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回 过路客认画图直游秘室 奉公差执牌票误捉闲人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月被云欺,花遭风妒,教谁特地来相护。团团围住不容情。姗姗留下相逢路。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盖因才美难辜负。虽然人事巧安排,大都天意亲吩咐。  右调《踏莎行》 

    话说花天荷带了花灌同小雨,竟不别桑总兵而行。头一二日恐怕有人来追赶,在路犹躲躲藏。过了四五日,见没人追赶,知桑总兵不足有为,遂把功名念头放下,转遇着山水名胜之处,每每游玩留连。此时正是春明天气,桃红柳绿。行了月余,忽到一处,虽在城市中,却青山绿树,小桥流水,环绕着无数人家,大有林泉风景。花天荷立于其中,左顾右盼,宛若旧游之处。因想道:“此地从未曾经过,如何光景甚熟?莫非梦中曾到?”又细细沉吟,忽想起天台老人所赠的画图,第二幅景界适与此相同。因暗暗惊讶道:“这事又奇了,莫非此中有甚缘法?”又想道:“我记得画图中还有座园亭。甚是富丽幽雅。此地却无,不知又是何故?”因下了马。叫花灌牵着,立住脚四下观望。越看越觉与图中相似,忽看见前面杨垂影里,隐隐约约似有路径一般。因绕着垂杨,弯弯曲曲,走近前来,果是一条白石砌成的路径。见有路径,知道必有人家,心下又惊又喜,因一步一步随着径路入去,走一步,想一想,愈与画图相似,十分骇异。逶逶迤迤走了半箭路,忽露出四扇班竹园门,方知不是人家住宅。又见门是开的,料想无妨,因叫花灌牵马在外,自己带着小雨缓缓步了入去。再细细看那些厅堂台榭,树木池塘,雕栏画栋楹,曲径回廊,宛然似天台老人第二幅名园图,不爽毫发,一发大惊不已。竟坐在亭子下一块卧云石上,留连不忍去。 

    坐了好一会,方见内中走出一个老家人来,看见花天荷衣冠楚楚,青年俊秀,又跟着一个童子,知非寻常之客,不敢则声。转是花天荷立起身来说道:“我是过路人,因见贵园幽雅,十分爱慕,故借坐赏玩片时,多有唐突,幸勿嗔怪。”那老家人忙答道:“这半边系是空园,乃我家小主读书之处,没人来往的,相公若是爱看景致,但请尊便,一毫也无碍。”花天荷听见老家人说话和气,愈加欢喜,因又问道:“不知你主人是那位贵人?”老家人道:“家老爷乃柳京兆,已过世五年了。今惟有小主人在家。”花天荷道:“你小主人也曾发过么?”老家人道:“小家主虽守老爷的书香世业,然今年才一十八岁,还不曾上进的。”花天荷道:“你老爷既已去世五年,这园亭花木尚收拾得如此清幽雅丽,则你小主人定是有个意思的文人了。”老家人道:“这外面园亭,止不过泛常草草点缀些景致,有甚么好处?我小主人读书的书房中,其实图书古隽,草木风流,方算收拾得真致。”花天荷听了,喜动眉宇,道:“你小主人少年人,怎如此多才?不可当面错过。”因叫小雨取出一个眷小弟的名帖来,递与老家人道:“烦你将此名帖通报与小主人,说我花栋乃浙中人氏,偶尔从粤中过此,仰慕才名,敢求一面。”老家人接了道:“家小主若是在家接客时,小人此时已报知接见相公矣,何敢劳相公赐帖?只因一时间为些是非,暂避于外,故有失迎候。” 

    花天荷听了,沉吟道:“我花栋既数千里无因无依,忽侥幸而浪游到此,可谓有幸矣。怎明明白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复作无缘之遇而去?吾不为也。”因又想道:“天下事最怕是当面错过。既有如此才人,怎不一见?既有此好书室,又安可不一到?”因说道:“你小主人今日既有事不得见客,你可将名帖收下。我凭得在外寻个寓处,住一二日,必候你小主人一会方行。”说罢,就要退出。 

