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二回 知府夤夜上辕门 兵部奉旨归故里

作者: 佚名

  词曰:

  每日诸般事,人生不自由。怕贫休放荡,爱富少闲游。好学总成器,勤耕不有收?要得身荣贵,须向苦中求。

  这几句闲词按下。

  话讲柳太爷别了韩祁凤,来到宅门外,只见灯球火把点在堂口伺候。只用灯笼四名,夜役四名,并不开道。柳公坐了轿,出了衙门,一直到了军门大人衙门,下轿进来。堂官见是本府太爷到,慌慌迎接道:“太爷此刻上辕门,有什么公干?”柳公道:“尊官有所不知:只因本府马快祁中家下杀人一案,祁中掣(掣)眷潜逃,又无凶手可证。为此连夜谒见都爷,请示下,相烦通报。”堂官见事紧急,慌慌到内宅门前击梆。里面问道:“何事传递?”堂官回道:“本府柳太爷有紧急公事禀见。”里面人道:“大人已安寝多时,请柳太爷明日来罢。”堂官回了柳公。柳公那里肯依?命人掌灯到内宅门外,亲自击梆。里面管门的听得本府太爷在此,今夜急于求见,却也不敢停留,慌慌前来禀见。

  阮大人此刻在房中观看文卷未安睡,即慌命人开了宅门,点起灯烛,传知府进见。柳公吩咐跟随人等外厢伺候,报门而进,向上打了三躬,道:“夜深有劳大人起居,卑府实系抱愧。”阮公道:“贵府夤夜前来,有何公干?请道其详。”柳公道:“只因卑府有一捕快祁中家下,昨夜杀死二人;祁中携眷逃走,凶手不知何人。细验男尸,系奉革生员黄子方,女尸系祁中家下服役之妇。据水夫高祥供称,李连义所杀。卑府已经夹讯着实,口供并无,且无凶器可证。但祁中又挈(掣)眷而走,事属恍惚。为此前来禀见大人高明详察。”阮大人暗想道:荒郊杀人,岂无地主?“今贵府验得男、妇,有多少年纪?”柳公道:“若论年纪,一老一少,并不相符,此非因奸而杀。卑府一介愚拙,叨蒙大人栽培,敬深感仰。但这一案事在疑难,未能善辨,求大人详察,指示卑府如何办理。高祥水夫已经发保在外,所有李连义现在监禁。卑府求大人恩典,宽限几时,容卑府拿获正犯审明,立即转报请示。”阮大人道:“本部院久知贵府廉洁,小心谨慎。此时马快祁中挈(掣)眷敛迹,大有情弊。贵府今晚回署,明日悬示赏格,速拿祁中到案,鞠问是否杀人?因何逃避?便知明白。那时本部院移咨督宪大人,另行详夺可也。”说话之时,只听得大堂已转三更。阮公道:“此刻夜已深了,贵府请便罢。”柳太爷向上打了三躬,别了都院,一人步出宅门。有他手下的人掌了灯球,在此伺候。柳公在大堂上别了堂官上轿。

  来至本衙门下轿,到了书房。韩相公尚未安睡,接见柳公,开言问道:“年兄辛苦了!谒见都爷,如何计较?”柳公命人取酒过来,与韩祁凤同饮,将见都爷的话细细言了一遍。谈至月色西斜,二人安寝。到了次日早晨,悬示赏格,拿获祁中,且自不题。

  再言吕昆落在安兵部千金楼上,已有三、四个月,与临妆成就了夫妻,如鱼似水。小姐虽系同楼,却是一尘不染。忽然那一日,谈夫人与小姐在楼下谈心,只见有个老家人带着平顶罗帽,穿一件元色缎海青,腰间巴掌宽大的鸾带,方头缎靴,打从明巷旁边耳门进来。见了夫人、小姐,抢上一步,向前跪倒在地,说道:“太夫人、小姐见上,老奴安福叩头。”谈氏夫人道:“你不在京中跟随老爷,如何回来了?”安福禀道:“夫人有所不知,老爷告老还乡,船已将顶马头,分付老奴前来道喜。请太夫人的钥匙开后门,好起行李。”谈夫人听得,喜出望外,向着瑞云小姐道:“我的儿,为娘的终日思慕,不想你爹爹今日回来。”正所谓:

