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回 押黄纸奎阁平章 颁白麻枫廷大拜

作者: 海圃主人

  话说贾茂将雪藕剑掷向空中,早有丁甲众神,钦奉帝命,捧着这剑,直奔此物。那物正被玄坛阻路,进退不能。
  猛回头,忽见一口剑,霞光四溢,瑞气千层。相离不远,说声:“不好!”想要躲避,已被众神将宝剑刺中要害,从半空中抱着金炉,跌在大宫门外。守护兵将吃了一惊,连忙进前瞧了瞧,却是个白猿,怀内是地坛的紫金香炉。众人不敢作主,急禀知了贾茂。当下贾茂走到宫外一看,暗暗叫人急将金炉安置原处。遂一面将雪藕剑收入鞘中,并吩咐将这白猿抬入僻静处,请旨定夺。
  五鼓后,圣上宣泽礼毕,仍到斋宫更衣。贾茂知会了陪祀的谢中堂,将剑刺巨猿的事奏闻,并请旨:此猿做何发落?圣上闻奏,深以为奇。心中却喜。贾茂先已人告,便向贾茂道:“这事任卿处置可也。”贾茂即跪奏道:“此猿已伏天诛,皇上似宜掩其遗骸,用昭育物之仁,始为参赞。”圣上闻奏大悦,道:“好!”
  遂即传敕地方官,择地掩埋,建石以纪其异。驾起回宫,众官各回私第。这件事便喧传都中。好事者做书传奇,倒被书坊中刻卖了好些时,远近无不买部看看。
  好奇嗜异,千古人情皆无二致,这且不题。
  再说郝中堂致仕出缺,将及半载。圣上祭地坛后,忽问及吏部堂官:何不列衔请旨?吏部堂官奏说:“大学士缺,系奉特旨简用,例不列衔。臣等是以未敢冒昧陈奏。”圣上说:“你等可将应用的人开单来,听朕枚卜。”吏部堂官答应道:“是。”次日即将应用各大员,皆列名奏上。过了两日,谢中堂传出旨来,正是早朝,百官咸集,凡资俸深而列名在前者,皆有奢望。那知谢中堂单传贾茂到前宣旨道:奉上谕:礼部尚书贾茂,学问渊涵,品行端悫,屡备顾问,奏对无遗。既称职于抡才,复克娴于出使。观乾象而忠爱之忱,先钦天而人告。旅西岳而奠安之略,通神鬼以效灵。鳌头独步,艺苑蜚声。允宜参弼纶扇,对扬启沃。
  所有文渊阁大学士,即着贾茂补授。晋衔太子太保,兼管礼部尚书事务。锡之宠命,用眷前猷。宣此白麻,爰观后绩。钦此!
  贾茂跪着听旨,谢中堂宣完,即忙磕头谢恩。又替谢中堂致敬。那谢中堂连忙回敬道喜。贾茂便恳谢中堂覆旨,代为谢恩,并请面圣候旨。这谢中堂答应了,便去缴旨。众官齐来奉贺。这个信早已飞报入荣国府来。

  却说贾政在稻香村,从钟离学士宅内,请了钟离老者来,与褚小松逐日谈笑。
  或饮酒,或论道。这日贾政忽说起琴来,便向钟离老者致问道:“琴起何时?有何取益?而君子无故不去呢?”钟离老者答道:“琴作于神农,或云伏羲所制。
  太古遗美。琴者,禁也。禁浮僻,去邪慝,反其天真者也。舜挥五弦而天下治,尧加二弦以合君臣之义。蔡邕又添了二弦,象九星;在人,法九窍过矣。琴长三尺六寸,昭期数也;前广后狭,着尊卑也;上圆而敛以效天,下方而平以法地。
