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回 柳丝莺歌织春色 黄花红叶叠秋光

作者: 尹湛纳希

    试笔画新竹,吹笛怀良朋。 

    山回窘无路,展卷海云腾。 

    且说施凌云慕才心切,旁若无人,直上亭子拱手道:“给您请安!我是博陵施凌云,专诚拜见。”那少年看也不看,头也不抬,翻着白眼道:“你是干什么的?杭州城里我从来就没有听说过有个姓施的。”施凌云道: “我是个读书人,李老兄认得我。” 

    那少年道: “看你这样子是想喝酒。”施凌云道:“不是,我自幼恃才做傲物,至今还没遇上过对于。看了仁兄笔底生花,才气纵横,想引以为友,抒发胸中之块垒,岂为贪酒而来!”少年笑道: “听你说的想是能写上几句诗,但是我说的所谓诗,不是那些田野牧歌,粗言俚语,必定要象古代七步成章的曹子建,醉中作歌的李青莲那样,才能称为才子。看你这模样,是 个穷书生,既使能诌联上几句,谅必信口开河,杂乱无章,怎么是我的对手!” 

    施凌云听了这话,坐在左手的空位上冷笑道:“空谈无益,不如赛上一次,谁优谁劣,便知分晓。”少年道:“你有赛诗的胆量很好,但是你我初次见面,彼此不知深浅,诗太拙劣必须依照酒法惩罚。现在李先生已经醉卧不醒,请谁来监酒仲裁。”施凌云道: “这儿有我的一个朋友是杭州闲人,请他来做仲裁如何?”话音末落,于和进亭子施礼道: “二位明公若想赛诗,鄙人甘愿击鼓摇旗。” 

    那少年道:“既要赛诗先喝上几杯,虽说你不是为酒而来,也应濡润枯肠。”说完摆了一下手,叫于和坐下,侍童斟酒。 

    施凌云喝了两三杯,诗兴油然而起。他说: “快出题,慢了我的十指都要化成龙凤,飞舞空中了。”那少年道: “我若是只考你一人,你一定会说我恃才慢客:若和你分韵,各写各的又难辨优劣:还不如二人互相联句,我们一段一段地联,美人捧杯斟酒,歌童唱曲佐兴,歌罢,酒尽,诗成。若不能联句,立即罚他喝三碗凉水。若有佳句,每人陪饮一杯酒应和。若出口的诗粗俗鄙陋,不合韵律,就以黑墨涂脸,叫人撵出去。那时望恕我粗鲁,不徇情面,请贵客端详定夺为宜。” 

    施凌云大笑道: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我从来没有让人涂过脸,今天承蒙涂抹却也有情趣。请慎重考虑,贵主人的尊容不宜涂墨,就用银口吧!怎能料道钟馗的笔到底拿在谁的手里!请快出题吧!“ 

    那少年道:“何以为题,以今日万柳堂前闻莺为题就很好嘛!”说罢叫人拿来一张长幅花笺平展在桌上,美人研墨, 自己站起身来先写上题目:《春日柳林闻莺》,写了起句: 

    阳气融融暖, 

    写完放下笔。美人捧觞,乐童拿起丝竹奏起乐曲,施凌云提笔接道: 

    柳林莺鸼孳。 

    和风理毳羽, 

    那少年看了点点头,说, “还可以。”叫美人斟酒,乐童唱歌, 自己起身,蘸笔接联道: 

    春雨舒细肢。 

    几日添新绿, 

    施凌云看了,喜形于色,忙联道: 

    林野遍黄雀。 

    往返穿青云, 

    那少年不等施凌云放下笔,赞道:“写得真美!这句‘往返穿青云!’。”施凌云也笑道:“贵主人若能联此句,我佩服你是才子。”说完喝酒唱歌,那少年从从容容提笔联道: 

    转侧飞白雪。 

    随风挂锦幄, 

    施凌云看了点头道: “联得好, ‘白雪’对‘青云’的对仗妙极。美人快给我们每人斟三杯酒,我们一同喝。” 

    于和道:“我想‘穿青云’是否从绿柳黄雀的句子里引申出来的,但是‘飞白雪’不知出自何典?”施凌云道: “什么典不典的,眼前不是正在飞吗?”用手指着亭外飞舞的雪白柳絮。又联道: 

