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 祸机深财未用时先丧命 天报速人才杀处早伤身

作者: 丁耀亢

    第四回 祸机深财未用时先丧命 天报速人才杀处早伤身

    诗曰:

    反覆人心总似棋,劝君切莫占便宜。

    鱼因贪饵遭钩系,鸟为衔虫被网羁。

    利伏刀傍多寓杀,钱埋戈侧定逢危。

    古人造字还垂诫,剖腹藏珠世不知。

    话说楚云娘辞了岑尼回城,只说与楚大男送殡去了,且按下不题。却说这家人全福,与小溪合谋,假妆强盗,夜间将云娘金银劫去。全福因要脱身,遂将一自一己先掘云娘埋下的包袱、皮箱等件,俱一一交一一付李小溪父子,连夜挑去西村家里藏下。全福夫一妇一反来妆神做鬼,哭一回,叫一回,辞了云娘,竟搬在李小溪家间壁,指望和他三七分那金银,还不肯给他一半。寻思着:“这些个皮箱,封锁的是云娘一自一己的首饰衣服、金簪钗环,珠冠也有三四顶,连银纽丝、红绣鞋撇下的物件,俱在箱子里,少说也值五七百银子。那包袱里南宫吉的官衣、杯盘、尺头和那貂鼠披风两三件。好少东西!慢慢的一件件取出,向当铺里典些银子,和李小溪合伙,却不是一个现成的财主!”心里想着,口里念着,老婆商议着,甚是快活。况且新租的是三间草屋,一口厨房,小小的一个院子,还有一口井,好不方便。

    过了三日,老婆说:“咱那包袱,趁今黑夜拿了过来罢。

    怕李小溪家一妇一一女一留了咱的针头线脑,相厚间不好说,怕伤了和气。”全福说:“你不知,李小溪原是咱老爹衙门里人,极是义气的。我照顾了他这一场富贵,他就十分昧心,敢做出这样事来?还要商议做伙计开店,要拜一一交一一。你要的紧了,着他说咱小器,到看低了咱。”老婆听了,便一声也不言语。正是:鼠狐同住原非伴,鹬蚌相持又有人。

    谩道我谋偏巧妙,谁知他算更一精一神。

    却说李小溪那夜得了这注大财,喜之不尽,路上和儿子李大汉商议道:“这宗财真是天送上门来,又不费手脚,又不露眼目!”到家有五更天气,悄悄叫开门。后园有个埋葫萝?N的地窖,使上些草,把金子连匣盛着,用土埋好。又取出两个大磁瓮,把包袱、皮箱内首饰,弄的乱腾腾倒了两缸:俱是明晃晃珠子、金镯、金首饰、貂袄蟒缎,全家喜之不胜。

    李小溪的老婆道:“你和全二叔两个做的,难道不分些给他,咱就藏起来?还该留些给他,省的费嘴,伤了和气。”李大汉道:“好容易的财帛到了咱手里,再分给别人?犯了官,各人的贼名,谁替咱爷儿们不成!”商议了许久,李小溪因留下一个包袱,是南宫吉冬夏的官衣:一套是天蓝云缎员领,扌赛着虎补,绿缎衬衣;一套是怀素纱员领,没有补子,月白纱衬衣;又是一件织的玉一色一缎子飞鱼披风,原是胡太监送的;又是几件旧潞绸豆黄一色一一女一衫、紫丝绸衣衫、对襟银红绫比甲、新旧两件白绫花裙、两上首帕、一对金裹头簪子、两只银挖儿——也重三钱多。还要拿几件,李大汉拦住道:“够了,各人家的财帛,难道是全福血汗里挣的?和谁合的伙计,凭契取的银子?

    有谁是证见一一交一一付与俺的?敢和谁说?他不过是南宫吉家一个毛奴才,主子赶出来,又领了外人,劫了他家主母的财物,他还敢声扬出来?先犯了一个大罪名,才扳的别人!依着我,这几件衣裳给他,还是便宜了他。他好说便罢,略敢有些闲言闲语,先打他个下马威。这乱世里,哄到没人处,给他个绝后计,他一个穷老婆,还不知他汉子怎么死哩!”几句话,倒把李小溪点出杀人心,说动贪财胆。各一自一计较,藏在心里不题。