  广六寸,象六合也;中翅八寸,则八风也;腰际四寸,按四时也。琴高借之养性,元亮托以遣怀。神气冲和,风韵清远。君子御之,斯须不去,职是故耳。“贾政道:“伯牙、蔡邕,移情海水,孤赏蕉桐;师旷清角,师文冬徵,逢人能道,这不必论。先生可有一二稀奇的典故,说两个广我闻见么?”钟离道:“嵇中散尝西南去洛数十里,有亭名华阳,投宿其中。夜坐无聊,援琴独鼓,一再奏而闻空中称善。中散抚琴,呼之曰:”君子何不来一话,破此岑寂?‘彼答之:“我非人也,沉没此地者数百载矣。闻君弹曲高妙,故来听尔。幽明相隔,不宜接侍君子。’遂与暗中共论音声,乃以《广陵散》传之,中散受而学焉,半夕乃得,誓不以授他人。后王彦伯至吴邮亭,维舟理琴,恍惚见一女子,披帆而进,取琴调之,其曲甚高。彦伯问之,答曰:”此所谓《楚明光》也,唯嵇叔夜能为此声。‘伯彦请授业,女子笑而褰帷去。“贾政听了甚喜,褚小松道:“我也有个琴的故事,待我说来。
  贞观初,赵师善琴,独步上京,尝为《吴蜀辨》云: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越,饶有国士之风。蜀声惨急,若激浪奔雪,亦推一时俊杰……“话未说完,忽见林管家走进来,替贾政磕头,道:“老爷大喜。二少爷拜了相,今早降旨,现有报喜的在外讨赏。”钟离老者、褚小松连忙站起来,作揖道喜。贾政听了道:“你再打听。贾茂资俸尚浅,如何得到此位?”话尚未毕,贾兰从外走来,替贾政磕头,禀道:“此是圣上特旨。贾茂系礼部尚书,例应列衔。
  因其资俸未深,仅止具名在末。不意圣上特恩简用。“遂在怀中把誊清上谕取出来,与贾政看。这贾政见是真了,心中大悦。一面还钟离二位礼,遂将贾兰拉起,叫他报与王夫人内边知道。贾兰答应,说:”是!“即往上房而去。
  贾政要到宗祠行礼,便嘱褚小松陪钟离老者叙话,自己却往里边来。贵儿掀起帘子,进了门,只见贾兰正回王夫人话,宝钗也在旁边。王夫人一见贾政:即忙起身道喜。贾政笑着说道:“太太同喜!”贾兰又替贾政、王夫人磕头。宝钗也要跪下去行礼,王夫人拉住他。贾政说道:“难为你苦节训子,才有今日。你可算养着这儿子了!我夫妻当谢你,替你贺一贺。”王夫人道:“实在我这甥女儿,真难为他了。上苍默眷,自然不爽的。”宝钗道:“媳妇有何修能?总托老爷、太太的福。平素培植芝哥儿,得此显秩。媳妇应该磕一个头,心里方过得去。
  太太又拉住媳妇,转觉不安。“
  正说着,史湘云,李纨、平儿带着会哥、长龄儿皆来道喜。
  贾政道:“见了就是,大家皆喜。”贾琏磕了头,贾政吩咐道:“到各亲友处应报的,可报一报。”贾琏应着去了。贾兰媳妇闻小姐同月娥,穿了衣服,来替老爷、太太磕头。又替李纨、宝钗道喜。正忙着,只见各房丫环来了一群,跪下去说道:“道老爷太太喜。”刚起来,林之孝带着荣府家人,在院子里磕头。
  贾政吩咐免了。林之孝家里领了众女人,才来进门。王夫人说:“来就是了。”
  众人便站住。宁府贾蓉早补了河南杞县知县,尤氏奶奶及蓉哥媳妇皆随任。东府的事,皆贾琏替管。存下家人仆妇,亦皆过来见了。贾政便叫贾兰在书房应酬各亲友来贺的。这日贺客弗断,贾琏也回来陪着,尚自迎送不及。
