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痛遭漂沒 貧家婦看盡炎涼 驚散婚姻 御史合尚存風烈
詩曰:
世事更遷是與非,山川滿目淚沾衣。
共推富厚光陰美,誰問單寒志氣肥。
半郭半村談徹底,一賓一主醉忘機。
從今不管炎涼態,何羨金門天使威。
話表袁吉,次日來到各家行戶裡,尋問了一日。及至末後,方才有個行家說道:「江相公曾在此住了半年,為因近日河南那邊黃河衝決,省城裡人家都已漂沒,不知家裡人口死活,特地趕回家去了。」袁吉聽說,大吃一驚,又問道:「江相公回去幾日了?」行家道:「才去得四五日。」袁吉得了這信,含著眼淚回來,謝氏問道:「尋著了嗎?」袁吉便說出這個緣故。謝氏三人,呆了半響道:「我家田地賣盡,只有這所房子,並傢伙什物,還可棲身,不想遭此異變,人情勢利,又無親族扶持,怎生活命。」袁吉道:「我妻子在家,婦人們自不會跑走,諒必淹死。」也撲簌簌掉下淚來。謝氏道:「這裡舉目無親,還該回去。只是盤纏欠缺,如何是好。」袁吉放不下妻子,也欲回家。便道:「除非嬸娘將衣衫簪餌賣掉幾件做了路費,回家再處。」謝氏道:「正是,患難中留這些東西何用。」便盡情傾倒出來,與袁吉持到鋪中,賣了銀子,連忙又收拾起身。兩程並做一程,飛的般趕到河南。進了開封府,果然荒涼得可憐。但見:
寒煙慘淡,宿霧迷離。驚看地翳莓苔,愁見城埋沙土。逝水則屍橫蔓草,隨波而柩湧荒丘。狐奔鹿走,中原地已成墟﹔鼠竄鶯遷,澤國天教失眾。廬舍千家盡絕,牆垣萬室傾圯。地廣人稀,想見鯨鯢跋浪﹔煙寒灶冷,應嗟魚鱉同群。家多菜色之人,溝壑疲癃可憫﹔野盡劫遺之鬼,空山磷火堪悲。陰翳勝而日色無光,萍荇還浮暮雨﹔林木摧而波痕宛在,黍禾盡委秋風。傷心賊寇盈途,滿眼流移載道。子痛母亡,夫悲婦死,家家淚血啼紅﹔父埋兒骨,兄掩弟骸,處處遊魂化碧。夜月只聞猿鶴唳,秋風惟聽杜鵑啼。
話說袁吉,同謝氏四人進了城來,只見屍橫遍道,人煙落落,房屋傾倒,木石縱橫,好不傷心慘目,尋到自家居址,只剩一片荒場。就有些傾圯木植,見是無主之物,也被流民搶散了,謝氏好不悲傷。走到袁吉住處,幸虧這間房子竟不曾倒,單是妻子已隨波逐流去了,袁吉一時無奈,只得去尋看了丈人,大家說些前後苔楚,悲悲咽咽,做了妻子羹飯,哭了一場。次日,謝氏向袁吉道:「我一路行來,看見人家房子,也有重新蓋造的,也有將就結成草房的,都還可以安身。獨有我家片瓦不存,又無男子,苦楚異常,我想袁氏,還有幾房富族。我謝氏,亦有兩家殷實的親房,此時房屋料必復整,煩你各家去說聲,不拘一二椽,借我權棲幾月,待你叔子回來,尋房搬住,日用也一總補還。」袁吉依著嬸娘吩咐,去了一日才回。謝氏問他如何光景,袁吉道:「都不相干,如今的人,勢利異常,見我們落難,恐怕纏擾他,也有閉門不納只推出去的,也有說自身也顧不來的,也有說平日沒有報奉他,今日也不認親的。都是一概回絕。」
謝氏聽著一番言語,一時痛哭起來道:「炎涼人面,一至於此。」袁吉道:「嬸娘哭也沒干,我房子雖然窄隘,幸而尚存,嬸娘且安心住下。至於日用,我問丈人借幾兩銀子,做些小生意兒,將就度過去,等叔父消息便了。」謝氏十分感激。從此以後,虧了姪兒照顧,得以安身。只日日記掛丈夫,不知吉凶若何,心裡憂憂悽悽,好生痛念不題。
