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孟观察倒霉逢泼妇 张夫人仗义夺孤儿
孟少英见了,甚是欢喜。这一夜,正是新打上的恩爱,也不知有多少的深情密意,海誓山盟,在下也说它不荆孟少英娶了这位夫人,不消说是心满意足到十分的了。宣小姐初到孟家,不免也要略略的收敛些儿。更兼孟少英甚是爱她,千依百顺,要一奉十的,一时也发不出什么脾气来。孟少英娶宣兰生的女儿,本来是个续弦,前室留了两个儿子下来,一个六岁,一个只有四岁。宣小姐看着这两个孩子,就如眼钉肉刺一般,非但不肯去照管他们,连正眼儿也不去看他一看。有一天孟少英出去赴席,回来得迟了些儿,宣小姐便要发作,又看着孟少英朝他满面陪笑,一时翻不转脸来,只得罢了。隔了一夜,宣小姐早上起来,正在梳头,刚刚的两个孩子走了进来。四五岁的孩子,那里懂得什么规矩?走进来的时候,没有叫应她。宣小姐借着这个名目,登时大怒起来,骂道:“怪不得你家上下的人,都不把我放在眼里,连你们这两个小奴才,都欺负起我来。这还了得么?”说着,把梳妆台上的一个玻璃肥皂缸,对着那两个小孩子,兜头掼去。只听得豁啷一声,落在地下,跌得粉碎。
幸而还没有打着。两个孩子,已吓得浑身乱抖,啼哭起来。宣小姐愈加发怒,披着头发,跳起身来,抢了一根门闩,揪着两个孩子的衣服,不分上下,乱打一顿。打完了还喝叫他们跪在地上,不准起来。 看官,你道宣小姐嫁到孟家,孟少英待他甚好,这两个孩子,又和他没有什么冤仇,为什么要这般的毒打?原来宣小姐在家里头的时候,没有人去管他,一天到晚,都和一班家人小子们鬼混,说说笑笑的,顽作一团。现在嫁了过来,虽然不怕孟少英管她,似乎总要装些新妇的体统。更兼孟家的家人,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儿,见了新太太谁敢和她说笑?宣小姐闷了半月有余,施展不得,心上着实懊闷,又说不出来,所以借着些小事,趁势并在一起,发作起来,好趁此制服了孟少英,叫他不敢管她的闲事。
里头正在嚷闹,孟少英听得宣小姐动气,连忙赶进来劝解,被宣小姐兜头一顿痛骂道:“你也帮着他们来欺负我么?我既然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内主。小孩子不知规矩,见了我叫都不叫一声,我略略的管教管教,又有你这样的胡涂虫,赶进来帮着他们!孩子们正在年轻,不管教管教他,难道凭着他的性儿,将来年纪大了,由他飞上天去么?”这一下虎势,就把孟少英吓得不敢开口,默默无言。宣小姐见孟少英这样,越发心中得计。又把孟少英数头数脚的,骂了多时。骂得孟少英一口气也不敢出,方肯罢了。
自此之后,宣小姐看准了孟少英是个脓包,便把在娘家的那些故态,一齐发作出来。孟少英有时劝劝他,就是一场臭骂。 天天改了男装,坐了车子,各处乱逛。她自己便是这般放荡,却又把个孟少英拘束得紧紧的,不肯一步放松。有时孟少英在外面应酬,回来得迟了些儿,便要寻事吵闹。又千方百计的,打听跟出去的家人。一班家人,晓得这位孟观察,是个惧内的都头,那敢不说?有一天,孟少英看中了五风班内一个掌班的姑娘,叫做银兰,要在那家摆饭,却又不敢给宣小姐晓得,便在她面前扯了一个谎,说有公事要出去会商,偷偷的溜到五凤班去。谁知这位宣小姐,见他说话之间,神色有些不定,料想他定是谎话。当面不说破他,暗暗的差了两个家人,跟在后边,打听得明明白白。这两个家人,本来只怕太太,不怕老爷。走了回来,便一五一十的,告诉宣小姐,如此如此,现在五凤班摆饭请客。
