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回 司空约访假名真着急 赵妈妈明勾引细商量

作者: 佚名

  儿女悄心肠,弄尽机关矫。时露闺中姓字香,惊喜方知窈。
    诗句久怜知,识拜今非少。欲窥无计奈如何,百丈情丝绕。
    右调《卜算子》
    话说赵妈妈被司空约逼紧,要问访不出赵白是何缘故,只得说道:“人有真名真姓,也有假名假姓,若问是真名真姓,自然一问就知;若问假名假姓,却叫人如何晓得。”司空约道:“一个人斯斯文文,又不犯罪,为甚改了名姓?”赵妈妈道:“相公有所不知。大凡乡间人生出来,父母取名,多近村俗。及长大了。要充做文人,入城拜客,小时的村俗名字难于出口,故改个新鲜名字,好去装模做样。相公若执此假名相访,如何有人知道。”司空约听了,沉吟道:“这也说得有理。”因又问道:“若果系假名,这是断断乎访不出的了。”赵妈妈道:“这也还有问法:或是排行,或是混名,或是乳名,或是小名,若与他相厚得知他的,这到一问就有人晓得。”司空约暗暗寻思道:“我又不曾与他会面,他的混名、小名如何得知。”因叹了一口气道:“我来这一番,多分又要落空了。”遂不复再问,连酒也没兴吃,只吃了夜饭,赵妈妈就送他到一间干净房里,叫家人铺了床铺,就睡了。睡了一觉,醒将来左思右想,再不能复睡。因睡不着,只得又思。忽想道:“赵白非玉四字,文文雅雅,象是个改的,故问不出。这和我《求美》诗的赵如子这二个字虽不村俗,却还古朴,不象个造作出来的,明日问一问,看是如何。”因想出这条问路来,心才定了,方又睡着。
    到了次早,天一亮就起来梳洗。梳洗毕,就叫童子入去请出赵妈妈来。先奉一揖,相见过,就问道:“赵白既是假名,访问不出,且搁开一边罢了,但还有一个姓赵的,也是赵妈妈一族,却定要求赵妈妈见教。”赵妈妈道:“相公既如此下问,若是认得的,再无一个不说之理。不知相公还问何人?”司空约道:“还要问一个赵如子。”赳妈妈听见问赵如子,不觉吃了一惊,呆了半晌不言语。司空约见妈妈吃惊,象是有些认得之意,不胜欢喜。既他不言语,忙又问道:“妈妈既认得,万望见教,我好去进拜,为何转不言语?”赵妈妈道:“赵如子是有一个,只是与相公一天一地,大相悬绝,怎幺无因无依,忽然问起他来?真不可解。”司空约道:“他就是前朝宰相的嫡派子孙,我们诗礼人家,也可交接。他既多才,我也从事笔墨,怎幺就问他不得?”赵妈妈听了,不觉大笑将起来,道:“相公错会了意了,我且请问相公,这赵如子,相公曾与他会过面幺?”司空约见问,沉吟了半响,方说道:“实不敢瞒赵妈妈,我与赵如子唯在诗文中往来,可称神交,都实实未曾会面。”赵妈妈听了方笑说道:“这个才是。”司空约道:“赵妈妈这等说来,定是认得的了,万望见教。”赵妈蚂道:“这个赵如子,就是本族赵姓疏远些,也还有不认得的。唯老身与他是亲房,故知道的亲切。但有一说,却实实不敢对相公说明。”司空约道:“这是为何?莫非怪我初到此间,不曾尽得个薄礼便只管琐琐奉渎?”说罢,就要叫家人去备礼。赵妈妈忙扯住道:“老身还有饭吃,岂为礼物。相公既是这等罪我,老身只得要直说了。”因邀了司空约进到内一层,方对他低低说道:“这赵如子不是男人,就是老身嫡亲的侄女儿,今年才十七岁,从来未曾出门。不知相公为何知道他的名字,谆谆问及,故老身吃惊。”司空约听见说是女子,不觉也吃了一个大惊,竞呆了半晌,暗暗想道:“怪道他和我《求美》之诗,亲亲切切许我‘香自存’,‘西子有村’。我还认作别有所指,准知皆自道也,皆自荐也。这段深情,属意于我,真觉‘花月留痕’之为浅也。”想到此,愈想愈觉多情,满心欢喜。赵妈妈道:“老身粗人,他的性情怎能深识?此皆是舍侄女时常对我是这等说,故老身得知,传说与相公听。他的自安自乐,老身一时那里说得他尽。相公若不嫌絮烦,待老身略举数端,说与相公听着。”司空约大喜,道:“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于锡我百朋矣。”赵妈妈道:“第一是妆盒中,脂粉从来不设,又且鬓发如云,并不屑髢,总一总,双鬓堆鸦,挽一挽,盘龙盘凤,光可照人,影能夺目,真令人爱杀。