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放春榜师鲁成名 谒座主相国叙旧

作者: 吴毓恕

  话说屈生与朱氏兄弟玩游天宁寺,屈生题了两首七律,落款写的是朱大公子名字。三人饮酒吃面直到天将晚才登车进城。那两首诗贴在大观楼下面壁上,寺中僧人内有一僧名浩然,亦喜作诗,年已七旬,听说有人题诗,遂走至楼下观看。念了一遍,随问香火道:“那诗是朱家公子题的么?”
    香火道:“听说是个姓屈的题的,那姓屈的是朱家亲戚,家人们都称他作姑爷,是四川人来会试的。”
    老僧道:“这题诗人抱负不小,将来一定显赫。”
    不言寺僧议论,再说屈生与朱公子三人回家见过了朱公问起寺中景致何如,屈生道:“寺中摆设甚好,屋宇亦幽雅,惟少山林趣耳。”
    朱公道:“每年重九日,游人都到寺内登高,僧人专会种菊,那秋菊开时,十分鲜妍,不减牡丹。彼时登高赏菊,赋诗留题者不少。今日贤甥婿去玩花,曾见壁上诗句否?”
    朱大公子代答道:“姊丈不惟见诗,且已题诗。”
    朱公道:“题的是律诗是古风?”
    朱公子道:“是两首七律,不肯自书名,竟落了孩儿的款。”
    朱公道:“诗记得否?”
    大公子遂诵了一遍。朱公笑道:“如此佳句,落下顽儿名字,不知者固不问其人,倘遇着熟人,误以为诗是真正本人所题,来寻他题诗,那时出丑在后呢。”
    屈生道:“似这几句歪诗,大表弟优而为之,何至出丑?”说罢各人归房,屈生昼夜写字。
    光阴迅速,已到放榜之期,原来出榜是四月十一日,先于初十日填榜写出名字,高声唱名。有人探得即报,好讨赏钱。到了初十日早晨,朱公早已命人入内城贡院前去探听中试名次。屈生与程公是日但觉心神不定,坐卧都难安。二人在室中默坐,不发一言。早饭摆好,二人勉强用了半碗饭,仍归房内闷坐。到了三下钟,外面喧传已报了七八十名了,程屈二人心中想,只怕此科无望了。屈生唤了王升来命他去打听张陆仇三人中有人中否?王升去了多时,回来说三人都不见报。屈生无言,朱公父子亦替程屈二人盼望甚切。
    眼看夕阳西下,渐要天晚,十分着急,朱夫人对朱公道:“老爷向来精于易理,何不卜一卦以决中否?”
    朱公闻言点头应道:“夫人之言不错。下官竟一时糊涂,忘记了。”随即到书房命下人焚香。朱公手捧金钱连摇六次,写出卦象细细察看,其卦乃困之益大吉之兆,以爻断之,定中前三名,大约是不得错的。朱公占毕卦,忙来告诉夫人说:“据占卦象,屈姑爷是必中前三名的,再等一时便见分晓。”于是吩咐厨下备饭添菜,今晚须劝程屈二人多饮一樽。中为贺喜,不中也为解闷。
    正说之间,家人报道酒饭摆齐。朱公出来陪坐,亦请到程先生屈生,连两位公子也一齐入坐。朱公命人酌上酒,对程屈二人道:“今夜须尽量饮一杯,等报来再饮,恐反又饮不下也。”
    程公道:“借酒解闷,大可消遣,这是必放量饮的,断不客气。”说罢满饮一杯照干,促屈生饮。屈生止得也干一杯。一时你劝我饮。
    正在半酣之际,忽闻外面人吵嚷,门上飞跑的进来说道:“报来了,程师爷、屈姑爷都中了。程师爷中的第四名,屈姑爷中的第二名!”
    朱公闻言大喜,吩咐快赏报子喜钱。家人出来将两张报单送进去与朱公看过,然后送至程屈二人面前。程公与屈生这一会喜欢的话都说不出,反呆坐一旁,形若枯槁。这是何故?程公是下了数次会场,今日才得中,由今思昔,不无伤感。屈生是初次下场已得联捷,想到老母十余载苦节教育,今朝幸得成名,而罔极深恩,如何能报?回忆夏老先生,不知去向,愈觉无限感伤。所以两人喜中反带悲苦,竟不发一言也。
    朱公见他二人如此形状,是过来人,知道其中滋味,忙上前称贺道:“二公今日做同年,果应老朽之言。快饮一杯喜酒,准备着做鼎甲也。”
    程屈二人闻言,连称侥幸。口中如此说,举杯饮酒,真觉反咽不下去。忙命下人纳饭来。吃用完饭后,又命人去打探张陆仇三人中否。家人去了一会来覆命说,三人并不见报,等看了榜方才知道中否。
    当夜程公写信与同乡中房官打听自己房师并屈生房师,令下人将此信明日清晨送去,要等回信,下人答应接信而去。这一夜朱公父子与夫人心中十分喜欢,安寝熟睡。惟有程屈二人竟弄的心中七上八下,反睡不着。天明方才略睡了片时,当即起来,下人送进题名录,刻字铺已来送同年录,有人来道喜,纷纷嚷嚷闹个不休。
    同乡中分房者已有回信,阅之已知程公系第七房董翰林振邦所荐,屈生是第九房庶子管公映辉所荐。董山东人,管江苏人。阅同年录与题名录,张生中在一百九十二名,陆仇皆落第。是科共中二百三十一名进士,会元萧普,湖北人。
    朱公出来问了房师姓名,向屈生道:“管庶子是老朽年侄,其父与我同年,官山右太守。此公学问素优,眼力果然不错。贤甥婿饭后即可往谒,此人住处相去不远,下人知道,快些预备名帖,尊意拟送多少贽见,说明老朽代为封好。”屈生道:“这些使用岳父早已替甥婿算计好的了,都交与王升有账,只须问王升就知,不敢再劳姨丈大人费心。大约房师八金,座主四金,不丰不啬,姨丈以为何如?”
