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 坐井观天得钱便作骄态 斯文扫地失意怎肯低头

作者: 落魄道人

    《西江月》:
    举世莫非人子,盈寰尽是皮囊。一般肺腑一般肠,造物原无偏向。
    落魄须防失志,素封切忌颠狂。穷通富贵本寻常,何用装模作样。
    却说钱士命在海边,欲要母钱引那子钱到手,母钱也飞起空中,隐隐也落在水里,顿时起了车海心,要把海水车干,连忙叫施利仁回家唤人。那里晓得,施利仁看见钱士命金银钱失去,他竟悄悄走了。钱士命独自一个在海滩,心忙意乱,如热石头上蚂蚁一般,又如金屎头苍蝇相似,一时情极,将身跳入海中,淘摸金银钱。那时白浪滔天,钱士命身不由主,又要性命,连叫几声救命,无人答应。逞势游至海边,慌忙爬上岸来,满身是水,宛似落水稻柴无二。才到岸上,心中到底舍不得,又在那里想这两个金银钱。欲要再下海去,跨大步,将一只脚跨至水内,想着了性命要紧,又只好缩脚上岸。闷闷不乐,竟自回家。一路行来,打听得通衢大道上有个李信能知过去未来之事,遍游天下,四海闻名,出没不常,行踪无定。人若想着李信,那李信就在眼前,若有人问他事情,他说行得的,行之无有不利;他说行不得的,行之终属勉强。他住一所三横一竖的房屋,屋边略有些田土,门前挂一面小小招牌,上面横书"未卜先知"四字,下面两行写着"惯断是非曲直,能知祸福吉凶"。
    那钱士命见了,向前拱手说道:"先生,久违了。"李信不开口,身子动也不动一动。钱士命道:"我要问先生,我失去一件东西,不知可能复得?"李信也不开口。钱士命道:"先生,你没有口的么?"李信也不开口。钱士命道:"先生,你没有耳的么?"李信也不开口。钱士命道:"我要问问我的终身,是什么样一等人,如何问之不答,叫之不应?"于是李信手书一个纸条,上写"小小行钱,目中无人"八个字,递与钱士命。钱士命看了,全然不懂,说道:"你既能知过去未来之事,你可晓得我有几个儿子?"李信即写下一个"不"字,与他看了。钱士命也不懂,欲要再问,他终不开口,遂恼恨起来,说道:"我生平有了事情,从来也没有问过这个李信,他是一个不开口的东西。我去问他,这是我一时的没主见,自己不好。这纸条上面的几个字,我也不明白他写的是什么说话。这个不字,又不识他是什么意思。"又气又恼拿了纸条,一径走回家去。进了没逃城,来到独家村上,走入孟门里面,从拂中厅穿过梦生草堂踱进自室中,坐在称孤椅里,长吁短叹,心内想着金银钱,手中拿了纸条,眼睛看定了这八个字,迟疑了半晌,忽然立起身来,走出自室,来到矮斋中,见了时伯济,说道:"你真个是倒运人,你到了我家,连累我的金银钱也失去,险些儿我的性命不保。"就把前事说了一遍,时伯济道:"李信是我的知己。"钱士命道:"既是你的知己,你又是读书人,你看纸上这八个字是什么解说。"时伯济举目一看,道:"小小行钱,目中无人。小小是个戋,行钱是个贝,合来是一个贱字。目字没有了这两画,添了一个人字在内,是个囚字。这八个字却只是两个字,道你的八字是'贱囚'两字。"将军一闻此言,暴跳如雷。正是:
    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一时要提兵调将,灭此李信。时伯济道:"李信踪迹不定,来往无凭,从那里去捉他。"钱士命道:"他现在通衢大道上。"时伯济道:"他神通广大,变化不测,急切不能取胜。将军你且三思。"钱士命道:"我誓不与李信并立,若能灭了,才畅我的胸怀。我如今思想金银钱要紧,也无暇及此,将来务要灭他。我要问你,我问他我有几个儿子,他写了一个不字,又是什么解。"时伯济道:"不字是一个雨字,道你的儿子是一个。"钱士命道:"这个倒被他猜着了。我却不识这不字。"自此把灭李信的事常挂在心。步出矮斋来,至梦生草堂,时近黄昏时分,那时正是腊月十五夜,有天无日,月色朦胧。钱士命但闻得咯咯咯的叫声,不知声从何来,疑是金银钱出现,静听之,却在天生井内。遂叫睦炎、冯世拿了一条千丈麻绳系着一块壁板,钱士命坐在板上,落下天生井内,几至井底,举目看时,那咯咯咯叫的,却不是金银钱,原来是只井底蛙,拾在手中,抬头一看,竟是天无箬帽大了,慢慢的叫眭炎、冯世拽了起来,坐在井上,两眼望青天。顷刻间,但见白地上起乌云,腾至空中,唿刺一声,青天里一个霹雳。豪奴进来传说,外面街上,天打杀了一个走过人,不在话下。
    不一时,满天蝴蝶,大大小小,在空中飞舞,看得钱士命眼花缭乱。忽而蝴蝶变做一团如馒头模样,落在钱士命口中,咽又咽不下,吐出来一看,却是两个子母金银钱。这两个金银钱,就是落在海中的至宝,此时方落在钱士命手内。那钱士命眉欢眼笑,把井底蛙放脱井中,双手捧了金银钱,摇摇摆摆,踱至梦生草堂,把金银钱供在建几上。睦炎、冯世慌忙摆了香案。钱士命望上礼拜,暗中祝告道:"敬者钱弟子钱愚,虔诚拜祷,今日叨天之佑,有了这金银钱,伏愿世世子孙,持守不失,永为钱氏镇家之宝。"祝告完了,立起身,捧了金银钱,走至自室,把金银钱藏了,坐在称孤椅里,哈哈大笑,说道:"我好容易有这两个金银钱么。不知我费了多少心计,多少辛勤,此时才得到手。这是我一团心血换来的。天下这些想钱的,谁人学得我来。"正是:
    不将辛苦易,难寻世间财。
    钱士命得了这两个金银钱,坐在称孤椅里,越觉心绪不宁。他有了金银钱,若外人不晓得,又见不出他的能耐,显不出他的体面;若外人晓得了,又恐有人眼红,向他借贷,与他缠扰。正在思想,不觉天明,抬头忽见施利仁闯入自室,钱士命道:"施利兄,昨日你见我金银钱失落水中,你就悄悄走去,今日你晓得我复得,你仍然到我府中来了。"施利仁道:"将军你休错怪我,昨日见你金银钱失去,小的忙回家唤人来替你车海,走到海边,将军已经回府。本欲当夜走来府上,看看天色晚了,所以今日黎明即至。若将军的复得金银钱,如今说起才知。小的并不晓得,望将军一道其详。"钱士命乃把坐井观天落下金银钱的事,备细说了一遍。施利仁道:"如此请将军堂上坐了,待小的们叩贺将军。"于是把称孤椅掇在梦生草堂,钱士命坐在称孤椅里,施利仁在阶下磕头叩贺,眭炎、冯世及豪奴,一家大小人等,齐集梦生草堂,多来磕头叩贺。独有时伯济不到,钱士命大怒道:"时伯济何人,不来叩贺我钱将军。"正在喧嚷,只见豪奴走向前说道:"门前来了一个和尚,要见将军。"钱士命道:"叫他进来。"随叫眭炎、冯世把称孤椅掇进自室中,他远远望见那和尚走进,你道那和尚怎生模样,但见他:
    轻骨头,大眼眶,油头滑脑,头带韦帽像冠冕。花拳绣腿,身穿课衣弗见裰。头阁阁,尾翘翘,依稀常在睡梦里,满面缘于于。仿佛时登雾露中,周身烟漫漫。
    那和尚大模大样走进梦生草堂,见了钱士命,打个问讯,分宾主坐在有主椅上。施利仁自己拖了一只德杌,坐在旁边。钱士命道:"和尚,上刹在那里?"和尚道:"小处在大排场右首,弗着街上,前世寺内。"施利仁道:"上人法号叫什么?"和尚道:"小僧无号。小僧日逐在外化缘为活,国人顺口儿都叫我化僧。因此即以化僧为号。"钱士命道:"化僧,你到此何干?"化僧道:"我方才打从此间经过,见府上财气盈门,一道红光,直透天庭,必有宝贝在府。但红光之下,伏着黑气一团,环绕屋宇。主将军数年之内,身家不保。想将军府上,秽气太多,故而致此。"钱士命道:"化僧,你看起来可有挽回否?"化僧道:"据小僧愚见,务要把府上那有形的垃圾,先去尽了。然后把无形的垃圾再去,或者可以挽回造化。"钱士命道:"我与你是有缘的,你可替我设法设法。"化僧道:"你取一把扫帚出来。"眭炎、冯世忙把一把扫帚提在化僧跟前,化僧把扫帚拖在屁股后,望北拜了四拜。施利仁走近,把扫帚插在化僧身上道:"拖了不便,插在腰间的好。"化僧道:"妙极。"