    老家人忙留住道:“相公且不要忙。相公既是有心定要见小家主,要看书室,小主人虽不在家,书房却是在家的。相公何不到书房一认,奉杯茶去?”花天荷听了大喜道:“甚妙!但恐秘室,擅自留人,小主人怪你。”老家人道:“贵客远临,理应接待,有甚怪处?”因开厅旁一扇小门,从太湖石山洞中,绕过一带碧桃花树,转过几曲回廊,忽许多乔木围着一个院子,推开院门,请花天荷入去。花天荷步入里面,只见院中景界,果是出奇: 

    犹是花也,而海棠开了,花是鲜花;犹是鸟也,而鹦鹉笼中,鸟是娇鸟; 

    犹是树也,而连理合欢,树是芳树;犹是竹也,而青苍若洗,竹是修竹; 

    犹是泉也,而石边流出,泉是清泉;犹是石也,而玉色瑷姿,石是白石; 

    犹是日也。而光入帘栊,日是暖日;犹是风也,而吹送花来,风是香风; 

    犹是阶也,而苔留鹤步,阶是闲阶;犹是草也,而青衬落花,草是嫩草。 

    虽然都是人间物,却别是人间一洞天。 

    花天荷细细一看,见景界秀美,与外面大不相同,不觉情荡神怡。及走入书室,又见图书四壁,满架牙签。几席上笔墨纵横,宝鼎中沉烟馥郁,愈加欣羡。因东看看名公的题咏,西看看古人之珍藏。上挂瑶琴,下设棋局,真是看之不尽,玩之有余,不觉半晌。早有一个发披肩的童子,送上一杯香喷喷的茶来。花天荷接在手中,细细品味,甚觉爽快。因暗思道:“园室中布置如此清奇,不知主人是何等丰姿?舍之而去,未免戛然;坐此久待,又非事体。”因对老家人说道:“你主人何日出门,还是暂时,还是久远?”老家人道:“也非暂时,也非久远,是我起先对相公说的,止为些是非,暂避在外。是非一定,即见客了。” 

    花天荷道:“且问你主人避的是什么是非?莫非是花柳上惹来的?”老家人道:“不是。小家主虽说年幼,遵先老爷遗训,守太夫人家教,终日只是埋头读书,足迹也不出户外,莫说花柳邪氵㸒之地,从小至今,也并不曾交一个朋友。”花天荷道:“既如此清高,为何得有是非?”老家人道:“只因太清高了些,看人不在眼里,故招人怪。本县有一位赖相公,是个学霸,为人甚是凶恶,诈骗小民,是他的生意,不消说了;就是乡宦人家,也要借些事故,去瓜葛三分。只因家小主不与他交接,无门可入,故欲每每搜求衅端,忽旧年家小主的业师顾相公死了,他就借此荐一位皮相公来处馆。家小主访知这皮相公,又是一个识字中的无赖,故一力回了。他所谋不遂,就怀恨在心。闻说昨日竟在县中告了家小主,说旧业师是家主人谋死的,又串出皮相公假写一张百金的关书,也告在县中,说家小主悔赖了,不请他。”花天荷道:“业师若是死得不明白,自有顾家人来告,干他何事?诈骗可知。关书真伪一辨即明,这二事也甚小,你小主人就挺身一辨何妨?为何转去躲避?”老家人道:“相公有所不知,只因家小主十四岁上就守制起,十六岁提学来考时,尚在制中,故不曾赴考。今虽服满,又值提学缺官,故小主人尚未入学。恐到县中有失先老爷之体,许多不便。故暂时避开。已曾着人到府,往舅老爷那里讨书去了。书一到,此等小事自然消了。今恐赖、皮二恶察知此情,今日定要出其不意,买嘱差人来拿人,故暂时避避。” 

    花天荷听了道:“原来有许多委曲,既这等说来,你家主人是断断乎不能见了。却无久坐之礼,只得去了。”老家人道:“相公与家主斯文一脉,莫说久坐,便下榻于此,却也无妨。”花天荷笑道:“主人尚未一面,下榻也决无此礼,但贤管家款接殊殷,愈见主人之美也。不忍默默而去,待我留题数语,以表景仰之私,庶不令一番空过。”因就书案坐下,才欲属思,早有一个童子,铺下一幅花笺,又有一个童子磨起墨来。花天荷满心欢喜,暗想道:“童子俱是惯家,则主人工于题咏可知。”一时情兴勃勃,遂在笔架上拈起一枝班管,信手题诗数绝: 

