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回 赏金带践约无心 修玉斧邀朋觅句
即如芍药一种,《本草》云:“芍药犹绰约也,花容绰约,故以为号”。各处有之,扬州为上。谓得风土之正,犹牡丹以洛阳为最也。白山、蒋山、茅山者,皆花名,一名余容,一名将离,一名婪尾春,俗谓殿春。以此《本草》云:一名白术,一名解仓。白者称金芍药;赤者称木芍药;黄者有御衣黄,道妆成,黄楼子;红者有冠群芳,醉西施,缕金囊,簇红丝;紫者有室妆成,叠香英;白者有掬秀琼,试梅妆等名目。八月至十二月,其脉在根,皆可移栽。谚云:“春分分芍药,到老不开花”。良有以也。
芝哥儿秋分种了此花,”不甚记忆。谁知春三时候,忽然发生—繁盛,含苞将开。焙茗得意,走来报知。芝哥儿听见,亦甚心喜。走到大观楼前,赏玩了一番:果然花枝绰约,浅白深红,皆欲绽蕊。芝哥儿沃之以酒,即回了王夫人、宝钗,同着李纨、平儿、史湘云、惜春、兰哥儿媳妇,那时探春正在家里,遂到园子里来。大家赏玩。这时有半开的,其色娇媚,实在宜人。王夫人吩咐丫环们:不许折去插瓶。看了会,就各自回去。
贾兰听见,也走来瞧。徘徊良久,忽问芝哥儿道:“芍药名为将离,岂以郑诗相赠之意,而得此称?或者别有取义。”芝哥儿答道:“古之人将离,相赠以芍药。牛亨曾以此意问董子,董子答曰:“芍药一名可离,将别所以赠之,亦犹相招,赠之文无,故文无名曰当归”。”贾兰叹曰:“吾弟何博如斯!兄所不及。”遂同到潇湘馆,喝回茶,就商量邀几位相好来赏芍药。芝哥儿说:“这事须禀明老爷,才好下帖。”贾兰道:“你想的是。”二人遂约齐了,禀明贾政,说他弟兄俩要请朋友们会文,兼赏芍药。贾政最疼芝哥儿,便就允了。遂即发帖,遍请能文之士。内中只有贾兰新得门生庾希亮,年纪也与芝哥儿相仿,甚有才情,为贾兰所赏鉴。大家接了帖,皆来赴席。
那日天气初晴,风日和蔼,春尽夏初,不寒不暖。芝哥儿将轻幔遮了药圃,花已全开,着实灿熳。周巧姑爷早来,闻少詹、董庶子衙门有事,临时辞了。关词林,庾希亮、薛尚义先后到了。便着人请闵师爷、褚小松。原来小松从梅御史到家,贾政就仍请了。连门客程日兴、苏又卿皆同邀来一叙。詹光久不在贾府,所以未请。只到近午,蔡念典才到。大家吃了茶,就同到人观楼前来赏芍药。彼此称赞了回,就一同到大观楼内。楼内备席四桌。端上碟子,贾兰、芝哥儿就举酒定席。
忽见锄药进来禀道:“端木爷自河南有事来京,在书房合老爷说话呢。”众人道:“咱们且散坐一“坐,候端木公同饮,岂不好?”贾兰说:“很是。”就叫斟茶,—杯茶未喝完,只听得端木楷从外说道:“诸位对花酌酒,好快活呀!”贾琏陪了进来,贾兰接着,便辞去了。就问端木楷道:“兄何公干?此时忙忙到京。”端木楷道:“混来话长,到里边讲。”芝哥儿也迎出门来,见了礼,问过好,遂同走进门来。大伙儿齐见了,端上茶来,说喝多了,就让坐。当下关词林坐了首坐,端木楷陪蔡念典、庾希亮坐了一席,余皆照序坐下。贾兰、芝哥儿打横柑陪。碟子摆好,斟上酒来。主人敬了一巡,皆是相好亲友,杯到酒干。吃了好几巡,端木楷把回京的事说了大概,便就谈论起芍药来。
闵师爷说:“咱们这酒如此空饮,岂不令名花见笑?或行令,或做诗,庶不减色。”关词林道:“行令太俗。”贾兰道:“前者梅花开时,与舍弟商酌要遍请诸先生同赏,结一诗社,以继此园当年之盛。后因舍弟赴南应考,遂即不果,今日无心得此,即结个金带社,想亦不错。”端木楷道:每会作诗,也觉落套。金带社结个最好。但是另出题小才为别致。”
众人皆没言语。芝哥儿说:“小于不学,想了—个意思,请诸位先生参订。”闵师爷道:“世兄先生所论,定是不凡。何不明以告众,亦不必另起炉灶了。”芝哥。儿道:”黄鹤山人在顾仲瑛春晖楼前置酒宴客,以“红药当阶翻”一句分韵赋涛。对花做诗,是前人做过的。拾人牙慧,原町不必。小子此议,却不甚难。人皆可及,如不能者罚—犀杯。”便又说道:“今日社名金带,就以芍药为题,座中依次说去。或芍药故典,或芍药古诗、近体及匕言绝句皆可。周而复始,集成一套《金带杂记》,可为异日佳话。诸先生以为何如?”众人齐说:“妙极!”
