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四回 说法藏身有妹愿偕婚好 冤家对面憨呆鸣鼓兴词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词曰:

如簧巧语心欢乐,说不尽喜是眉梢。路径接桃源,此德非同小。

宿怨未释今来到,这事儿重增懊恼。呆性发咆哮,有讼须分晓。 调寄《海棠春》

话说许绣虎(同着居公子在亭中叙谈,)必要问明掌珠是什么人。居公子笑(了一笑)道:“请问老世兄题壁二诗,端的为谁而发?”许绣虎道:“(先前不知是世弟,今既知是世弟,)题诗自然是为世弟而发。(此乃极易明之事,)何劳又问?”公子道:“老世兄既钟情于弟,又何必更问掌珠?今问掌珠是弃弟矣!(何瞬息间而移情若此。)”许绣虎(听了)攒眉(半晌,方说)道:“弟之苦衷实难告人,今在知已之面前,又不敢不以实告。因思人生天地间,能享五伦之乐者,世不乏人。如缺其一,终非全美。但缘愚兄命薄,严慈早背,失一伦矣。兄弟无有,又失一伦矣。才疏学陋,未佐圣明,又失一伦矣。愚兄已失三伦,不得不求其次。欲求其次者,以为夫妇乃人生之敌体,若不与我(许绣虎)年相若,貌相当,(闺阁中)见月不能分题,怀春不能拈韵,(效雎鸟而不能和鸣,如琴如瑟,苟无其人)情愿孑然以终其身,不作夫妇之想。既不作此想,必得好友而与意气相孚,道义相合,芝兰同室,以消岁月。此二者日夜存心,时无步懈,是以天涯求知己,四海凤求凰。谁知胼胝奔求,终无一遇。不期路遇世弟,虽未订交,而羡慕之心,(只觉镂心)已入肺腑矣。故题壁二诗,愿与世弟订交(良友),以定生死之谊。又不意和诗之掌珠,属意大(有)不同,不与我言朋,竞欲与我订(百年之好合)。及今细想,必非士子,有类香奁。虽未睹妍媸,其才已见一斑。今得世弟允合,佳朋无疑,(得一伦)矣。又不得不寻佳偶之掌珠以为夫妇。(故)近日以来,怀念之私,心摇摇也。爱慕之情,苦如荼也。竟不知何从所适,心(不烦而)烦,(意不乱自乱),更且魂梦无依,饮食俱废矣。故此恳求世弟早赐指明。即泥首阶前,奚啻百拜也!”

(许绣虎这一番说话,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直听得居公子如泣处以生怜,如慕处而知感。又不得不正襟危坐,微)微而笑道:“原来老世兄果情种也,怪不得(移情)于(彼)矣!然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世兄既具此深情,(小)弟不敢不以情结情,愿执柯(斧),成全(了老)世兄罢!”许绣虎听了,(不胜)措愕惊喜道:“这等说来,掌珠果是女矣!若得世弟为我撮合,则世弟又不独良朋,而兼有骨肉之爱矣。敢请直言,莫使愚兄肠急。”公子道:“实不相瞒,掌珠是系妹名,和诗者即是舍妹。”许绣虎听了,不胜(大)惊(大)喜,(遂又)连忙谢罪,道:“姑念愚兄远人,唐突之罪多矣!原来(老年伯与老伯母育麟有凤,萃于一堂,真可喜也,(真可爱也)!敢问令妹,青年几何?怎有如是之才?又怎知我与世弟相逢羡慕?又怎得入寺和诗,(这段情由),乞为细说?”居公子道:“当日小弟回家,兄妹之间说及世兄之俊美,世罕有俦,不期舍妹留心。近因小弟游学,家母与舍妹入寺烧香,见壁上有诗,因而停步,细玩诗意,知是小弟所遇之人,不胜技痒题和。不意她心细如发,即于诗中微露以托终身,遂尔抄录室中,以志不忘(之意)。前日小弟初归,舍妹即以世兄在室相告。若以舍妹之才,别具一种。小弟只不过文字经心,诗词疏略。独我舍妹为父母钟爱,自幼训以诗词,做来无不精美。所以两大人欲为舍妹觅一佳婿,(试思富贵贫乏之士),一时怎得有人。是以蹉跎二八,尚然待字。今弟(如今)入内即与两大人言明,成就这(一段)良缘,岂非佳偶!”此时许绣虎直听得浑身(酥软,心窝)奇痒,无处抓挠,只得深深拱揖,谢道:“书生凉薄,恐不足以望登天。苟能如是,终身(佩德)别无他望。”正欲再问,忽见小童走来传说:“夫人有命,恐公子言过多,有损精神,立请入内。”公子连忙起身作别而去。正是:

