵以天爵自命,人品高矣;至于申明称谓之僭,安名分之难,于终有定论,则第三对之卓识也。有才如此,岂久屈人下者乎?择婿得此,夫复何言?”
    夫人闻言不胜欣喜,其时恰好正值吴公在案上取了三对步进上房,母女一见忙站立恭候。老爷归坐,夫人小姐一旁坐下,吴公带笑开言向夫人道:“想那屈生相貌,大约今日夫人已看见过了,此是他对的三个对子,可谓工稳。”
    夫人点头才要对答,小姐已起身告辞父母回房。这里夫人告诉吴公说:“三对据女儿说,人品心术见识无一不好,以身许之决无异言。”
    吴公闻言呵呵大笑道:“足见老夫眼力不错!如今议定,不日我就烦学师去作合。但眼前不可下定,转瞬即是秋闱,如已定亲,屈生与我即是翁婿,乡场我例做监临,必要回避,岂不误事?不如现在第将许亲入赘一节与屈生说明,候场后行聘,冬初择期成婚。倘此科得中,冬间即须动身赴京会试,彼时能过弥月与否,尚未可知。老夫意思,候冬初遣人替屈生外面租一住房,等他入都后,女儿可以搬去侍奉老母,两地往来,似较住在衙门中方便。且屈生入赘之时,由租房中动身,亦近亦壮观,不过多些银钱,老夫自然一力接济也。”
    夫人道:“老爷虑的周到,但屈生既贫,老爷何不先周济他些用度?”
    吴公道:“等媒说定,老夫即遣人以千金给之。至后来或有缺乏,自然帮助他,断不教他再兴仰屋之嗟也。”二人议定不表。
    次日吴公即托陈师爷亲往儒学署中面述一切,托他一人作伐入赘屈先生,将此话通知屈生,不日吴公即有所赠,候场后行聘,冬初成婚等语。陈师爷午后即往拜饶老师,见了面将吴公所托面陈其详。学师应允道:“愿作冰上人,将来多喝几杯喜洒。”陈师爷当回署见吴公复命。
    次日饶老师亲自乘轿出城,至青阳宫命人通报,师鲁连忙出迎,上前打恭,口称:“荒斋野寺,怎敢劳师驾降临?实在令门生惭怍惶恐。”
    饶老师道:“书馆中坐谈,这又何妨?”师生遂进入馆中归坐,饶老师遂将吴公一番美意细述一遍。
    屈生感激不尽,谦谢道:“门生以愚鲁庸材,辱承吴大公祖垂青台爱,又劳动老师执柯,门生何以克当?第惭蓬门下士,恐玷吴大公祖门楣羞耳,求老师代达下忱,还请吴大公祖斟酌。”
    饶老师道:“贤契何必太谦?君子固穷,惟穷然后见君子,从此上伸知己,转瞬飞腾,老夫当拭目候之。”
    屈生道:“但愿得如老师金言,门生感恩戴德无穷。”
    饶老师说:“秋风报捷,大小登科,可为预贺!”语罢起身告辞回署,次日上院面禀,吴公深谢其执柯之劳。
    三日后,吴公命老家人仇玉送银千两交与屈生,作添制衣物聘礼之用。屈生收下,向老家人说了些感激不尽之话,然后来禀告真人。真人遂替他算计该制备何物,怎样购买聘礼,说这都易事,只要有钱立刻可办,但乡试不远,贤契须静心用功为是。银子可送回家交与老母。
    屈生遵命,即将千金送至家中交与老母,那老安人自然会替他托人制买各物,不必细述。
    光阴易过,夏去秋来,不觉已过七月,学台回省录科,屈生是一等中人,不用录遗,到了八月初二日,主考已到。是科为丙午正主考盛公名钰,官大理寺正卿,浙江人;副主考蔡公,名嗣兴,官编修,福州人。主考进城,四川阖城官员同出城迎接,三大宪跪请圣安,主考各归公馆,倒不见客。至初六日入闱,同了巡抚吴公及司道之为监试提调者,一路排齐执事,身坐显轿进贡院,又有房官十八人随后入闱。到了初八日三鼓,出下题目,那首题是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二题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三题天下之良工也,诗题一片承平雅颂声,得声字。
    那屈生于初七日拜辞老母,别过真人搬入城中,初八进场,到了场中自觉精神满腹,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也。题目既下,屈生振笔直书,不过半日,三文一诗已就,再三修饰方才誊正,果然三作俱斟酌饱满,诗句清新,随进三场都甚得意。
    出场后屈生忙将文章录出两分,一分送饶老师处,一分送至真人,以决中否。真人看了一遍,许以必中;饶老师看后批云:一定报捷,不出五名。随将文章封了,进入院上陈师爷看,陈师爷转交与老家人送进上房,夫人小姐一同阅视屈生之文,击节叹赏,谓无论中与不中,算得无愧。
    监临照例早出闱十日,八月底吴公已出闱,到了署中,见了屈生场作,吴公决定必中。当即着家人在外面替屈生租了住房,令屈生搬入新居,于榜前行聘下定。饶老师通知三日内已租好房,屈生奉母移入,随端整了行聘下定礼物,于九月初六日下定。届期饶公两下道喜作媒,又遣人来屈生处照料。下定已毕,吴公出了允帖八字,吉期为十月二十三日。吴公之意,如屈生不中,无庸议,候过了年再令他夫妇搬出署中。如中,冬月内即须动身进京,小姐候满月后即迁居租房,以使侍奉婆婆。这也不必细表。
    不觉重九已到,放榜揭晓,屈生果中了第五名。那时屈母之喜欢不必说明,那吴公夫妇与未过门之小姐亦快活非常。屈生于是谒见房师座师两主考,见了面问起来,知是吴公新婿,无不叹服吴公能于未遇时特识英雄,羡慕屈生何幸得此知己泰山。
    月余光阴,看看吉期将至,吴公赔嫁女儿的嫁妆早已预备好有年矣。而今不过说明折乾多赔送些银两,至于屈生新居中一切用度,都是吴公给资。到了吉期前二日,屈生亲到青阳宫去见真人说:“弟子特来叩谢。陈明尊命,不敢奉请去吃喜酒,但弟子心中万分过不去,只好多磕几个头罢。”说罢跪下连连叩首。
    真人大笑道:“你太拘泥了,我是最怕与人往还,所以不能来替你照应。别的事不必说,就是那八字一事,你切记永不可说出来。我不日将归去也。”
    屈生惊道:“老师为何要回府,几时再来?”
