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回 假助战一鼓解围 真讲和三军释甲

作者: 花溪逸士

第十六回 假助战一鼓解围 真讲和三军释甲
  诗曰:
  人生最怕是情浓,情到浓处法便松。
  说甚王宫承简命,那知臣节贵寅恭。
  旗翻晓日珠江暗,剑指层城铁骑封。
  不是戴侯能镜衅,京观看筑阜如墉。
  话说嘉桂山大队人马,行了两日,先锋邓彪扎住营寨,候李公主到来商议道:“省城集数十万众分据要害,吾分兵以攻之,则不足与敌;合兵以攻之,则彼前后趋救左右合击,是自孤其势也。以末将之见,莫若假为助战,使彼不疑,然后进兵,直逼官军下寨。闻铜猫公扎营连州界上,密使人约定,乘夜径攻佛岭,趋击殷正茂营,戴巡抚闻之,必发兵救援,公主乘其调拨,起而袭之,梅英之围可一鼓而解。”公主大喜道:“叔父此计大妙,但须得一能言快语者为使,方能骗得他信,叔父试思谁可使者?”邓彪道:“裨将郑继伦可也。”公主即唤郑继伦到来,授以懿旨,赍礼望中军来。戴巡抚闻之,唤入帐中,参拜毕,献上礼物,禀道:“末将奉公主命,上禀大人麾下。天马强徒与公主有深仇,今闻举兵犯省,公主亲统三十万众愿为先锋,斩此强徒以泄积恨,特差末将先来禀知。”
  戴巡抚闻言,暗暗惊骇,吩咐且退,急集多官商议道:“李公主不俟征调,遽统众到此,恐有诈伪,君等有何妙策以止之?”指挥佥事王经道:“嘉桂山李公主自降服以来,极守朝廷法度,去年九月,以宿愤兴师往征天马,吴大人曾给大小战船一千艘,不料被天马强徒杀得大败回来,连次到军门请兵复仇,缩大人不许,三司大人都曾为彼代请。今来助战,谅无别意。”时参议赵可怀在侧,戴巡抚顾问道:“此事果实么?”可怀道:“给船请兵,果有是事。”戴巡抚道:“李公主既为吴大人所信,谅必无他。”遂重赏郑继伦回去。李公主闻之大喜,提兵直奔白云山来。邓彪又教李公主亲来见戴巡抚,诉说前怨,今愿破贼徒以上报朝廷、下泄私愤的哀情。戴巡抚见李公主辞气容貌忠厚慈样,遂深信不疑。次日,李公主率领将士来到白云山下搦战,举头望那白云山,但见:
  白云蓊郁,紫气横斜。溪号归龙,喷薄飞流垂玉佩;台名舒鹤,苍茫瑞雾挂瑶林。
  艳艳刺桐十里红,香满甘泉之苑;亭亭飞关千峰翠,芳留运使之名。菖蒲涧,舍身崖,仙云霭霭;
  宾象峰,玉虹洞,古迹森森。诚哉天南第一奇峰,允矣海国无双福地。
  且说梅英困在白云,粮草已尽,日日着人在摩星岭探望救兵,总不见到,心中正慌。忽见小校飞报上山来道:“山下一枝兵,打着嘉桂岭旗号,单搦大王出战。”梅英闻言大喜,忙披挂上马,冲下山来。只见李公主勒马门旗下,以鞭指梅英大骂道:“无知贼徒,乃敢持强来此寻死!”顾左右道:“谁与奴擒来?碎尸万段以消奴恨!”说声未绝,月娥飞马舞剑,早杀过阵来。梅英急忙招架,一往一来战上一百合,不分胜败,两军喝采不迭,梅英暗暗称奇。又斗上一二十合,月娥虚掩一剑拨马便走,梅英飞马赶来,看看至近,月娥嗖的一箭射来,梅英急躲时,一箭正射在鞍上。梅英急拔下一看,箭上刻着梅映雪三字,梅英大喜,忙拨马佯败转来。李公主把鞭向前一指,众军一拥杀过对阵。梅英急命军士抛盔弃甲而走。李公主赶至山足,打得胜鼓而归。戴巡抚闻之,使人重赏月娥,其夜报马来报:铜猫公已攻破佛岭,杀到左营来了。