列公且祝上海苏州,堂子里头的规矩,只有摆酒,设有摆饭。为什么京城里头,要说摆饭呢?要晓得京城里头的规矩,和苏州上海不同。堂子里头,摆酒是摆酒,摆饭是摆饭,不能混在一起的。摆酒是只有八个果碟,没有热炒大碗,不过一个摆酒的名目儿。客人们到了堂子里头,初攀相好的时候,一定要摆一台酒,就如苏州的堂唱一般,却只要破费三两银子。若要摆起饭来,方才和上海的摆酒一般,不过价钱大些,差不多要花到三四十两银子。这是南北不同之处。不要说京城里头的规矩,和苏州上海大相悬绝,就是天津侯家后的窑子,不过隔着京城二百多里路,已经格局不同。天津的窑子,一向分为南北两班。南班是南边妓女,大约是扬州人居多,间或有一两个苏州人,却是十分难得。南班的规矩,差不多有些相像上海的规模,但也有些异同之处。上海堂子里头,客人们来打茶围,是不名一钱的。天津却是不能。每打一次茶围,就要破费一块钱。那怕你再熟些的客人,今天一天工夫,去走上十趟,便要连出十块钱。客人进来的时候,也有两个盆子,却不是上海的干湿,只是两碟黑白瓜子,也不叫装干湿,叫做上碟子。吃酒叫局的钱,可以欠得。惟有这个茶围洋钱,却要现钱开销,不能拖欠。吃一台酒,却要十七块钱。住夜客人,不出下脚,只要出六块钱的夜厢。叫一个局,却要足足的五块钱。但叫局的格式,又比上海不同。客人们叫了倌人的局,倌人们来了,坐了一回,或者有人转局,便向客人告假。去了一会,仍又回来。
略坐一会,再告一个假,去了再来。尽有叫一个局,来来去去,连告三五次假的,不算什么希奇。北班里头都是些天津土妓,规矩也和南班差不多。但打一个茶围,要两块钱。若要听她们的曲子,她们每人手中,都有一把白纸扇子,上面写着一出一出的戏曲,二簧帮子,西皮青衫,写得明明白白,听凭客人们点她什么。客人们点了她的戏,便叫进三两个乌师,胡琴的胡琴,板鼓的板鼓,小锣的小锣,一齐坐在门外。那唱曲的倌人,便走到门口,立在帘子里头,背着脸儿,曼声娇唱。凭着客人叫她坐下,她无论如何,总不肯坐,说是她们的规矩,向来不准坐的,差不多还有些古时舞衫歌扇的遗风。不过北边妓女,体态生硬,眉目之间,总觉得有些杀气,比不上南边人的体格妖娆,丰姿旖旎。所以在下三年之前,在天津游幕的时候,游戏三味的作了一篇津门南榜,取了二十几个南边妓女,所有天津土妓,一概的摈弃不收。就是为了这件事情,在下被他们一班北班里头的倌人,不知骂了多多少少。
如今闲话休提,书归正传。只说宣小姐晓得子这个信息,不觉心中大怒,便想要赶到五凤班去,和他拼命。换了衣服,把面上的脂粉,一齐洗去。卸了钗环,仍旧改了男装,居然顾影翩翩,竟是一个乌衣子弟。当下宣小姐改扮停当,含着一腔怒气,把孟少英长用的一把解手小刀放在身上。也不要家人们跟去,迳自坐着车子,赶到五风班来。班子里人,见了宣小姐这般打扮,只认做是个螵客。见她一进门来,便问姓孟的在那里摆酒,又认是孟少英请的客人,再也想不到她竟是孟少英的太太。当下一个龟奴,在前引路,把宣小姐一直引到银兰房间里来。这位孟观察正把银兰抱着,坐在膝上,一面又和别人说话。忽然见门帘一启,走进一个美少年来。孟少英模糊两眼,辨认不清,只道又有客人来了。说时迟,那时快,宣小姐走进门帘,一眼早看见了孟少英,拥着一个削肩细腰,朱唇宝靥的倌人,坐在身上,那样儿甚是亲热。宣小姐见于,不由得醋气攻心,怒容满面,蛾眉倒插,星眼斜睃,高声喝道:“你瞒着我在外边做得好事,还说有什么公事,公事是这样办的吗?”