  金钱卜尽全无效,驿马临宫自得归。

  忙忙命人收拾饭赏安福。用毕,取了钥匙,去开后门不讲。

  再言瑞云小姐听得他父亲回来,暗暗的心中害怕,骂道:“贱人呀,今日爷爷回来,你将那人藏在楼上。倘爷爷知道,如何言语应答?”慌慌上楼,前来送信。未知临妆是何主见?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三回 香闺内侍女<原作“美女”,从目录改>得信 扮女装书生逃回

  富贵五更春梦,功名一片浮云。眼前骨肉也非真,恩爱反成仇恨。休将是非自惹,莫以烦恼缠身,清心寡欲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

  这首闲词按下。

  话表瑞云小姐上得楼来,叫道:“临妆,不好了!贱人呀,此刻祸事降临,还不快来!”临妆正与吕昆在房内着棋,只听得“祸事降临”四个字,唬得他行车走到马上去了,忙忙取起棋盘、棋子,望着吕昆道:“相公不必着惊,待我看看何事就来。”款动金莲,来到小姐房中,问道:“小姐,有何祸事?”瑞云道:“贱人呀,你身居内室,死活不知。适才安福回来,禀知太太,说老爷告老还乡。船已顶了马头,来请钥匙,去开后门上行李。老爷少停就到家了,倘或知道此事,如何是好?那日我原命你送他出去,并非我与他有瓜葛。只因你这贱人贻祸坑奴,祸患不小。趁此老爷未到家时,快快命他早些下楼,叫他出去。言语之中,留心要紧!”你道瑞云小姐为何说这一句话?亦不过暗藏春色,包罗万象。见得那吕昆自从到我楼上以来,我原命你送他出去,无奈你[与]他难解难分,我与他并无苟且。但今日去后,必须要他读书成名,婚姻有分,切不可在人前谈及我家闺阃。虽系临妆不正,到底有关名节。这正是:

  再三不用叮咛嘱,尽在低头不语中。

  临妆答应道:“小姐请放心,婢子自然把小姐这番言语吩咐于他,叫他谨言要紧。”瑞云小姐不敢在楼上担搁,恐他父亲一时回来,毕竟要去迎接为是,只得下了楼来。

  一会工夫,有人禀道:“老爷回来了!”太太同着小姐迎至大厅,只见安老爷坐着八轿,后面跟了几个家丁,打外面进来。有人将屏门开得现现成成,老爷下轿进来,吩咐掩上屏门,笑嬉嬉的道:“夫人!我儿!”太太同小姐接见道:“恭喜相公贺喜爷爷!”母女父子三人见过了礼,分付备酒,晚间接风。众家人也来叩见。

  再言老爷同着夫人、小姐回到后边,有人巡过了茶,夫人道:“请问老爷,京中几时动身?因何圣上肯准老爷回来?”安老爷道:“老夫一则离家日久,二来膝下无靠,为了女儿终身大事,日夜焦心。蒙圣上准假回乡,一家团聚。但不知近日女孩儿可曾受过人家的聘否?”谈氏夫人道:“相公再不要说起!为这件事费尽了心机,眼前说的那些人家,也曾发了许多庚帖,不是无才,就是无貌,再不然就是人穷,因此并未定局。相公今日回来,正好商议。在我的意思,人家寒些到也不妨,只要女婿人品出众,或者招赘在家下,却也可以[使]得。”安老爷道:“婚姻大事,不可造次,宜慢慢图之,且自从缓。况且我们苏州地方是人文之地,何愁一婿难求?夫人放心!但不知今岁苏州可有什么新文?”夫人闻得老爷问新文,连连的回道:“我们是女道之家,那里去管闲事?若说新文,没有别的,今年春间听得家下人说:五花街当日吕静书老爷的公子,名唤吕昆,不知为着何事出去,音信全无;他家太太都想出病来了。不知目下可曾回家。”小姐坐在旁边,暗暗心中好笑,又言不出口。安老爷道:“想吕静兄只有一子,若是找寻不着,将来接代传宗,倚着何人?”安老爷想到这只句话上,打动机关,看一看自己的胡须,不觉两目已红:“见得吕年兄有子,尚且不能传宗;我安家将来宗支永绝。”正所谓:

  国家有难思良将,人到中年想子孙。

  安老正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夫妻父女谈些家常,天色渐晚,自然夫人命人摆酒,代老爷接风。老爷次日出门拜客不题。