  戴巡抚急遣参将李应祥、游击陈寅往救。忽闻嘉桂人马满营鼓噪,火焰冲天,戴巡抚正惊疑间,小校飞报进来:嘉桂营中漏了火!说声未绝,一声炮响,嘉桂人马已卷地杀来,官军大惊,不战自乱。监军顾养谦,跄踉弃营而走,官军看见,只道是戴巡抚,大喊一声道:“主帅遁矣!”大家嚎哭起来,争先逃窜,自相践踏,戴巡抚那里止遏得住!李应祥闻喊声震地,回望军营,火光触天,知被瑶人袭了营,与陈寅急回兵来救。杀至中军,接着戴巡抚,杀开一条血路,保护着且战且走,奔回省城。戴巡抚吩咐二将屯兵三元里,接应败军,亲自登陴,守护城池。天色已明,陈寅二将收得败兵数万进城,殷正茂等已奔回惠州去了。正是:
  攻成垂手忽空勤,不恨嘉桂恨监军。
  间尅军需临阵走,教人挥泪叱珰勋。
  再说梅英,得月娥通了信,回至山上,吩咐军士扎缚停当,专候下面发作,分军冲突。夜至二鼓,山下火光冲起,喊杀连天,梅英遂挥军大喊杀下山来,腹背夹击,杀得官军大败,死者枕藉。官军既退,梅英收兵,率领将士到嘉桂营中,拜谢李公主。次日,两寨人马分头来攻省城。一连攻了三日,戴巡抚随机应变,守御有余,激得诸葛同性起,吩咐军士道:“今夜各要备斗大一土囊,限明日辰刻至东城交纳,无者立斩!”至期,诸葛同亲提一土囊,使铜猫公冒着箭林,掷囊城下,众军大喊一声,一齐拥至,丢囊城下。顷刻间叠囊为磴,高与城齐,众军鼓噪而登。戴巡抚大惊,急吩咐放铳,已被万人敌抢入城垣,军士惊倒,火不能燃。幸李应祥闻之,率五千爪哇铳手到来,轰天的打去,瑶兵方才退下,而城中亦力竭矣。
  且说李公主见省城将破,心中愁然不乐。邓彪道:“省城破在旦夕,公主反而不乐,何也?”公主道:“奴自归降朝廷,矢守忠顺。今为缩朒困奴黄郎,不得不救,然破王城、杀王官,岂忠顺者所为耶?叔父有何善策使奴不失忠顺初心,方为妙着。”邓彪道:“若然,则惟有讲和耳!”公主道:“前既以助战欺了戴侯,今与讲和,恐彼不信,奈何?”邓彪道:“前虽欺彼,尚未说出黄郎情节,公主若遣能言之士到戴巡抚处,与他说明缩朒前后怀恨缘由、黄郎被诬情节,叫他出黄郎以招降天马,戴侯是个忠正廉明的人,既知挑衅酿争皆由缩朒,必能即出黄郎以和。”公主道:“然则此行非叔父不可,愿叔父勿辞劳苦,为奴一行。”邓彪许诺,李公主遂请梅小姐到来商议,把兵马暂且退下。邓彪单骑来至城下,对着守城军士道:“嘉桂岭哨总邓彪,有事要见巡抚大人,烦列位通报一声。”戴巡抚闻报,吩咐军士,用索吊上城来。见礼毕,戴巡抚道:“足下见吾何事?”邓彪道:“彪闻:仁者待人,不记小怨。前者彪主李公主,因救父都贝大王,以女兵三百,破缩大人二十万众于荔子坡,伤缩大人股。当是时,父女情切,身且不顾而能顾缩大人耶?缩大人初不自启,而切齿于心。始则不容公主归附,力阻吴侯,继而叠遣杨杰到山凌虐,而公主含垢忍辱,臣节弥凛。去年十一月,主夫黄逢玉,以事到军门,缩大人不由分诉,令解南海,严刑酷拷,勒招叛逆,做成文案,监禁南牢。夫天马梅氏,不奉正朔,不隶版图,谓之为贼,彼亦何说云辞。而彪主自归附以来,矢忠矢顺,四县人民莫不共见,而缩大人必目之为贼,强加叛逆之名,诛其夫以泄其愤而后快,是光天化日之下而独不容彪等以自新也!伏望大人昭雪其冤,放出主夫,彪等愿说降天马,以上报国家,下答大人。”戴巡抚道:“足下暂留馆驿,容本院查问。”
  邓彪告退,戴巡抚会集多官计议。参议赵可怀道:“若论放一黄逢玉而能降积年巨寇,此百姓之功也。但彼以兵挟我,则朝廷体统亦甚可惜!今当查究黄逢玉前后,如果情真罪当,必不可偷一时之安,以坏朝廷法度;若果冤枉,可即出之。”戴巡抚道:“参议之言是也。”即差人到南海,吊县官洪一夹来,问道:“黄逢玉反叛,所供是实么?”洪一夹感仙女之神,知逢玉后来必定是个异人,有心要救他,今闻戴巡抚问及,遂把缩朒指授勒招叛逆,逢玉呼天自矢,抵死不招,及后与逢玉商议,暂且招承以待申理等事,据直说来,一些不隐。