关词林道:“这会既是老贤甥起的,就请吃杯会酒,说个程样。我辈再步后尘可好?”众人又齐说:“是极!”芝哥儿没奈何,饮了一杯,说道:“宋正禹僻序芍药诗,其序云:芍药之义,见之郑诗。百花之中,其名最古。谢公自中书省其诗有,红药当阶翻,句,自后词臣引为故事。白少傅知制话时,草词毕咏芍药,词采甚为该备。天后以来,牡丹既盛,而芍药之艳衰矣。考其实,牡丹号木芍药,盖本同而末异也。诗曰东君留着占残春,得得迟开亦有因。曾与掖垣留故事,又来淮海伴词臣。日烧红艳排千朵,风递清香满四邻。更爱绿头弄金缕,异时相对掌丝纶。此第二首。”说毕,,便替首座关词林斟上酒去。
关词林道:“昔有人猎于中条山,见白犬入地中,掘有数尺,得一草根,归而植焉。明年花开,乃芍药也。莱而饵之,后竟仙去。所谓芍药之和具而后食之者,此也。”众人说:”好!”
便该着端木楷说了,只见他道:“文渊阁筑石台,于右植淡红,芍架一本,后增植一本,乃纯白也。学士李贤命淡红曰醉仙颜,纯白曰玉带白,又一本深红色,名之曰宫锦红。与众赋诗,为《玉台赏花集》。
蔡念典接着说:“我念首诗罢”。遂吟道:
占断春先及夏初,琉璃剪叶朵珊瑚。
休论花亦同而异,且咏诗人乐且许。贾兰不等吟完,就赞道:“好警句!”蔡念典遂又吟道:
北地莫辞金凿落,南禅争看玉盘盂。
彭宣微恙何妨醉,日有娇痴婢子扶。
庾希亮亦说:“我也吟首诗罢。”吟道:
山店春光也自暄,芙蓉渡口数家村。
笋舆低过金州架,篱落陈圈芍药轩。
孤客倦游殊寂寞,雨花着意与温存。
可怜经眼匆匆去,不折红香到绿尊。
周巧姑爷说道:“熙宁六年,刘放罢海陵,初至广陵,游览园圃及佛舍道院。正值四月花开之候,同友傅钦之、孙莘老,所赏凡三万株,亦极花之盛矣。扶风马昭,乃府大尹给事之也,博物好奇,复为颁道芍药本末,及取便陵晶第相示。颁恐其后之泯而无传也,为谱三十一种,使善工绘者图之,以示来兹。若贡父者,可为婪尾者自臣矣。”
虎哥儿年幼,让闵师爷先说。闵师爷道:”我也读两首涛罢。
从微至老走风尘,喜见邻家第四春。
独舞东风对西子,故缘无语却宜人。
又吟道:
九十风光次第分,天怜独得殿残春。
一枝剩欲簪双鬓,未有人间第一人。
褚小松亦接吟道:
春色令方满,名花尔转迟。
含芳如有意,呈彩亦当时。
调鼎须仙掖,挥毫待凤池。
天工如不浅,一夜露华滋。
程日兴再三让虎哥儿,让不过,虎哥儿遂说道:“我也说个李贤故事罢。文渊阁芍药三本,每年畅发。那一年,独盛开了八朵花。李贤遂设宴,邀吕原、刘定之等八学士共赏。曾赋诗以记其事。惟黄谏以足疾,不果赴。明日到阁,其花复开一朵。众谓谏足以当之,此异洵足传也。”
程日兴道:“我学生记得一首词,不知可否?”众人皆说:“使得。”遂吟道:
闲口盈盈,向人自笑还无语。牡丹飘雨,开作群花主。
柔美温香,剪染劳天女。青春去,花间欲舞,学个狂韩愈。
苏又即道:“淳熙甲午,必大周公会同年杨谨仲等,赏芍药,尝樱桃,谨仲有诗,周公次韵和之。越二十余年,忽感彭君之请,因录谨仲诗,复答之。芍药最胜于太和,而以江都胜、黄楼子为冠,如牡丹之姚魏也。黄楼或时见之,若都胜则邑中一二家有种,惜不与人。尝答乡贡进士陈恂二小涛云:
芍药名先记郑风,那因加木辨雌雄。