  再说谢中堂进内覆命,不多时,赵红本出来,传旨着贾茂召见。贾茂即整衣冠,跟着人内。见了圣上,阶前磕头谢恩。圣上宣他直到御前,说道:“昔日吕穆、王沂皆状元而登宰相,为有宋一代名臣。卿其勉之。”贾茂又磕头,奏道:“臣虽不才,蒙皇上如此高厚,敢不勉竭心力,以效涓埃。”圣上闻奏大喜,吩咐在内廷赐宴。贾茂随着各王大臣退出。宴毕,谢过恩,才回府来。
  途中亲友见贾茂轿过,皆避了道,让他行去。到了家,见贾政、王夫人正坐屋内,上前磕头行礼。贾政及王夫人同说道:“你喜呀!不用磕头。”贾茂行毕礼,站起来,王夫人将他拉着,看了又看,说道:“我那光耀门庭的儿呀!也不负你母亲这番苦志。”贾茂就跪下去,替宝钗磕头。宝钗喜极,忽然想起宝玉,眼圈红了一红,就忍住了,将他拉起。便要替李纨、平儿行礼,李纨连忙拉住;又要替史湘云姑姑磕头,也扶住了。林之孝禀说:“众家人及仆妇皆来道喜。”
  贾政替说:“免了。”便细问面圣的事。贾茂逐一说明。又说赐宴,所以回来晚了。
  家中重摆喜酒,贾茂给贾琏去磕头。又见了贾兰。就在王夫人房内,陪贾政、王夫人一齐吃饭。到宝钗屋里,同月娥替宝钗又磕了个头。宝钗着实欢喜,叫他仍到李纨及栊翠庵史湘云处让了让。天就晚了。
  次日五鼓,贾茂上朝,具折谢了恩,拜过各位中堂及王大人,又奉上谕,着他充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教习庶吉士。贾茂即日到了任,午后回来,贾政带着他同到宗祠磕了头。吃毕饭,先到薛宅,后到周侯爷家,替探春见过礼。才到梅侍郎这边来。梅调鼐已内升了光禄寺少卿,贾茂替梅侍郎、邹夫人行了礼,又替梅调鼐、宝琴皆拜见了。梅侍郎合宅无不大喜。此日转受了二礼,就留下贾茂吃过饭,才叫回去。
  一连数日,贾茂无不到亲友处亲谢。每早赴军机处办事,实不得片刻之闲。
  贾政择吉在宗祠摆下祭品,率领族人皆来行礼。
  王夫人亦带了女眷同随致祭。簪袍锵济,环佩谐鸣,金鼎浮烟,玉台叠影,荣宁二国公先人得有此等子孙,喜光宗榨,来享来格,冥漠中亦自欣然色喜。祭毕,送神。合府同食佑余。
  贾政这日跪拜,毫不吃力。九十余龄的人,如此康健,岂非天垢?贾茂恬退谦冲,毫无自矜之色。他原是悟后的人,随缘度世。视富贵若浮云,等荣华如朝露。惟史湘云知其底蕴,倒是月娥也还晓得一二。贾茂却浑然不显。随众祭奠方毕,忽军机处有事来请,当即坐轿入朝去办国事。
  贾政、王夫人同媳妇等刚回荣府,忽报探姑娘来家,又报薛宅的邢姑娘先到,替贾政王夫人要行礼,连忙扶住,说:“姑娘人家,一说就有了。”探姑娘道:“女孩来替老爷、太太道喜,头不叫磕,那个赏是要讨的。”王夫人道:“这些年的话,姑娘还记得么?”贾政道:“有赏。这易事,话是姑娘自家说的,赏或姑娘自备,或是说出来,我替备也使得。”王夫人同探春皆笑了。探春道:“我不管谁备,只另吃杯喜酒,就算赏了。”王夫人道:“这个容易。”
  正说笑着,邢岫烟、宝琴皆走到屋里,替老爷、太太贺喜。
