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许真君

作者: 佚名

  许逊,字敬之,号真君,南昌人,吴赤乌二年,母梦金凤衔珠,坠于掌中,玩而吞之,因是有娠而生真君。少小疏通,与物无忤。尝从猎射一鹿,中之而毙,鹿母惶顾舐之。因感悟,折弃弓矢,克意为学。博通经史,尤嗜神仙修炼之术。闻西安吴猛得丁义神方,乃往师之;悉受其秘,日以修炼为事。

  时买一铁灯檠,因夜燃灯,见漆剥处有光,视之,金也。明日访售主,还之。晋武帝太康元年,举孝廉,辟为旌阳县令,吏民悦服。岁饥,民无以输。真君乃以灵丹点瓦砾成金,令人潜瘗于县圃。一日,籍民之未输者,使服力于圃。民锄地得金,用以输纳,遂悉安堵。又岁大疫,死者十七八;真君以所得神方拯治之。他郡病民相继而至,于是标竹于郭外,置符水于其中,使就竹下饮之,皆瘥。久之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尝憩于柏林,有女童五人,各持宝剑来见,真君异而受之。既而偕至真君之家,日惟击剑自娱,真君知其剑仙也,卒获神剑之用。既而与吴君游于丹阳黄堂,闻谋姆多道术,遂同往叩以道妙。姆云:“昔孝悌王下降曲阜兰公家,谓兰公曰:‘后晋代当有神仙许逊,传吾此道。’留下金丹宝经、铜符铁券,授吾掌之以俟子,积有年矣,今当授子。”

  乃择日登坛,出孝悌王诸秘,悉传之。真君方心期每岁必求谒姆,姆即觉之,曰:“子勿来,吾即还帝乡矣。”因取香茅一根,南望掷之,曰:“子归茅落处,立吾祠,岁秋一至足矣。”二君还,觅访飞茅之迹,遂建祠宇;每岁仲秋之三日,必朝谒焉。初,真君往访飞茅,偶憩真靖,见乡民盛烹宰以祀神,且相戒云:“祭不腆,则神怒祸降。”真君曰:“怪祟敢尔?”乃召风雷伐之,拔其林木。明日告其里人曰:“妖社已驱,毋用祭也。”又见人苦远汲,乃以杖刺前涸泽出泉以济之,虽旱不竭。

  渡小蜀江,感江岸主人朱氏迎接甚勤,乃戏画一松于其壁,其家因之得利加倍。后江涨溃堤,市舍俱漂,惟松壁不坏。

  真君往西安县,行过一小庙,庙神迎告曰:“此有蛟害民,知仙君来,逃往鄂渚矣。”真君至鄂渚,路逢二老人指曰:“蛟伏前桥下。”真君至桥,仗剑叱之,妖蛟惊奔入大江,匿于深渊;乃敕吏兵驱出,遂诛之。

  时海昏之上缭有巨蛇,据山为穴,吐气成云,亘四十里;人畜在其气中者,俱为吞吸,大为民害。真君闻之,乃集弟子逐前至蛇所,仗剑布气。蛇惧,入穴;乃飞符召海昏社伯驱之,蛇始出穴。举首高十余丈,目若火炬,吐毒冲天。真君啸命风雷,呼指神兵,以慑服之,使不得动,乃飞步踏其首,以剑辟其颡。弟子施岑、甘戟等,引兵挥之。蛇腹裂,有小蛇自腹中出,长数丈。甘君欲斩之,真君曰:“彼未为害,不可妄诛;一千二百五十余年后,为民害,吾当复出诛之。以吾坛前植柏为验,其枝拂坛扫地,是其时也。”

  又预谶云:“吾仙去后,一千二百四十年间,豫章之境,五陵之内,当出地仙八百人。此时小蛇若为害,彼八百人自当诛之。”

  蛇子遂得入江。真君曰:“大蛇虽灭,蛟精未诛,恐其俟隙溃郡城。吾归郡乎!”乃与甘、施二君归郡,周览城邑。遇一少年通谒,自称姓慎,礼貌勤恪,应对敏给。遽告去。真君谓弟子曰:“适来者非人,即老蛟,故来见试也。”迹其所之,乃在郡城江浒,化为黄牛,卧沙碛之上。真君剪纸化黑牛,往斗之。令施岑潜持剑往,俟其斗酣,即挥之。施君一挥,中其左股。牛奔入城南,直至长沙,化为人,入贾玉使君家。