孟少英起先还不认得她是个什么人,及至听了她的口音,方晓得竟是自家的妻子。这一惊却也非同小可,一时手忙脚乱的,推开了银兰,想要立起身来。宣小姐见他这样,更觉满心火起,那里忍耐得住,一回手在里衣内拔出那解手刀来。因见人多拥挤,难以上前,便把解手刀对着孟少英和银兰身上掷去。孟少英不及提防,抬起头来一看,已见那把亮汪汪的解手刀,对着自家的面上,直飞过来。只把个孟少英吓得魂不附体,急急的把头一低,总算还好,刀锋在额角边擦过,没有受着重伤。只把孟少英额上,划了一道一寸多长的口子。一时间鲜血直流。
此时孟少英不及说话,从人丛中跳出身来,迳往牀后一溜,抱头鼠窜而逃。原来牀后另有一个小门,孟少英迳自一溜烟的从门内溜出去了。这里一班客人,多不认得宣小姐,大家都呆呆的看她。后来见她动手行凶,一齐发起喊来,都说:“你是何等样人,青天白日的,竟敢拔刀行凶?可是不怕王法的么?”众人一面说着,一面又招呼班子里人进来,说把她拿住,不要放她走了。好个宣小姐,不慌不忙,看着他们微微冷笑道:“你们想是瞎了眼睛,人也不认得。你晓得我是个什么样人?难道和姓孟的没有一些干涉,便无缘无故的来寻着他么?只我便是姓孟的正室,因为他瞒着我在外面荒唐,今天特地要赶来,和他拼命,不想仍旧被他跑了,总算便宜了他。你们瞎闹的什么?”
众人先前原是一腔怒气,只认她是个混混,有心来寻孟少英的事,想要把她拿住,送到兵马司问罪。及至听她自家说出,就是孟少英的夫人,大家呆了一呆,一句话也说不出。仔细将宣小姐打量子一回,果然见他绿鬓拖云,蛾眉画月,真是个女子的样儿。大家都把那起先的一团怒气,不知到那里去了,一个个哑口无言,慢慢的一齐退了出去。宣小姐见他们都讪讪的走了出去,冷笑两声,便回过身来,要和银兰寻事,谁知银兰胆小怕事,见了方才这般声势,早吓得不知躲到那里去了。有分教:却扇回灯之夜,辜负春宵;金迷纸醉之天,忽惊狮吼。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交代。
猜你喜欢 第九回 递冤状民女上公堂·储仁逊 第二十三回 费太太宴客醉芳楼 曹小姐走报恶消息·陆士谔 第六十三回 集腋成裘良缘凑合 移花接木妙计安排·韩邦庆 第八回 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天然痴叟 第五十六回 授柬示高情分金解困 登堂瞻盛泽除夕承欢·张恨水 第八回 永福庵夫婦重逢 鞏昌府父子會面·娥川主人 第五十四回 送殡宫士宦破官箴 激义忿老儒寄柬帖·西泠野樵 第五十四回 珍品分输付资则老母 债台暗筑济款是夫人·张恨水 第十二回 冷眼惑衣冠不识旧时人 热心得情弊立救当场祸·天花藏主人 第九回 柳夫人感恩归里 贾郎君忏孽修桥·陈少海 第二十段 梅雪香静夜听琴 兰香谷重阳联句·阿阁主人 第四十八回 江进喜存心探主 刘燕王集款进京· 第九回 白公堤青天遭霹雳 昆陵道黑夜走佳人·娥川主人 第十三回 时伯济时运来前后一人名顿改 小人国大人国高低两地各攸分·落魄道人 第十二回 侯公子入院搜楼 莫六头弄巧反拙·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