  王夫人道:“这不敢当。请坐了喝茶罢。”探春、邢岫烟、宝琴,同向李纨、宝钗拜了拜,又让平儿。各还礼不迭。闻小姐同月娥也过来,请了安,探春又替月娥道喜。大家依次坐了喝茶。通到李纨那边看了看,要到平儿屋里去,平儿力拦住了。就皆到宝钗房来,说了好一会话。邢岫烟、宝琴要往月娥处去,探春道:“很好。想无背人的话,我也同去。可使得么?”宝琴道:“若得姐姐肯光顾,小女蓬荜生辉,何必如此怄我哩。”众人皆笑了。月娥就伺候着,一同到他屋里来。
  探春向宝琴道:“月姑娘真是有福。想当日‘子女皆好’这对子,果然不爽。”
  宝琴道:“我这女婿,自幼不凡。姐姐从他出胎包就断定了。今日枫廷大拜,喜光堂构,我独服姐这副眼力,何以预先就能料定?”探春道:“造物生材不易,那块通灵玉在前一番并无经济大用,这次重新出世,便是上天有意了。富贵功名,虽属浮荣,然济川舟楫,岁旱霖雨,也是致泽的真实作用。我非断我这侄儿官居台鼎,原从这块玉上,知他此番必有经国的大事业。
  赞其人,岂徒赞其位吗?“霓舞等捧上茶来,喝了茶,探春就到李纨那边去了。不多肘,王夫人着人请去吃饭。傍晚,邢岫烟、宝琴皆回去。探春在家住下。

  却说贾茂到了军机处,知是奉旨有事召见,遂于晚膳后宣人。缘安南与琉球构兵,遣使到广东制台处借粮。广督专折奉请廷示,各大臣意见不齐。特召贾茂到来,以决此事。贾茂奏道:“安南久列藩服,琉球亦岁修贡职。借则琉球致憾;不借则安南怀携,二者皆未尽善。以臣愚见,不若令广督派一通使,宣朝命,相机排解,使其解甲。再令督臣选水师数千压境,为之声援。庶二国怀德畏威,必不敢于逆命。则安南之粮可不借,而我天朝爱恤海邦之意亦可晓诸中外矣。臣料定二国非有深仇,不过小愤,将以国命,自必悦服。仰祈圣裁。”皇上听了大喜。遂降旨:即照此饬谕广督遵办。后二国果然遵命解甲,各自修本谢恩。圣上见贾茂办事得体,倍加礼重。此是后话。
  再说贾政自贾茂拜相后,设席管待贺喜送礼的亲友,有自家陪的,有贾琏、贾兰代陪的。忙了十数天,方才得闲。这日正值暑雨初晴,怡人爽气,荷盘擎露,蝉翼临风。与褚小松烹茗闲谈。午后,值钟离老者来访,贾政甚喜,便留小酌。
  又谈起琴来,贾政向褚小松道:“那日先生说那琴的故实,‘亦推一时俊杰’,下边便怎么样?”褚小松道:“老先生真好记性!待晚生说来。”便说道:“亦推一时俊杰。风气不同,所以韵调各异。若原其至山水,清音沨沨入耳,会心人每弦外遇之,则元声自在人间。
  又不限于吴蜀风气论矣。“
  贾政听了,大赞道:“名论拔俗。”因向钟离老者又问道:“琴之创制典实,皆得领教。但指法谱曲,亦可得闻梗概否?”钟离老者道:“琴有有声而有字者,如《龟山猗兰》及《陋室铭》等曲是也;亦有有声而无字者,如《梅花三弄》及《雁落平沙》。等谱是也。琴一音而集数字,故谱中之字多写字头边旁,聚而成音。所写若廿者,散也,左手不按徽柱,右手空弹曰廿。若尸者,擘也,以大指出弦曰尸。若乇者,托也,大指人弦曰乇。若木者,抹也,食指入弦曰木。若乙者,挑也,食指出弦曰乙。若勺者,勾也,中指入弦曰勺。若亍者,踢也,中指出弦曰亍。若丁者,宁丁也,名指人弦曰丁。若勺者,摘也,名指出弦曰勺。