至于不言不笑,气自温然,言笑自如而端庄莫犯,又令人起敬,莫说绮罗生媚,就是一件韦布之衣,一穿到他身上,只觉比锦绣俏丽三分。一双小脚,那有三寸长,行来稳重,绝无燕子轻狂之态。略言其人物,虽云是绝世,却是天生,非他所能增减,这还可解,若论性情,不独今人少有,只怕古人也稀见了。诗书就如性命,看到得意处,连饥饿都忘了。或是题诗,或是觅句,一弄到笔墨,便终朝不倦,午夜无暇。若有一字不妥,一句不安,便推敲再四,寝食惧废,必妥必安而后己。若做了一首得意诗,或得了一快心之句,便对镜中也致喜色,梦里亦闻笑声。沉酣于笔墨如此,若是一个男子,取功名只须唾手耳。就是居室,虽无画栋雕梁,却一尘不染,有如仙苑。就是一饮一馔,虽不烹凤庖龙,即炊黎煮藿,而精美不减上方。就是咋夜供相公的鸡黍,也是舍侄女处去移借来的,老身家里莫说没有,就有,也不能烹庖适相公之口。相公,你道这等一个女子,人家娶了去,岂不享尽终身之福。”司室约听见赵妈妈说出赵如子许多好处,不觉都喜得痴呆了。因又问道:“令侄女既如此才美,自不出乡,为人争娶,毕竞还静守香奁而待字?”赵妈蚂道:“舍侄女虽生如此,却韬光讳彩。老身所说的这些好处,不独各村外姓不知,就是左右近族,亦知之不细,唯我老身与他是至亲姑娘侄女,也不瞒我,凡事俱细细说与我知,我才略知一二。不知相公有甚前知之法,忽然到此问起他来?”司空约道:“有个缘故,本该相告,但此时碍口,尚不敢轻言,且求少缓说罢。”外面清吃饭,司空约走了出来。
    吃过饭,就叫家人封了十两银子与两匹尺头,叫童子拿着,依旧走到内里,寻见赵妈妈,与他说道:“我晚生此来拜访如子,只认如子是个朋友,不妨通名姓进谒,不期竟是令侄女。男女嫌疑,怎敢妄想,本该安分退回。只是我闻如子之名,有如春雷灌耳;我思如子一面,有如大旱云霓,一时阻隔,匆勿便回,已是不能甘心。今又蒙老亲母垂爱,指示了许多才美,愈令人放他不下。欲求老亲母用情,又因草草而来,不曾备得一芹以申敬,不敢轻求,今万不得已,先具些须薄礼,以表诚意,望老亲母荐存之,勿以为罪,方敢有请。”随则童子将银子与尺头送上。赵妈妈见了,因笑嘻嘻说道:“相公有何分付,只管说来,定当效命。厚赐决不敢当。”司空约道:“老亲母若拒而不纳,便是痛绝晚生,使晚生不敢上请了。”赵妈妈道:“受是断不敢受,相公既如此说,权且收下,待事后再返壁罢了。”因将银子并尺头送了入去,复出来问道;“相公实实有何分付,不妨直说。”司空约道:“晚生也无他请,所请者,金屋在内,丽人在外,无计窥令侄女之一面耳。救求老亲母开恩,或所淀西子之纱,或所凿东邻之壁,使饿眼微微一饱,便感恩无尽矣。万望老亲母见怜而为之设法。”赵妈妈听了,直沉吟了许久,方才说道:“论起这些事,有些繁难。他从小就不曾到门前来顽耍。这浣纱之遇,不须提起。他住居虽非朱门金屋,却也深深数重,这东壁那里去凿窥。本该一口就硬硬的回了相公,但思相公一个贵人,再三以礼求我,若不委曲设个法儿使相公偷窥一眼,只觉不安。若要为相公弄个巧,只恐人口嘴不稳,明日舍侄女知道了,岂不怪我。”司空约听见赵妈妈有些口风,忙忙上前一跪道:“若蒙老亲母垂怜指示一路,出老亲母之口即入晚生之耳,有谁得知,虑他口嘴不稳。万望老亲母勿疑。”赵妈妈见司空约情急跪求,忙笑嘻嘻挽他起来道:“见一面虽也快心,却只好当做行云流水,相公怎就这等着急。相公既这等着急,我老身也顾不得他怪了。但这件事,不是我老身夸嘴说,除了我老身,任是诸葛重生,子房再世,也算不出甚幺妙计来。”司空约大喜,因再三问道:“不知老亲母是甚幺妙计?万望见教。”赵妈妈因近前一步,低低对司空约说道:“这也不是甚幺妙计,只因你思量要凿壁,却凿不到的内里,你思量要他出来浣纱,他却绝不出门。唯我老身与他既是亲房,又过的相好,我老身一年四季,到有三季住他家。他一月中,也常到我家来看我一两遍。相公若要见他,只好将我家做个浣纱之地,庶几取个巧儿,得能一遇。”司空约听了,满心欢喜道:“老亲母这一算真神不知鬼不觉,妙不容言。但不知几时方能够得诱令侄女到此。”