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四回 公爷收捊李雷门生 天子观星驾设雷音

作者: 佚名

    词曰:试问水归何处,无眠彻夜东流,滔滔不管古今愁。浪花如喷雪,星月似银钩。
    暗想当年富贵,挂锦帆,直到扬州风流。人去几千秋,只落得几行金线柳,依旧缆扁舟。
    话说公爷见李雷满面杀气,欲待不收,难却人情。况李雷已到,只得命见。李雷抢步上前,早有家人撒下红毡,李雷请公坐定,朝上跪倒,磕了八个头。公爷起身,亲自相搀扶起,吩咐坐了。李雷告坐坐下,公爷赐了茶吃过,公爷相邀王内监冯承受李雷三人同进花园,吩咐备酒。不一刻备了席,饮的状元红。又赐了馆钱。饮宴之间,公爷两旁站立两个黑人,头是黑的,面是黑的,眉毛鼻子眼睛嘴耳朵两手两足,浑躬上下皮肉皆是黑的。连尿尿屙屎都是黑的。他乃是弟兄两个,吃的生蟒虎肉蛇豹豺狼,一个叫做欧阳礼,一个叫做欧阳法。公爷吩咐道:“我看你弟兄俩跟随服伺李哥,肯是不肯?”二人道:“公爷吩咐愿去。”  不一刻酒阑席散,王公公冯大人与李雷一齐告辞公爷,出离公府。王公公回宫中,冯大人回了衙门,李雷回转关帝庙,心中十分得意:公爷收做门生,还有谁人欺负?又得了两个黑人,真正心满意足。邵青前来恭喜:“大老爷拜公爷为老师,这回转南方,谁敢惹么?”李雷道:“我却不耐烦在此。同你商议,明日就要动身回府。”邵青道:“哎哟,大老爷,此事行不得。一则新拜门生,未能暂时回去;二则公爷恐其不肯放大老爷回去。”李雷道:“快代我想了主见。”邵青低头一想,说:“大老爷,主见看有一个,今日不能。要耐烦三天五日方可行得。”李雷道:“你且讲来。”邵青说:“如今只好假写一封书信,说老夫人病重,恐有不测,一时回去不及,所以要前去料理。公爷是不能不依的。”李雷闻听依了。过了三日,写了假书,差了家人送进公府,有内侍接了书子来到书房,将书呈上。公爷拆开一看,信以为真,准他回去。内侍出来说与家人,家人回转庙中禀过李雷,李雷又差人辞了王公公与冯大人。当日无词,次早天明起身,吩咐众人收拾行李,发扛上船,在庙中用了酒饭,一齐动身。在码头上了座船,鸣锣开船,一路行程也非一日。
    那一天已抵溧水县码头,停泊舟船,先令家人回去,吩咐张三将大门拆开,然后着人搬取行囊。李雷带领一众人等回至府中,张三来见李雷,请安道喜。至晚用过酒饭,在南书房安歇。时交三更,忽听窗外一片吶喊之声,有人说道:“诸位兄弟不要碎拉了他,等我把他送到火焰山去。”只见跳进一个大汉,手执钢刀,把李大麻子拎出书房,一路转弯抹角出了大门,上了大街,走了一会,只见一座火焰山,将李雷朝下一丢,下面并没有火。李雷在内一走,走到了一座悬崖及顶的高山,只见山峰上来了一个怪兽,似虎非虎似狗非狗,跑上前来认实头上一口。李雷“哎呀”一声惊醒,却是南柯一梦,吓出一身汗。睁睛一看,并无动静,门户关闭好好,一夜无眠。次早起身,就将此梦说与邵青知道:“是何吉凶?”邵青道:“大老爷梦中见似虎非虎似狗非狗,这却是狼。此兆凶多吉少,谨防姓郎的,不可与他相交,恐有相害。那时有性命之忧。”李雷闻言,担着惊提防姓郎的,这且不表。
    单讲驾坐深宫,忽见天上有一参狼星朗照江南,枕席不安,召群臣都不能解释,即刻传下旨意,明早五鼓驾至雷音拈香。内侍宫官将旨意传出,早有众官知道。内有黄相爷同众官并唐端等官,准备伺候。一宿已过,次日五鼓,天子临轩,众官齐集午门,伺候皇上出朝坐龙驹,宫官太监随后,摆开銮驾,曲柄黄罗伞盖罩定君王,文武朝臣前后护拥保定,两旁布城挡住,出了午门,一路前进。半路上皇上传旨,着黄相爷先至雷音知会和尚。相爷领旨,催开坐骑,飞速先至古雷音山门外下了马,进了山门,过天王殿,走回廊,来至后面方丈法堂。相爷悄悄走至坡台,朝窗口一张,只见大和尚坐在上面,口中念佛,手内合掌,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来者何人?”相爷应道:“乃朝廷宰相,你知道了么?”