若弗者,拂也,食指一抹,遍及内弦,曰拂也。若土者,滚也,名指出弦一摘,遍及外弦曰滚。若癸者,拨也,食中名三指并紧放开,大指直起禁指斜,斜向一徽上下间拨人,两弦如一声,曰癸。若巾者,剌也,名中食三指夹紧曰巾。此左手指法大略也。右手指法,谱中虽载,高手删之。余有大吟、长吟、小吟、细吟、急吟、双吟、飞吟、走吟诸法,皆吟字法内推之。又有大揉、长揉、缓揉、急揉等法,皆揉字法内衍之,亦皆左手指法。然指法人所同也,得之心,应之手,则非指所得尽矣。陶元亮云:”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音。‘又当别论。“贾政听言大喜道:“先生之于琴,可谓得其奥矣。弟愿执业以学之。”钟离老者道:“晚生何所知识。今不过承问,妄言其所肄耳。老先生如此言重,晚生何以克当。如不嫌絮耳,晚生请弹一曲《梅花三弄》以消长昼,何如?”贾政道:“妙极!”因另设一琴桌,铺上红毡,仍取出那日弹的琴来。钟离老者定了弦,弹《梅花三弄》。到第五段上,音节洪亮而和平,使庭中溽暑全消。入八段上后,更觉微风习习,躁释矜恬。声音之道可移性情,洵不诬也。到十三段上,更作曼声以为尾。真是余韵绕梁,较歌声而更永。不惟贾政、褚小松听之入神,连好也未及赞;即七十四等伺候的,亦皆呆呆侧耳,茶不能奉。转是贾政吩咐倒茶来,才忙忙去扇炉烹水,由不得仍啧啧道好。可想钟离老者琴之感物矣。
  贾政亲奉了一杯茶,重整酒肴,吃了饭,便已入夜。钟离老者就同褚小松在稻香村歇了。
  这日贾茂朝回,替贾政请安,说道:“贾环叔已卓异了,东府蓉哥升补了下河同知,苏抚曹姑夫内升兵部侍郎,不过月余,就回京了。”王夫人听见贾环来京引见,甚喜。
  贾茂因今日稍闲,便到栊翠庵来瞧史湘云。说了回话,忽道:“天下事无旧不重新,这栊翠庵规模不大,出了位贵人,只怕连这庵也要换一换气象哩。”贾茂道:“这些兴兴废废,古古今今,何堪悉数?姑姑说此庵出了位贵人,便该兴旺。若据侄儿看来,费长房拔宅飞升,连鸡犬亦在云间,那才是实在人杰地灵,不同过眼空花有名无实也。”史湘云道:“好侄儿,这话很是。但恐不遇其人耳。”
  贾茂见史湘云用话遮盖,知是真人不露的意思,便不肯过于直言。因笑一笑,便就拿话转言别事。
  史湘云留下贾茂吃了饭,纯是素菜。贾茂倒尽量一饱。史湘云道:“好侄儿,真不为富贵所溺,毋失本来了。我甚敬服。”原来贾茂从海上饮了琼液,人间烟火久不着意。今为湘云制的素菜,转随意而食。及听了湘云这话,才觉湘云试他。
  便笑着说道:“姑姑又来着相了。侄儿从那日放风筝承训诲,也学撒手空行。姑姑如何转如此说?,难道因境为转移,这不是得鱼忘筌吗。”湘云道:“虽无二致,然圣人不处不去的胸次,曾经体验否?”贾茂连声道:“是。这又侄儿见偏了。姑姑真是坐破蒲团的功候也。”喝过茶,贾茂便到自家屋去歇了。
  次日,董阁学来拜。贾茂有事相商,因不在家,就到稻香村替贾政请了安,同褚小松下大棋,等候贾茂。不多时,闻副宪因无事,来与贾政闲话。董阁学过来见礼,闻副宪道:“莫误了棋兴。”便同贾政相见了,就一齐看着他二人着棋。
