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藕花居探莲访妓

作者: 云封山人

  诗曰:

  行乐须及时,莫待翼成丝。

  携琴还载酒,过访旧相知。

  说这王儒珍,正欲看若兰的和诗做得何如,忽闻嗽声,惊得娇绡、红渠,忙拥着小姐悄然遁去。儒珍爽然若失,对着花丛呆看出神。原来是蔡信来邀儒珍入席。看见光景不雅,乃叫道:“王相公看些什么,这等着相?前厅众客俱齐,老爷请相公快出赴席。”儒珍听见,方慌忙将手中诗笺藏入袖内。心下好不耐烦,只得勉强就席,没情没绪的坐了一夜。

  次早本欲留连,希图再得与小姐一会。奈见其志意甚嫌憎,只得辞别,一路从西湖岸上归来。此时正值春浓,四顾山光水色,掩映这两堤花柳,果然如画。儒珍缓步而行,不知不觉的已到飞来峰边,见有酒肆依山,甚是精洁,觉得足力已倦,即便登楼沽饮。因天色尚早,并无游人到来,极其幽静。儒珍凭窗独酌,忽然想起:“昨日与小姐相会,尚未尽我衷曲,被这不凄趣的蔡信匆忙惊散,思之殊为可恨,连小姐答我的诗还未曾看得,不知做得若何。谅来闺阁之才,不过成句而已,岂能十分工致?”一头想,一头便向袖中摸出来看。只见上写着“柳枝咏步韵呈教”。

  傍檐临水已条条,拂翠拖黄态更娇。

  淡薄似怜桃叶色,轻狂岂慰小蛮腰?

  三春莫待花飞霄,九烈应时绿染袍。

  容易一枝持赠别,马鞭加策奋题桥。

  儒珍看毕,惊喜道:“不想小姐如此聪慧,莫作等闲杨柳泛吟看过,却是一首训谕良言。探心如此,怎不教我爱杀想杀。念我王儒珍,幸与小姐得谐伉俪,也不如生前何福修来。”想到乐处,喜不自胜,一连饮了数杯,又将诗笺供在桌上,走到下边,恭恭敬敬对诗笺作一个揖道:“荷蒙小姐垂意训谕,不才敢不如教,以报知遇之恩?”揖毕复饮。

  因又想起:“昨日小姐这一番谈论,句句药石。但言及婚姻,云不无意外之虞,此言正合蔡翁之动静,莫非嫌我寒索而欲悔盟乎?”却又想道:“岂有此理。他也曾作民父母,岂不知圣贤之道。不过势利为心,耻我孤寒是实。至于意外云云,当是小姐格外过虑,乃翁应不至此,我且自吃酒。”又饮了数杯,觉已微醺,忽又想道:“既无悔盟之意,昨日于亲友前,何不称小婿,而云亡友令郎?”细审此言,此老悔盟之迹显然矣。小姐之言,岂是过虑?况六礼未行,执柯无据,兼之素手空拳,急忙中又无力聘娶。再至日久事非,岂非此姻竟化乌有?”踌躇无策,急得悲咽起来道:“小姐小姐,虽蒙你义重恩深,不弃寒素,但令尊雌黄其口。倘果生他议,只怕也由不得你自己主张,岂不辜负了你一片热肠,仍旧无益?”说到苦处,对着诗笺凄楚,不觉垂下几点泪来,连酒都吃不下咽。忽又奋然道:“小姐诗中,明明指引津头,怎么我倒懵懂起来?蔡翁之意,无过嫌我目前贫困耳,这个亦有何难?待明岁秋闱先中一个解元与他看看,难道还不中意不成?此段良缘可不依旧是我王儒珍的了。”想到乐处,不觉哈哈大笑。 正笑间,忽背后一人,将扇子在儒珍肩上轻轻一下道;“一人独酌,何发此大笑。”儒珍吃了一惊。回头看时,原来这人姓毕名纯来,祖籍富阳,吏员出身,考授一任天台县丞,数年之间满载而归。因母族在杭,遂迁居武林。这毕纯来为人机巧,谈笑风生,又善趋承陷媚,所以那些现任乡绅,无不喜与交游。这日也因游春至此,就肆沾饮,不期才走上楼梯,见有人在那里自言自笑,却认得是王儒珍,即便屏息蹑足潜听,直待说完大笑,乃将扇头轻叩而问道:“兄何得意而快乐若此?”儒珍也认得是毕纯来,向知他不是端士,心甚鄙之。乃起身应道:“偶而推敲得句,不觉忘情失笑。”毕纯来明晓托词,却佯为不知,道:“原来如此。想得句必佳,敢求假一观。”儒珍微笑道:“老先亦知诗耶?然虽得句,尚未完篇。”毕纯来道:“只独吟独酌,殊觉乏兴。小弟再治村醪,与兄加润诗肠,少助文思,如何?”