    真人道:“不过有意,不定去不去,你且去,改日再见罢。”速催屈生动身。
    屈生止得辞出回家,忙告老母,商议如何报答大德。老母道:“何不送上百金以备老人家费用?”屈生闻言速即封了纹银百两,复至庙中见真人,取出银子奉上,跪下说:“一定要求赏收!”
    真人道:“你既奉母命而来,我且留下,替我谢谢。”屈生这才心下稍安,辞别回来。
    过了二日,即是婚期。是日吴公只请媒人与幕中数位师爷,其他宾客概不惊动,满城官员送礼一概璧谢。到了吉时,是抚署发轿来迎新郎。屈生那时已打扮整齐静候,轿子已到,屈生辞母登轿。一路上鼓乐喧天,好不热闹。路人争看新郎,众口同声都夸好个人品,又是新贵,明年怕不是鼎甲?可见读书人毕竟比别样高出百倍。
    不言众人称羡,再说那吴公已在衙中等候,先迎煤人后接新郎,轿子已到,直抬至二堂然后出轿,即有礼生引道,先至上房堂屋下立定,然后见仆妇喜娘去请新人。随即闻鼓乐大作,三请新郎入室,与新人参拜天地神佛后,拜吴氏祖先,然后请丈人丈母受礼。吴公与夫人分东西而立,夫妇行四双八拜之礼,吴公夫妇还以一恭一福,随即送入洞房,交杯坐床洒帐挑盖头,这些俗套而已,书中不必烦叙。新郎挑去红巾偷看,那吴小姐果是天姿国色,心中暗想道:“再不想我一个寒士,今日竟得与此女为配,第恐折福。”
    旋有众妇女仆妇喜娘来叩喜,跪了一地。夫人也进新房代吩咐道:“少刻领赏。”屈生乃出来至花厅,当与那幕友们坐谈。不多时摆宴,直吃至一更后方散。
    吴公亲送新郎入洞房,只见内房门紧闭,屈生在外间坐下。婢女走过来禀道:“小姐有命,有个对子请姑爷即对,以寸香为度,如对不出逾了限,小姐不开门。如对出请房中相见。”
    屈生道:“对子快拿来。”
    婢女递过去一纸,上写的是:“贫无谄富无骄未足尽人生之能事”。
    师鲁问:“有笔否?”婢曰:“有。”屈生提笔写对云:“孝于家忠于国亦不过士子所应为。”递与婢女。
    婢叩门呈对,小姐看罢笑了一笑说:“开门请进。”屈生这才得进房,但见小姐已换了便衣坐在一旁,低垂粉颈不发一言。屈生此时该怎样说话方才得体,说书的倒替他为起难来了。
    要知怎样成亲,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八章 对泣·徐枕亚
  第八十六回 白玉锡佳名二花争艳 黄金供滥用一客无愁·张恨水
  第二十六回 恃夫怜因风生事 避家难出外寻生·绿意轩主人
  第二回 发正言花仙循时令 借风力月姊意猖狂·尹湛纳希
  第一回 贾雨村醒悟觉迷渡 甄士隐详说芙蓉城·嫏嬛山樵
  第九回 据局戳计打康举人 谋官阶巧骗翁师傅·黄世仲
  第三回 吴月娘舍珠造佛 薛姑子接钵留僧·丁耀亢
  第三十八种 剐淫妇·石成金
  第二回 此起彼伏满家春 小姑别法识妙趣·临川山人
  孤山再梦序·渭滨笠夫
  第三十一回 风雨夜淫女奔邻 琉璃灯书生避色·梦笔生
  第九回 鼠窃贼一朝得志 乌合众三路兴兵·天花才子
  卷四诈伪类 武太府判僧藏盐·余象斗
  第二十回强盗分金对句倡言革命党儿童躲学书包偷掷土神祠·李涵秋
  第 一 回 中丞延师训爱子 霞笺题字觅姻缘·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