    化僧踅至南首,拜了四拜,拜毕,踅至东首,拜了四拜,拜毕,又踅至西首,拜了四拜,立起身来,说道:"如今要叫一个斯文人,把府上的垃圾尽行扫去,那团黑气可以渐减。小僧实与将军有缘,故而特来指点。"钱士命道:"承化僧指点,无以为报,奈何?"化僧道:"小僧闻得府上有两个金银钱,小僧欲化将军一个,未识允否?"钱士命听了,真是"说着钱,便无缘",向化僧道:"化僧要化我别件东西,总好商量,若是金银钱,是我镇家之宝,断断不能如命。"化僧道:"如此小僧告辞了,容日再来募化。"钱士命道:"要问化僧,那无形的垃圾如何扫去?"化僧道:"只是在将军自己心上作主。"钱士命遂送出孟门,化僧乃飘然而去。钱士命回到梦生草堂,同施利仁走进自室,坐在称孤椅里,商量扫地。施利仁道:"斯文人府上现有,如何不使唤他。"钱士命道:"是那个?"施利仁道:"矮斋中时伯济。他是中国读书人,岂不是斯文人。"遂着眭炎、冯世叫时伯济到跟前,说道:"时伯济,我得了金银钱,合家大小,内外人等,都来磕头叩贺,你为何不到?"时伯济道:"我在矮斋中读书,并不晓得将军得了什么金银钱。"钱士命听了大怒,道:"你在我府中,怎说个'不晓得'三字。"随用手把时伯济挞了一下。施利仁道:"你今朝子曰,明朝子曰,不知你缠的什么子曰。将军,他不肯磕头,今且饶他。如今将军叫你扫地,要把合府地上扫得干净。若再不周到,莫怪将军动怒。你可晓得,吃他一碗,凭他使唤。你做了鳅,那里怕得泥。做此官,行此礼,你勤紧扫地,小心服事将军。我是去了。"当时别了钱士命,竟自回家。时伯济无极奈何,只得拿了扫帚,通前彻后,地上处处扫到,却都扫得干净。扫毕,仰天长叹道:"天啊!我一身受之父母,不敢致伤。我忠厚人,不意在小人国内遭此一挞,我有何面目尚在人世。我生了这样命,不如死了,倒也干净。"满腔愧恨,无门可告,又只好含忍。正是: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知时伯济此时可要自尽,且听下文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说风情互谐得趣 理丝桐迭奏谈玄·白云道人
  第五十八回 辽阳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桧别挞懒·丁耀亢
  第四回 设计去姑易 买舟送妇难·梦觉道人
  第七回 玄墓山看梅了悟 乐天园失主归人·
  第三回 荡子不归生妇怨 孤房独守动淫情·江左淮庵
  第十八回 一道旨双排赏宴 两妻儿均受荣封·澹园
  第130回 为救父孝女重婚 老安人应允亲事·牛瑞泉
  第七十四回 淫和尚行刺刘知府·储仁逊
  第二回 明青选·罗浮散客
  第十八回 吴月娘千里寻儿 李娇儿邻舟逢旧·丁耀亢
  初卷 第二回·尹湛纳希
  第十九回 道路联姻奇作合·天花藏主人
  第一回 三兄弟厅堂齐祝寿·
  第四回  野鸳鸯忽惊冤网 痴蝴蝶竟入迷花·苏庵主人
  第十回 狼子攀龙贪财翻妙舌 兰闺藏凤炫富蓄机心·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