  儒珍时已有了几分酒,乃又笑道:“学生生平作诗,有三不吟,非佳山佳水不吟,非佳花佳月不吟。非佳人佳士不吟:乏此数佳,即吟亦不佳耳。虽蒙盛意,但学生先钦过多,将入醉乡,无暇奉陪,得罪先别了。”说罢拱一拱手,呵呵大笑,竟自下楼而去。

  毕纯来一腔美意,见儒珍这般行径,乃艴然大怒道;“这不中抬举的畜生。我一片好心,他却这般看待。他明笑我非佳士,不足与吟的意思。但你无过做得两首歪诗句,写得几篇屁文章出,就这样的轻薄,真乃可恶。我方才上楼之时,见他说些甚么蔡翁他贫穷,又是甚么先中解元。这分明是蔡其志嫌他贫穷,要想寒盟的意思。这老蔡一向极与我相得,如今何不迎着他意,三官两语去打破那小畜生的美满姻缘,才晓得我毕爷虽非佳士,倒也不容易就好轻博得的。”因笑道:“这小畜生岸然而去,无福受我毕爷之赐,落得我自己受用。”乃举杯独酌了一会,下楼归家。这正是;

  小人情最险,语言须检点。

  宜若鬼与神。相逢敬而远。

  且不说毕纯来怀恨而归,再表王儒珍下了酒楼,带着酣意,一路踉着归去。行不里许,遇着陈秋遴,叫道:“数日不见吾兄,适从何来,大有醺然之趣?”儒珍笑道;“昨祝妻父寿诞,今早归来,路见酒楼幽沽,独酌一壶,不觉至醉。吾兄独行,却又何往?不知日前元虚之社,吾兄曾赴否?”秋遴道:“今日正为社中故事,顷在县前打听了来,欲会兄说知,以发一笑。”儒珍道:“有甚故事,却到县前打听?”秋遴道:“说来可作话柄。幸兄不去,若去时还要笑杀,惊杀。”儒珍道:“有甚惊人奇事,快请道达。”秋遴即将社中紫宸吟诗做令、打倒众人之事,一五一十细细的说了一遍,道:“兄道可笑也不可笑,可惊也不可惊?”儒珍见说,大笑道:“快哉此打,果可惊笑。元虚这一班,可谓大吃其苦了。但此兄所吟何诗,兄还记得否?”秋遴道;“怎么不记得?”因即口吟紫宸所作诗。儒珍听毕道:“此诗绝佳,真可谓文武全才,殊令人羡慕,但吾郡并未闻有此能者。”秋遴道:“乃钱塘苏父母之令侄。更还可笑那班呆物打得不够,不知是甚算计,今早反到他叔父处诬以杀人大盗,却被苏父母套出伪词,认真起来,翻转面皮,竟要依律反坐。元虚又吃了些小苦,才得住手,逐出免究。”儒珍笑道:“这叫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是所自取,亦何足惜。但这紫宸才思卓越,与尔我颉颅,何不同往一拜,结成鼎鼐之势?”秋遴道:“弟亦有此意,另日当走相约也。”两个说笑之间,不觉已到儒珍门首,秋遴别了归家。

