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章 脱靴捧砚

【祝英台】〔小生明皇上从宫女内侍小末高力士末李龟年上〕日生香。花酿■〈日耎〉。春色许谁管。殿阁罘罳。芳树流莺换。〔小旦〕好倩锦帐留春。华灯照夜。流水年光何短。

〔临江仙〕〔小生〕上林三月春如海。金尊赏到名花。妆成只恐妬明霞。〔小旦〕轻笼薄护。红艳隔屛纱。欲换新声翻旧谱。东皇别是年华。遍呼乐部选诸家。〔合〕踏云鹅管。天路玉京赊。〔小旦朝见介小生〕妃子赐坐。今日沉香亭北。牡丹盛开。对妃子。赏名花。不用旧乐。须别选新声。非绝代才子。不能猝办。叫高力士。李龟年。急宣翰林供奉李白。〔小末叩头领勑旨下小末急上呼召李白介内应〕李白不在家。与飮中八仙同醉酒楼。可往那裏去呼召。〔小末急行科〕圣上有旨。宣召翰林供奉李白。〔生醉上〕

【西地锦】断送繁弦急管。酕醄白眼靑天。醉中深趣华胥宴。向他醒者难传。

〔小末〕李翰林先生。圣上有旨宣召。可急趋君命。〔生〕我醉也。我醉也。去不得。去不得。〔小末〕怎么了。圣旨宣召。敢说去不得。我两个不免扶拽他走。〔见皇上介小末末扶生叩头生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生〕李先生何处醉来。〔生〕臣该万死。臣不知圣上呼召。与同官共醉酒楼。死罪。死罪。〔小生〕沉香亭北。牡丹盛开。朕与妃子同赏。不用旧时乐章。另制新声。非卿不可。故尔相召。〔生〕臣虽中圣。敢不奉诏。愿给笔札。〔生吐介小生〕内侍快取水来与李先生净面。〔小生〕可给金花笺与李先生赋诗。仍着高力士与他脱靴。贵妃捧砚。以助供奉吟兴。〔生援笔立就跪白〕臣诗三章已成。呈圣上御览。〔小生〕卿何神速也。雕龙倚马。卿实兼之。贵妃烦你朗诵。〔小旦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羣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枝浓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小生〕妙哉。淸雅藻丽。大有风人之致。矢口立成。妙丽如此。眞仙才也。可命李龟年卽将此词。度入乐府。被之管弦。〔末诺小旦进酒〕

【倾杯玉芙容】〔小生〕上国名花压众芳。亭北开淸赏。最可喜人主征歌。学士挥毫。妃子行觞。薄寒晓护茱萸帐。香气晴熏翡翠裳。〔合〕斟佳酿。倩仙人玉掌。更兼那。新翻天乐绕虹梁。

【前腔】〔小旦〕铃索风传百和香。广殿云屛敞。却正好检点花神。约束封姨。管领东皇。金笺彩笔光千丈。锦瑟瑶笙队两行。〔合〕音嘹喨。借天风送响。惟愿取。万年行乐侍君王。

【玉芙容】〔生〕仙宫宝嵌妆。帝释珠交网。羡红云让态。绛月输香。彩旛护景春无恙。瑞蜡留欢夜未央。〔合〕停歌唱。觅词人。醉乡沉沉裏。摩娑双眼扫琳琅。

【前腔】〔众〕轻烟幕尙方。■〈日耎〉日浮仙仗。贺太平帝王欣赏花王。佳人貌比双成样。才子胸盘五色肠。〔合前〕

【雁来红】〔小生小旦〕凭琱槛。倚绣床。舞花奴。醉索郞。金钗委堕低罗幌。红晕桃腮上。衮袖轻揩汗粉香。〔合〕天靑朗。亭台夕阳。酒重斟。欢无恙。

【前腔】〔生〕荷怜才。圣度汪。恕微臣。酒态狂。千秋盛事垂天壤。新调淸平剏。乐府从今隶太常。

〔合前小生〕叫众乐工。将李供奉淸平调歌来听者。〔众诺〕

【朱奴儿】〔众乐工〕准备着巫山断肠。不争敎浥露凝香。羣玉瑶台路渺茫。只落得云花并想。〔合〕当筵唱。新词乐。方待岁岁歌花放。

【前腔】分不得纎腰艳妆。却将比飞燕昭阳。倾国名花两斗芳。常带笑。君王来赏。

〔合前小生〕朕将锦段十端。贵妃可将宫罗十疋。酬赠李君。〔生叩头介〕皇上贵妃宠赉。愿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小生〕近日吐蕃猖獗。庙堂与他议和。卿可草和蕃篇。明日早朝。送朕亲览。〔生〕领勑旨。

〔小生〕落拓词臣频中圣。风流天子解尊贤。

〔生〕脱靴捧砚从来少。盛事宫闱万古传。

猜你喜欢
  洛阳女·唐圭璋
  张矩·唐圭璋
  郑觉斋·唐圭璋
  董德元·唐圭璋
  北江诗话序·洪亮吉
  卷七·邵雍
  第三折·王晔
  第廿二折 毁祠·李玉
  王晔·隋树森
  卷三·佚名
  卷十二·韩淲
  卷395 ·佚名
  卷四百八十三·曹学佺
  卷四十·郭元釪
  卷八十二·陈邦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十八家诗抄·卷十二·曾国藩