  且言临妆得了这个信,慌慌报与吕昆知道:“老爷今日在京中回来了,小姐叫我送你出去。我想今日万不能够再留你住几日了。”一头哭着,一头说道:“依你是去与不去?”吕昆道:“姐姐说那里话?既是尊府老爷回来了,小生当得趁此机会出去,保全小姐与姐姐的名节。理该如此,何必下泪?我们后会有期。”

  临妆见他方巾直摆,难(虽)以下楼,恐人观之不雅。却好有个卖花妇人,有个花篮寄在楼上,取将出来。把吕昆的方巾直摆命他脱下来,并将鞋袜都收在里面。自己取出衣服,先将他头梳起个馒头鬏儿,戴了两股金钗,左右耳上将一对金圈箱将起来,搽烟抹粉,里面穿—件茄花色夹袄,加上件玉色绫背心。下衬件洒花绸裙,悄悄下楼。不知偷了那个姐姐一双半大花鞋,却也合脚。吕昆装扮起来,在镜子里面一看,正是:

  无奈蟾宫折桂客,到做调油弄粉人。

  吕昆浑身俱是妇人装扮,只有—件不像:走路还是男子形藏。临妆速速教他几步,也会做作起来。临妆见吕昆这双脚,又好笑,又好恼,连开口道:“我有粗词一首奉送。”因口占《黄莺儿》一曲:

  元褊阔胖尖,步香闺一溜烟。罗裙低系羞人见,恨当初少年,爱宽松懒缠。花容月貌因他欠,最堪怜;洞房花烛,压损俏郎肩。

  吕昆明知是打趣他的,笑了一笑,道:“姐姐有何言语,吩咐几句,小生要告别了。”临妆道:“我家小姐说你去外面,紧紧记着‘有关名节’四字,人前须要谨言。小姐这句话是包罗万象,有多少情节说不出来。你此去,必须要:

  早图连里成佳偶,免得红颜叹白头。”

  吕昆道:“自然央媒前来说合,姐姐但请放心。”取着花蓝就要动身。

  临妆道:“你在路上必须要拣个僻静之处,将身上衣服换了,方可回府。见了太夫人,切不可言及。还有一言奉告:自适君之后,个月以来,至此时身不自由,月水不通,乌云懒整,茶饭少思,想是六甲成胎。这便如何是好?”吕昆听了,吃惊道:“姐姐何不早说?直到今番措手不及,怎么样处?”临妆道:“相公不必害怕,事已至此,只好听天由命罢了。”二人谈心,各各伤感。此刻金乌西坠,天色已晚,慌慌取着花篮,相送下楼,开旁厢腰门,走明巷。好在此刻[那]些丫环妇女听见老爷回来,都到前边伺候。他二人来到明巷,只见外面灯球火把往来,俱是扛抬行李之人。众人也不敢查问。送至后门,临妆泪滴滴道:“相公好生走!言语在心,不可忘却。”吕昆道:“姐姐请回罢。”临妆送了他出门,方才放心。自然报与小姐不题。

  再言吕昆离了安府,趁此黄昏月下,正好回家。无奈身上穿了女服,意欲换了服色,才好回去。走了二、三里之地,有一人家,开着门在此。吕昆进来,才放下花篮,里面走出一人,将吕昆拦腰一把抱住。不知吕昆如何脱身回去?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十九回 走江口月娘认子 下南海孝子寻亲·丁耀亢
  第六十五回 经略拜本进京都 廷芳计害死有怜·
  第五回 华严庵老衲解神签 草凉驿归程惊客梦·魏秀仁
  第十二回 出谷佩蛾眉藏珠自赎 分金快月老沽酒同倾·张恨水
  第十二回  结新恩喜同二美 申旧好笑释叁冤·苏庵主人
  第十回 澄叙官方惊看白简 褒崇勋绩荣擢乌台·钱锡宝
  第九章·苏曼殊
  第十一回 平山堂上名医大会 喇叭声中方子错开·儒林医隐
  第七回 赴闺房表兄妹偷情·
  第六十回 三教同归感应天 普世尽成极乐地·梦笔生
  第十九回 访恶霸刘公遭难 四英雄定计捉凶·储仁逊
  第二十三回 翟员外大撒买花钱 郑玉卿稳吃新红酒·丁耀亢
  第二十六回 钟情男女比翼双飞·苏庵主人
  第十三回 公子小姐夫妇相会 铜头铁头并拼输赢·
  第13回 探葛庄杨彪陷机关 拿恶棍幼德奋神勇·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