且說袁七襄坐在獄中,因欽案重大,不能即結,准准禁了半年。審過一二十次,方才辨得明白。原來舊案事情,雖干連四五十人,內中只有十來個是經手作弊的,同入了罪,其餘無辜官役,盡皆釋放。袁七襄等隨具一張辯呈,詳開本役於舊案內,已經審豁,並無犯法情由,合咨吏部,准復考選等情。三法司據此,就出一角咨文,申明白了吏部,隨掛諭牌,定期考職。袁七襄考了上等,候授八品經歷,只得在京聽選。但他雖得了職,心裡只想念妻子:「既同袁吉上京,不知為甚不見他蹤跡,又不曾幹得甚事,難道有個回去的理?想必馮家留著,也不可知。我正欲與他商議兒子行聘的事,前日他有公務,不便謁見。今城工已畢,自然知我在京,不免去看看他,一則問妻子消息,二則談談親事。」便寫了一個名帖,袖到馮家寓所。誰知馮國士因督工有勞,恰如這日報升了員外,門上好不興頭,管門的見袁七襄懷刺而來,那個肯替他傳遞。袁七襄道:「我與你家老爺是親戚,不要留難。」管門的道:「吾家老爺最惱的是親戚,常說平日沒人睬我,今日做了官,也不睬人。怎好輕易去觸他的怒。」
袁七襄道:「老爺和我極親密的,不比那別樣的親戚,決然不責備你。」管門的道:「老爺何等尊榮,你不見往來的都是官府。你這等模樣,還是不進去倒好。」袁七襄聽了這話,怒從心起,將管門人劈嘴一拳,大罵道:「奴才,你逞家主的威風,可以彈壓得我嗎?皇帝也有草鞋親,你家主做了官,便沒有親戚在眼裡。」正喧嚷不了,只聽得裡面一聲雲板,馮國士送客出來,見袁七襄發急,也覺跼蹐。忙送那人出門,便一手挽定袁七襄,故意將管門的罵道:「狗才,袁爺到來,稟也不稟一聲,倒這樣放肆。」因命道:「每人打二十板。」因笑對袁七襄道:「小弟公務羈身,竟不知吾翁遭此一番折挫。無由效勞,有罪之極。」袁七襄道:「只因小弟命運顛連,幾致牽累。得有今日,可謂萬幸了。」兩人同進內堂,尤寡悔也過來相見,談些冷淡話兒,馮國士便叫治飯。不一時,杯盤羅列,三人坐飲。袁七襄道:「小弟特有一事相問。前日初下獄時,聞賤內同舍姪到京,以後便沒了影響,不知曾到親翁這邊來,或是逕回去了?」馮國士道:「當日小弟督工時,曾傳個報帖進來,已知尊嫂在此,連忙著人迎候,不知法司衙門怎生訪著了,道是營賄罪案,即行驅逐出境,故愚夫婦竟不曾見得一面。前日河南水淹了,內弟尤寡悔回去看看,才曉得尊嫂已到家裡,內弟來京,還不滿數日哩。」袁七襄大驚道:「河南水決,小弟影也不聞,原來尤兄曾去了來,不知家下怎樣?在那裡?」尤寡悔道:「尊居漂得片瓦無存,老嫂沒處投奔,權住在令姪家裡。田地都賣做京中使用,如今飯也沒得吃哩。」袁七襄驚哭道:「我家怎弄到這個田地。奈何,奈何!」尤寡悔道:「還有一樁極可笑的事,老嫂在京中回去,路上不知遇了什麼大難,直從山東轉到家裡,把個週歲的令郎都棄掉了。如今日日在那裡哭著。」袁七襄聽說這話,魂都嚇散,含著兩眼淚道:「怎麼天絕我袁氏,如此慘酷。只是尤兄可曾問他,路間為著甚事,到此地位?」尤寡悔道:「小弟也問了幾次,老嫂只含含糊糊的說不出口,想必在體面上不好看相的事了。」袁七襄見他說話尖酸,便不好再問,又因兒子散失,難以言及親事,便欲起身。被馮國士拖住了,又吃上一回酒,方才別去。詩云:
半年拴梏已浮家,婦子情深各一涯。
忽感滄桑隨世態,一般人面便爭差。