  贾政道:“这平字角是个劫活,小松要落后手。”闻副宪道:“褚公的腹势已成,想亦无碍。”二人低着头,各想棋路,同像未曾听见的。又着了二十余着,果然褚小松平字角上被董绳武劫杀了,幸而腹势收住。局完,输了三子,不致大北。
  贾政便叫备酒,四人叙位,坐下畅饮。
  午后贾茂回来,贾政着人唤至稻香村,替贾政请了安,众人见过礼。董阁学同贾茂在西间屋内,说了来意,好一会才出来。
  贾政正与小松对局,贾茂便辞了出去。直到傍晚,闻副宪、董阁学吃了饭,才各分手。
  秋去冬来,忽一日,贾环到京,因卓异要引见。来家替贾政、王夫人请了安,把行李卸了,到贾琏处见过,便去李纨、宝钗处行礼。遂在上房同贾政、王夫人将别后事说了半夜,才去睡了。次日,吏部投文书。到探春处瞧了,便到各亲友家去拜,皆送些土仪。各家接风洗尘,也吃了好几日酒。王夫人另备酒席请他,贾环大喜。吃过饭,到栊翠庵见了史湘云。
  不两日,吏部有信,带领引见。这日便同贾茂入朝,贾茂自人阁去办事。贾环伺候。早膳牌子下来,吏部大堂叫司官带着一班引见官进去。贾环系外道,算是大员第一班,就带到阶下跪了陛见。贾环奏完履历,圣上便问:“贾政是你什么人?”贾环奏道:“是臣的父亲。”圣上道:“你父亲九十几岁了?”贾环奏道:“今年九十七岁了。”圣上又问些河工的事,贾环奏对也还清楚。圣上道:“此人甚宜外任,但他父亲年近百岁,爱子之情,自所必切。”因将牌子递与贾茂道:“这贾环是你何辈数?”贾茂跪奏道:“是臣的叔子。”圣上道:“可将他做御史内用,以便朝夕侍养。”贾茂连忙磕头,谢了恩,才传出旨来。贾环亦朝上磕过头。便领第二班的知府。引见过了,贾环即退出朝去。早有报喜的人,飞报到府来。
  贾政与王夫人在上房,正坐着说闲话,贵儿禀说:“林管家禀事,说有凤藻宫俞首领,奉贵妃懿命要见。”贾政听了,站起来往外走。又听得门外一派嚷声。
  未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七回 胡伯远按狱假犯人 严学初临刑招吏部·金万重
  第四回 坐井观天得钱便作骄态 斯文扫地失意怎肯低头·落魄道人
  第十回 孟丽君花烛潜逃·陈端生
  第七回 梅公子会试进京 柳郎君搭帮探友·顾太清
  第八回 紫霞轩赤绳联姻·
  第三十二回 知府夤夜上辕门 兵部奉旨归故里·
  第十五回 因诉冤刑加极恶 为报淫笔到投生·梧岗主人
  第八十二回 一榻禅心天花休近我 三更噩梦风雨正欺人·张恨水
  第十二回 遇小贼盗物免追 念旧情舍财相助·
  第二十回 避尼庵燕玉全贞·陈端生
  第二回 花里针计赚多娇 张六郎情输双美·
  第36回 孙义士哭诉公堂 魏贞姬实回抚院·牛瑞泉
  第三十二回酒兄若弟瑶池设宴才子佳人月夜联词·风月轩入玄子
  第57回 势利翁爱富嫌贫 晋安人良言解劝·牛瑞泉
  序·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