赵妈妈道:“我那侄女儿,他的性情聪明,警察不过,我昨日叫人去问他借酒肴去,他己知我家有过客借寓,他如何肯来?若要他来,相公且速速搬移到别处,悄悄去住两三日,不可露影,动人耳目,老身却假装有病,他自然要来看我,等我打听定了他来看我的日子,我暗暗先邀了相公来,将相公藏在草堂旁边的柴房里。他来时,少不得要到草堂上来坐,相公就可在柴房隙里饱看了。”司空约听了,不胜大喜道:“老亲母如此算来,则我晚生快睹仙姿似乎有三分侥幸。但人心苦不知足,既得陇,又望蜀。老亲母早间说令侄女沉酣于笔墨,题诗直如游戏,不知到这日,可能令他到草堂上弄弄笔墨,与我晚生愉观其挥洒之妙!”赵妈妈道:“只怕他在家贪恋着诗书笔墨,不肯到我家来坐枯禅,说家常俗话。若是肯为我来了,我先在草堂上铺设下纸墨笔砚,不消我去开口兜他,他便自然要题长题短了。但他自题,不知是新是旧,相公见了,未必垂青。相公既要看他的才情笔迹,何不先打点三四个难题目,待他来时,我叫他当面做了与相公看,相公方知他才情不比等闲。”司空约听了愈加欢喜,道:“得能如此,又是万分侥幸了。老亲母既如此分付,我晚生且暂时移去,再暗暗来讨信。”赵妈妈点点头道:“只得要如此了。”
    司空约遂忙忙走出外堂来,与家人说道:“这赵相公既访不出,我们只得回去了。”家人听了,遂忙忙将行李收拾起来,又将骏马牵出门外,备了鞍辔。司空约假假的辞谢了赵妈妈,走出门来,上了马,带着家人童子,竟出村而去。正是:
    明明来又明明去,惟识来明去不明。
    不是三回兼四转,如何显得出人情。
    司空约出了村,远远的另寻个人家住了,且按下不题。却说赵妈妈既打发了司空约出门,便急急来见如子,将前后事俱细细与他说了一遍。赵如子听见司空约苦苦要见他一面,至于重礼跪求,知他是个多情有心之人。甚是欢喜,又是感激。赵妈妈因劝他道:“他前来一番,空了回去,已甚苦了。今番若不与他偷窥一面,便觉不近人情了。”赵如子道:“见是怎幺不见,只是一说就见,一来似乎太易,二来又不知他心坚与不坚,还要伯娘善为之词,稍缓他十数日。他若甘心守候不生怨尤,其用情不又加一等乎?倘躁而急就,则又当别论。”赵妈妈笑道:“贤侄女怎些曲折都一一算到,可谓心细如发矣。既是这等说,我只得试他一试看。”遂辞了回家。
    过不得两日,天已黑了,赵妈妈正要关门,只见司空约换了一身旧衣,悄悄的走了入来,朝着赵妈妈深深一揖,低低问道:“老亲母打点的事情怎幺了?不知可有个定期幺?”赵妈妈见了忙答道:“事情虽已是稳的,但有事耽搁,日期却还未定,候得十数日方好。只怕相公性急等下得,却将奈何?”司空约笑道:“老亲母怎说此话,我晚生只愁事有差讹,若事可望,莫说十数日,便是一月,便等一年,我晚生也不敢性急。老亲母但请放心,但前日老亲母所说的题诗,我晚生已拟了四个在此,老亲母请先收下如何?”赵妈妈道:“这个使不得,我若收下,倘他明日信笔做出,你道是我预先传题,不显他的才情了。相公请原收了,到当日临时付我可也。”司空约听了,欣然而去。只因这一去,有分教:美喜碎心,才惊破胆。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 奉慈恩因悲定媳 消郎闷众美联芳·陈少海
  第四十二回 索养赡师娘勒价 打茶围幕友破财·陈森
  第二回 蒋玉函完璧归赵 花袭人破镜重圆·顾太清
  第二十六回 假医生藏机探病 瞽卜士开口禳星·古吴金木散人
  第十三回 除恶少知府察贼宅·储仁逊
  第二十四回 甘偕隐海陵营别墅 结同心嵩岳访名山·钱锡宝
  第一回疑是仙子临波来·春江隐士
  第08卷 矢冰心桑氏羞郎 见苍头梁生解惑·李渔
  是野史(重版代序)·张恨水
  第五回 七条河芦花小艇 双片金藕叶空祠·
  十五·
  第二十二回 乱贞心一包春药 划计策两字秋瘟·黄南丁氏
  第四十七回 回车覆水旧院栖佣 仗节朝天广田敦族·
  第七十八回 奏凯歌苦祭昭君 还天朝大封功臣·雪樵主人
  第二十六回 降兰香良缘凭月老 宴花朝雅令集风诗·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