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五回 报喜信改换门庭 理冤情奏参府县

作者: 佚名

  话说刘用宾得了巡抚的密书,赶急令人到汤家镇拣了公馆,预备李大椿回来居住。

  其时李太太自从儿子乡试去后,中了解元,家中得了喜倍,已是忻悦非凡。当时那些左邻右舍皆来道喜,李太太口口声声亏得汤府提拔,又自己到汤太太那里与华太太家面谢。惟有华太太得了此信格外的悲苦起来,因思自己的儿子兆璧不在人下,人品也不落在人下,现在遭了这事,不但不能去取功名,而且身在牢狱之中,越想越苦。到是他的女儿劝道:“此是各人的命运。大椿若不是我家与汤家提拔,他不能到此地步,但愿他高登黄阁,那时方才好与两家兄弟伸冤,此也是待人好如待自己好的果报。”

  这里李太太几天之后,又亲自暗暗的到汤德元仓房谢他。过了几天,于德全各人又回来了,说王国钧见大椿无盘川会试,教他一同入京,暂时不能回家,所有一切事情,请家中姑且耐住,待他进京之后,回家来再说。大家听了此话,格外的喜出望外,个个皆说是李太太苦节多年,所以有此般好儿子表扬门户,将来太夫人是做准的了。

  及至过了新年,叠叠的喜报报来。先是中了进士,后来点了状元。不但镇上邻舍甚好,皆来应酬,连城中的府县以及那些大绅士俱皆亲自到来贺喜。真是: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滥小人!忙忙碌碌的几天。

  此时,洪鹏程已有点害伯。晓得大椿与兆璧是师兄弟。恐怕他在京动他手脚,就担带不住,登时来到叶家与开泰说知。开泰正因他为媒不成,后来瑶云逃走,他又不代他上紧迫究,已有恨他之心,见他此时来说这话,他反说道:“老哥乃一县之主宰,他虽是个状元,敢将父母官怎的么!而且我这事又未成功,怕他什么!你只要派人将瑶云找到,送与华家,不但设事,尚还可以升官呢。”

  洪鹏程见他说了这些碰钉子的话,就不向后谈了,出来到了府中。刘知府也因为此事忐忑,见洪鹏程说道:“我到有一主意在此。不知贵县意下如何?”鹏程道:“不知大人意下如何?”刘知府道:“我听见这李大椿乃是赤贫的寒士,连房子的住处皆无。现住在汤德元家。本府的意思可每人送他一千两银子,以一千为贺礼,让他母亲收用,其余一千代他在镇上拣一处稍大的房子。代他买下。以便他回来居住。他见我们如此恭敬,也不至念恨前仇了。”

  洪鹏程道:“大人所见极是有理!卑职回去就兑足一干两送过来,请大人一同送去。”刘知府果然答应,回去之后就送了一千两银子到府中来。

  这里刘知府将他送来的一千两同了自己的贺礼。派了两个心腹家人,取了一张名帖,叫他到李太太那里请安送礼。这家人领命前去,将府县的意思启凛李太太。那知李太太全然不收,说道:“我家本是寒士,要这一千银子来无用,所有官府的盛意我算是心领了。”

  这家人无法强得李太太收下,只好将贺礼银子仍然一并带回。知府见李太太不收,格外的受急。那知过了两天,就得了抚台的公文。主上放了包公为钦差大臣,大椿为副钦差,一同查办事件。接着又将洪鹏程调省。知府知道是华家一案发作,知道自己也不得安然,只好先行派人到镇,拣了个大公馆。李太太与华汤两家知道此事,真是喜之不了的。李太太说道:“怪不得前刘知府叫人来送礼与我,我因他是个小人,怕的收了后来有事,碍于情面,那知大椿已放了钦差。”

  不表他们在家欣悦,单说包公叫巡抚将洪鹏程一面调省,先在省中将别的事件查办了一番,然后与大椿来至大同。一路之上皆有各官迎送。这一日到了大同境内,早有刘知府领了那新来大同县王云路出孩迎接。包公座船抵了码头。号房呈上手本,包公道:“叫他们各人回衙办事,本大臣明日进城。”

  刘知府听见他不见,心中只是乱跳,说道:“不好了,这个痨瘟官做不成了。”只得派人在码头伺候打听。一面又叫人到镇上送信,说钦差已抵了码头,明早即荣归府第了。此皆刘知府讨好的意思。