  又过了数日,约会儒珍一同往拜,恰值紫宸他出,因而不遇。二人只得留下名刺,怅然而归。次日,秋遴料得紫宸必来回拜,可以款留谈心,绝早便为等候。又分咐樵云,请了王相公来。去不多时,儒珍已到。才坐得下,只见门上进柬帖来,道:“是甚么松江苏相公,专拜大相公,定要相见的。”秋遴知是紫宸,心中甚喜,连忙出外迎入。紫宸先与儒珍逊揖,后向秋遴施礼,道:“昨蒙枉过,弟偶他出,有失倒履,归甚歉然。但另柬王兄者,素昧生平,重承下降,更为开罪。且小介失询尊居,乞兄指示,以便答拜;”秋遴笑道:“兄要答拜此兄,往返千里,既有尊柬,不若留在弟处代兄申意何如?”紫宸亦笑道:“岂有此理。自是兄诳弟耳。若果千里,亦不为远。只求吾兄指引,自当跋涉而往。岂因道里之遥,而负是兄知遇也?”秋遴道:“吾兄必要面拜王兄,此亦不难。且请坐奉茶,待小弟设施费长房之妙法,宿千里为咫尺,不烦吾兄寸步之劳,立致王兄,可乎?”紫宸一时不懂,只得笑而坐下,因问道:“立谈许久,失瞻此位台兄,得罪良深,今日幸会,亦须请教高姓。”秋遴见问,笑得一字也回答不出。儒珍笑面接口道:“昨同秋兄晋谒者,即弟王儒珍也。”紫宸方才明白道:“原来就是王兄,秋兄一何游戏至此耶。使弟果然觌面千里,竟在梦中这半日。”说罢,一齐大笑。

  儒珍道:“前者秋兄谈及群英社事,抚掌快心,所谓大鹏健翮。岂鹦鹘同日语哉。昨日奉谒未晤,甚为怏怏。今幸秋兄见留,得挹芝宇,欢慰平生。”紫宸道;“两兄雄才,轩轩霞举,依光日月,深遂寤私。向群英之赴,愚谓有此盛举,自必坐多韵客,不意自秋兄一人而外,余惟酒食是议。且一诗之易,尚犹不能,而妄建文坛旗鼓。欺诈至此,不觉激发粗豪耳。”秋遴道:“并剪哀梨,莫喻此快。昨鸡肋已饱尊拳,自后再见吾兄,必遥望而股栗矣。”紫宸道:“小弟平素深恨此辈,最是面目可憎,故每避之如仇。那日因踏春冷泉,误信张其白之言,受此半日之俗恶,至今犹觉文雅多尽。”儒珍笑道:“依弟之见,今日兄及弟辈一见如故,方将各畅所怀,皆来自前日社中是非。张子之罪,正张子之功也。”

  三人正在谈笑,只见樵云走来道;“酒筵已备,请相公们后园坐。”紫宸起身道:“尚未奉谒儒兄,况兼乍会,怎好便叨盛意?”儒珍道:“今日秋兄知吾兄必来,故预设盛筵,特邀小弟奉陪。兄欲下顾弟舍,请俟话朝,亦谋一樽,恭候台旌,再领尊刺。何如?”紫宸笑道:“晋谒须虔,岂可因酒食而迟迟我行也?”秋遴道;“弟辈交游,最喜脱洒。若然老学究的头巾气,小弟极怕。先是这一张古板面皮,迂执身段,拘束得一腔豪爽之气,都闷死在胸中,有甚好处?”紫宸道:“兄论极高,但于礼恐又不能十分脱洒。今既蒙两兄雅爱,只得以从命为恭敬矣。”即一齐来到后园轩中。举目一派都是桃李,红白参差,十分春色。须臾席备,紫宸道:“坐对春光,苦茗幽香,共叙衷曲,乐亦至矣。又蒙设醇陈馔,主人情谊过深,令弟何以克当?”秋遴道:“愧乏佳酝,又无异品,还望知己贳之。若云情谊过深,益令抱惭矣。”