    那一日,李小溪见全福新搬在紧邻,因在城里买些肝肺板肠,与一大块牛一肉一、二斤烧酒,杀了只鸡,替全福暖锅。请到小屋炕上坐下,安了一张低桌,两人上炕,李大汉往来斟酒,接进菜一肉一来摆下,也就来炕沿上坐下。大家把门关了商议。李小溪先说道:“这银子还好零使,只金子不敢这里卖,不是临清,就上东京去。这三百两金子,少也要七八换,值二三千银子。制下货来,咱就在临清开了青布店;咱兄弟二人,一个上南制货,一个在店开张,不消二年,连本三合。这布货是算得出的,又不零星,又没有剩货。”全福听了,满心欢喜,因接说道:“这布行生意好多哩!南宫吉家起手就是生药铺和布行得利。这临清地方,三行生意,惟布行是上等。不拘有几千几万布来,不消几日就发脱了。都是两京三边上的大客人,凑来总收,各边关上去卖,还挣钱哩。”说到快活处,烧酒一饮而荆全福便道:“这几日,弄得一个钱也没有,天又冷了,还待要买几匹布穿。不知那包袱里有穿的衣服没有,待取出来看看。”李小溪听了,只管吃酒,也不答应。

    李大汉又斟上一杯,全福又说道:“那包袱里还有一包散碎银子,是那日匣子没盛了的,咱取出来籴下些米粮,过了年,咱兄弟们好出门做生意。把金子卖了,就不愁穷了。”李小溪听了,又不答应。这全福闷上心来,也有几分着急。

    李大汉又来斟酒,全福一手接住钟子道:“酒不吃了,倒是这黑夜里没人看见,把前日那匣子和包袱取出看看,大家记个明白。哥还收着,我那窄房窄屋的,也没处盛他。只这包袱里有旧衣旧裳,拿出几件来穿罢,恁弟媳一妇一还没有绵袄哩。”

    李小溪见一逼一的急了,妆做几分醉,把眼乜斜看着道:“你这话通不在行!这个东西,可是一时间就拿得出来的?那一黑夜,挑到这里,我通走的力气也没了,倒亏他一个,压压背背的担将来。小人小家,有个人来,那里去躲藏?惹出事来不是耍的。

    各人担着个死罪在身上,你还救不得我哩!”指着李大汉道:“亏了他,黑夜里挖了个五尺多深的窖子,一顿埋了。苍蝇坟子,敢衔你的一个米粒不成!我看你忙忙的,只怕人昧了你的。

    岂有此理!人也要有良心,终不成咱两个就不做伙计了?依着我说,明日请个香纸来,咱弟兄两人先明一明心,村里关王庙设了誓。从今后,你我比亲兄弟一样,如有负心的,不得好报!

    到明日把门关了,只推不在家,咱两个取开窖子。原说过的,我只要三分,别的你都拿了去。贤弟,你心下何如?”说的全福笑了,又吃几杯酒,也醉了。各人散去。

    全福到家,老婆接着,问他怎样说了,全福就将明日取匣子分用、把包袱拿过来的话,说了一遍。夫妻都信李小溪是个好人,大家睡去不题。

    到天明,李小溪先取了一件貂鼠披风,往城里赵二官人家新开的当铺去当。只要十两银子,推说是一个过路的远客,投在他家,托他来当的。原来在南宫吉家管当的伙计邓三,一自一从南宫吉死后,见没人做主,就转投在新起家的赵二官人门下,照旧管当,在东门口里,认得李小溪。接过皮袄来,看了又看,有些眼熟,一时只想不起来,秤了十两银子,给他去了。后来细想道:“到像南宫大官人家那大娘的。这件披风,怎么到他手里?”又想道:“这等时势,兵过抢城,谁家的东西没失了。”也就丢下了。

    却说次日,全福早起,要与李小溪取匣子、包袱,走去叫门,没一个人答应,连李大汉都出去了。问他老婆,说是赶集去了。全福坐等了一日,甚是疑闷。至黄昏,又过去问,道还没回家。老婆道:“他这光景有些吊躲。这不是咱打的兔儿,送上门给他吃!将来这财物,还要费手。”全福半信半疑,只说他不像这样人,便叫媳一妇一:“你过去和他老婆再要要包袱,试试他的口气。”

    这全福老婆穿上布裙,一直走过墙西来,问李小溪家,推说讨火,坐在炕沿上叙起话来,说道:“天冷了,没有绵袄,那包袱里还有几件旧绸绢衣裳,要早些取出来浆洗浆洗。”那李小溪的老婆是个泼一妇一,极是不良的,把脸变了道:“没的浪声浪气、放屁拉臊,一精一扯淡的话!谁是你家奴才,收着你家的包袱?半夜三更,敲门打户,恁家汉子来,闹的老娘一夜没合合眼,领了俺家汉子和儿子去,不知做的是甚么勾当,还要俺家要包袱!恁的包袱,怎么到了俺家来?:随恁和谁说,人也不信有这样事!”气得个全福老婆把脸腊黄了,道:“嫂子不要这样说,等大爷来家,当面招对。他原说今日来取包袱,我才来说。难道这些东西就昧了不成?也要个良心天理!”李小溪老婆接话道:“要有良心,有天理,就不做出这样事了!”