从来巧计可瞒天,便是神仙难测焉。

如此行来如此去,风流的是锦团圆。

许绣虎回到书室,(欢喜无限)道:“再不想这掌珠是倩若的妹子!我前日看见楼上的人,就是掌珠。今日若不说明,岂不使我在梦中!如今(细)想来,深得我二诗之力。只说寻友,谁知又是求凰,这般巧遇,(必非人力,乃)天作之合也,我(许绣虎)何幸而得良友才美之女,异日与她花烛之下一一说明,其乐也何如?”忽又想道:“她虽诗中有意,倩若今又相许,自是无疑。但(我想此皆儿女之私情爱慕,)婚姻大事,主张还待父母之命。倘或他父母不从,这怎么处?”因又疑疑惑惑(的)起来。不意次日居行简走到书室来,许绣虎连忙接见,彼此说些闲话。居行简道:“当此暮春风和日暖,今日愚父子欲同贤侄向郊外一乐。不期小儿被他母舅请去,郊游不果,只得使老妻洁治一觞在园亭对饮罢。”许锈虎致谢,同到园中,大家玩赏(花开花谢),家人来请入席。许绣虎到了席间,(沉吟了半晌,因)说道:“世弟出门大约即归,何不少停以待何如?”居行简道:“他母舅夫妇最爱小儿,不去则己,去则必留经月,如何等得他来?贤侄莫非笑我年高,不善诙谐豪饮么?”许绣虎只得坐下而饮。二人饮到中间,居行简道:“昨日小儿细述贤侄辞婚受侮,原来就是我同年进士来应聘之女。这来应聘有女也曾托人要招小儿为婿,未曾许允。谁知他又见贤侄如此才貌,欲招(贤侄)为婿,此是(有女之家,为女择婿的)美意,(若以贤侄之貌美才情,招至东床,)亦无足怪(也)。(只是)老夫近日闻他的令爱亦擅才美之称,贤侄又何为而推辞以成仇恨?”许绣虎道:“若以天下之大,何患无才美之妇。然不有一番默默相关,弄情言外者,终非奇偶,(且人各有志耳,故)小侄不取也!”居行简听了点头。又饮半晌,道:“设使贤侄若无相关弄情之奇偶,甘心虚度,岂不可惜?”许绣虎道:“小侄衷曲,昨已在世弟之前吐尽矣。岂敢复饰赘词。”说罢,只低头恳求应允亲事。不意居行简见了,含笑道:“小儿已在我老夫妇面前,委婉曲尽。贤侄又为老夫妇所爱,若以此成全,亦是美事。只是小女蒲柳之姿,(又)不曾与贤侄默默相关弄情意表,若(使)下嫁,终非奇偶,又将奈何?”许绣虎听了,(连忙)起身拜谢道:“(老)年伯与(老)伯母德重如丘山,世弟之情,渝如金石。今又世妹许结丝罗,深愧孤寒菲陋,诚恐有玷门楣,难堪入选。(老)年伯若虑无默默相关,弄情意表者,即属和二诗,岂非一证。又岂不是许绣虎之好逑奇偶也!但恨天涯游子,聘乏囊空,徒增怀耻耳!”说罢,伏地而拜。居行简连忙搀扶,道:“言出我口,奚用聘。为喜得乘龙,我心毕矣。只消择日使小女于归,以奉箕帚。”此时许绣虎欢欢喜喜,竟大拜了四拜,居行简受拜不辞。重新畅饮了一番方散。正是:

良缘已订待风流。箫鼓喧天入画楼。

无奈世情多幻变,又从巧幻两相酬。

自此许绣虎执子婿之礼,安心守候,以待择吉与掌珠小姐成亲。 不期候了多日,(尚)不见有消息。一日想道:“我当日到此,只因寻访,无暇登临览胜。慧静说了许多旧迹,竟不曾一一玩赏。我今清闲,何不去寻他做个导引闲游,有何不可!”遂(将衣巾整理,)带了小芳到观音庵,来见慧静,慧静就引他出门游玩。不期闲游观玩间,冤家路窄,却来了一人。你道这人是谁?原来就是来冢宰的公子。为何(来公子)也到松江府来?只因来应聘假满进京,(来公子在家憨呆行径,已不必说,只因)来公子得了燕器为爪牙,燕器又仗了公子的势力,讨了几封荐书到苏松二府打些抽丰,文武官员无不推情。他到松江府来,寓在法界寺,因见了许绣虎与掌珠的诗,写录完了带回嘉兴府报知来公子。来公子大怒道:“我当日将他锁禁,不允亲事,要饿杀他。谁知我母亲放他逃走,造化了他。如今逃到松江,自然说我妹妹(缺)燕器道:“若要处(置)他,有何难事!只消公子自往松江着人打听,他一个孤身,拿锁来家慢慢处置。”公子(欢)喜道:“事不宜迟,趁早去拿!”遂带许多家人乘了一只(四橹四桨如飞的)快船,(只走小路淀湖,向松江)赶来,不消两三日就到了松江。他也不寻下处,就在船中安歇。燕器引了公子到各处游玩了几日,然后着人通报知府。知府亲自来拜,相见施礼道:“不知公子驾临敝邑,有失远迎,望乞恕罪。”来公子口口口口口口(见他打躬不起,且不回答,却)将手中一柄金扇向知府纱帽(上轻敲),说道:“你这顶纱帽,靠谁人之力得来?”知府道:“是尊公来天官(大人)所赐,(小弟焉敢忘恩)。”来公子道:“这就是了。”因坐茶毕,公子道:“我今此来,只因有个仇人许绣虎,潜匿贵地,相烦缉获带回,(远见高情)。”知府(听了连声说)道:“领教。”遂作别回衙。一时不知就里,吩咐(书吏、)衙役密拿漏犯许绣虎,系嘉兴人。衙役领了牌票,分头缉访,缉了多日,绝无影响,受了许多屈棒。

不期一日合该有事。来公子(住在船上,日日着人来催知府替他拿人,自己)同燕器随处闲走。谁知这日慈静引许绣虎到云间洞天九峰书院,看些古迹碑亭、名人镌记,欣赏了半日,因叫小芳(谁知这许绣虎在书室中闲坐不住,来寻慧静,慧静引他到云间洞天九峰书院。许绣虎看些古迹碑亭,名人镌记,不胜欢欣览赏了半日。因吩咐小芳)先去寻个幽雅的酒肆饮酒。自同慧静慢慢而来,不期遇着一起闲游的人,内中一人认得许绣虎,用手指道:“这人就是小许!”忽然间有十数个青衣小帽的人拥上前来,(一个簸箕圈儿)将两人团团围住,不容前走。许绣虎、慧静不知就里,只听得有人喝叫“快快拿住了小许!”慧静见势头来得不好,连忙问道:“你们为着何事?”(还喜这些人不敢动手,只围住不放,口称“我家公子要请许相公回去,并非恶意。”正说未完,又来了二人,走入围中,)内中一人说道:“原来你就是许绣虎?现今来公子告你是脱逃人犯。在府太爷着我们到处密拿,追逼得好苦,快跟我去见太爷销签!”说罢,腰间取出一条铁索,要将许绣虎锁住。许绣虎大怒,喝道:“好大胆奴才!我是黉门秀士,在此游学,府尊误信这来丑驴,这事了不得!”此时来公子也赶到,听了这话,心中大怒,只叫家人快拿。家人叫府差动手。府差听见是许秀才,哪里还敢发话,因叫来家人围住,(此时)就引动了许多人观看。许绣虎正在难分难解,忽有一乘轿子,内中却是居行简拜客回来,在此经过,闻得轿前喧嚷,因推帘看是何事。却见多人围着许绣虎喧闹,叫跟随救护。跟随的(将轿歇在一边,)遂叫一声:“来救我家相公的有赏!”只这一声,前后左右邻近,晓得是居行筒老爷家相公被人欺侮,遂一个个磨拳擦掌打入围中,直打得来家人各抱头鼠窜,救出许绣虎、慧静,同着轿子一路而回。到了分路处,慧静告别回庵。这来公子自小憨呆,从不曾见打劫的事,又见势头凶恶,强龙难敌地头蛇,恐怕有人打他,遂(不顾性命),扯住了燕器逃到船中。安息多时,家人陆续俱到,说道:“小的们正要拿他,却被人打劫去了。如今问明,才晓得是做过鸿胪(寺)的居老爷着人打劫去了!”公子大怒,道:“什么鸿胪敢来打劫,(太岁爷头上动土),了不得!了不得!”燕器道:“公子不消发怒,如今是对头官司,明日公子坐在知府身上,问他要人。他若不献出人来,说他自恃乡绅凌辱公子。若知府不能处他,(就要他参详六院。再若处他不倒,)就写书与令尊大人寻他过失,参他一本,不怕他不倾家丧命。”来公子大喜。