  那知李大椿并不回来,只与包公在船上住了几天。每日饭后,皆换了清衣小帽,两人上街私访了一回,晓得瑶云逃走之后。夏国祥也看押了起来。包公在此时方才将瑶云逃在他家的话告知了大椿,两人商议了一回,早巳招呼了刘知府备轿伺候,他两个就一早乘轿。用了状元及第钦差大臣的衔牌,府县的衙役皆来伺候,呜锣喝道,一路而来。所以大同境内那些百姓旨携老扶幼前来观望。有的说若不是放了钦差,虽然中了状元,也不能在家乡鸣锣喝道;有的说他从前那般穷法,县考时还有人勒索他的钱,不肯画结,现在大约欲报仇了,这些坏廪生也要吃吃苦,方晓得呢。你言我语,议论不清。

  不多一会已到行辕。只见六角开门,三声炮响,两边鼓乐齐鸣,八个轿夫抬了两顶大轿,到了里面大厅下轿,所有合城文武官员旨来站班迎接。包公与大椿皆招呼了一会。进内堂,随即传出话来,单传知府进见,所有的各官明日天明来辕伺候,拜折入京。

  众人一听,皆各回衙,只有刘知府战战兢兢走入内堂,先代包公请了安,然后又来与大椿行礼。大椿因他是本地的府尊,不肯拿那钦差的样子,所有一切事情,均由包公作主。  

  包公与刘知府坐下,问道:“贵府到任以来官声甚好,本饮差早有所闻,此次奉命也是为的贵府事件,但不知洪鹏程受了多少买嘱,方肯为叶家出力,贵府既为大守,谅必悉知,可一一说明,好让本钦差明日奏知主上。”

  刘知府听了这活,明明詈他与洪鹏程狼狈,又逼他自己供认。一经说出,明日奏本一上,这四品黄堂就不稳了,吓得面如土色,两个额角上面汗珠子直流。急忙除了纱帽,跪在地下道:“卑府该死,自知有罪,只求大人成全。”

  大椿在旁故为惊讶道:“公祖何必如此?包钦差闻得公祖为官清正。向来不避权贵,为民伸冤,故此请公祖前来。此刻公祖如此惊恐,难道是包钦差听的不实么!”

  刘知府见他两个全说些坏话,只得磕头如捣蒜。“卑府糊涂,卑府该死!现在人证已经传齐,听凭二位钦差发落。”

  包公正色喝道:“你们这班狗官,主上用你,为何不代民伸冤,也是罪无可逭!为何倚仗权贵买盗扳民,害华兆璧兄弟,你既为府尊,难道就该如此么!本钦差先将你顶戴摘下,明日拜折,就在你大堂审讯。此时下去,将叶开泰、王瑶二人提案管押,恐他闻风逃逸,若再疏忽,立即参革!”

  刘知府只好听今,道谢了几声,又请了安,回到府中,顾不得同年,只得出了两张火签,立将王瑶、叶开泰提来,交经历司管押。又招呼新知县王云路,先将华家兄弟二人放出,请入书房。那知兆璧两人早已有人通信,说李大椿放了钦差,代他们伸屈理事,此刻王云路请他们出来,那肯出牢?说道:“这是主上定例,监禁地方不等案件理结清楚也不能出去,横直明早就可晓揭。在此间多坐一夜也不妨事!”

  刘知府听见了这话,遥想明日堂上定要吃苦,深伯华家弟兄乱咬他一阵,更没命得快些,只得硬了头皮,等明日包公审讯。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十六 情中报·曹绣君
  第六十一回 利舌似联珠诛求无厌 名花成断絮浪漫堪疑·张恨水
  第五回 亲亲亲亲是乖乖·
  第二回 劝孙妇委曲行情 死儿夫演成奇案·王冷佛
  第一回 郭挺之榜前认子·天然痴叟
  第八回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奋鹰击书生仗义·东鲁古狂生
  第七十一回 济宁州财心亲师范 补过处正言训门徒·李海观
  第二十五回 洪鹏程诬良为盗 汤德元负屈入监·
  第一回 升平桥义侠赠剑·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郎 众乡绅喜建叔清院·古吴金木散人
  第四回 祸机深财未用时先丧命 天报速人才杀处早伤身·丁耀亢
  第一回 老侍郎兔鹘题诗童子笑 村先生龙蛇染翰美人惊·
  第八回 贼杀贼来安丧命 盗遇盗张一逢屯·丁耀亢
  第一回 普净师超劫度冤魂 众孽鬼投胎还宿债·丁耀亢
  第十回 新姨餞行辭西賓·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