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回 沈员外触怒前情 花子林延学擒拿

作者: 佚名

    再说沈凤栖员外被华鼎山挽到船上,见了树春,触及心事,一时怒气回家。来至中堂,安人见员外怒容满面,忙问:"何事?莫非是银子被欠,讨不得来么?故此发怒?"

    员外道:"院君,今日一气连人也要气死了。不期路上遇着华鼎山,挽我同到花家庄看打擂台。又说六个姐妹,女扮男装,要去打擂。在船备上酒,拉我到船中一看。那几个妮子,田家姐妹,陆家姐妹,华爱珠柴素贞,果然扮的与男人一般,一个是小桃,又一个是张金定。我说张金定,现在有病在家,怎么亦来,并且脸无病容。小桃一时语塞,那华鼎山心中疑惑,向前认明,方知就是当移墨珠的柳树春。我想起前情,方悟是此人扮了张金定,前来与着小贱人两个,明为姑嫂,暗里通情。那时不觉,到如今没有凭据,惟忍气吞声而已。若是上卿不死,怎肯饶这冤家?你道可恼不可恼!"

    安人听见此话,心下却有周全之意,即应道:"员外,虽然家门不幸,伤了风俗,幸喜尚无外人传闻。今上卿已赴黄泉之路,以我想来,要顾名声,不如把婚退了。退了之后,张金定若做出事来,与我们不相干。"

    员外道:"难道罢了柳树春狗奴才不成?"

    安人道:"想你要与他赌气么?我闻他是相府之后,算来也是大乡绅,古语云:刚柔莫可敌,卵石不相争。以我看来,只好丢开手。乐得逍遥自在。"

    沈员外看着安人道:"据你说来,只可惜造化了这狗才。"

    那员外起初时节,满腹恨气,如今听了安人一席话解劝,即时恨气方平。次日天明,便差家人请卞文加来说话:"不幸孩儿中途见弃,早赴黄泉,媳妇年轻,不敢留她白头待老。烦尔将庚帖仍送张家,使其重招夫婿。"

    卞文加接了庚帖,来至张府,说知其事。呈上庚帖,永林大怒道:"沈老为人如此相欺,我虽则是公门中低微之辈,我家又不会做下伤风败俗之事;为甚退起婚来?岂有此理!"

    卞文加道:"老贤侄,这还是沈员外好意,尔不欲怪错了。他恐误尔令妹青春年少,所以退此亲事,与令妹另觅良缘,贤侄休要执意不允。"

    张永林道:"你快去回他,说这事断难从命的。"

    卞文加一时着呆,无言可答。那树春在屏后听得明白,急急忙忙走到里面,叫声:"姐姐快来周全了。"

    柳大娘问道:"周全什么事情?"

    树春便将卞文加奉沈员外之命,前来退婚,说沈上卿已死,犹恐媳妇白头待老,难以了局,愿要退婚,使其另招夫婿。说了一遍。"

    这是千金难买之话。那姐夫偏偏执意不肯允从,反怒怪沈员外,姐姐快行一个方便,快与姐夫说一声,叫他允了罢。"

    柳大娘道:"我道何事发此慌忙着急,此事我不敢理会的,休要多言语。"

    树春见柳大娘作难,便叫的姐姐长,姐姐短,看少弟之面,不要作难了罢。柳大娘亦觉好笑:"你自家要老婆,求了姐姐做甚?你且出去,待我向你姐夫说罢。"

    即着丫环去外面请大相公进来,另再备酒在外款待卞相公。那丫环答应而去,树春又恐怕卞文加回去,忙来陪伴言语。永林入内,柳大娘说道:"官人你为何如此莽撞言语?自古道千差万差,来人不差。况且沈员外的言语,也是一片好心肠。只为姑娘年少青春起见,难使她守到白头,若说望门寡妇,人间虽有,只为翁姑不肯退婚所致。娘家怎强作主张?如今沈员外乃是美意,你到反不允他,被姑娘闻知,兄妹岂不结怨?伤了骨肉之情!"

    永林道:"据你所见,难道应允了不成?"

    柳氏道:"自然应允的是。"

    永林道:"只是我张氏之后,从无再婚之女。"

    柳大娘道:"这是姑娘命薄克损夫婿,并非不正败坏门风。不是我今朝见笑张家人来,亦不是什么官家。"

    永林道:"娘子之言,却也不差,你再去问问妹子如何主张?"