    摇枝度金梭。 

    鸣啭朝至暮, 

    那少年道:“不用这么起来坐下的,索性写完了喝酒。”施凌云道: “我也希望这样。”那少年提笔接着联道: 

    斜掠影婆娑。 

    美人饰簪口, 

    施凌云提笔联道: 

    君子乐雅音。 

    那少年拍掌叫好道: “奇才,奇才!”施凌云接联道: 

    骏马立踟蹰, 

    那少年提笔联道: 

    闻者宽衣襟。 

    莺舌韵何巧, 

    施凌云又联道: 

    春山绽花明。 

    拭目观枝颤, 

    那少年不断称赞,又联道: 

    聋者听鹂鸣。 

    形去音似绝, 

    施凌云看了大笑道:“意境新颖,构思绝妙。起初实写星就是星,鸟就是鸟,二者相隔。现在柳即鸟,鸟即柳了。如影随形,情景交融,除了我施自持,谁还能联得出。”说完就接着联道: 

    翩连声如泻。 

    相慕邀相见, 

    那少年即结句道: 

    畅饮旨酒冽。 

    写毕,二人大笑,整衣深深躬身施礼,重新就坐。那少年笑道:“久仰仁兄大名,确实名不虚传!”施凌云道: “今日结为文友,敢问贵人尊姓大名。”少年笑道:“先别问姓。”施凌云道:“知己相逢,岂有不通姓名之理?”那少年又笑道:“说出姓名恐又遭仁兄轻蔑了。”施凌云道: “贵人如此才华,漫说是富贵之家,即是贫寒之门谁敢轻慢?” 

    那少年道:“仁兄既己允诺不加轻蔑,小弟就说真话了。小弟不是别人,就是李宪章兄说的贲侯之子璞玉。”施凌云听了这句活大笑道: “原来是公子,久仰!久仰!”又躬身施礼。璞玉刚要还礼,忽然李宪章大打呵欠,睁眼起来, 看施凌云在这儿,大声道:“施三爷为何这么没有骨气!那天你不是说富贵之家没有才子,不愿与这些人为伍。我邀请你,你摆谱儿,中途借故走了。今天没人请你,却自己来了,跟我一样巴结权势。” 

    施凌云大笑道:“甄光引起我的误会,我错把公子认为是他那种人,失礼了。其实我的失礼是从李老兄你这儿引起的。”李宪章更是大声嚷道: “怎么又成了我的错了?”施凌云道:“如果你不把我引到甄光那里,我早就见到贲公子了。” 

    李宪章大笑道:“那天你没有替我解围就走了,毕竟不算才子。那天你那样说,今天又这样说,真乃‘巧言如簧,颜之厚矣’!”于和道:“老天爷不叫你死,才让你摆脱了甄光的阵势。”众人大笑。 

    璞玉道:“闲话少谈,大家都请坐。”说罢将残肴撤下,又往东边桌上让客。施凌云起身告辞道:“今天认识了,改日我必到尊府衙门拜谒,现在恕我告辞了。” 

    璞玉忙拉住他的手道: “我们见面不易,尚未略表薄意,为何便要离去?”施凌云道:“不是我任意离席,见公子在这里摆设如此丰盛的酒宴,谅有贵客。小弟无心巧遇,恐有不便。” 

    璞玉笑道:“仁兄猜测今天的贵客是谁?” 

    施凌云道:“足下的友人都是公子王孙,我哪能猜到!” 

    李宪章笑道:“我替你解谜吧!所谓贵客就是你施自持老兄。”施凌云道:“李兄别说笑话,真的是谁?”璞玉道: “真的是老兄。”施凌云惊道:“公子的华宴早已准备在此,鄙人偶然巧遇,怎么是要请我呢?” 