姚黄后出今王矣,合把黄楼列上公。
六一先生旧帅杨,分宁大更尹西昌。
只缘未识江都盛,如杜诗中缺海棠。
说完,贾兰道:”咱们饮一杯了,吃饭罢。”众人齐说:“等主人翁说过再议。”贾兰道:“今日社以金带为名,待我说个金带围的故事。”便说:“芍药红而金腰者号金带围,有时而生,则城中当出宰相。韩魏公守维扬日,郡圃芍药盛开,得金带围者四,公选客具乐以赏之。时王圭为郡悴,王安石为幕官,皆在选中,而缺其一。花开已盛,公谓:“今日有过客,即使当之”。及暮,报陈太傅之升来。明日复开宴相赏。后四人皆为首相。”众人皆说道:“好!”
又该芝哥儿说了,大家说:“咱可吃过饭,消饮着再说。”贾兰便叫撤去碟子,先端上一道点心,后就端上菜来。不移时,就吃了饭。同漱口,也有洗手的。吃过茶,就到芍药栏前散步看花。
那天已交申初,只见焙茗、锄药等又端出碟子,烫好酒,重请入席。贾兰拱手相邀,就按原位坐了。饮了一巡;芝哥儿就说道:“东吴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而今岁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余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七千朵之上。云得于城北苏氏园中,周相国莒公之别业也。其名俚甚,乃为易之。
维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两寺妆成宝璎珞,一枝争看玉盘盂。
佳名会作新翻曲,绝品难寻旧画图。
从此定知年谷熟,姑山亲见雪肌肤。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饮更无疑。
但持白酒劝嘉客,直待琼舟覆玉彝。
负郭相君初择地,看羊属国首吟诗。
吾家岂与花相厚,更问残芳有几枝。”
还要邀端木楷、闵师爷众位喝酒,齐说道:“酒够了,咱们散坐,说会话,候着信。是什么紧事?这会来传。”遂撤了碟子,吃了一钟茶多的时候,贾兰就着人来给信,说:“不甚关系。明早五鼓皆在宫门伺候,亦不知是何事。就在衙门同宿,不回家来,请放心罢”。
闵师爷便问端木楷:“何事来京?”端木楷笑道:“门生为老师所使,何事不可?前考开封,忽听抚院说闻太老师升了阁学,出了少詹缺,着我进京来贺,谁知竟属子虚。我在京过了伏,才回河南去哩。”林天锡烹了壶好茶,时已掌灯。大家各散。
次日黎明,贾政就着的当家人,进朝打听,直到未正方同贾兰拿着赏的好些东西回来。细问其由,因是“上在御园,偶赏芍药。未刻传旨,点了四十位近数科翰林,明日听旨。今早膳后,传到御园,备了矮桌,出题叫赋芍药。题目是《赋得红药当阶翻》,得红字,五言八韵。昨日与关姨夫、蔡门生皆考核芍药典故,曾记得许多诗句,甚觉得手。三人皆蒙圣恩嘉许,并分赏了文房四宝各—件,大缎—匹,内造荷苞两个。”贾政甚喜,就把芝哥儿叫来,说道:”你每日吟咏不辍,我有诗题,系今日钦命考众词林的,你可做一首我看。如好,我另酬你”。芝哥儿便问题目。贾兰把考的题纸递给他看。
