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米友仁

  友仁字元晖,自称懒拙老人。芾子。生于熙宁五年(1072)。力学嗜古,亦善书画,世号小米。仕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绍兴二十一年(1151)卒,年八十。有阳春集,知不足斋丛书自宝真斋法书赞录出。

  临江仙

  昨夜扁舟沙外舣,淮山微雨初晴。断云飞过月还明。一天风露重,人在玉壶清。

  水际不知何许是,遥林□辨微青。醉迷归梦强□凌。谁言东去雁,解寄此时情。

  小重山

  醉倚朱阑一解衣。碧云迷望眼,断虹低。近来休说带宽围。人千里,还是燕双飞。

  深院日初迟。绮窗帘幕静,恨生眉。不堪虚度是花时。鸿来速,争解寄相思。

  减字木兰花

  柳塘微雨。两两飞鸥来复去。

  倚遍重阑。人在碧云山外山。

  一春离怨。日照绮窗长几线。

  酒病情魔。两事春来无奈何。

  点绛唇

  浩渺湖天,酒浮黄菊携佳侣。澹烟疏雨。去鲁方怀土。

  倾盖相逢,引满哦奇语。山围处。兕觥频举。不醉君无去。

  渔家傲

  从古荆溪名胜地。溪光万顷琉璃翠。极望荷花三十里。香喷鼻。我舟日在花间舣。

  向晚馀霞收散绮。遥山抹黛天如水。满引一尊明月里。微风起。萧然真在华胥氏。

  阮郎归

  小舟载酒向平湖。新凉生晓初。

  乱山烟外有还无。王维真画图。

  风遽起,动襟裾。雨来荷溅珠。

  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临江仙

  一曲阳关肠断处,临风惨对离尊。红妆揭调十分斟。古来多聚散,正似岭头云。

  昨夜晴霄千里月,向人无限多情。娟娟今夜满虚庭。一帆随浪去,却照画船轻。

  宴桃源

  蝶梦初回栩栩。柳岸几声莺语。蘋末起微风,山外一川烟雨。凝顾。凝顾。人在玉壶深处。

  南歌子

  遇酒词先举,逢山眼暂明。一川风雨纵留人。不道此郎归兴、欲兼程。

  客久情深□,寻欢恨不能。绳床顿睡梦纵横。赖□□□□□、□□□。

  渔家傲

  和晏元献韵

  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寻历遍溪边路。

  薄宦浮家无定处。萍飘梗泛前人语。与子未须乡国去。来同住。且看群岫烟中雨。

  念奴娇

  村居九日

  九秋气爽,正溪山雨过,茅檐清暇。篱菊妍英,知是为,佳节重阳开也。色妙香殊,匀浮瓯面,俗状卑金斝。歌狂饮俊,满簪还更盈把。

  村外草草杯盘,边尘不动,欲买应无价。端使晴霄风露冷,云卷烟收平野。向晚婵娟,半轮斜照,想见成清夜。玉山颓处,要看攲帽如画。

  临江仙

  宝晋轩窗临望处,山围水绕林萦。不堪回首到江城。墙趺围瓦砾,鸥鹭见人惊。

  日愿太平归旧里,更无馀事关情。小营茅舍倚云汀。四时风月里,还我醉腾腾。

  阮郎归

  碧溪风动满文漪。雨馀山更奇。淡烟横处柳行低。鸳鸯来去飞。

  人似玉,醉如泥。一枝随鬓攲。夷犹双桨月平西。幽寻归路迷。

  临江仙

  野外不堪无胜侣,笑谈安得君同。四时景物一壶中。醉馀临望处,远岫数重重。

  溪上新荷初出水,花房半弄微红。晓风萧爽韵疏松。娟娟明月上,人在广寒宫。

  念奴娇

  裁成渊明归去来辞

  阑干倚处。戏裁成、彭泽当年奇语。三径荒凉怀旧里,我欲扁舟归去。鸟倦知还,寓形宇内,今已年如许。小窗容膝,要寻情话亲侣。

  郭外粗有西畴,故园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涧上,云绕奇峰无数。窈窕经丘,风清月瞭,时看烟中雨。萧然巾岸,引觞寄傲衡宇。

  醉春风

  一阳来复群阴往。吾道从今长。万事莫关情,月夕风前,依旧须豪放。

  卿云舒卷浮青嶂。从古书珍赏。满引唱新词,春意看看,又到梅梢上。

  小重山

  雨过风来午暑清。榴花红照眼,向人明。一枝低映宝钗横。菖蒲酒,玉碗十分斟。

  引满听新声。小轩帘半卷,远山青。几人闲处见闲情。醒还醉,为趣妙难名。

  诉衷情

  渊明诗

  结庐人境羡陶潜。车马不来喧。胜处自多真趣,飞鸟日相还。

  心既远,地仍偏。见南山。手持菊颖,山气常佳,欲辨忘言。

  白雪

  夜雨欲霁,晓烟既泮,则其状类此。余盖戏

  为潇湘写,千变万化不可名,神奇之趣,非古今

  画家者流也。惟是京口翟伯寿,余生平至交,昨

  豪夺余自秘著着色袖卷,盟于天而后不复力取归。往岁挂冠神武门,居京城旧庐,以白雪词寄之,世所谓念奴娇也

  洞天昼永,正中和时候,凉飙初起。羽扇纶巾,云流处,水绕山重云委。好雨新晴,绮霞明丽,全是丹青戏。豪攘横卷,楚天应解深秘。

  留滞。字学书林,折腰缘为米,无机涉世。投组归来欣自肆,目仰云霄醒醉。论少卑之,家声接武,月旦评吾子。凭高临望,桂轮徒共千里。

猜你喜欢
  陈旉·唐圭璋
  白旗·徐志摩
  卷二·汪广洋
  唐诗镜卷二·陆时雍
  卷三百三十八·陈思
  卷三十·陈思
  卷四百四十六·曹学佺
  卷四十七·曹学佺
  东皋诗钞·吴之振
  卷三十·胡文学
  卷八十四·陈邦彦
  卷一百七十七·佚名
  卷三十二·徐倬
  卷四·佚名
  第四節 律詩的對仗·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卞司掾思义(宜之集)·顾嗣立