    璞玉笑道:“小弟直说了罢。自从李兄向我说了老兄之才,小弟梦寐以求,殊不能忘,以期早日见面,但料知仁兄嫌小弟无才, 一定不来。我和李公商量,他说仁兄远避富贵,真是疾恶如仇,爱才如命。所以在这儿备了薄酒,求于公以‘桃花引渔翁’之计,作了几首歪诗,以启仁兄之诗兴,不料却蒙青睐。刚才李公佯醉卧睡和小弟假装不识仁兄都是戏谑罢了。现将我这一片真诚都包涵在这杯酒里了。贵客不是施自持兄还有谁呢?”施凌云听了这些,恍然大悟,便大笑道:“贤弟慕才心切,古人也不可多得。贤弟求贤之举远在古人之上矣。李兄体会公子之意玉成此事,亦不可多得也。” 

    李宪章笑道:“怎能说是不可多得,这就叫尊重不如激将罢了。”施凌云又向于和道:“公子既有此心,不对我直说,为什么这样转弯抹角?”于和道: “我若直说,老兄又是持重不来了。”众人拊掌大笑,重摆杯箸,让坐就位后,丝竹齐鸣,且唱且饮。 

    璞玉在言谈之间打量施凌云的面貌,真是:身躯如须弥山,眉宇似横山,气清脉通,犹如 池秋水。骨正音和,恰似十里清风。二人才气相投,心意融洽,交为挚友。 

    这里说的万柳堂即西湖十景中的柳浪闻莺。前人张际亮诗:“藏声莺飞鸼鸟饲,三春雨逗柳花开”。就是这个地方。四人谈笑饮酒,直到日已偏西,酒罄语尽,才依依惜别。 

    良朋益友话不尽,典衣沽酒叙心欢。 

    璞玉从西湖回城,已是日落黄昏,忙到老爷屋里请晚安。自此璞玉有了一一个知己,一个月就有二十天不是施凌云来璞玉这儿,就是璞玉去访他。诗文之乐有过于闺阁粉黛,前几日思香菲,想紫榭的忧愁逐渐消散了。 一日派往苏州的高珍、福海回来说:“贲姑太太去年冬天没能回苏州,这里的家宅院落都已破旧,大部分已经坍塌。今年春天才派杜麻子去维修。杜敬忠在奴才们到的前几天——二月三十日才回来。他说:我们太太命我到家,先去杭州请舅太爷安,呈报书信。你们可能见着了,宅院大都塌毁。看家老汉也已去世,他的老婆孩子都是一问三不知。满院子都是租赁房子的住户,一时也不能全搬出去,大多数说向看家老汉交过一年的房租。我们太太的吩咐很要紧,尽量能在今年八月搬去。修缮这些宅院一小部分也得花不少钱。此地百物昂贵,我哪儿也指望不上,眼下不能去杭州。两位兄弟来得正好,先将这书信、礼品呈上舅太爷。我将这儿的事理出个头绪之后,五六月间必定亲自去见面。我们在那儿住了两宿,看来一切都困难,就回来了。” 

    那天贲侯出城带领部属官员去海边巡视。 

    金夫人叫他们到内宅回话,把事情问明之后,又问姑太太究竟何时搬来。高珍道:“奴才我看来土木工程四月中旬以后才能开始。那宅院眼前只修正房,今年能不能完工还不一定。姑太太肯定要来,恐怕要到入冬以后了。”说完将信件和礼品呈上。 

    金夫人叫璞玉读信封: 

    小妹贲珠垂袖躬身敬请 

    兄嫂大安 

    呈上 

    金夫人打开信封,读信,信上这么写的: 

    同胞骨肉,相违多年, 山川远阻,鱼雁隔绝。引领长空,浮云蔽日,缩地无方,何以解忧? 

    自辞别老太太尊前,妹家运多舛,饱尝艰辛。迩来,老母仙逝,兄又远迁,妹未能往,时切萦思,鼻酸泪潸矣! 

    去春,大嫂亲临,热心商定小女婚事。妹日夜企望南方,以践秋约。无奈家贫运乖,迟迟误期矣。 

    今失遣杜敬忠敬请兄嫂大安,井修缮旧居,唯不知力能从心否?请兄多加照拂。俟家园修竣,杜敬忠回,即践良约。 

    薄命小妹百拜 

    谨呈 

    兄嫂台前 

    小女粹芳、小儿孟瑞跪禀、恭叩舅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不等璞玉读完,金夫人早已伤心落泪。这时忽听敲云板,贲侯回来。那时高珍等早已退出内院。见了老爷,璞玉忙迎出门外。贲侯进屋更衣,喝茶之后,金夫人将书信和礼品交 