和尚口中又念道:“窗外是何客,朝中一块铁,乘着老僧炉内热,老僧撞你无休歇。铁大铸成钟,钟乃千年铁。灭有一时生,生有一时灭。生灭成佛祖,钟破作废铁。”  广成和尚念罢,黄相爷登时省悟,连忙走进打了一躬,说道:“弟子情愿皈依。”大和尚广成又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相爷叫声:“和尚,圣上驾到,快迎接要紧。”和尚点头,走下禅位,披上袈裟,同相爷一同离了禅堂,过了大殿到了山门,迎出大路。只见驾到,连忙俯伏尘埃,口呼:“万岁,僧人广成接驾来迟,望我皇赦罪。”天子连忙吩咐平身。“万岁万岁万万岁”和尚接驾至山门内,下了龙驹,至大殿参拜佛相,起身便问道:“和尚,佛见朕笑,是何缘故?”和尚道:“佛见佛笑。”又问:“望着你笑,是何意?”回道:“佛笑贫僧修不到。”天子大笑,忽然钟声响亮,天子叫声:“和尚,朕有一对,你可对来?”“请陛下先出上联,臣僧应对。”天子说道:“风送钟声香里过花香又响。”和尚应道:“雨过莲台湿小阶露湿尘埃。”皇上见一只白犬迎门坐着,两睛顾盼和尚,有一对随口说道:“白犬当门,两眼精眼随盼主。”和尚对道:“贤臣为国,一心耿直愿从王。”大和尚对罢,念一声“南无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天子吩咐:“将朕的画轴取来。”内监取上一幅画图来,命和尚题诗。和尚举笔在手,写了四句道:菩萨菩萨,寸丝不挂。依着老僧,纨扇拿下。
    打开一看,却是一个美人,浑身无衣,只有一柄纨遮在羞处。赐与和尚收下。又取了第二轴画来,打开一看,乃是三个人。问和尚道:“是三个什么人?”和尚道:“陛下,此乃儒释道三教。”命题,和尚又写了四句道:老子讲经,侧耳旁听。惟我天子,笑倒玉庭。
    万岁看罢,满心大悦,赐与和尚收了。请到行宫御位献茶,天子叫声:“和尚,朕在宫中观星,一颗狼星照在南方,主何吉凶?”和尚闻听,连忙跪下,口称:“万岁,南方庶子,民不聊生。”万岁闻奏大吃一惊,道:“朕已差冯承爱去巡狩,怎不知民间疾苦?是朕用人不当之故。”随即传旨,着唐端进见。内侍飞速出来,宣召唐大人进来见驾,山呼已毕,天子道声:“唐卿,召你前来并非别事,狼星照于南方,乃是南方百姓民不聊生。如今冯承受已离江南,马卿在路。朕调他回来,今着你前去巡视南方。但有作恶之人,即便拿下以安百姓要紧。就此去吧。”“是,谢主龙恩,万岁万岁万万岁。”辞驾出了山门,先回衙署收拾行囊,吩咐封了官船。且说天子放了唐大人之后,驾出山门,上了龙马,摆銮驾回宫不提。
    再说唐大人各事办毕,将应用对象发扛都到巡按经略的座船。大人便服,带了四个家人,乃是唐兴唐旺唐德唐明,主仆五人下了一个小小的舟船,在官船之后,即一日到了山东地界。早有圣旨发下,追马大人回京。马大人接了旨,在半路回转至山东。两下相遇,马大人差官将经略印信送了过船,他奔京都而去。没有马大人的交待。
    且说唐大人接印信带在身边,一路前去。到了山东码头,大人带了四个家人上岸私访。行了一会,天色将晚,大人正欲回船,只见一个灯球挂着,看时上写着“安寓客商”,一顺写着三个小字“周五房”,大人走至门首,只听店中喊道:“大头马不下人了,快收灯笼吧。”大人走进,将手一拱,叫声:“店家,可有单房独院么?”回道:“没有了,别处去吧。我家不下人了。”店家因何回他?见他一口京话,又将他上下一打量,口音不对,而且形容生疑。正说之间,大头马从里边走出,将大人一望,叫声:“兄弟张老二呀!你因何此刻到此?里边来。”大人将错就错,将嘴一努,四个家人退了。回道:“你莫非是我盟兄么?”大头马道:“你难道认不得我白老大了么?”大人见机,连忙叫声:“白大哥,我这几年在京中,朋友多了,都记不清了。”白大叫声:“店东,此人不是外人,是我拜教过的兄弟张老二。兄弟请进来。”开店的周五叫声:“大头马,你莫要真个大头马,认错了人。如今上放了巡按下来,闻说私访在路,恐是唐大人。你莫要玩哪!”白大笑道:“东家老爹,他与我结拜三十多年的人,岂有认错了的!”列位,因何白大执意认为盟弟?不亦真假到二十四分呢。皆因众冤魂留住大人,好托梦告状,代民伸冤。闲话少叙。
