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八出 重晤

【逍遥乐】〔旦上〕残暑日炎炎。一雨凉风盈枕簟。浑如千里故人旋。〔小旦上〕莎蛩喞喞。络纬嘶嘶。梧叶翩翩。

〔旦〕红藕香残玉簟秋。〔小旦〕眼穿肠断为牵牛。〔旦〕常疑好事成虚事。〔小旦〕两点春山满镜愁。〔旦〕芳春。梅生一去两月。音信杳然。如今天气渐凉。不知他尙想来否。〔小旦〕昨宵梦见他来。小姐今恰说起。敢是来也。〔旦〕我尝梦见。那裏得来。正是梦好偏无准。情多惯惹愁。

【二郞神】〔旦〕愁无限。叹别离更沈鱼雁。笑语分明频梦感。觉来依旧。人儿远隔吴天。我金钏潜松罗带缓。害相思怎能排遣。〔小旦〕他便不来。一定遣人来求亲。

背介合〕这姻缘。又未知此生信否团圆。〔旦〕他别时有甚说来。

【前腔】〔小旦〕他曾言。萧条旅邸有谁相念。枉自驱驰成底干。〔旦〕这般说敢还恨我。〔小旦〕乡园久滞。应知此恨犹然。花柳心情偏易染。怕如今迷春别院。〔旦〕亲也未必来求了。〔小旦背介合〕这姻缘。又未知此生信否团圆。

〔净上〕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一向怕热。不曾走动。今日喜凉。且往柳衙裏走一遭。〔入见介净〕热毒失候。〔旦〕请坐看茶。〔小旦应下净坐介〕奶奶不在。〔旦〕庄子上去了。〔净附近低问云〕梅相公有信么。〔旦〕没有。〔净〕哈。我要到他家。缺少盘费。不得去怎好。〔旦〕去做甚么。〔净〕做媒。〔旦〕那边好少做媒的。〔净〕他前日哄我不曾有亲。教我走得苦。如今断了弦。这媒怕不是我做。〔旦〕还是那家。〔净笑介〕远不远千里。近只在目前。〔旦转头不应介净〕呀。能长大了。还害羞。古人说得好。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天日在上。我为小姐这亲。日夜挂心。小姐如何到不留念。〔旦〕教我怎生留念〔净〕女大须嫁。奶奶少不得把小姐许一家。如梅相公这们一个官人。实是千中拣一的。小姐若肯放些温存与他。他定抵死相求。难道奶奶不许。〔旦〕他也未必来了。〔内打明锣介净〕外厢卖卦的过。待我问他一卦。不来只得到他家裏去。〔旦〕茶来了。〔净〕去去来。行人断消息。访卜就君平。〔下小旦上〕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小姐。梅相公来了。〔旦〕何老娘还在么。〔小旦〕往后门去了。

【桃李争放】〔生上〕风月一腔。图书几卷。重向钱塘寻翫。

〔见介旦〕哥哥。无端一别。又经两月。〔生〕妹子。我秣马重羁。百周千折。〔坐介〕

【集贤宾】〔旦〕你匆匆闻讣归故苑。卧疴失侍离筵。〔生〕好说。〔旦〕别来呵。落月屋梁空自感。望江树暮云遮遍〔生〕有劳挂怀。〔旦〕哥哥。你鸾胶应得早续了谁家姻眷。〔生〕呀。芳春姐难道不曾对贤妹说来。妹子。你要知我心迹。且看容颜。〔旦〕你容瘦减。这敢是蓬窗劳倦。

【前腔】〔生〕别来蓂荚知再换。一宵何啻三年。〔旦〕这们怎不来。〔生〕霪雨骄阳车马限。恨不能离魂缱绻。〔旦〕怕不能常似今日。〔生〕我兼金比志。任百炼怎能更变。〔旦〕兄果如此。妾亦非有胸无心者。〔生〕小生岂不知你容瘦减。难道是绣房劳倦。