    其一 

    红分莲蕊姿,白借梨花片。主人未及交,先识主人面。 

    其二 

    青松落落阴,交岂须黄金。主人未相识。先识主人心。 

    其三 

    家世诗书在,文章今古空。主人未相识,先仰主人风。 

    其四 

    茶清能款坐,鹦鹉解留行。主人未相识,先感主人情。 

    其五 

    柳认渊明种,花疑潘岳栽。主人未相识,先慕主人才。 

    其六 

    竹闲花弄影,庭静鸟鸣巢。[花飞不出境,燕乳自寻巢]主人未相识,先企主人高。 

    其七 

    千秋宛有功,一室若无事。主人未及交,先窥主人志。 

    其八 

    触手尽瑚琏,到眼皆经济。主人未及交,先大主人器。 

    其九 

    丹桂久流芳,红杏时呈瑞。主人未及交,先卜主人贵 

    其十 

    芝兰同臭味,爱慕岂残桃。主人未相识,先订主人交。 

    后题: 

    浙人花栋天荷氏,偶过柳园书室,慕主人才美,未及快晤,不胜怅怏而去。 

    题此道意,倘邀一诵,亦斯文友道之荣也。 

    花天荷正题完,交付与老家人收了。待欲起身出去,忽又闻外面人声喧闹,老家人慌忙走出去看,童子随将门关上。 

    原来县里差人,是赖秀才买嘱了来的,又晓得柳京兆死了,公子年幼,不曾入学,容易欺负。只听得老家人回一声道:“主人不在家,到府中杨舅爷家去了。”那差人便一把揪住老家人,大嚷道:“我们是奉本县太爷牌票,来拿犯人的,不比等闲。莫要还使那旧乡宦的势头,拿出老管家大叔的面孔来待我们。”老家人道:“就是县中太爷拿人,也须消停一二日,等他回来去见。那个是神仙,先晓得了,便坐在家伺候?就是家老爷不在,作了旧乡宦,也不把你公差欺侮了。”众差人听了,一发乱嚷乱跳。内中一个能事的道:“你们众人也不消乱嚷,老大叔,也莫把那事看轻了。不是我们差人大胆,敢在你乡宦人家吵嚷,只是方才发牌时,老爷被原告禀狠了,说道你家主人是个幼年公子,从来不出门的,只在书房中攻书。因吩咐:此系人命重情,今日若拿人不到,原差每人要重责二十。你们乡宦人家,眼睛大,不把太爷看在心上,我们作差人的,却不敢违拗。今日是以必要带去见太爷的。”老家人道:“若在家,自然去见。如今真不在家,却叫我也没法。” 

    那差人道:“这话只好你说,官府拿犯人,管你在不在?就是果然不在,原告禀称他只在书房中攻书,也须引我们到你书房中去看一看,见个明白。”老家人道:“书房虽系读书之处,那些书籍玩物,无所不有。岂是外人擅入之地?众人拥入,倘有差池,岂不又是一案?”那差人道:“老大叔,你此话倒说得有理。众兄弟都不必进去,只消你引我一人,到书房窗子外张一张,若果不在家,便好另作商量。若只凭你口说,我们怎好回官?况原告现有人在外面打听。”老家人道:“从来县中出牌拘人,无过约日挂牌听审,那有个一刻不放松的道理?”众差人听了,从新又嚷起来道:“你作管家的,倒会使性气,难道太爷倒没性气?转要依你!众伙计须拿定主意,不要被他愚了。明明将犯人藏在里面,只回不在。他哄我们出了门,将犯人藏过,便一发好赖了。我们现奉有牌票拿人,便是公差,此处又不是内室,便同进去搜一搜也无害。”众差人道一声“有理”,遂不由分说,四下里寻路。 

    忽一个推开了厅旁小门,要走向进去。老家人看见,着了急,因叫道:“那里却通内室,进去不得的。”众人见说去不得,愈加动疑,四五个人便一齐都挤了进去。老家人急得没法,只得赶来拦阻道:“此内有一位过路的相公,在内借坐。你们入去惊动他不便。”众人道:“你一发胡说,方才你说通内室,怎容过路相公借坐?过路相公既借坐得,难道我们奉牌票拿犯人的公差,倒进去不得?”一发放胆往内寻路。恰寻到院子边,见院门是关的,使以手乱敲。童子紧紧顶着。 