且表袁七襄,次日便欲拋棄前程,急趕回家一看。幾個同事的勸道:「我等為此微職,直從險難裡逃過命來,方得到手。兄若錯此機會,不候了缺,難道下次再來補選不成。令郎雖失,已有半載,就要尋訪,也不在乎這幾日。倘尋不著,豈不兩頭脫空。何不且耐心兒守了個地方,慢慢找尋也不遲。」袁七襄只因眾朋友苦苦挽留,不知不覺,又住了四五個月,才授了貴州鎮遠衛經歷,好生氣苦道:「總是命窮的人,一個小小前程,弄到萬里之地,如何去得。」便忙忙收拾出京,又到馮國士寓所作別。走到門上,只見層層結綵,裡面好生熱鬧。袁七襄看見,心上想道:「今日馮家這個光景,不知何故?」便頓住了腳,問管門的道:「今日結綵,想是你家老爺報升了嗎?」管門的道:「不相干,今日是為小姐受聘。」袁七襄聽了這話,陡吃一驚道:「老爺有第二位小姐嗎?」門管人道:『沒有,止得這三歲的一位女兒。」袁七襄又問道:「今日受聘的是那一家?」管門人道:「是王御史老爺的公子。」袁七襄聽了,不覺勃然大怒起來,也不叫人通報,大踏步闖入內堂。恰好馮國士與尤寡悔兩個,攙著手正走出來,劈面遇著,連忙縮腳,早被袁七襄叫住,只一個臉兒血噴也似的,白了又紅,紅了又白,心頭跳個不住。
袁七襄執定手道:「小弟特為今日這事,來與與親翁討個決裂。當日交際往還,乃親翁與令舅相約賜顧,再三見招,非小弟無恥要趨承富貴。至於指腹聯姻,亦出令舅與親翁雅意,必欲訂盟,亦非小弟希圖作扳,強求允諾。然言婚之始,親翁惟恐小弟變更為虐。今雖貴賤相形,不爭親翁體面,亦是時與命之使然,非小弟不肖,甘落人後。親翁榮行時,亦曾以此相告,然語言誠厚,小弟意謂必無游移。豈料今日,盟言未冷,忽而改諾。雖勢利可羨,而倫理更不可滅,願親翁踐言信行,勿為小人所惑,足見始終親誼。」
馮國士道:「小弟初無此心,只因令郎棄失,小女難以虛懸,故為是舉。吾翁這番說話,也覺太浮泛了。且去尋還我的女婿,再來說話也不遲。」袁七襄道:「小兒雖棄,或有相會之日,未必此時便死。況令愛尚在襁褓,又非摽梅過期,怎便不待幾年,看小兒消息。就不能待,也該與小弟有個決絕,才可更張。乃絕不相聞,另撥要路,可惜親翁止此一女,滿胡群貴不能盡屬門楣。親翁方將治國,反不能齊家,悖理極矣,怎說小弟浮泛。」馮國士終是讀書人,見袁七襄幾句急話,自覺面慚,無可回答。尤寡悔便接口道:「當初指腹聯姻,親翁便該做個憑據,今日好執了向他講理。豈有不費寸紅杯酒,便想人家女兒做媳婦。親翁先自算了失著,如今也難好責備於人,大家做個口說無憑便了。」袁七襄怒道:「令姊丈富貴,認不得人,小弟與兄交誼,且不必說。但指腹一事,當初侃侃正言道,日後有貴賤更心,貧富易轍,當持公論。今日正是公論所在,吾兄不持正言,反引為非禮,此速禍之道,未為善謀。吾兄不過挨身勢利,便忘本來面目,豈不可恥。」尤寡悔被他說出根底,滿臉羞慚,反出惡語道:「老嫂以血抱之子,拋棄遠方。今吾翁遠宦黔陽,地北天南,如何還可相會,縱使今日令郎現在,舍甥女閨門淑秀,難道帶往貴州去好,還是也借住在令姪家好?」
袁七襄見說話盡情刻毒,更怒道:「縱然今日窮死,便到海角天涯,隨夫貴賤,也說不得。況天道無常,焉知小弟終身困窮,兒子便不見面。令親就保得一生富貴嗎?」正喧噪時,王御史家聘盒已到,擺入中堂。袁七襄見了,氣得面如土色,怒跳如雷,大聲喝罵道:「你道做御史,就不怕王法。馮老爺當初與我指腹聯姻,小姐已為袁門之婦,今日思量賴婚,你家就奪人所聘,大家講講理去。」一頭說,一頭便把那些茶禮聘物,盡情打翻在地下,怒忿忿出門去了。王御史家眾人,興興頭頭一場喜事,被這番打鬧,無趣之極。一個個抱頭驚竄,慌忙去報與家主了。馮國士與尤寡悔又羞又惱,兩人互相埋怨,又恐觸了王御史之怒,搜求此事,未免有許多不便,反驚驚恐恐,捏著兩把冷汗。有詩為證:
郎官熱面總炎寒,御史霜威壯鐵冠。
不是姻緣偏費手,算來無地可容奸。
看官,你道馮國士既要把女兒另許人家,怎麼不待袁七襄去貴州做官之後,方才受聘,使他影響不知。何若偏在這幾日,恰好被他撞見?只因勢利的念頭太重,起初做鄉蠻時,巴不得要結交撫院吏書,擋些風水﹔今日中過進士,做到部屬,眼界便高,覺向來借其勢力者,反在門風之下。又要想扳圖個高似我一倍的,可以庇護前程。故撇卻了這吏員經歷,又去趨奉那極風光的侍御。原來王御史有個五歲的公子,也是尤寡悔要湊姐夫的趣,便將甥女許他,偏生一卜就成。馮國士也巴不得有個御史親家,那有不允的理。誰知允便允了,王御史卻又是個性急主兒,就送了行聘日子,馮國士只道袁七襄沒有出監之日,故此放膽而行,誰知忽然辯釋,在京候考,馮國士覺道有些礙手,只得生發個話頭,向王御史家回復了。三四個月,料他授了職,自然就去。又誰知袁七襄的遭際偏生有許多遲滯,王御史耐過幾月,仍揀日期,促他納聘。馮國士因曉得王御史秉性剛急,不論同年鄉里,片言不合,就耍傾人,朝中大小官員,畏之如虎,那敢再過時日,觸他的怒。又因袁七襄許久不來,只得圖個眼前僥倖。誰道偏不湊巧,恰好這一日反來撞破。眾人討這一場掃興,慌忙報與王御史。王御史正喜孜孜的望著回聘進門,三親六眷,齊集滿堂,誰知做這一番變局,各各敗興而走,王御史好生沒趣,怒得火星直冒道:「馮楨這烏龜,在朝明裡坐官,不知禮法,將個女兒哄騙多少人家。我今若不指參,明是我奪人婚配了。」如飛就上一疏道:
奏為一女二婚,倫法湮喪,仰祈宸鑒,嚴懲無恥劣員,以端風化事:切惟婚姻人道之始,聘問終身所先。一言之諾,生死不渝,勿容朝張暮李,任意更遷,以一女連婚二姓者也。如工部員外郎馮楨,位側朝臣,身任名教,乃貪昧無恥,溺心勢利。以三齡幼女,始與袁之錦訂指腹之盟,今楨以顯而榮計賴婚,托奸尤寡悔等,欺蒙巧飾,復詐臣子為配。臣以直心用法,何由察其隱私,況地遠時移,無從查訊。且臣與錦,素不謀面,孰先知情,便合赴司呈首,乃不究正於言合之時,獨肆暴於聘問之日。國家法紀之地,悔辱何堪。袁之錦有無指腹之情,合聽部臣議奪。至馮楨蔑理亂倫,一諾再諾,以致爭端竟起,大理爭張。使一縉紳倡之於前,眾小民效之於後,人人將趨富貴,孰甘貧賤為婚,必將婦棄其夫,夫棄其婦,倫紀紊淆,風俗敗壞,何所抵止。皇上端本澄源之治,四海同風。若臣僚可變先王之禮,小民何知天子之尊。朝廷三尺具在,所不能為馮楨宥也。相應據實指參,伏乞睿鑒,敕部究擬施行。
聖旨批下,該部核擬具奏。即喚袁七襄質審。只因指腹沒有憑據,被馮國士錚錚圖賴。幸得部臣以御史特奏的事,不便徇情,只得將馮國士降了三級,調任廣東肇慶府陽江縣知縣。袁七襄審結之後,因記憶兒子,連忙收拾起身,趕到開封府。果然被災之後,居址已屬荒場,好不傷感。尋到姪兒家裡,見了妻子的面,抱頭大哭,因問道:「我聞你在京中回來時,路上為著何事把兒子拋棄?」謝氏提起這節,便傷心痛哭,因把前後遭遇的事,悲悲切切,述了一遍。袁七襄捶胸跌腳,又大哭道:「不想你為我受此狼狽,但兒子果然被人領去還好,倘被和尚弄死,這口冤氣何時得雪。」便也將馮國士賴婚,重許王御史後來被參降職的話說了。謝氏大驚道:「原來他如此勢利,見我家落泊,就把婚賴了。虧這王御史,也替你出口氣兒。」袁七襄道:「孩兒死活不知,婚姻的事且丟在一邊,只如今我到貴州赴任好,還是往上尋兒子好。」