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韵语阳秋自序

懒真子既上宜春之印,归休于吴兴,泛金溪,上我先人之弊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快捷方式,湛然胷次,不挂一丝。而多生习气,尚牵蠹简,虽不能如毛苌、郑康成泥虫鱼之注,又不能如虞卿、李德裕着穷愁之书。未谙王氏之青箱,懒问董生之朱墨,独喜读古今人韵语,披咏紬绎,每毕景忘倦。凡诗人句义当否,若论人物行事,高下是非,辄私断臆处而归之正。若背理伤道者,皆为说以示劝戒。书成,号《韵语阳秋》。昔晋人褚裒为皮里阳秋,言口绝臧否,而心存泾渭,余之为是也,其深愧于斯人哉!若孙盛、檀道鸾、邓粲各有《晋阳秋》,是皆不畏人祸天刑,率意而作,如昌黎公所云者也。余也,非惟不敢,亦不暇。隆兴甲申中元,丹阳(宋本作“杨”,据《历代诗话》本改)葛立方书。

猜你喜欢
  卫宗武·唐圭璋
  台湾诗乘卷六·连横
  第五十七回 忠孝王延师诊脉·陈端生
  第一回 大宋朝锡爵酬庸 镇国王扶危济困·萧晶玉
  第四折·佚名
  王和卿·隋树森
  ●癸丑(咸丰三年)·林占梅
  别集·罗椅
  卷一·春蛰吟·朱祖谋
  目录·韦庄
  乾坤清气卷四·偶桓
  卷四百七十七·曹学佺
  卷六十一·陈焯
  卷三十九·佚名
  王沂孙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刘唐卿

    (桑树神上,云)园内开花我最奇,封为绫锦树神祗。蚕虫食叶生丝广,结果能充腹内饥。吾神乃桑树神是也。我枝叶荣旺,生长青肥。桑条弄翠影,桑叶有阴浓。那山妻采叶,喜柔条续续连青。稚子攀枝,爱紫椹重重带黑。吾神根蟠数丈,岁久年

  • 卷二十六·查慎行

    <集部,别集类,清代,敬业堂诗集钦定四库全书敬业堂诗集卷二十六翰林院编修查慎行撰杖家集【起己卯正月尽十二月】岁己卯妇病沉緜为之料理医药入冬悼亡治丧又踰月始计偕北上时余年五十矣岂意杖家之日乃为妻杖期之日乎四

  •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讌应制待从有邹枚琼筵就水开言陪柏梁宴新下【一作自】建章来对酒山河满移舟草树回天文同丽日驻景惜行杯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敎杨

  • 第四十六回 两军门复仇慰英魄 八卦教煽乱闹皇城·蔡东藩

      却说嘉庆帝连得阿林保密疏,也未免疑惑起来,只因前时阮元等人,都极力保荐李长庚,且海上战功,亦惟长庚居多,半信半疑,暂且留中不发,密令浙抚清安泰查复。清安泰虽不及阮元,恰不是阿林保的糊涂,但看他复奏一本的文词,已略见一

  • 卷之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完颜斡鲁传·脱脱

    斡鲁,是韩国公劾者的第三个儿子。康宗初年(1103),苏滨水含国部斡豁勃堇以及斡准、职德两部落对康宗有异心,斡带负责治理这件事,斡赛、斡鲁辅佐他,一起征伐斡豁,攻克了斡豁的城池而归。高丽国在曷懒甸修筑了九座城威胁,斡赛因

  •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佚名

    【提要】 张仪与苏秦面对同一个游说对象,互相攻击,指斥对方人格的卑污,渲染各自主张的好处。这实际上是战国时代另一个刀光剑影的战场,一切兵戈战争其实早已在论辩中决出了胜负。 【原文】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

  • 卷六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五 朱批张元怀奏摺 雍正四年三月初十日巡察河南户科掌印给事中【臣】张元怀谨 奏为敬陈彰卫二府地方情形仰乞 睿鉴事窃【臣】蒙 圣恩俾以巡察河南重任於正月二十九日抵磁州入河南彰德府

  • 尚书古文疏证卷五上·阎若璩

    第六十五今之尧典舜典无论伏生即孔安国原只名尧典一篇盖别有逸书舜典故魏晋间始析为二然慎徽五典直接帝曰钦哉之下文气连注如水之流虽有利刃亦不能截之使断惟至姚方兴出妄以二十八字横安于中而遂不可合矣今试除去读之

  • ●尊孟辨原序·余允文

    道不眀由无公议也议不公由无真儒也冠圆履方孰不为儒诵诗读书孰不学道必有得焉而后能自信必自信焉而后信于人目或蔽于所见耳或蔽于所闻耳目之蔽心之蔽也公议何有哉易曰问以辩之中庸曰辩之弗眀弗措也道之不眀乆矣辩其可

  • 原序·李明复

    春秋集義原序昔呂給事元鈞為吾鄉銅梁令實事濓溪先生嘗謂其志清才醇行敏學博讀易春秋探其源而濂溪序彭應求崇聖院詩自言往在袁州進士多來講學於公齋竊意先生道德之高聲聞之遠所至學士大夫多從之然學士大夫之所以從之者

  • 覆仰西居士书·太虚

    仰西居士净鉴:整理僧制,有智者皆所同意,惟如何整理,则往往异其方法。拙著整理僧伽制度论,过荷推许,而衲则仅望人之稍能注意于此,渐由讨论而进行而已。然寸莛不足发洪钟之响,竟亦无一人相谈及者,有之则惟广州汤君雪筠与居士耳。

  • 序·佚名

    嘉兴大藏经 法玺印禅师语录序原夫妙明觉性虽自圆成苟非其人道不孤立是以拈花微笑世尊指示于西陲立雪安心达祖提撕于东土嗣后六传分派五叶蔚兴济洞二宗扬镳并辔般若门中之龙象却车而载交臂而行烝烝皇皇于兹为盛然而

  • 卷二十六(下)·佚名

    如此彼等诸王告彼十五由旬之道路而送行。然而为使毗输安呾啰免除其危难,彼等思:&ldquo;任谁皆不得使敌人得到机会&rdquo;,向一有经验与熟练之枝提者命令云:&ldquo;汝可于此处抑留往来之人等&rdquo;,为守护森林之入口而留置

  • 鲁滨逊漂流记·笛福

    英国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日记形式记述了一名水手由于船只蒙难,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独自生活28年的历险故事。笛福所生活的年代正值英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扩张是当时主要

  •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佚名

    洞真西王母宝神起居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系摘咏《真语》、《上清三真旨要玉诀》 等书改编而成。有《西王母宝神起居经》、《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西王母反胎按摩玉经》等篇。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 渐备一切智德经·佚名

    五卷,西晋竺法护译。华严经十地品之别译。

  • 妙法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作大莲华三昧秘密三摩耶经、无障碍经、莲华三昧经。收于卍续藏第三册。本经系以密教观点来解说妙法莲华经,全经以金刚萨埵之请问及大日如来之答说形式所成。其内容,初举‘归命本觉心法身’等二颂