他接来—瞧,上写着:“赋得红药当阶翻”,旁注着“得红字,五言八韵”芝哥儿便就着贾政书房中条桌现成笔砚,贾政叫人给他花笺,他想了一想,就援笔直写道:
药圃春三丽,当阶日喜中。
天香群夺紫,金带独围红。
绮艳朝经雨,轻盈舞袅风。
佩雕琼借巧,楼叠翠输工。
垂手谁鸣异,招腰未许同。
到栏无问色,张幕几多丛。
婪尾杯传后,关雎曲奏终。
殿芳依玉砌,茂对惬宸衷。贾政看了,说是:“好!”就递与贾兰看。贾兰说:“这中四联,工炼典丽,真可擅场。”贾政大喜,便把自己手内一个玉暖手及常带的一串十八罗汉珠子手捻,皆给芝哥儿。说:“聊以润笔。”芝哥儿知暖手是贾政心爱的,因接了珠子手串,就磕头谢赏。便说道:“孙子承爷爷教训。才学做诗。爷爷赏这珠:广手串就赏溢于功丁。这暖手求爷爷收着,待孙子再做了可赏的诗文,求爷爷再赏罢。”贾政心知芝哥儿为这暖手是自己爱的,不肯强其所好。且措词得体,心里更十分欢喜。说:“好孩子,如何有此心机。昌大吾门,期望子矣。”仍将暖手给他收去。芝哥儿才拿了。到后边给王夫人看,王夫人见孙子得赏,已甚悦慰。就叫玉钏儿,送了宅钗处收好。便留芝哥儿同吃饭。贾兰进来,说了考的话,也就坐下,同把晚饭用了。各自散去。
过了几日,贾兰为这次考的好,资俸已深,就升了侍读。关编修也御史记名.迟了两月,就放了陕西道监察御史。蔡念典军机处亦记了名。
暑退秋来,已到八月将半,端木楷要起身往河南去。大家向贾政说了借大观园摆酒,替他送行。内中关御史未到,凡金带社中的亲友皆知会了。巳末午初时候,陆续到齐。行过礼,就按次坐了。说会闲话,就端上酒来。让端木楷首坐,大家公敬了三杯.以壮行色后才坐下,漫漫的消饮。又说起芍药结社的事来,闵师爷道:“我就服极了芝世兄,难道预知圣卜要考芍药诗?翻新出奇,做出这个会来,搜求了许多典故,前人好些旧句,皆为他乃兄做了帮手。如今升了侍读。关词林得了御史,受其福而皆不知哩。这位世兄,真是奇人。”芝哥儿一声不言语。贾兰道:“无心结社,转若有意成全。其中或有天意,未必出自人为。”众人遂说一声:“是。”便就斟上酒来,打了话头。
忽然一阵桂花香扑鼻而来,端木楷道:“前日金带社能有几天,秋又半矣。驹隙催人,能勿动念?”蔡念典道:“小弟赋性最爱此花。这种香真如佛国,不与群卉等。可惜此地植桂不多,殊负小山佳兴。”周巧姑爷说:“敝园倒有数株,此刻开时正盛,颇觉郁烈。诸先生如不弃,小弟愿备薄酌,订期一游。勿以乡间僻野为嫌,则叨光矣。”蔡念典道:“好极,咱们诸同人皆不可辞。周先生也不用具帖,面约个日子,可不洒脱?”众人齐说:“好。”周巧姑爷道:“就是十六罢。只当我替端木兄一饯,这是一举而两得了。临期—约就来,小弟不具帖,以脱俗了。”群声应道:“妙!我们十六日午前准到。”端木楷因此一约,到至八月二十二日才起身。当下谢“了众人酒,遂各散去。
不觉到了十六日,贾兰、芝哥儿求王夫人替贾政说了,遂备下两辆车,约端木楷、闵师爷、褚小松坐了,芝哥儿要骑马,焙茗跟着。又备一辆车,清程日兴、苏又卿同坐。薛虎哥儿自家备车,也就约齐同出城来。芝哥儿有时就上虎哥儿车上坐着。