戴巡抚闻言,把洪一夹连声叱退,即着人请邓彪来,赐坐于侧道:“本院查得黄逢玉果系冤屈,但足下何以能使天马归降?”邓彪道:“天马梅小姐,爱黄郎才貌而强委身焉,黄郎恶其不遵王化,背之而逃,而梅小姐乃能弃数十万之众,而跟着黄郎欲以荆钗终,此其心非徒暴戾恣雎者比也。夫顺也者,妻道也,臣道也。彼不忍背黄郎而独忍心背朝廷乎?此彪之所以知天马之可以降也。”戴巡抚大喜道:“既如此,就烦足下一行!”邓彪即告辞起身,依旧用索缒下城去,回至营中,把上项事一一述与李公主昕了。李公主即同邓彪到梅小姐营中,与梅英等一一叙礼坐下。邓彪又将见巡抚之言叙说一番,众皆欢喜愿降。李公主与梅英商量,将两寨人马撤退至花县扎下,梅小姐就求李公主代为修下表章,备本年赋税,差宋金刚同邓彪进城交纳。戴巡抚降阶相迎,备酒款待,用好言抚慰二将道:“足下归降朝廷,便是朝廷臣子,本院当为足下奏请封爵。”二将起谢,邓彪道:“末将等已蒙大人收入帡幪,夫主黄逢玉乞大人早赐释放,以慰两寨之望。”戴巡抚道:“足下且回,本院还要以礼送逢玉至寨。”二将拜谢而回。正是:
  上官尽得如巡抚,珠海安能致寇兵。
  且说逢玉,虽监禁南海,洪一夹时时着人看视,又得黄聪二人携梅小姐千金到来,上下使用,买得牢头禁子都来服事,倒也清闲自在。只是心痛李公主惨死,张小姐不知存亡,末免忧心如焚,凄然欲绝,想到无可分解时,则悲歌长吟,感得一牢罪人皆为陨泣。一日昼寝,梦携张小姐回家,母氏沙夫人接着,正在悲喜交集,因风雨骤至,禁子呼叫,惊醒转来,心中懑烦,取笔书《江城梅花引》一阕,以写其悲怨云:
  日长睡起不清浑,倚监门,瞩危垣,懊恼一腔无字写忧恨!枷锁风吹声淅淅,摇铁马,响啾啾,总懑烦。
  懑烦懑烦不堪论,己恨吞,虑又纷,割也割不断,怎禁销魂!
  但愿双亲长日笑吟吟,莫为着侬憔悴损。侬恨也,可今朝减几分!
  写毕,正在那里悲吟,忽禁子乱叫进来道:“黄相公在那里?巡抚大人差官来接了!”逢玉闻叫,暗自忖道:“那个巡抚肯来接我?”徐徐出来,禁子忙与他开了锁,去了颈上铁索,扶出监门。见一个将弁打扮的官儿,捧着一副袍帽靴子,后面一个兵丁牵着一匹马,见了逢玉躬身道:“下官奉巡抚大人命,请相公换了冠袍到衙相见。”逢玉不知就里,不肯换服,道:“逢玉尚不知大人释放之由,安敢遽改内服!”正在那里推逊,只见黄聪与志龙手中拿着梳篦,笑嘻嘻从东边胡同子里走将出来,扯逢玉在一边,附耳说道:“梅小姐退兵花县,遣人进城与巡抚讲和了。”志龙向那将官接了冠袍道:“将军先回,容家姐夫梳冼了来。”那将官道:“大人立等相见,求相公作速些儿。”志龙道:“晓得。”将官去了,二人连忙与逢玉梳洗毕,换了衣袍,一同来到抚衙,将官接着,引至大堂跪下。戴巡抚忙叫起来相见,逢玉叩头起来,赐坐于侧,左右献茶毕。戴巡抚道:“本院查知贤契之冤,已具辨本为贤契伸理,贵相知近日归命朝廷,贤契到彼还须勉之忠顺,永作王臣,无生贰心。本院本欲与贤契小酌数杯,恐贵相知等人凝望,贤契可即行。”又以手指阶下鞍辔皆备的一匹白马道:“以此相赠,少表微里。”逢玉不知详细,无可回答,惟有诺诺而已。辞了出来,黄聪二人接着,一同出城,逶迤望花县来。