    贲侯看了书信,捋着胡子叹息,说了几句话,走出书房,叫高珍等问事。 

    金夫人打开礼包一看,是盛粹芳母女捎来的针黹等物,还有各种小玩艺儿,看上面的标志分给大家。璞玉回到自己房中,福寿坐在外间窗下织纱。 一见璞玉回来,忙起身斟茶。 一个小姑娘跑进来从窗外问道: “福姐姐在家吗?”福寿答道:“在家。什么事?”那小姑娘从竹帘子旁边递给他一个小包道:“给你!新太太给你捎来的东西。”福寿问道: “这个丫头尽这样儿傻淘气。说的那个新太太?你不能进来。”说着接过来,那小姑娘不等把话问完,嗵嗵地跑了。 

    璞玉道:“你拿这儿来我看,一定是粹芳姐姐捎来的东西吧!这小野丫头特别爱新奇的事儿。”福寿笑着打开包一看,是红纸包着的一只青金石戒指。福寿笑道:“盛粹芳姑娘还把我记在心里。我想那年夏天琴默姑娘从家里来,从手帕里拿出四只戒指,给妙鸾姐姐一只翡翠的,秀凤姐姐一只松绿石的,锦屏姑娘一只玛瑙的,剩下的一只嗞儿(鹦哥绿)玉的舍不得给人, 自己留下了。那时凭花阁里满屋子是人,何等的欢乐。但是从新夫人去世以后,这么多人离的离,散的散,嫁的嫁,死的死,真象水流云散,何等的快呀!到现在却是当时最不起眼的玉清姑娘我们俩剩下来,又爬山涉水到了这儿。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哇!”说到这时,璞玉抚今怀昔,心下悲怆,差点落泪,勉强说笑道:“那时你很想要那只嗞儿玉戒指,眼馋的不行吧?”福寿笑道: “我那时没有算在人数里,眼馋也没有用。除了卢姑娘,别的还有谁把我看在眼里!比我强十倍的人求着要还没给呢!”璞玉道: “你这是笑话我,那时我知道没有你的份儿,想求过来给你来着。”福寿摁着面颊笑道:“大大地谢您!那时您虽然想求过来给我,可是我这没份儿的人,有啥脸要!”正在闲谈, 小丫头传话:“老爷在花园友竹山房叫。”璞玉忙来到逸园。贲侯坐在友竹山房檐下,对龚高他们说派人去苏州修姑太太的房子和捎给用品的事儿。看见璞玉,说道:“你给姑太太写回信,说:这里派人带银子去赶紧修房子,告诉姑太太务必今年夏末启程前来。这儿的房子大概在七月十五以前能裱糊完。将这些事写好。”璞玉领命“喳”一声,忙进晓宓山堂,将信写好呈上。 

    贲侯看了一遍,按上小印封上,交给龚高等人,让他们告诉杜麻子,不必前来,把工程完成,将物品托可靠的人,快速捎来。又叫璞玉告诉太太,送给姑太太的江南上产包好交给管家带走。 

    不几天, 一切东西俱已齐备,龚高带着几个可靠的人,包好银两,租船往苏州进发,不提。时光一晃而过,盛夏已去,西风起,黄叶飞,匆匆过了中秋。 一日门子传话,宝剑手里拿着红纸请帖进来。 

    璞玉一看,上边写着: “几日西风萧瑟,思慕贤弟心切,明日是重阳,想依旧俗在南屏山略备薄酒相邀,若不惜步,望偕李兄光临。后学贫生施凌云叩拜。” 

    璞玉笑道:“ 一个请柬也与众不同,原来明日是九月初九了。听说西湖南屏山秋色很美。明日我同李先生去就好,但告诉施兄切莫糜费太甚。”宝剑“喳”一声出去,将那老汉打发走了。 

    次日璞玉早饭之后,换上便服,同李宪章信步出城。果真西风飒飒,天高云淡,黄草红叶,遍布郊野。古人说: “霸上英豪听《大风》而怀故里,茂陵才子望晴空而思美人”确是真话。 

    那南屏山是西湖南面的屏障, 山里有 一寺,名唤“龙井寺”。此地山高林深,危峰峥嵘,满山遍坡都是闲花幽草,雀声樵歌,响彻峡谷。 

    施凌云昨日来此,借用僧舍,现正与于和在山梁上眺望,见璞玉、李宪章领着几个侍童,信步前来。施、于二人忙上前去笑道:“路不近,为何不骑马?”璞玉迎上笑道:“我总不愿骑马,以徒步为乐,施兄早来了?为什么如此费心!” 