〔丑扮尼姑外挑担随上丑〕滤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在此等罢。〔外〕嗄。〔丑入见介〕地藏生辰。修斋礼诵。山肴少奉。伏乞笑留。〔旦〕多谢。收了。〔小旦收介丑〕还要陈宅去。不坐了。〔旦〕上覆佛太。〔丑〕承上覆。〔旦〕芳春送师伯。〔小旦应介丑暗指生介〕这是何人。〔小旦〕梅举人相公。与小姐嫡表姊妹。〔丑〕虽云姊妹。恰是夫妻。〔小旦〕说那话。〔丑摇头介〕不要口硬。连你跷蹊。〔诨下生遍看介〕这纱厨想是贤妹的卧所了。〔旦〕便是。〔同入生掩门介〕

【猫儿坠】〔生〕纱厨轻掩。凝望碧于烟。茉蔾香浮枕簟前。幽寻到此恍游僊。〔揖介〕矜怜。得遂欢娱。镂腑铭肝。

【前腔】〔旦〕四知堪畏。六礼尙空言。造次如何拟合欢。奇花休作等闲看。〔旦欲下生拦介旦〕矜怜。得惠完名。镂腑铭肝。

〔生搂介旦〕丫鬟那裏。〔内应生放介旦整衣介净上〕不须愁未济。早已演同人。梅相公来了。纔去问卦。说目下就到。果然好卦好卦。呀。小姐如何有些怒意。我晓得梅相公一定有些不尊重了。小姐。罢罢。

【尾声】〔净〕少年情性多无检。看花枝蜂迷蝶恋。相公。你也休性急。有日裏花烛迎僊入洞天。

〔旦〕老娘外厢说一声。收拾园亭。安顿行李。〔净〕小姐。我道你怪他不尽。

〔生〕杨柳风多不自持。

〔净〕和鸣双凤喜来仪。

〔旦〕由来人事何常定。

〔生净〕意气相倾山可移。

猜你喜欢
  卷六百四十六·彭定求
  吴穆仲·唐圭璋
  卷二十九·阮阅
  ●卷二·赵炳麟
  第十九出 议婚·李渔
  ●第十出 拥炉·孟称舜
  第十九章 母子虑祸·屠隆
  ◆杲斋先生郑东(郑氏联璧集)·顾嗣立
  四集卷十二·乾隆
  卷一百四十二·陈思
  卷七十一·陈元龙
  卷四百四十九·佚名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康熙
  青城山人集巻四·王璲
  第五纲 规则·刘坡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葵·唐圭璋

      葵字南仲,号信庵。衡山人。生于淳熙十三年(1186)。少从父方军中,补承务郎。以淮东提刑平李全有功,进兵部侍郎。淳祐中,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咸淳初,特授少师武安军节度使,封冀国公。咸淳二年(1266)卒,年八十一,赠太傅、谥忠靖。

  • ●崇禎長編卷之二十三·汪楫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   崇禎二年六月甲寅朔免朝   遣戶科給事中杜三策行人司副楊掄冊封琉球   帝偶疾大學士韓爌等投揭問安得旨朕偶感暑熱今已痊愈但精神尚欠調攝目前緊要章奏照常省覽可緩

  • 卷四百九十 紹聖四年(丁丑,1997)·李焘

      起哲宗紹聖四年八月盡其月   八月壬午朔,御文德殿視朝。   知鄜州、崇儀使、成州刺史王舜臣權發遣熙河蘭岷路鈐轄。(元符元年二月二十七日,當考。「鄜」當作「麟」,六月末可考。)   癸未,降授左衛將軍、駙馬都尉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九·焦竑

      都察院六(督儲 漕運 河道 采木 捕盜 鹽政)   ◆督儲   都察院左都御史軒輗傳   又傳(彭韶)   巡撫應天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公季鳳墓志銘(楊一清)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瑀傳(實錄)   副都御史陳公瑗傳(李濂)