    思义,字宜之,楚州人。气宇疏旷,早年有诗名,能苦吟,对客谈诗,终日不绝。淛西宪府以其才贤,辟为属掾。任满,转达德录判,未任,庸田制司又以其通敏,再辟为掾史。尝寓陵阳,与刘有之、吴起季、王子山、吴子彦、胡成之辈相倡和。上元杨翮

  • 滕王阁序 译文·王勃

    这里是汉代的豫章郡城,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天上的方位属于翼、轸两星宿的分野,地上的位置连结着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闽越。这里物产的华美,有如天降之宝,其光彩上冲牛斗之宿。这里的土地

  • 卷第二百七十四·胡三省

    后唐纪三〔起旃蒙作噩(乙酉)十一月,尽柔兆阉茂(丙戌)三月,不满一年。〕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九二五)〕1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亭去成都城七里,因以为名。〕蜀主入妃嫔?之@回鹘队入宫

  • ◎职官八·徐天麟

    ○使外国孝武建元中,月氐怨匈奴,汉乃募能使者,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氐。(张骞传。)元封五年,诏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使绝国者。(本纪。)天汉元年,遣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七·徐乾学

    宋纪十七【起阏逢敦牂七月尽柔兆涒滩五月凡一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德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淳化五年秋七月辛丑朔贼攻眉州知州李简等坚守逾月贼引去 以户部员外郎魏廷式同勾当自陜西至益州转运事廷式尝入朝奏事帝曰

  • 齐高昭刘皇后传·李延寿

    高昭刘皇后名叫智容,广陵人。祖父刘玄之,父亲刘寿之,都是员外郎。皇后的母亲桓氏,梦见吞下了玉首饰而生下皇后,当时有紫光充满房间,就告诉了刘寿之。刘寿之说:“遗憾的是不是个男孩。”桓氏笑着说:“即使是女孩也足以兴家了。

  •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司马迁

    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索隐】:案:地理志观津县属信都。以言其累叶在观津,故云“父世”也。【正义】:观津城在冀州武邑县东南二十五里。喜宾客。孝文时,婴为吴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正义】:百

  • 卷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太常续考卷六五祀之礼洪武二年礼部尚书崔亮奏周官天子五祀曰门曰户人之所出曰中溜人之所居曰竈曰井人之所养故杜佑曰天子诸侯必立五祀所以报德也今拟依周官五祀止於岁终腊享通祭於庙门外上用其议岁暮享太

  • 10.奴隶倒戈·林汉达

    周文王死了以后,他儿子姬发即位,就是周武王。周武王拜太公望为师,并且要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作他的助手,继续整顿内政,扩充兵力,准备讨伐商纣。第二年,周武王把军队开到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地方,举行一次检阅,有八百多个

  •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张荫麟

    第一节鲁国的特色当春秋时代,鲁是一个弱国,始受制于齐,继受制于吴,终受制于越。但它也是列国中文化最高的。宗周的毁灭和成周在春秋时所经几度内乱的破坏,更增加鲁在文化上的地位。前540年,晋韩宣子来聘,看到鲁太史所藏的典

  • 十九年·佚名

    (甲申)十九年大明嘉靖三年春正月1月1日○丙寅朔,傳于政院曰:「今日,禮曹以具壽永之卒,請停朝市。但爲慈殿,已設進豊呈,此則不可停也。宗宰亦令賜酒樂於闕庭,而樂則不用可也。」大司憲成雲啓曰:「壽永雖置散之人,資則在二品之列。

  • 卷三十二【起襄公十三年尽十五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三十二【起襄公十三年尽十五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逹疏经十有三年春公至自晋夏取邿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传例曰书取言易也【音义】【邿音诗任音壬

  • 卷第十二·德清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卷第十二 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 译经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 疏义 明匡山法云寺憨山沙门德清提挈 第二会普光明殿 文殊师利菩萨说十信法门。此会有六品经。 (如来名号品 四圣谛品 光明觉品

  • 孙可之集·孙樵

    唐文别集。孙樵撰。孙樵字可之。一作《孙樵集》。据孙樵自序说:“所著文及碑碣书檄传记铭志得二百余篇,丛其可观者三十五篇,编成十卷,藏诸箧笥,以贻子孙。”《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通志》等均著录为3

  • 海东札记·朱景英

    地理杂志。清朱景英撰。四卷。景英字幼芝,一字梅冶,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乾隆举人,官至北路理藩同知。著有《畲经堂集》。历官台湾,遍及南北路,凡所见闻,俱成杂记,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成书,记事止于乾隆三十三年,约

  • 书法散论·傅山

    傅山书法理论著作

  • 曲律·王骥德

    曲论。明王骥德撰。四卷。骥德有《古杂剧》已著录。是书论作曲各法,从宫调音韵乃至于科诨部色,门类详备。见解多精湛独到,是一部有关南北曲作曲、戏剧创作以至散曲创作的重要论著。有天启四年原刻本,清康熙二十八年(1

  • 政学录·郑端

    五卷。清郑端撰。郑端,字司直,直隶枣强(今属河北)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至江南巡抚。本书仿吕坤《明职》体例、内容而作。主要记述清代中央及地方各级机构的职掌、法规,以备各级官员参考采用。所列机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