    且说四个家人见大人进去,他们就下在间壁坊子内住下。此时白大将大人请进内房,端了盆水与大人净面,又泡了壶好茶斟下与大人吃,备了上好的酒肴端在桌上,取了一支大蜡烛点起。于是同大人坐下饮酒谈心。大人见他如此,便问道:“白老大,你在此还好么?”回道:“兄弟,你是晓得我做哥哥的是个老实人,大头马口快心直,累累遭人不欢喜,如今都穷攥了。我如今等你银子娶嫂子。你一向在京跟那一位老爷?”大人顺口答道:“不瞒哥子说,我在京里跟的刑部唐大人。”白大道:“好呀!如今唐大人出了京了,闻说他私访在路,你是晓得的?”大人道:“这个不知道,我是前站下来的。”白大道:“兄弟,你在此多住几日,等大人到了再走不迟。”大人回道:“是。”二人谈着心,用着酒肴,吃到月上花稍,白大收拾残肴碗盏,又取了水与大人净手之后,又叫声:“兄弟,你住在此切不可乱走。坊子内有疯子癫子,恐得罪了你反为不美。”大人应声“晓得”,白大去后不提。
    大人独自闲步,走到天井踱踱,猛听得间壁一间房内有人喊道:“冤沉黑海,臭囔的狠呀!”大人走近窗前朝内一张,只见一个稍长大汉睡在牀上,讲的是梦话。大人转身至他房门首,将门推开,走至牀边,用手推醒,叫声:“壮士有何冤枉?告诉与我。”那大汉回道:“你问他怎的?说与你也无用。”大人道:“壮士,你告诉与我,带你到大人台前鸣冤。你才说冤沉黑海,到底何冤情呢?”大人只管絮絮叨叨问他实情,那大汉跳将起来骂道:“囚攮的啰嗦了!”手一起,在大人面前一抹,险遭一跌。二人正在嚷闹之间,却好白大起来小解,听得房中喧嚷,近前一看,只见大汉得罪他的盟弟,便上前拦住道:“好汉不要动手,他是我的兄弟张老二。你看我分上饶了他吧。”大汉方才罢了。白大便拉了大人进房,白大去了。此刻大人归房安寝,心下不安:到底未曾问得明白,且到明定要问个详细。想罢安寝,一夜无眠。次日天明起身,早有白大送进水来与大人净面嗽口,取茶来与大人用茶,又取了好点心来大人吃。大人叫声:“白老大,我今日要动身了。到多承你,等我随大人到了任之后,我差人送银子与你娶亲便了。”白大叫声:“兄弟,你明日走吧。今日我们有个猪首会,一百文一个分子。”大人道:“既是如此,就是了。那个大汉是我的束代,我多买几个猪首也吃得着。”说罢,取出银子付与白大。白大登时上街买了八个猪首,拿到厨下刮洗干净,对上作料,架起柴火,烧得稀烂。不一刻端上桌来,大家坐定同吃猪首肉。未知吩咐白大去请那大汉来吃猪首肉,好问他的情由。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六回 丑郎君强作词赋人·天花藏主人
  恩怨分明贤太守挂冠归去 贤奸报复小翰林衣锦还乡·娥川主人
  第十一回 俏公子酣战娇奴忙·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六回 黄德见物想捉奸 云英借刀报前仇·竹溪修正山人
  卷五 美女同遭花烛冤 村郎偏享温柔福·李渔
  第三十八回 乘月夜水魂托梦 报深恩驿使遭诛·古吴金木散人
  第八十六回 白玉锡佳名二花争艳 黄金供滥用一客无愁·张恨水
  第二十七章·苏曼殊
  第三回 多半昌色留闻歌忆旧 增一宵梦寐移榻惊寒·张恨水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
  第一回 矮屋摇篮一宵风雪 画屏禅榻三梦因缘·韵清女史吕逸
  第十七回 励贤母攒金仿骄凤 殉故主绝粒化哀鹃·郭则沄
  第五十回 凌缥缈神瑛驾鹏舟 报绸缪宝钗调凤轸·
  第四回 荡妇怀春调俊仆 孽儿被逐返家门·兰皋主人
  第四十四回  猜心事荩言终逆耳  整行装萍合记游踪·梦花馆主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