将近午初,到了周巧姑爷庄上。树木荫翳,泉壑幽清,颇有田林风趣。庄外一带柳阴,转过小桥,便见庄门。到了门前下车。进得门来,周巧姑爷早迎出来,大家问了好,就同到书房。此时庾希亮已来了,走人见过礼,分宾主坐下。喝了茶,贾兰、芝哥儿、虎哥儿同进去瞧巧姑娘。不多会,仍出来同坐。关御史不在约。蔡念典也到了。
茶过,就同到园子里去。一带花墙,编着竹篱,上边茶蘼、月梅连络不断,门内假山隔路,沿山角转去,溪水淙淙,傍着竹桥南去,正面五间大厅,三间明的套进作书房。东首八角亭子,竹帘四映。两首三间配房。园子约有五六亩,遍种树木。桃柳参差,竹梅掩映。傍水依山,皆植桂树,有一二株高而大的,有二三十株密而小的。对着正厅两边亦有数株,浓香密叶,甚是旃檀。赏玩一番,进了大厅,按次坐下。厅中桌椅高雅,铺设精工,挂了数轴古画,几幅名联。几上摆着钟表、鼎瓶,全无俗韵。
不多时,端酒上来。周巧姑爷执杯让坐。论理,蔡、庾诸位皆系门生,贾兰又居内兄之列。让了半日,端木楷坐了首位,闵师爷陪了。蔡及褚小松坐一席,庾同虎哥儿坐了,二位门客一席,贾兰、芝哥儿末坐。周巧姑爷递了酒,大家就欢然而饮。吃了半日,那桂花越发香的异样。闵师爷说:“桂有三种,红为丹桂,白为银桂,黄为金桂。鼎甲位置,因之而分,可见凡物不经品题,不着其佳,。此士之所以贵知己也。”贾兰道:“吴刚玉斧,自在人间。郗洗对策,尚借一枝。物固不可自轻,而人亦当自爱。非附物而成其异,乃因入而树其奇耳、”蔡念典、庾希亮齐说:“老师高论,真足励俗。斯为立言不朽。”端木楷道:“吾无隐乎尔!多少禅机,古来悟得者能有几人?对此扶疏,何必得自月中。始觉影超群木。”
闵师爷道:“如此空饮,殊少雅致。须得做诗,以记其胜才好。”端木楷道:“做诗虽好,但分韵便彼此不相属。不若联句,转觉顾盼有情。”贾兰道:“甚好!然谁先谁后,趋易避难,未免为词坛弊窦。以我鄙意,便咱十一人,将名儿写一字于象牙牌上,装做一筒,拿着谁是谁,拿着两次,始不装人。再用六根牙牌,写上三个赋诗,一个饮酒,一个典实,“个笑话。抽名签后,再抽这六根筒内签牌,得何语者做何事。诸公以为公否?”众人齐道:“这个妙极了。”程日兴,苏又卿道:“如此,我们可以藏拙。大少爷高见,有多少妙用。”
周巧姑爷取出酒令牙牌,褚小松就写了,装在两个筒内。闵师爷说:“做诗是我起意,我就先饮一杯令酒,便好起吟。”遂举门杯喝了。就在名筒抽出一枝,上写着个“鹏”字。闵师爷道:“怎么这等巧?”周巧姑爷在那筒里抽出牌来,是“赋诗”二字,仍把牙牌装在筒内。闵师爷用长笺,写了“咏桂”,便起一句道:园喜秋初霁,遂向筒又抽一枝出来,写着个“典”字,闵师爷在那筒抽枝出一看,仍是“赋诗”。蔡念典即吟道:
香来桂影浓。凉飚生碧宇,
便向筒也抽出,一看是个“玺”字,周巧姑爷名叫国玺。端木楷便抽那牌,还是“赋济”。周巧姑爷便写道:
爽气入高春。露重宜邻竹,
便也抽出名签来,是个“兰”字,闵师爷便把那筒牙牌抽出,仍是“赋诗”,贾兰吟道:
云轻不友松。只疑金脱粟。众人说:“好!”遂把名签抽山,却是“茂”字.闵师爷道:“这对句非此公不可。”便忙忙抽那牌来…看,也是“赋涛”,就大笑道:“好极!”芝哥儿写道:
漫许玉修锋。蔡念典道:“暗用事,真对的好。”芝哥儿又写道:
印饼明团风,便就抽出签来,—看,是个“遇”字,周巧姑爷便去抽牙牌,写着“典实”,苏又卿道:“妥极。我就说个故事:桂出合浦,而生必高U1之颠。冬夏恒青,类自为林,无间杂树。宋向子湮卜筑清江时,绕屋遍植岩桂,玉犀斜矗,金粟氤氲,颜其堂曰:“芗林”自号为“芗林居士。”说完便抽签看,是个“义”字,贾兰将牙牌取出”—瞧,却是“赋诗”,薛虎哥儿写道:
囊涎暗袭龙。旃檀开士意,便向筒内也抽一签,仍是“茂”字,褚小松就取牙牌一看,又是“典实”。芝哥儿道:“汉武帝开泉宫南,有昆明池,建灵波殿,以桂为柱。风来,四座皆香。使董谒乘琅霞之辇,升坛以迎西王母。时至三更,王母驾元鸾舆至坛。坛近甘泉,遍植青桂,其条皆软。金飚一过,桂枝自拂阶上游尘。王母笑曰:“此何亚月中丹桂?”说完,便抽一签,是个“兴”字,褚小松拿牙牌看时,是“饮酒”。程日兴道:“我得便宜了。”便立饮了一杯,就将名签抽瞧,是个“亮”字,闵师爷便抽牙牌,是“赋诗”。庾希亮道:
馥郁小山踪。张幕环池曲,也拈出名签,。一看,是个“霄”字。褚小松名干霄,周巧姑爷便抽牙牌,仍写“赋诗”,褚小松吟道:
卷帘到阁重。浅深随涉趣。座中只有端木楷一人未曾拈出,褚小松抽签,恰懊是个“楷”字,蔡念典忙拈牙牌,偏是“饮酒”。端木楷遂喝了一杯。再抽名来一看,仍是“鹏”字,闵师爷道:“这结句原该我做。”贾兰抽牌,恰是“赋诗”,闵师爷遂写出一句结语道:
载酒话从容。大家总看了看道:“这首诗倒也顾盼有情,联络无迹。”芝哥儿另誊。了一纸,原稿他就收起。众人高兴,又饮了多时洒。天色将晚,恐不能进城,就端菜吃了饭,漱口。又喝杯茶,遂谢了主人,—齐散去。
周巧姑爷生于乡曲,得这些文人骚士,对花联句,乐了一天,也是从来未有。乡庄上传为美谈。这便是读书人的好处。
贾兰同芝哥儿回来,见了贾政禀知。又见王夫人,说巧姑娘身子平安,并饮酒赋诗的事,说了一遍。却触动了史湘云的高兴,便说:“待来春我们也乐一乐。”李纨、宝钗连声说:“好!”也就不放在意上。那知史湘云工夫已深,时与素女、麻姑相会,颇晓未来。惜春虽然用功,奈尘缘不断,应享人间未享之福,想要成仙,尚须再劫。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回 宴梅屏重展大观园 寿椒掖试演千秋舞· 第四回 端阳节社友闹榭 灯船会阮奸避踪·孔尚任 第七回 富室贫儿生埋金受报 前愆孽女死对案归娼·丁耀亢 第二十一回 宴仲秋觞开彤云阁 销良夜笛弄芙蓉洲·魏秀仁 第二回 云天章物色英雄文雅全情输知己·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十三回 庆生机弟兄得窖 寻死路学究投营·绿意轩主人 第十二章十一月·徐枕亚 弁言·松云氏 第九回 多情子渐得佳境· 第五十二回蛮舅爷无心槛凤痴妓女有意离鸾·李涵秋 第九回 出自名借聘定他人之婚 托别故说亲作本家之伐·天花藏主人 第七回 藕花居探莲访妓·云封山人 第六回 朱一新论学究渊源 陈千秋夭寿归泉壤·黄世仲 第六十一回 嫁浣花宝珠悲失蜀 劝眉仙婉姐暂归宁·天虚我生 第五十四回 武宗爷私游玩月 林正国幸遇明君·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