次日来到府中,不期知府(从五鼓出门),迎接上司未回,且按下不题。再说居行简同许绣虎到家,(居)行简自入内去了。半晌,同(了)公子出来相见。公子道:“不意来公子踪迹老世兄,于此地相值,亦可谓为妹求婚之恳切矣。”居行简道:“为妹求婚急欲成就,倒也难得,只是过于憨呆,没有强迫之理。今喜走散,贤婿(安心)在此,不必介意。”许绣虎道:“岳父之命,敢不敬从。只可恨憨呆将小婿之名入府,府尊不察,认作人犯,(到处缉获)。因此小侄实是气他不过,明日去见府尊,自有定论。”居公子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道:“去见固好,只恐府尊见是姻亲,无不劝言美成,。那时推辞又觉费力。)弟意当日妹丈,原为令叔相召,不期路遇小弟,因而逗留在舍,(今)又与舍妹(天缘)结姻。原拟吉期迩,谁知又遇狂呆,必欲追回就亲,就亲必无此理。舍妹之成亲可缓。为今之计莫若速进京中,可(一)免令叔悬念。二则秋闱不远,倘能赖令叔之力,援例(在任)进场,(以老妹丈之英才,)自然入彀,衣锦回来与舍妹成亲,使小弟与家严、老母叨荣多矣!”行简(听了,大喜),道:“吾儿之言(实是)有理,贤婿不可不从。”即吩咐收拾行李,打点许绣虎进京。只因这一番,有分教:

姻缘注定前生谱,

反复成全认一家。

不知后事果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谢翱·
  第92回 恶妇凶徒齐认罪 贪财窃盗暗生心·牛瑞泉
  第九十五回天理循环请君入瓮人心叵测纵虎归山·朱瘦菊
  第五十七回 觅夫婿义士渺长途结盗魁恶奴戕故主·邹弢
  第五回 慎选举悉心品士 包文移巧词渔金·李海观
  第三十八回 王三锡全家遭惨祸 宣兰生设法诱奸奴·苏同
  第四十回 审恶皂青天大动怒·储仁逊
  第三十五回 黄乡绅连遭横逆 梅侠士一怒挥拳·陆士谔
  第四十六回 沈花子魂认前身 王六儿老还旧债·梦笔生
  第卌五出 泣舟·孟称舜
  第十二回 夫贵妻荣新任赴 女淫男盗宿愆偿·临鹤山人
  第十三回 阴德获占巍科 险肠顿失高第·陆云龙
  第十四 回吕昆逾墙遇佳人 临妆唤猫逢秀士·
  第07回 假扮盗自投法网 真仗义暂寄娇娥·墨憨斋主人
  第五十四回 昭君智哄番邦主 王龙计下蒙昏药·雪樵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