  先是蛟精尝慕玉之女美,化为一少年谒之;玉爱其才,乃妻以女。居数载,生二子。常以春夏之交,孑然而出;至秋,则乘巨舰重载而归。盖乘春夏大水覆舟所获也。是秋空还,语玉云:“财货为盗所劫,且伤左股。”玉求医疗之,真君即为医士谒玉。玉喜,召婿出;蛟精觉,惧不敢出。真君随至其堂,厉声叱曰:“江湖蛟精,害物不浅;吾寻踪至此,岂容复藏?

  速出!”蛟精计穷,遂见本形,蜿蜒堂下,为吏兵所诛。真君以法水巽其二子,亦皆为小蛟,并诛之。真君谓玉曰:“蛟精所居,其下深不逾尺,皆洪波也。可速徙居!”玉乃迁高原,其地果陷为渊。真君复还豫章,而蛟之余党甚盛,虑真君诛之,皆化为人,诡言曰:“仆家长安,积世崇善;远闻贤师许君有神剑,愿闻其功。”弟子语之曰:“吾师神剑,指天天裂,指地地折,万邪不敢挡。神圣之宝也!”蛟党曰:“亦有其不能伤者乎?”弟于戏之曰:“惟不能伤冬瓜葫芦耳。”蛟党以为诚然,尽化为葫芦冬瓜,浮泛满江。真君知为蛟党所化,以剑授施岑,履水斩之,无噍类。由是水妖屏迹,城邑无虞。明帝太宁二年,大将军王敦举兵内向,次慈湖。真君与吴君同往谒敦,冀说止之。时郭璞在幕府,因璞与俱见,敦喜延之饮而问曰:“予梦一木破天,君等以为何如?”真君曰:“非佳兆也。”

  吴君曰:“木上破天,未字也;君宜未可妄动。”敦色变,令璞筮之。璞曰:“无成。”敦怒,令武土擒璞,轨之。真君乃举杯掷地,化为白鹄,飞绕梁栋。敦一举目,已失二君所在。

  后二君还至金陵,欲买舟至豫章,而舟人告以乏刺舟者。真君曰:“尔但瞑目安坐,切勿觇视,吾自为汝驾之。”默召二龙挟舟而行,舟渐凌空。俄过庐山顶,至紫霄峰金阙洞,舟人拜求济度;真君教以服饵灵草,遂得辟谷不死,隐于此山。二君各乘一龙,以归旧隐。数十年间,不复以时事关意,惟精修至道。孝武帝宁康二年,真君一百三十六岁。

  八月朔旦,有二仙自天而下,云奉玉皇命,授真人以九州都仙太史、高明大使之职,并告以冲举之日,遂乘云车而去。

  是月望日,遥闻天乐之音。祥云冉冉,羽盖龙车;从官兵卫,仙童玉女,前后导从,乃揖真君升龙车。真君与其父族侍从旰烈、与其母部侍从仙眷四十二口,同时白日拔宅升天,鸡犬亦随。百里之内,异香芳馥,经月不散。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庆生机弟兄得窖 寻死路学究投营·绿意轩主人
  田洙遇薛涛联句记·李昌祺
  第七十六回 破城番王哭求 显灵昭君讨情·雪樵主人
  第十二章·苏曼殊
  第三回 留淫僧半夜图欢会·
  第二十二回 慕欧风额覆前刘海 尝异味身陪外国人·梦花馆主
  第六十八回 林皇后得病归天 赛昭君续姻为后·雪樵主人
  第五回 献真才赴考到客台 赐衣锦荣归过故里·渭滨笠夫
  第二回 青埂峰故知倾肺腑 绛珠宫慧婢话悲欢·
  第07卷 奸徒乔装真耳聋 贤官巧辨诈眼瞎·徐述夔
  第七十三回咸肉庄官僚托足鲜果铺学士埋头·朱瘦菊
  第二十一回 闹家庭偏伤爱日情 浪闺闼共耻中风苒·西泠野樵
  卷十 张于湖传·吴敬所
  第二十五回 水榭风廓花能解语 清歌妙舞玉自生香·陈森
  第五回 滚雪球·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