    柳大娘即抬身入内,心中想着,姑娘心事我已尽知,此言正合她意。何必再问?一头行,一头想,早已到房中。张金定站起身说道:"嫂嫂请坐。不知嫂嫂今日为何笑容可掬?"

    柳大娘应说:"今日卞文加媒人,奉沈亲翁之命前来说,要姑娘与姑夫穿带孝服,姑娘快些收拾好前去沈家。"

    张金定闻言,即时流下泪求道:"嫂嫂休要多言,我已曾立下誓愿,若要我到沈家,就死在眼前,亦是不去的。"

    柳大娘笑道:"姑娘不要吓坏,与我说明,好去回复你哥哥。"

    金定道:"自古云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怎么要我自家作主?"

    柳大娘道:"如此说,愚嫂作主便了。"

    即起身出房,来至外边,把金定之言,说与永林知情。永林便把庚帖收下,还了原聘。卞文加酒罢辞别而去。忽见华府差人下帖相邀,永林并不推辞,便往华府而去。树春见退婚已成,心中大喜,忙进里面与柳大娘作揖。柳大娘道:"世间哪有你这没廉耻老面皮?如今还不快些打算央托媒人前来说亲?不可延迟日期,倘被他人所有。"

    树春道:"还望姐姐在姐夫跟前处周全一二,待弟归家禀知母亲,然后央媒聘便了。"

    再说永林来到华府,华鼎山欢笑迎接,二人见礼,分宾主坐定。说些套谈,少刻酒席已备,二人入席。酒过三巡,永林问道:"不知老伯见招,有何吩咐?"

    华鼎山道:"我家有一件事务,要商量请教。只为爱珠素贞亲事,向年磋跎,未有相当之门,可招为婿。今见令舅人才出众,欲招为坦腹东床,故请你前来商议为媒。只为令舅今年三月间,曾在我当里当下明珠一颗,次日前来取赎不遂,被他闹动干戈,打坏厅堂。不是我希奇一粒珠子,只为爱珠识他人才,有意欲招他为婿。故此请你相议,哪晓得拆散了八美图,我想八美图姐妹,四双八人,如今四个先攀了一个丈夫,我华鼎山平生最为强硬,今朝偏偏要将这亲攀了令舅,你若不肯为媒,仰我老婆子作主,八美同随一个丈夫。"

    永林道:"老伯休要取笑。"

    华鼎山道:"我若做不得主不算好汉。就是令妹,我也要做主的。惟有沈月姑还未知逃在何方,至今一月,并无音信。若打听得知,接她依旧回家,那时八美一齐团圆。"

    永林道:"老伯果有此意,还不知舍舅意下如何。待小侄明日到府回复便了。"

    即起身告辞而别。华鼎山满面笑容,入内一一说与田氏知道。那时众位姐妹,多在太太左右,听了此话,个个满面通红,连忙躲开而去。田氏道:"应我家女儿,自己做主的。张家女儿怎好主意?况沈月姑至今并未知下落,要何处跟寻?这断是不可的。"

    华鼎山道:"不妨,待我明朝与沈凤栖兄说知便了。"

    再说永林回家,便将华鼎山言语说与妻子知道,柳大娘即差丫环请树春入内,便将此言说知。怎知树春心中欢喜,假作推辞。永林道:"原说舅兄不肯,待我明日回复便了。"

    柳大娘把的嘴唇扯道:"真正书呆,装什么腔?做什么鬼?贤弟,我想八美图中,八个人一般样美貌,鼎山已要为媒一齐招你,你可不必推辞。"

    树春道:"只是小弟有母在家,不能自主。"

    永林道:"不妨,我后日有公事到杭州,待我面见伯母,告禀便了。"

    次日,永林到华府回复了华鼎山,说舍舅已允,亦将沈家退婚之事说知。华鼎山哈哈大笑:"待我就去沈家说个明白了。"

    张永林作别回家,次日公事上省而去。华鼎山直到沈家,见礼坐定,便把要与月姑为媒说明。沈员外问道:"未知哪家?"