  谈笑之间,酒已半酣,紫宸告止道:“过承雅爱,小弟已叨酩酊矣。”秋遴道:“秉烛夜游,古人佳致。今日尚午,何遂官止?当是苜蓿之肴非所以娱嘉客,故未肯为弟一醉耶。”紫宸道:“重扰步兵之厨,特量非沧海,顿觉酒龙飞舞,实难再饮矣。”儒珍道:“主人之兴方浓,吾兄当效淳于一石之醉,以体拳拳主意。如再言止者,请受金谷之罚。”紫宸无奈,只得坐下。三人联咏传杯,直吃到月转花梢,玉山颓倒,方才各各别归家。正是:

  月漫杯中白,花飞笔底红。

  三人同一醉,鼎足巧相逢。

  自此之后,三个竟成倾盖之交,甚是莫逆。诗酒盘桓,互相来往。

  倏忽又是六月中旬,天气十分炎热。紫宸在衙甚觉困人,忽剑童从外入来说道:“却才陈相公处差樵云送一个柬贴在此,谅来又是请相公去游山吃酒。小的已回他说明日早来,他今去了。”紫宸道:“这狗才孟浪极矣。知他请酒的,有别样事情的?却不领他进来见我,擅自回复了他去。”剑童笑道:“不是请相公饮酒,无过接相公去做诗,决无别样事情。若相公不信,请拆开一看便知。”剑童倒有先见之明。紫宸忙接来拆看,只见上写着道:

  湖上妓女无声者,丰韵宜人,词章惊座;且其门如市,其心若水,小弟闻之,不觉心醉。意欲邀兄同往一访。谨于明晨候驾至舍,共作寻芳客也。

  紫宸看毕,见是秋遴邀他访妓,他也素慕无声才美,久欲一会,正中下怀。到了次日,便带了剑童,来至秋遴家中,只见儒珍已先在。彼三人揖罢就坐,谈论了一会,啜过茶茗,起身一同出门,向西湖藕花居进发。行不数里,早已望见,正是;

  柳阴深处小栏遮,面面湖光尽藕花。

  借问早康何处觅,溪桥一曲是侬家。

  只因这一过访,有分教:干康生色,才子情痴。不知后事如何,下回自然分解。

  评云:

  此回写王、陈、苏三才子相遇也。才子相遇,所藉以彼此结契者,惟诗与酒耳。然此已成凡为传奇者之所以写才子相遇灿熟旧套,但觉污笔污墨污纸,并污阅者之目。作者之意以为东山携妓,亦属才人韵事。非如穷措大年逾授室,未识阿堵中滋味,持数十青妓,向龙钟娼妪缠头者比,于是奋笔以访妓名篇。然而作者之用心,则又甚不欲学为才子者之汲汲焉惟选色微声是务也。何言之?覆其于秋遴之柬云“其门如市,其心若水”。夫其门如市者,比比皆然,而心之水若,则不少概见,是妓而未可作妓观矣。其意若曰藉非心之水若,彼陈与王也苏也,不之访也。即谓之心中无妓,并纸王亦曾未有妓,也可。

猜你喜欢
  第二十一回众人同欢众人乐三贼劫得三佳人·芙蓉夫人
  第十七回 出乡里用心寻逆子 入学校设计逼衰亲·蘧园
  第六回 盘山下验取尸骸·云游道人
  第十八回 被肤诉侍妾含冤 剖心事太君悔过·临鹤山人
  第一回 小积德老蚌生珠 大聪明娇娃吐秀·天花藏主人
  卷九 寡妇设计赘新郎 众美齐心夺才子·李渔
  第四十三回 黄芷泉备载花神记 胡宝玉拟作燕都游·梦花馆主
  第七回 四美连床夜雨魂迷·情痴反正道人
  第十六回老梅克除夕渡慈航恶顾三中秋劫喜轿·李涵秋
  第十九种 老作孽·石成金
  第十四回 乔装丈母硬主婚 鹘突媒人空着急·天花藏主人
  第十五回 看盛会万人聚小镇 缺妆奁一女泣空房·黄南丁氏
  第16卷 招俊彦少女结良姻 格奸顽快士传佳话·徐述夔
  第十一回 观灯景豪杰护娇娃 设盛筵良朋修祖饯·牢骚子
  失新郎·省三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