  • ●卷四·刘一清

    ○北兵渡江 开庆己未秋九月,北朝宪宗皇帝视率大军入蜀,势欲顺流东下,一军自大理, 因斡腹南来,历邕桂之境以至静江府。广帅李曾伯闭门自守,北兵遂至潭州。一 军渡江,自储黄围鄂州,陷涟水军,扬州大震。时相匿报,朝廷若罔闻

  • ●卷五·刘一清

    ○推排公田 咸淳壬戌,殿院陈尧道、正言曹孝庆合奏:限田之法自昔有之,置官户逾限 之田,严归并飞走之弊,回买官田,可得一千万亩,每岁则有六七百万石之入, 其于军饷沛然有余。可免和籴,可以饷军,可以制造楮币,可平物价,可安富

  •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二十五·乾隆

      后汉  孝桓皇帝  【庚子】延熹三年春正月诏求故太尉李固后  初固自知不免遣三子归乡里幼子燮年十三姊文姬为同郡赵伯英妻宻与二兄基兹【基字宪公兹字季公并为长吏闻固防免并弃官亡归巴汉】谋豫匿夑托言还京

  • 东林列传卷末上·陈鼎

    ○明附熹宗原本本纪上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讳由校光宗第一子也生于万厯三十三年十一月甲申日母选侍王氏是为孝和皇太后神宗以元孙生诏告天下万厯四十八年九月乙亥朔光宗崩遗诏皇长子嗣位诸臣入

  • 元经卷九·王通

    经后魏孝文帝太和四年春正月,[一本书,帝即位,]文中子曰:或问孝文子曰:可与兴化矣。又曰:中国之道,不替孝文之力也。又曰:太和之政近雅矣。[都洛阳得中国也。建明堂,修制度,兴文物,得先王之道也。]一明,中国有法也,[置职,制定律令,举

  • 卷之一百十八·佚名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癸卯朔○乙巳宁夏卫地震东北城垣崩三丈五尺女墙崩一十九丈○戊申岁星犯键闭○己酉享太庙○阇婆国王磨那陀喃遣其臣淡罔巴从等奉表贡苾布油红布檀香豆蔻等物○以礼部侍郎朱梦炎为本部尚书梦炎字仲雅南

  • 卷之一百三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一三三五 军机处为收到《职贡图》等书事覆热河总管札文乾隆五十四年正月初八日办理军机处为札覆事。所有赍到《职贡图》一卷、四库书一本,本处于初六日业经收讫。俟办理完竣,再行寄交该总管,各归原处安设可也。须至札者

  • 志第二十七 百官四(原文)·范晔

    执金吾 太子太傅 大长秋 太子少傅 将作大匠城门校尉 北军中候 司隶校尉执金吾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宫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绕行宫外,及主兵器。吾犹御也。丞一人,比千石。缇骑二百人。本注曰:无秩,比吏食奉。武库令

  • 徐舫传·张廷玉

    徐舫,字方舟,浙江桐庐人。自幼轻财好侠义,喜欢击剑、骑马、踢球。后来失悔,转而读书应科举考试。以后又弃科举而学诗歌。浙江睦州原多诗人,唐代有方干、徐凝、李频、施肩吾,宋代有高师鲁、滕元秀,号称“睦州诗派”,徐舫都学他

  • 序·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性理精义序朕自冲龄至今六十年来未尝少辍经书唐虞三代以来圣贤相传授受言性而已宋儒始有性理之名使人知尽性之学不外循理也故敦好典籍於理道之言尤所加意临莅日久玩味愈深体之身心验之政事而确然知其

  • 卷一·佚名

    △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刍众俱。谓过数量大声闻僧。复有菩萨摩诃萨众。谓过数量大菩萨僧。说月藏已,尔时南方大香雲来雨大香雨。大花雲来雨大花雨。大妙殊丽宝饰雲来。雨大

  • 天台八教大意·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顿渐秘密不定化之仪式。譬如药方。藏通别圆所化之法譬如药味。初言顿者。从部得名即华严也。佛垂迹化尘

  • 金光王童子经·佚名

    佛说金光王童子经,一卷,宋法贤译。说金光童子过去之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