    朱公道:“正与老朽意见相同,座主明后日再见也不算迟。”
    屈生答应是,一面到房中写门生红帖,一面教王升来,要银子封贽见。王升自得报后早已取了银子,称好四分,八两一封,四两三封,交与屈生一一封好,装入封袋黏贴红签,又封了门敬每处三分,各四钱银一分。那程公有朱公先送出贺仪二十四金,程公自去料理,系送房师六金,座主二金。程公是寒士,力量止此,非吝啬也。
    朱公吩咐快摆饭,一会饭齐,程屈入座吃完了饭,雇好了车,衣冠整齐,携带红毡,将贽见名帖安放车上。程公先行,因房师在内城住,路远故也。
    屈生冠戴整齐,先入内与朱公夫妇磕头,老夫妇顺便道喜,两公子道喜,还有大少奶奶亦出来道喜,随后合宅男女仆人道喜。屈生于是登车往见房师,管公住孙公园甚近。到了门口屈生下车,手执红单帖,王升执拜匣,来到门房,口称接帖。门上出来,知是新中门生,接过贽见门单红包帖,让屈生进门房坐下,门上忙入内禀知主人。管公见是房首门生,吩咐请会。门上出来引屈生到大厅,管公出见。屈生上前行礼毕,管公让坐,师生细谈衷曲。见其英年联捷,甚喜。问平素书法善否,屈生道:“容明后日写卷求诲。”谈了半个时辰才别。
    次日往见座主,先顺路往谒杨黄二公,皆不值,留下贽见名帖,遂往谒李太师,恰好在家,于是进见。太师问其家世,屈生回禀,太师道:“先君子曾任成都守,彼时仆年尚幼,延请屈老先生教读三年,屈先生单名昆,字玉珊,是同族否?”屈生道:“此门生先祖也。”
    太师大喜道:“你我师弟渊源,不自今日始也。两世交情,非他人可比。贤契此后尽管常来,不用客气。有欲效绵薄处,老夫必尽推挽之力以报师门。”
    又问起景况,屈生细陈婚于吴公,蒙其周恤成婚,未弥月即入都会试,此次不知能得京职否,如能馆选或得部曹,秋冬间拟告假回川省亲,明后年意欲接眷来京,以便迎养。
    太师道:“吴中丞老夫不甚熟识,其人竟能以爱女妻寒士,虽曰爱才,其识见良足多也。贤契有此泰山之靠,还愁甚么!在京住在何处?”
    屈生又禀明朱公是内戚,相待甚厚,住在朱宅。太师道:“好极了,璧斋与老夫莫逆,又是同门,今为贤契长亲,都是龙华一会人了。覆试与殿试,工夫止有这几日,快好好用心写字,但愿得鼎甲,也好替吴公增光,俾闻者兴起,肯提拔寒士耳。”
    要知殿试屈生得入词林否,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九十八回严取缔庸医侥幸办清乡劣董倒霉·李涵秋
  第一回 有缘结蚁三朝子 无意逢人双担金·
  第十七 移花向日·邺华生
  第十八回 韦丞相东馆大开筵 盛总兵西厅小比射·古吴金木散人
  第六回 妇真淫失陇望蜀·芙蓉夫人
  第13回 听谗言公庭参岳丈 走捷径私室说椒房·刘璋
  第二十二回 赏初雪姑嫂话戎机 靖飞尘士民攀宦辙·
  第十五类 衙役骗·张应俞
  第二十八回 会重关娇鸾娘子夸奇宝 传华札跨凤才...·蔡召华
  第十七回 老封君观诗忆子 小公子得意回乡·白云道人
  第六十七回 杜氏女撒泼南北院 张正心调护兄弟情·李海观
  第六十四回出奇谋保险纵火演迷信花会求金·朱瘦菊
  第三十回 林黛玉初演碧落缘 曹雪芹再结红楼梦·逍遥子
  第十六回 贫儿暴富纳粟走邪途 贪夫殉财具呈持正义·黄南丁氏
  第13卷 负心贼梦游地府 高义翁神赐麟儿·李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