    说得全福老婆进不来退不去,又不敢高声争嚷,怕人听见。这全福隔墙听着这边乱炒,知道说不来,疾忙叫的老婆去,故意说道:“慢慢的讲,你这样小器!俺弟兄们分的甚么彼此?”

    俱各不言语了。

    李小溪父子吃的大醉来家,老婆细细告诉他说:“全福老婆来要包袱,着我说了一顿,闭口无言的去了。”

    到了次日,全福过来,假妆出贤说:“老婆们见小,因取包袱险不争起来。”大家笑了。李小溪过意不去,说道:“包袱是我取出一个来,今夜你先取去用着,等明日闲了,大家开窖子,好看东西。贤弟,你休娃子气。你没处收拾,到不如我藏的严紧。”全福也答应道:“且放着罢,甚么大事。”

    到了一更天,李大汉把包袱摇着,从墙上丢过去。全福夫妻满心欢喜,又道:“李小溪还是个好人,我说他不肯负了咱这场好心。”打开一看,原来是几件员领、两三个旧绸绢小袄、几枝簪子,还不值十数两银子。“这样光景,难道就骗了咱这几千金锒子去罢?”一面说着,一面又想:“如今变了脸,他只是一个不认帐,又不敢经官告理,不如还是好哄,哄的到手,各人一自一己做主意便了。”且不言语。

    到了次年正月十五日,全福买了一副三牲,请了香纸,要和李小溪一一交一一拜赌咒。那李小溪等不的一声,换了一件新青直裰,齐齐整整。进的庙来,上了香纸,各人赌了两个昧心咒,说:“谁要负心,谁先死了!”全福、李小溪平拜了。因李小溪大全福五岁,就称李小溪是哥;李小溪叫全福是弟。到家又叫李大汉来,与全福夫一妇一磕了头,称作叔叔婶婶。从此且不言语。

    全福见李小溪每日买酒买一肉一使钱,他却一文也无,几件官衣,又不敢拿出去当,忍气吞声,和老婆设了一计,道:“咱如今只说和他合伙开布店,去临清买货,他一自一然取出金子来卖。

    那时买下几百筒布来,这便是藏不了的。他敢不分与我,那时节到官也不怕他,强似这金子是开不得口的。”夫妻议定。到明日,和李小溪说要上临清去卖金买布的话。李小溪顺口接说道:“贤弟,这识见高多哩!我才服你是条汉子。你终日指望要分这金子,你就怪杀我,我也不敢取出来。万一事发,各人一性一命要紧。如今看个出行的日子,我和你人不知鬼不觉,你我腰间各带一半,扮作走差模样,背个黄包袱,说是兖州府上临清下文书的。到临清置了货,开起店来。过两个月,把他娘们雇辆车子,离了武城,往临清住下,谁来问你!此计如何?”

    全福听说,喜的当不得,道:“我说哥是好人。你弟一妇一他那知道哥这等小心,只说是不给包袱,聒的我耳也聋了。今日果然哥的主意极是!”忙叫李大汉借个历日,看了正月二十八日,是出行开市纳财的好日子,定于这日起身长行。全福心喜:“正中下怀!”不知此去吉凶,有诗为证:结义穿窬入绿林,此中管鲍怎分金?

    同行好作腰缠计,失却头颅没处寻。

    到了二十八日,全福穿了一件半旧半破的青衣,早起过来叫门。李小溪已和他儿子李大汉计较停当。只见他穿着一件乌青旧布坐马小衣,脚上两耳麻鞋,笑嘻嘻的迎出来。先关上门,忙请全福小屋里去,拿出那匣子来,叫全福看:“可不是原封不动?你如今才知做哥的,托妻寄子,还要做大事哩!”一面说着,把金子分作两堆。都是十两一锭的,每人包起十五锭,放在搭包贴身底下。这李小溪还说收拾的不好,他包作三小包,两肩窝上带了两包,腰间带了一包。各人背个黄包袱,也不敢带刀棍,只扮作下文书的公差。各人嘱付了浑家,也不吃饭,喜喜欢欢上路去了。

    走了两日,天气寒冷,路上吃两钟烧酒又行。原来全福不知这条路是上小河口去的,不是大路。李小溪领着,迤斜往西下去十里多路,一望都是河泊,没有人家。全福也有些害怕,道:“咱不错走了路了?我跟着老爷来接按院,那是这条路?”