    花天荷知是县里差人,转叫童子开了。门一开,众差人挤入,看见花天荷一表人才,又是青年,头顶儒巾,身穿美服,便认真是柳公子。因齐叫道:“在这里了!”遂拥入书房,将花天荷围住。因取出牌票递与花天荷看,道:“这是本县太爷着小的来请相公的,就要你出见。”老家人跟进来分说道:“你众人不要糊涂,这不是我家柳公子,乃是过路的花相公,怎不分个青红皂白?”众公差见捉着了人。遂大嚷大骂道:“你这该死的老奴才,方才不见人、任你强嘴。如今人赃现获,你还嘴强到那里去?你不怕大爷的板子,打不断你的狗筋!”不期花天荷听见差人来,原打帐要到县中去,与他解纷,今见众差人错认了他是柳公子,便将错就错,答应道:“这等谎状拿人,有甚大事?我便去见见也无妨。”便立起身来竟走,老家人在旁忙止道:“花相公不要去。这是我家事,怎要累你!”花天荷道:“此事我去一见便完,不必瞒他了。”众差人见花天荷满口招承,信为确然,转骂老家人狡猾。正是: 

    李能代桃僵,鹿可指为马。 

    凡事既有真,安得而无假。 

    众差人见拿着了被告,竟挺身见官,知诈不得银钱,便一面叫人去报知原告,一面就带到县里来。恰好县官尚未退堂,连衣服也不叫他换,竟带到堂上,禀称柳路拿到了。县官准状时,知柳京兆已死,柳公子年幼不敢见官,自然要通贿赂,故出牌急拿人。今才出牌,就禀拿到,已非其心,及抬头一看,又见头顶儒巾,身穿色服,昂昂然走上堂来,当面立着,跪也不跪,心下一发恼怒。因拍案问道:“你谋死业师,又悔赖关书,被人告发,是一罪人,怎见我父母官,还这等大模大样,莫非你还使公子的势么?”花天荷就笑一笑道:“老先生请息怒。我学生无业师久矣,谋死何人?又不请先生,有甚关书?毫无过犯,怎是罪人?老先生,令尹虽尊,却非我父母。学生素履如此,有甚大模大样?寒儒落落,有何势可使?老先生既受朝廷之职,而治此土之民,也须聪明正直,理枉申冤,怎可信人蛊惑,准此谎状!差虎狼皂快,妄拿平人。只怕上司也有耳目,当道不无公论。我学生劝老先生守法,不可徇情,自取后悔。” 

    县官听了惊骇起来,因问差人道:“这人是那里拿来的?莫非错拿了,不是柳路。”差人慌禀道:“这人直在柳家最深内书室拿出来的,单单一人,况拿他时,他又承认,怎么错了!”本官见禀,又问花天荷道:“你既是柳路,在我治下,怎藐视我不是父母?”花天荷又笑一笑道:“老先生既称父母,怎自家的子民也不认得,却如此胡为?我学生自姓花,乃浙中人氏,奉上诏求贤,亲至两广总戎处献策,职受监军。偶有事回来,道过于此,因爱柳室园亭清雅,聊借憩息,不知得了何罪,忽被贵差蜂拥多人,如狼似虎,竟捉了来?”本官听说,知是错了。又见花天荷说是奉诏至广,又见说是职受监军,又见言词慷慨,不敢怠慢,忙立起来施礼逊坐,道:“承大教。知县有罪了”遂拔签将差人各打二十。 

    花天荷道:“我学生之事,无可无不可,倒也罢了。只是这柳兄之事,业师既死,倘有不明,顾家子侄岂能无言,而烦赖兄为之不平乎?其诈可知也!若前业师被柳兄谋死,这皮兄又何独不畏死,而受柳子之关书,且告其悔赖乎?此恰又是赖兄之荐,互相骗诈,更了然矣。尚望老先生加察。”县官忙答道:“领教。”因取两张原状,并差人的牌票,竟一概消了。 