    施凌云躬身道:“为等公子,昨日来略备薄酒。”说着来到寺前,让路时,璞玉抬头一看,门上的对联是: 

    兴至临水吟月相诵毕倚峰闻寺铃 

    璞玉看了此联,知道寺内有高僧。进到方丈坐下。因寺主高超禅师正在坐禅,不会宾客,只有住持和尚出面迎接。那房间打扫整洁,极为清雅。隔子、隔扇虽末精雕细刻,摆设却素雅大方。墙上有一图画的是一个判官,头戴纶巾,身穿黑蟒袍,两手倒背在背后,信步闲踱。后面有一**瘦鬼,手持破钵、破伞,跟在后面。笔墨之间涵有一种特别高雅的意境,勾勒刚健明快,绝非鄙俗商贩的作品。璞玉赞道: “这张画是从哪儿得到的?”住持道:“是附近一个人画的。”璞玉问道:“此人住在哪里?姓氏名谁?何许人也?” 

    住持道: “也是我们空门中人,年纪尚轻,住在灵隐寺。”正在说话之间,众人道:“怎么不进家坐,老是站着干什么?”侍童端上茶来,璞玉才向众人躬身施礼,围着八仙桌,分宾主坐定,上菜斟酒。于和道:“世俗今日登高插茱萸,喝雄黄酒,这是何意?”李宪章道:“《古事须知》记载:汝南人桓景为费长房弟子。长房谓桓景曰: ‘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雄黄酒,此祸可除。’桓景依言避祸,归来鸡犬皆死,后人效之。” 

    璞玉笑道: “我们又不是费长房的徒弟,效仿他做什么?”施凌云道:“我们今天聚会不是仿他。一则清晨登高,纳天地之清气,得重阳之节气。再则《诗选》上有:”开到荼縻花事了“,从这节日以后,登山就没意思,趁此谈笑 回罢了,绝无避灾之意。”于和道:“我家不用说狗、鸡,连猫也没有,却有几只老鼠,死就死吧!”众人都笑了。 

    施凌云道: “我们这样无声无息的喝酒,没有意思,行个酒令好不好?”璞玉笑道:“今日既承仁兄雅意,不论何令,定当奉陪。”施凌云道:“酒令宜新奇,李兄年高识广,博古通今,宜推举他为令主。”李宪章道: “今日主客是贲公子,还是请公子出令。” 

    璞玉只看墙上的图画,向住持问了几次那位画僧的姓名。住持道:“此人年纪虽轻,世间功名,不屑一问,性情开朗,人称月江。” 

    李宪章又催促璞玉出酒令,璞玉谦让几次,以后还是由李宪章承担下来。他让大家清了门前酒道:“你们听我说。” 

    欲知李宪章的酒令,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一回 酒邀良友敦交谊 金赠偷儿见侠情·
  第五十六回 欲全名节说假梦 要还心愿造浮桥·雪樵主人
  第三十一回 赐三尺剑严办仇人·
  第三十二回 四马路豪商遇刺 麦家圈大令验尸·陆士谔
  第五十一回 阅试录吕昆中举 放夜剗瑞云受惊·
  第二回 无辜女寄身青楼里·齐谐山人
  第十回缝绫带美女插花·
  谋客货计赚井中人 露官银屈遭盆下狱·娥川主人
  第三十八回 张剃头出尽当场丑 胡太守偷窥隔院春·陆士谔
  第四回 老侯門檻惹眾笑·
  第十一回 鬼声自笑终当共泣 魅影人谴更伏天刑·
  第十五回 遂欢情方悟南珂梦·风月轩入玄子
  第108回 众公差锁拿恶棍 宗恶人巧辩公堂·牛瑞泉
  二十八·
  第十三回神将单三入红门女真主生还险地·风月轩入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