    华鼎山道:"就是柳树春。"

    沈员外听见杭州柳树春五字,一时气得两眼睁圆,把头乱摇道:"兄台,一则贱人私下离家,目下全无音信;二则这贱人若有回家之日,亦不许这柳树春。"

    华鼎山道:"小弟主见不差,若论柳树春当今豪杰,又是相府之裔,武艺高强,大闹三山馆,打退铁门闩,嘉兴地方,名声大振。花家庄打擂台,打死了宋文宾,花少爷愿拜他为师,学了擒拿手法,富贵易如反掌。"

    沈员外一腹恨气,欲说又难以出口,只管摇头不可不可,抬身走入里面而去。单丢下华鼎山独坐在厅上,良久不见沈老出来,觉得没趣,即站身出门回家。沈员外走进入内,安人便问华鼎山到此说什么话,为何怒容满面?沈员外应说:"华鼎山到来,为这不肖贱人亲事。如今不知逃在何方,还要做什么媒人?又是要做那对头冤家柳树春,你道气也不气?恼也不恼?我说一则贱人并无踪迹,二者总不肯对这柳树春,他只管絮絮叨叨,说的不了。我不耐烦听他,故此入内躲他。"

    安人道:"他是为媒好意,怎么这般看待的?又怎的总不肯对柳树春?我如今偏偏要对他,可见我手段。"

    沈员外见安人着恼,并不言语,往书房而去。再说那日重阳佳节,花子林备了黄金彩缎,身骑骏马,前来张家聘请柳树春。树春连忙迎接入内,分宾主坐定。顷刻酒筵已备,二人一席,三巡已罢。树春入内别了姐姐,然后与花少爷上马,直至花府下马。柳兴亦跟随而去。二人挽手入内,重新见礼,甚是殷勤。只是气杀了宋文采,见花子林如此亲厚款待树春,把他冷眼相视,满腔怨恨花少爷,独在书房闷坐,不肯出来相见。树春问道:"不知宋教师可在么?何不请他出来相见!"

    花子林赞称道:"弟见柳兄义气,以弟意见,便不理他。既是恳意,即叫家人去请他罢。"

    家人去不多时,回禀道:"宋教师说身子不快,改日相见。"

    少刻酒席完备,二人入席,谈今论古,言语投机。花子林道:"柳兄,我若拜你为师,你必不肯;意欲与你结为生死之交,未知柳兄意下如何?"

    树春应说:"小弟微贱小躯,怎生当得?"

    花子林道:"柳兄休要太谦。"

    树春道:"既是如此,少爷美意,从命便了。"

    即吩咐备办香案,二人当时礼誓,结为兄弟,生死相交,叙了年齿花子林多二岁居长,柳树春为弟。花少爷即命家人打扫花园内什锦园,楼中安排床铺与树春为卧房。自此二人情兴绵绵,亲热非常。惟宋文采在书房恨气难消,想的花子林实在欺人太过了!柳树春这狗才,不知哪里学的这几步擒拿手法,在此卖弄,把俺全不放在眼里。我是男子英烈好汉,昔日多少威风,目下如何忍得他冷眼相视?一时心头大怒,把书房桌上的水晶瓶撩碎在地。却是家人花茂送茶入内,看见便说道:"教师为何将少爷物件如此糟蹋?"

    宋文采骂道:"你这奴才多言。敢管我么!"

猜你喜欢
  第十五回 恶少改非 仙方疗妒·曹去晶
  第九回 羡鸳侣邻女断柔肠 求鳞儿花娘产英婴·
  第三十一回 德太尊爱民拿讼棍 伍孝廉大胆到公堂·苏同
  第四回 灶台歇鹊恁般怪·春江隐士
  序·苏庵主人
  第五回 人替死寒儒享安乐·潇湘迷津渡者
  第二十八回 试巧韵赛咏菊花诗 感寂寞燕哭竹枝头·尹湛纳希
  第三十一回 平番部入阙朝天 袭侯封乞假养母·吴毓恕
  第二十回 万柳庄恶奴欺主 会仙桥老舅遭拳·顾太清
  第四十一 碧玉连环·邺华生
  宝奎寺僧·
  第九回 昏后可寻盟安排要路 暗中偏错认凑合机缘·吴航野客
  第三十三回 王进士挈家为县令 岑秀才奉旨作中书·陈朗
  第九十四回 感多情狐仙报德 诛反贼女将成功·陈少海
  第八回   永福庵夫婦重逢 鞏昌府父子會面·娥川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