謝氏道:「兒子豈不該尋,但要去尋時,路上必需盤纏,家中又要日用,今田地房產蕩廢無存,只有衙門頂首,還值四五百金,勢不得不將他轉售。除此之外,並無別項可想。若將這銀子做安家路費,不勾用完,那時骨肉如水,毫無移貸,我夫婦二人,還是餓死,還是求討。況兒子若死,尋也無益。倘人家撫養,又那裡尋處。依我從長算計,還是將頂首賣來,做了貴州路費,我夫婦挈家到任,賴此微祿,還可苟延。況你我都在中年,可以再圖生育。萬一搏得升轉,則馮家聲勢與你也勝不遠了。」袁七襄道:「汝言雖是,伹父子天性之親,何忍棄而弗顧。」謝氏想道:「除非頂首賣得銀子,只勾了盤纏。倘餘得百金,姪兒誠實忠厚,與他做本錢,上京買賣,留心訪問孩兒,路頭反覺熟悉。你又不費了前程,可不是兩全之道嗎?」袁七襄喜道:「此說甚好。」連忙將吏缺出了經帳,托人尋售。
不多幾日,果然尋個富翁買了。便將一百兩銀子,付與袁吉道:「我本該挈你同去,只是我止得一子,難以割捨,煩你將這本錢,上京做做經紀,往返之間,用心訪尋兄弟的消息。倘然尋著,可即領歸,以續袁氏之胤。就不能送來,倘有客商往還,也寄個信兒報我,使我安心。我夫婦只為貧窮所累,小小微員,遠涉萬里之險,料不能復歸故鄉。衣食生死,都靠這個前程結局了。」說到苦處,夫婦都掉下淚來。袁吉道:「兄弟手足至情,本該出力找尋。況蒙叔嬸見托,豈敢憚勞不往。叔嬸放心前去,若得升遷近地,宦況便不寂寞。姪兒拚此身力,尋見兄弟之面,自然附信相聞。」袁七襄當日備下一席酒,與姪兒分別道:「今日同你一酌,不知此生可能復會。我心中沒甚牽掛,那馮家負心賴婚,只因你兄弟沒有消息,以致更變。倘尋見之日,看他怎生光景。至於分離拆散,實係氵㸒禿所害,其冤未雪,汝當留意報復,不可忘之。」
袁吉道:「妖僧極惡窮凶,若能剿除,不但雪自己之冤,兼可除一大害,但恐當初我等走漏,他必然懼慮,此時料已別圖營窟,未必在於故處了。馮家雖然賴婚,已被王御史參劾降職,可以稍釋其忿。然彼自作之慽,我家原未曾與他結難,且看他小姐長成,志向何如?倘不像父親勢利,便得重諧夙好,亦未可知。」當夜別罷,次早袁七襄原喚了兩房舊僕,同去到任。與妻子,奶姆,丫頭,共七八個人,一同發裝長行。袁吉直送到三四百里路,方才回轉。又過了幾日,也帶著銀子,上京做生意去了。要知後來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八回潘素秋心烦意乱钱婆子巧语花言·风月轩入玄子 第八回 恶棍设谋陷粪窖 名医误事下血孩·儒林医隐 许真君· 第五十四回 降褒封诏寻节女 庆新婚夫拜娇妻· 第二十六回 开菊宴姑媳起嫌猜 谢瘟神闺房同笑语·逍遥子 第四十二回 还原璧疑破金锁案 嘲颦卿戏编竹枝词·归锄子 第四回聚餐会竭力争口腹检方书拚命省铜钱·朱瘦菊 第十一回 放春榜师鲁成名 谒座主相国叙旧·吴毓恕 第09卷 续春闱再行秋殿试 奏武略敕劝文状元·李渔 芝第七十六回 舞彩宫芝兰毓秀·陈端生 第五回 修阳物误遇情人· 第四十一回 给川资伯母多情 遇患难英雄受辱· 第五回 献真才赴考到客台 赐衣锦荣归过故里·渭滨笠夫 第九回 豪华纨绔目不识丁 现任公卿直言无隐· 第三十一回 众学士争咏合欢词 醋夫人寻闹新姨宅·西泠野樵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