  早有探望小军飞报两寨知道,李公主与梅英率领将士出城远接。逢玉看见,滚鞍下马,李公主与梅小姐走上前来,抱头大哭。逢玉只知梅小姐来救,李公主一段,城中巡查严密,无人敢说,逢玉却全不晓。今猛地见李公主走在跟前,反觉呆了,一点眼泪也哭不出来,睁着眼看了一会道:“小生与公主还在梦里么?”公主哭道:“妾实未死,郎君所葬乃女将许玉英也!”逢玉方才泣数行下道:“小生自分与公主永弃,谁知尚有今日!然非许夫人两番相救,小生不为屈子之沉,亦死魏齐之杖矣!”众人忙问那个许夫人?如何相救?逢玉把玉英两次相救事,叙说一番,众人闻之莫不嗟讶不已。梅英请逢玉上马,来至李公主营中,逢玉与诸将各各相见过,再三致谢活命之恩,李公主大排宴席庆贺。其夜,梅小姐就让逢玉歇在李公主营中,二人拥入罗帏,就如隔世重逢一般,恩爱之情比那初婚时更觉如胶如漆,亲切不过。有诗为证:
  破镜重逢日,返魂尔许时。
  双双鸳枕上,细细说相思。
  次日,梅英备酒与逢玉庆贺,一连饮了数日。一日,诸葛同谓梅英道:“邓小姐月娥,才貌双全,大王若求而为配,亦可谓得一闺中良佐。”梅英道:“孤已聘钱姑娘,安可再娶邓小姐!”诸葛同大笑道:“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思置妾,何况大王抚有千乘者乎?虽置十妾有何不可?”梅英道:“军师所说亦是,但不知邓将军相愿否?”诸葛同道:“待不才往说之。”遂起身来见李公主道:“今姑爷已救出,不才等离山已久,欲辞公主回去。小姐理应跟姑爷住住公主处,但先大王生小姐只姐弟二人,小姐既住公主处,我大王便失一臂。今欲求邓将军小姐,为我主之助,望公主推小姐分上,俯赐鼎诺。”李公主大喜道:“但恐舍妹才凉德薄,不足为大王之配。如果不弃,当即从命。”诸葛同大喜,回至营中,与梅英备下千金聘礼,送至李公主营中,交邓彪收下。李公主着人到省城制办二三千金妆资,择吉就寨中成亲。当日鼓乐喧天,迎月娥到梅英寨中成亲,拥入后寨。梅英代月娥揭去盖头,注目一视,二人暗暗欢喜,左右摆上宴来,交杯而饮。梅英道:“前在阵上遇卿,心甚羡慕,不意竟成鸾风!”月娥低头微笑,梅英情不能禁,命左右撤席,与月娥解扣宽衣,共赴阳台。正是:
  销魂昔在鸳鸯阵,探穴今从锦帐中。
  漫道一枪堪著勇,玉门关窄未堪攻。
  次日,大会将士宴饮,戴巡抚与各官闻之,亦遣人来贺,梅英一一款待。又过数日,因离山已久,放心不下,率领月娥来辞李公主回山,李公主正要备酒饯行,忽一人跄踉走进营来,看着梅小姐跪下,放声大哭。众人大惊,不知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醉园评:本为救逢玉而矫助战,矫助战而破官军,而逢玉终弗能救。试思此时当如何进退?斗然设出讲和一策,又恰值戴侯推诚相慰,文字遂如繁弦,急切中转出悠扬雅韵,听者宁弗神怡?
  野雀道人曰:不破省城是作者走便。




猜你喜欢
  第二回  陷忠良李公成仁 遭凶变小姐落难·东鲁落落平生
  第三十七回 仲贵妃敕修栊翠庵 探姑娘劝整大观园·海圃主人
  第七回 挑金戳银欲练铁柄堂·临川山人
  第一回 娇春月初试云雨情·风月轩入玄子
  第五十七回 忠孝王延师诊脉·陈端生
  第十九回 献平远奉旨求婚 吴参军抗疏回主·佩蘅子
  第十三回 沽酒迎宾甘为知己死 越墙窥影空替美人怜·张恨水
  第十六回 扮青衣巧压才人·天花藏主人
  第五回 塞仆言巧脱良朋 送母殡喜调表姊·
  第129回 老安人房中自 朱媒婆巧用谗言·牛瑞泉
  第九回 羡鸳侣邻女断柔肠 求鳞儿花娘产英婴·
  第十四回 文华殿六才并试 丝纶阁四女均潜·崔象川
  第八回 述怀·徐枕亚
  第三十六回 绝世奇情打成嘉耦 回天神力仰仗良医·韩邦庆
  第二十回 醒尘梦轩庭合笑 联鸳被鱼水同谐·蕙水安阳酒民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