      韩昌黎七古七十八首  琴操十首并序  将归操  孔子之赵,闻杀鸣犊作。  狄之水兮,其色幽幽。我将济兮,不得其由。涉其浅兮,石啮我足。  乘其深兮,龙入我舟。我济而悔兮,将安归尤。归兮归兮,无与石斗兮,无应龙求。

  • 唐诗镜卷八·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八 明 陆时雍 编 初唐第八 张九龄【本传云字子寿韶州曲江人幼聪敏善属文登进士第拜校书郎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藻之士亲加策问九龄对策高第开元中选中书舍人後出为桂州都督充岭南按察使召入累

  • 卷二百十四·毕沅

      ◎元纪三十二 ∷起强圉作噩七月,尽著雍掩茂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顺帝   至正十七年年   秋,七月,丙子,吴徐达率兵攻常熟,张士德出挑战;先锋赵德胜麾兵而进,擒士德送建康,遂循望亭、甘露、无锡诸寨,皆下之。   

  • 卷之七百九十二·佚名

    乾隆三十二年。丁亥。八月。壬戌朔。秋分。夕月于西郊遣裕亲王广禄行礼  ○癸亥。遣官祭关帝庙  ○甲子。上奉皇太后幸卷阿胜境。侍早晚膳。至戊辰皆如之  ○赐扈从王公大臣。及蒙古王公台吉等食。至戊辰皆如

  • 卷之八十二·佚名

      顺治十一年。甲午。三月。辛卯朔。裁山西利民路兵二百名。保德营、镇西、潞州卫兵各一百名。五寨、河会、贾家堡、河曲、楼子营兵。各五十名。三岔堡、唐家会兵各二十五名。  ○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甯完我、劾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五 图谱略上 记有·纪昀

    图谱略 【上】 (臣)等谨案图谱之传与经籍相表里班固艺文志以易神输图春秋世本孙轸形势图分缀于六艺诸子之列隋唐史志并沿其例郑 樵通志始辑图谱为专门首述索象原学明用以辨其源流次分记有记无以考其存佚上起周秦下迨北

  • 卷之一百十五·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十五 传第九十九 厄鲁特辅国公巴桑列传【居黑龙江之厄鲁特】 巴桑厄鲁特人初隶凖噶尔以姓称伊克明安台吉乾隆二十年大军征达瓦齐抵伊犁巴桑降献籍三百余户定北将军班

  • 卷一百二十三·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三 唐 张守节 撰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史记一百二十三 大宛之迹【汉书云大宛国去长安万二千五百五十里东至都护治西南至大月氏南亦至大月氏北至康居括地志云率都沙郍国亦名苏对沙

  • 王昙首传·李延寿

    王昙首,是太保王弘的弟弟。幼年就有自己平素的好尚,兄弟分财物,王昙首只要图书。后来被任用为琅笽王大司马的下属官员,跟随府公修复了洛陽陵园。和堂弟王球一齐到了宋武帝那里,武帝说:“你们都是富贵世家,竟然能屈志从军。”

  • 卷二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十八旗分志二十八八旗佐领二十八【正蓝旗汉军佐领】正蓝旗汉军佐领正蓝旗汉军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六第三参领下佐领六第四参领下佐领六第五参领下佐领六第一参

  • 卷十二下 告子章句下·孙奭

    孟子曰:“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五霸者,大国秉直道以率诸侯,齐桓、晋文、秦缪、宋襄、楚庄是也。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谓当孟子之时诸侯及大夫也。诸侯,臣,总谓之

  • 卷一上·余萧客

    钦定四库全书古经解钩沉卷一止长洲余萧客撰序録前序古之人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三十而五经立故汉晋古注入申部者唯毛苌王弼杜预不兼他经孔安国二何郭璞则尚书公羊论语尔雅外各兼一范谷梁外兼二郑毛诗三礼外兼五其在

  •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十·佚名

    大唐三藏沙门义净奉 制译  舍身品第二十六  尔时世尊已为大众。说此十千天子往昔因缘。复告菩提树神及诸大众。我于过去行菩萨道。非但施水及食济彼鱼命乃至亦舍所爱之身。如是因缘。可共观察。尔时如来应正等觉

  • 阴持入经卷下·佚名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  彼爱欲药为何等。为止。爱已解意。亦解意已解病便愈。彼痴药为何等。为观。痴已却解。从慧解脱为病愈。如是佛说。如是二法。当知一为字。二为色。二法当舍。一为痴。二为爱。  二法当自

  • 开天传信记·郑棨

    简称《传信记》,又称《开天传信录》。唐郑棨撰。《宋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入小说类。版本有《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学津讨原》本等。一九八五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作者在自序中声称,自己因深感“承

  • 天方性理·刘智

    回族伊斯兰教哲学著作,刘智撰。全书分“本经”、“图传”两部分;书前附自序、序文及“采辑经书目”。成书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前后。乾隆二十五年(1760)刊行。主要内容以伊斯兰教一神论观点结合中国宋明理学,论述宇宙

  • 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智升

    全一卷。唐代智升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本书为承继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论衡,收集有关佛教、道教对立之资料。其内容引述汉法本内传之明帝求法品、请法师立寺品、兴道士比校度脱品等,述及佛教传来初期二教之论争,并附有

  • 宗统编年·纪荫

    凡三十二卷。清代纪荫编纂。收于卍续藏第一四七册。以编年体记载起自释尊终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间禅宗之盛衰隆替。卷一、卷二载述释迦牟尼佛,卷三至卷七载述西天诸祖,卷八载述东土开祖菩提达磨,卷九至卷三十列举东土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