    李小溪道:“你不知,这条小路近二十里,又无人走。咱身上带着行李,敢走大路?如今响马土贼极多,这条路安稳些。”

    说不及话,只见前面林子密密层层,一个人在那里探头探脑。

    行到林子里,只见李小溪坐在石头上道:“我且歇歇。”

    全福也坐住了。那时日一色一将落,没人行走,只见林子里钻出一个人来,腰带着刺心刀,手执齐眉棍,望着全福脑门劈来。全福赤手空拳,大叫:“好贼!”李小溪怕他走了,早一手採祝只见:棍当脑盖,迸的血浆直流;刀刺心窝,绞的肝肠稀碎。一个踏着脖项,用黄土填塞咽喉;一个按着一胸一脯,使白刃先割首级。叫不应头上青天,即是阎罗追命鬼;现放着腰间黄物,这才断送负心奴。绿林深处隐尸骸,青草坡前流热血。

    这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借贼杀贼,鬼神之巧。

    李小溪怕有人认得,割下头来,林子后使刀掘个凹坑,用土埋了,使块石头盖着。然后拖了尸首,在深草里剥下那条月?E膊,将十五锭金子给李大汉带在腰间,不敢久留,忙离了小河口林子里。父子商议:“且不可回家,却往那里去好?”李大汉笑道:“你老人家怎么当差来,这一时就糊涂了?咱有这些行李,父子二人上了临清,把金子卖了,才好做生意。难道全福会做买卖,咱父子二人到不如个奴才么?”李小溪听了大喜,道:“有理!”就迤斜找上大路来。

    此时天已黄昏,歇了一夜,明日又走。可霎作怪,只见一阵旋风,随他父子乱滚,一直往北去了。这是临清河口地方,来往官员客商极多。原来一自一金兵抢过,路上行商稀少,有一伙土贼起来,抢了村坊,和些大营的游兵做了响马,约有二三百人,不时截路。那李小溪父子正走,只见前面起了一阵旋风,刮的对面不见人。风过后,只见有二三十匹战马,马上人尽裹红巾,看见李小溪父子走路,胡哨了一声,就有一枝箭射来,先射中了李大汉的左腿,跌倒在地。到底是李小溪,久走江湖,知是响马,就连忙解下一包金子,放在路旁地下,使脚蹴起土来盖了。

    早已人马走到跟前,大声叫道:“快丢行李,饶你狗命去罢!”二人跪在地下,苦求道:“实系公差,现有文书,并无财物。”那马上大贼信是公差,也就放过去了。怎奈步下土贼赶上来说道:“怎没财物?这衣裳也是钱!”即将二人剥的赤条条。翻出两大包,又一搭包,都是金子,忙禀知马上贼,请他转来看见。看个不了,因问道:“你这金子是那里来的?”

    李小溪道:“是兖州太爷差送与按院老爷,要干升的。贼们听了,大喜道:“这等,乐得用!”叫声“得财”,一阵风去了。

    李小溪父子二人,吓得呆了半响,方拔去箭。赤手空拳走了几步,望见马去远了,才踅回身,取出埋的一包五锭金子来,忙依旧系在腰里,父子面面相觑,李小溪因说道:“好薄命呵!”李大汉道:“这五十两金子,也还值四百多银子,家里还有五百两银子,这些首饰衣裳也还有二千以外的财帛,也勾咱爷儿们过了,这不成是咱一自一家的东西。但回家去商议,怎么哄全福的老婆,才得无事。”两人垂首丧气,慢慢再回大路。正是:小路截来大路抛,乌鸦衔一肉一遇鹏?

    如今世路多如此,总替旁人先上腰。

    此一去未知这剩下的金帛,李小溪如何享用,全福的这条死命,日后作何发觉。只因这一享用、发觉,有分教:黄金索债,连累杀四条一性一命;白手争财,撮弄成冤家一处。

    且听下面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七回 甘舐犊千金嫁阿男 赋关雎百辆迎淑女·吴趼人
  第十九回 剿袅寇二士争雄·嗤嗤道人
  第二十五回 淮安城月娘问渡 清江浦婺妇同舟·梦笔生
  第十三回 觅佳人楼头题画 访故友书店被擒·孔尚任
  第七十三回 见小姐父母身安·陈端生
  第四十四回 一刹火光秽除蝉蜕 廿年孽债魂断雉经·魏秀仁
  第十九回 小登科得中贺喜  西门庆夸富兴工·讷音居士
  第二十三回 唐帅征南风倒纛 胡兵败北夜劫营·
  第二十六回 阵前把云福擒缚 说大义玉龙投降·
  第四回 印鸥盟风月证同心·符霖
  第七回 朱翰林代为月老 冯子清聘定月英·
  第五十回 一枝画戟破越沼吴泽 八面威风靖江镇海·魏秀仁
  第五十六回 呈妙计巧合师生·陈端生
  第41回 美凤姑乔装护亲夫 贤观察奉委访猾吏·
  第八回 饬乃儿椿堂施峻威 诲弟子严师释经文·尹湛纳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