    原来此时赖、皮二人正在县门外打听。见县官听了花天荷许多言语,竟转了风,将牌状勾消,不觉怒气冲天,竟领了学中的党羽多人,一齐拥上堂来,道:“生员们来告状,必有冤屈,况谋死业师,人命大情,就是谎状,也须父母老爷审出甘罪。怎么听了过路的无籍光棍一派胡言,当作人情分上,竟自消了!生员们那肯甘心。”县官道:“诸兄不可罗皂。这位花老先,乃奉诏至粤中献策,受监军职,偶有事过此,下役不知,误渎到此,是本县之罪也。因言及柳路一案,纵有冤枉,也非诸兄分内之事。此举未免涉私。本县细思甚为有理,若必审出真情,反于诸兄不便,故尔消了,非人情分上之比。诸兄各宜安分,不可造次。”赖秀才道:“天下利弊,尚容诸人直言无隐,且公论出于学校。况谋师重情,又关学校。生员们为公检举,理之当然。有何私涉?”因以手指着花天荷道:“这光棍,乃别处人,不知犯甚事流来,假捏虚词,哄骗父母老爷。他口称奉诏,而他是奉诏不是奉诏; 他口称监军,不知是监军不是监军,有何凭据?止不过受了柳路之贿,代他搪塞,就是公差捉他来也不为错。你既是过路人,为何主人又不在家,却独自一个坐在他的书室之中?情弊显然。父母老爷被他惑动者,只是“奉诏监军”四个字耳。父母老爷有官守,故被他惑动,生员们在学校中主持公道,定要直穷到底,决不被他所惑。父母老爷若庇护他,不论曲直,生员们情愿与他拼命。”花天荷听了,大笑道:“赖兄所言,也忒无谓,我小弟是过路人,又不来此调支钱粮马草,是奉诏不是奉诏,是监军不是监军,关诸兄何事,耍惹兄这等争辩?至于柳兄,小弟又从不识面,就是二兄之讼,也是今日方知。就是足至公庭,也是公差误认。小弟又非无廉耻,垂涎富厚,设局骗诈。就是偶言劝息,亦不过念柳兄少年,系先达之后,遭诸兄鲸吞虎噬,为可悯可痛,聊乘便一言耳。诸兄既以学霸自雄,敢作敢为,若有力量,不妨统众见教小弟一番。小弟虽异乡孤客,却从不畏人。纵无奈我何,也还算做豪杰。若狐朋狗党,只思鱼肉诗礼人家,希图骗诈,诚圣门之罪人,殊可耻也。” 

    众秀才听了大怒道:“这光棍,怎如此放肆,莫说你是倚草附木,使真是奉诏,真是监军,却也管我生员们不着。便与你见个高下,也不差什么。”遂控拳揎袖,要动粗。花天荷又笑道:“此是公庭之上,礼法之地,岂容无赖行凶?可到外面,请借尊拳试试鸡肋。”因与县官拱一拱手,道:“承爱了,后会有期。”竟大踏步走了出来。县官恐被众人所算,忙叫衙役留他,他头也不回,竟自出去。 

    众秀才见花天荷出去,欺他只身,便一阵赶了出来。只因这一赶,有分教:人似落花流水,身如败叶随风。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十四回 公爷收捊李雷门生 天子观星驾设雷音·
  第三回 赠多珍反劝有情婢 占神数预定再来人·归锄子
  第三十七回 玉臂亲援艳诗疑槁木 珠帘不卷绮席落衣香·张恨水
  第五十五回 奉圣旨谒相辞阁 察民情理屈伸冤·
  第二十一回 顾明园鲍刚逢友·
  第八回 东园赓雅调自许同心 南国有佳人再谐连理·娥川主人
  第十三回巫山里玉人娇嫩绣床上佳人温存·芙蓉夫人
  叙·李修行
  第四十五回 保江山苦舍昭君 和番邦哭别天子·雪樵主人
  第四十六回 吕昆辞婿浑是假 兵部择婿一团真·
  第四回 浪少年冒名行贵室·潇湘迷津渡者
  第一回 订兰水芸窗成交契 续孤山梦中卜良缘·渭滨笠夫
  第十六回 节孝难忘半就半推愁忤逆 死生说破大惊大喜快团圆·
  第十四回 听雨声明提旧事 看梅花消透新香·尹湛纳希
  第三十四回 沥真诚淫凶甘伏罪 惊实信仇怨激成亲·韩邦庆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